上海市向明中学初三(3)班仓蔚静

小时候常常路过周公馆,那时并不知道它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只是对那片怡人的绿色情有独钟。

长大了,再度踏进敬爱的周总理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依然对那片绿色有特殊的眷恋。

那幢西式花园洋房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微风吹来掀起一层层绿浪,仰头望去,绿色的“足迹”一直延伸到屋顶。听父亲说,这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有时种子落在地上就能扎根,而一旦扎根便会一个劲儿地向上再向上,将整堵墙都“染”绿⋯⋯

在这片绿色前,不由地想起周总理,少年时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誓言,一直激励着他奋发学习并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向前向前,怀着那颗火热的爱国心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向前向前,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 那坚实的脚印是世纪的烙印,他似爬山虎,走到哪里,就把革命的种子带到那里,生根、发芽,让那股革命的劲儿向上再向上。

房子前的那片大草坪中有一棵女贞,那是一种并不太显眼的灌木,可一到开花的季节,绿色的枝端便会生出一簇簇洁白的小花,能够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美——朴实无华,也许没有玫瑰、牡丹的娇艳动人,然而却尽它所能默默地向四周散发着芬香。这种美和周围的一切如此协调,它无需亮丽,因为它已经足以让人们称颂它的素雅——那独有的气质。

禁不住又想到了周总理,解放后,他常常深入基层,在农村、在工厂、在学校⋯⋯他总是那么朴素,那么可亲,那么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就连患了癌症之后,他还坚持带病视察⋯⋯“周公馆”里至今还保留了当年周总理的办公室兼卧室:衣架上一顶旧礼帽和旧西装,一张写字台,一把木椅,一张木板床,一盏小台灯和一只跟了他 20 多年的旧皮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普通得令人难以置信。总理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不像女贞花一般吗?不同的是,他的精神之花将永远开放。

“是的,他会永远开放⋯⋯”我默默地思索着。我们应该做的是,继承周总理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用我们的才能去浇灌鲜花。或许我们本身也就是一株无名的小花,尽力去散发芳香,尽力奉献我们所能奉献的;我们也许不会接受血与火的洗礼,而我们却要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抬头望见了那棵参天的雪松。听说当年总理常在树下与青年人谈心,如今它又长高了,也老了,可依旧挺拔,依旧翠绿,四季常青。我忽然明白了此行的意义:这幢二十年代建造的房屋,这幢五十年前挂上“周公馆”木牌的房屋,留给我们的并不只是历史,而在启示我们未来。

回首,那墙爬山虎,那株女贞,那棵雪松,那是片怎样的绿色啊,那是值得回味的绿,因为这儿的一草一木都融入了周总理的气息、精神和品质, 那是值得我们后代回味的绿!

(注:1996 年 3 月至 5 月,少年报社与中国共产党驻沪办公处纪念馆联合举办了题为“我心目中的周公馆”征文竞赛活动,以纪念“周公馆”设立50 周年。这次竞赛共收到来稿 7000 多件,来自上海 20 个区县。本文是这次竞赛的一等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