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奇山——安徽黄山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位于安徽南部。黄山以其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共有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黄山集我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黄山奇景中的古老传说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山”。

那么,后来黟山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古代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人们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

黄帝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可以修炼长生不老的仙丹的地方。

浮丘公走了3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

黟山有几十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

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3人。

他们经过9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

3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

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

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3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黄山了。

还传说,在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和药臼呢!并且,在黄山的群峰中轩辕峰、浮丘峰和容成峰就是以他们3个的名字命名的。

黄山共有82峰,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面铺展开来,黄山的前海是以三大主峰中的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组成的。

在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是著名的玉屏峰,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

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绝。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

玉屏卧佛是花岗岩山体经过自然风化形成的,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它长约数百米,鼻子高耸,眉眼清晰,甚至连头上的螺髻、颈部的喉结也都清晰可辨。

送客松畔是观赏卧佛的最佳处,只见玉屏卧佛头朝莲花峰,脚朝耕云峰,左右有象、狮二石镇守,头顶有金龟侍候,卧姿安详,形态逼真。有当地群众反映,民间早有称玉屏峰为“美人靠”、“睡美人”和“睡观音”等讲法。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1000米,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的一座,海拔1830米。有古诗赞道:

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位于玉屏峰北,莲花峰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莲花峰。

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2000米,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

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关于莲花峰,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观音奉天帝之命,下凡巡视。当她手持净瓶、柳枝二宝,乘着象征吉祥如意的莲花宝座,驾云来到黄山时,受到山神、水神、花神及仙猿、百鸟的热烈欢迎。

观音见山奇水秀,云霞璀璨,草木生辉,又有许多好客的朋友,便久久盘桓,不愿离去,早把那森严寂寞的“天宫”忘得一干二净。

一日,天帝派来“乌鸦使者”,催观音回宫。观音不愿遵旨,天帝即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要治她抗旨之罪。

观音取出随身法宝,用柳枝蘸着净瓶里的法水,向对方挥洒。天兵天将素知法水厉害,一旦沾身,立即皮焦肉烂,因而都不敢近身。加之黄山山神、水神、花神、仙猿、百鸟等齐为观音助阵,因此,一场恶战,直打得天兵天将丢盔弃甲而逃。

天帝非常生气,于是降下御旨,将其逐出天宫,责令她永住波涛险恶的南海,所以人们便称她为“南海观世音”。但是,观音没将天帝的御旨当回事,让她住南海,她偏要住在自己心爱的黄山。

观音怕天帝再来骚扰,就索性将自己乘坐的莲花宝座,点化成雄奇秀丽的山峰,这便是后来的莲花峰。

鳌鱼峰在莲花峰的西南方,鳌鱼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鳌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在莲花峰和鳌鱼峰中间便是百步云梯。百步云梯是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蹬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十分险峻,走在上面也会让人觉得心惊,那又是谁在这前后数里,杳无人烟的悬崖上开出一条通途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个黄善人,终年干着修桥补路,好善乐施的好事。

当时,前山和后山互不相通,就卡在莲花峰和鳌鱼峰之间的这块悬崖上,当地人称这块悬崖为“断头崖”。

黄善人想在这里开一条路,但是即使出大价钱也雇不到一个帮手,只得自己干了起来。后来,他的善心被救苦救难的乞丐大仙铁拐李知道了,铁拐李有意点化黄善人,于是变成一个年轻美貌的游山女子,假装因迷路来到断头崖前,求黄善人送她出山。

黄善人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凿这条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一个弱女子葬身在这大山之中啊!

于是他答应护送迷路女子出山,可万万想不到那女子一会儿扭伤了脚,一会儿刺破了皮,硬要黄善人背着她下山。黄善人一句怨言也没有,就将她背下了山。

下山后,铁拐李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对黄善人说:“我明天要来接你上天去,与你同列仙班吧!”

可黄善人说:“还不行,我要把这条路修好,才能跟你走!”

铁拐李顿时哈哈大笑,笑声未落,铁拐李就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黄善人依旧来到山上开路,但奇怪的是好像没费气力似的,一连凿出好几个石级。

黄善人直起腰来,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一条又平又阔的石梯已经从山脚直铺到山顶了,铁拐李正笑嘻嘻地迎面走来。

黄善人忙说:“仙长留步,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的字样留个纪念,可好?”

铁拐李说:“不必,不必!仙不图名!你快跟我走吧!”说着便拉住黄善人的手共同驾云而去。

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见百步云梯扼前后山咽喉之地,猛生恶念,谎称这是他献资营造的,要一切过往行人统统丢买路钱。

于是触犯了佛门清规,玉帝差遣金甲神,一鞭就把他打成了一块石头,人们称之为“老僧入定”。

百步云梯又称“一线天”,从这里通过的时候,仰头只能见一线青天,故称一线天。过“一线天”,登数十级,回首再看,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

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上奇松挺拔,形态各异。每当云雾缭绕,峰尖微露,似海中岛屿,人们又喻为神话中的蓬莱仙境,故取名“蓬莱三岛”。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

天海为海拔1750米的高山盆地,从光明顶回望,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当周围群峰没在云海之中时,此处却是一片晴空,每当云雾出现,云天一色,巍巍壮观。这里生长160多种植物,四季都有花开,景色非常优美。

[旁注]

容成子 容成公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黄帝之臣子,是指导黄帝学习养生术的老师之一。曾经栖自太姥山炼药,后隐居崆峒山。传说与黄帝一同在黄山飞升成仙了。

仙丹 将多种化学原料,放入丹炉等容器内,再经高温处理,最后提炼成的混合物。据称,道士用此法炼制仙药,服用后可羽化成仙。故,此物,名为仙丹。

莲花宝座 本是天界讲经堂外灵池中的莲花,经过天界仙水的滋润而具有了灵性。因为终日听天神讲育真经,而悟得修仙之术,最终修炼成神,化为莲花宝座。天界灵池之水是其神力的源泉,一旦离开便失去大部分力量,因此它通常不离开灵池。民间传说中莲台宝座常作为天神的座驾出现在人们面前。

天兵天将 是指天界中的将领和士兵,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卫护天宫,维护佛法,下界降妖除魔,通常穿着华丽的金甲,身体周围有五彩霞光缭绕,身形也非常魁梧。道教认为北斗众星中有三十六罡,对应的是三十六位神将。他们都具有降妖除魔的法力。

铁拐李 相传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自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从此蓬头垢面,坦腹跛足,胁夹铁拐,故名铁拐李。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亦作“李铁拐”。

金甲神 是指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为佛教的护法天神。相传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陀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韦陀奋起直追,夺回了佛舍利。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阅读连接]

在百步云梯的两侧还有两块奇巧的石头,人们称之为“龟蛇二石”。这两块石头一个如龟,一个似蛇,故名“龟蛇二石”。

相传,此二石乃观音菩萨点化而成,令其专门镇守云梯的,故又名“龟蛇守云梯”。

有诗道:“二君到此儿多年,龟自辛勤蛇未眠。坚守天梯无日夜,迎来送往态悠然。”

它们俩就在这里无惧风吹日晒地看守着百步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