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城市使戏曲壮大
1926年,黄梅戏从农村唱进安庆古城,黄梅戏逐渐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在安庆发展壮大。黄梅戏在安庆站稳脚跟,与丁永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丁永泉,艺名丁玉兰,因排行老六,人称“顶老六”,因其演技精湛,有“南程北丁”之赞。
1926年,丁永泉组班首次进入安庆市区演出,成为黄梅戏进城演出的先行者。后来,由于丁永泉的努力,黄梅戏在安庆站稳了脚跟。
1933年后,丁永泉又两次带班到安庆演出,阵容日渐扩大。1936年2月,又带班首闯上海,在九亩地、陆家浜、太平桥、新北门等地演出近29个月。
在演出过程中,丁永泉大胆探索革新,虚心汲取沪剧、越剧、评剧等姊妹剧种表演艺术精华,移植了《秦雪梅吊孝》、《合同记》等一批剧目,还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为提高黄梅戏表演艺术和丰富上演剧目作出了卓越贡献。
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
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也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并且又出现了几个长年不散的班社,产生了职业艺人。这些戏班中有很多对黄梅戏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如良友班。
在1923年,张廷翰率领家乡艺人赴石牌镇演出,一举成功。两年后,同乡艺友推举张廷翰出面组班,取名良友班。
良友班实力雄厚,行当齐全,尤以生、旦出色。张廷翰生、旦兼演,能文能武,弟子左四和也是班中台柱。旦行中王凤阳、王玉才、鲍金南、王剑宏,生行中汪伯华、贾金堂、王培祥、郝秀球等技艺出众。
老旦朱昌运,人称“朱奶奶”。方立堂兼擅老生、花脸、丑角和武行,还能徽、黄串演,有“活包公”、“活文王”、“活姜雄”之誉。叶其尊与方立堂加入该班丰富了黄梅戏班的表演艺术,使其技高一筹,独具特色。
由于张廷翰的良友班集岳西、潜山的梨园精英于一堂,长期巡回于岳西、潜山、怀宁、太湖、桐城、霍山、舒城、六安等地演出,故享有“潜岳第一名班”之誉。
由于黄梅戏迅速发展,黄梅戏的班社也逐渐走上正轨、固定,剧目增多,行当全。到了清代末期民初,兼收并蓄,已经发展成比较完整、成熟的剧种。除演二小戏、三小戏外,吸收了青阳腔、楚剧的大本戏。
演大本戏,就要求班社要相对的稳定,要具备表演大戏的表现能力。因此这段时期,相继出现了固定的职业性的班社。
这种职业性的表演团体,为了生计,为了营业,为了保证收入,剧目要经常翻新,表演也要有一定的质量,人员增加了,行当齐全了,舞台美术也有了发展。
上演整本大戏后,黄梅戏的角色行当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
后来,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老生、正生、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渔网会母》的陈氏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
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丑分小丑、老丑、女丑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两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花脸是黄梅戏中专工戏极少的角色,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
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这时的黄梅戏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
黄梅戏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
到了1930年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
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并且,这一时期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伴奏锣鼓逐渐移至下场的台侧。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
由于黄梅戏班子人员的增加,角色行当和伴奏的规范化,戏班子不那么松散了,组织管理上,有了班主,还有了联系演出和管理生活的专职人员,流动性也增大了。由此,以采茶歌发展而来的黄梅戏完全成熟了。
[旁注]
越剧 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清代末期起源于浙江嵊县,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评剧 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
胡琴 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因此而得名,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楚剧 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折扇 扇名。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折迭扇”、“折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表现出了中华柔情的诗画美境。
包拯(999年~1062年),北宋时期有名的清官,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钹 又称为“镲”。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古称铜钹、铜盘,打击乐器,是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我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阅读链接]
黄梅戏于1932年进入城市,到新中国成立,20多年间,从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市,到周围各县以及江南的铜陵、青阳、贵池等县镇,都有黄梅戏的班社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艺人组织学习、培训等方式,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使之更好的学习和演出。如在安庆市,以丁永泉和他的儿子丁紫成、女儿丁翠霞,还有潘泽海和他的女儿王景琍,及后来从京班转来的王少舫兄妹,组建了“民众剧场”。不久,严风英回到安庆,参加了“群乐剧场”。
这样的恢复和重建表演团体,使原本流动性很强的“跑码头”状况,都相对的稳定了下来,基本上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活动和演出,并且多有固定的剧场。演出条件大大改善,脱离了“草台”和“地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