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独有的艺术风采
安徽傩戏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始终限于祭祀演出,它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业艺人,演员皆由各宗族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
演唱艺术的传授,大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民间传袭方式,父子相传和宗族师承。因此它的声腔发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沿袭古老戏曲声腔,其总体风格具有不变性。二是声腔音乐由宗族师承关系所带来的曲调结构与旋律具有多变性。
其音乐分为唱腔与锣鼓伴奏两部分。声腔基本上可分为傩腔和高腔两大类。它们同属曲牌体,多为五声羽调式,其次是商、角、征三调式,宫调式较少。
傩腔是傩戏独有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唱腔,属花腔小调,源于不同时代流行的民歌俗曲,包括山歌、号子、采茶、舡歌、莲花落。曲调质朴、流畅,接近口语,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多为六七言唱词,其基本句式,6言为“三三”7言为“二二三”。
唱词音韵均用13辙,声调多为上仄下平。词腔结合多为一字一音。旋律较平稳,板式较单一,极少用拖腔。多用级进旋法和窄音程,音调和调式偏重于小调色彩。虚词、衬字、装饰音用得较频繁。
傩腔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呼应式二乐句和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乐句结构第一句大多结束在调式属音或下属音上,形成半终止,第二句结束在主音上形成全终止。
这两句的旋律或者大体相同,或者是一起一伏地相呼应,构成有机统一体。四乐句组成的单段体结构,一般是二乐句曲式的变化发展和不同程度的扩充。因此它比二乐句组成结构较完整,表达功能也较强。
高腔其旋律与当地目连高腔基本相似,曲调高亢、激昂,音域较宽,旋律进行往往跳动很大,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
唱词大多以长短句为主,间用五七言韵文或四六骈语。词腔结合多为“字稀腔长”,并有大段行腔。常用调式以商、羽为为多,其次是征、角两调,宫调极少。
高腔的板式主要有散板、一板一眼、一板两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等。其板式处理较为自由,一般不甚拘泥于板眼,如二拍子中夹用三拍子,四拍子中夹用二拍子或一拍子以及整、散结合等多种节拍形式。充分发挥了节拍、节奏的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高腔中较有层次的唱腔,其曲牌结构一般大多采用先以一句“导板”式的散板乐句作起句,其腔句特点是旋律充分展开,略带抒情性,最后终止在某一较稳定的音级上,以表达一句完整的乐意。
下句旋律结构紧凑,与起句相呼应,一般大多终止在调式主音上,以表达一段完整乐意。句式呈上散下整式,两者节奏为一散一整,音乐趋向为一放一收、一动一静。接着进入有板有眼带陈述性的音乐,其乐句一般都是对仗式的上、下句组成,句式比较方整。
其间速度层层扣紧,转为有板有眼“垛句”式的“滚唱”,其乐句主要特点是“字密腔短”,接近数唱,在一连串的短句中保持相间或相同的结音和大体统一的节奏,用以加强语气,表现人物的激动情绪。最后加一句“落板”式的散板结束。与“起、平、落”曲体结构基本相似,戏剧表现力比傩腔强。
高腔曲调的调式、调性比较特殊,往往一段唱腔转调频繁,其形式有暂离调和移调两种。
暂离调是在一段唱腔曲调中,一个腔句或是一个腔句中的部分腔节由原来的宫调转入另一宫调,然后又回到原调中来,以这种离调手法造成旋律的色彩性对比。
移调是在唱腔中,根据人物情绪需要,将曲调旋律依一定的调式关系移高或移低若干度进行,使音调在高度和力度上有所变化,但调式却没有多大改变。
高腔音乐语言比傩腔丰富,其特点是曲调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了“偏音”清角、变宫、清羽、变征作辅助音或经过音,发展成各种不同的六七声调式,其曲调常以清角或变徽作腔节或腔句固定下滑音。
高腔所用曲牌甚多,仅《和番记》所标曲牌就有好几十种,如“新水令”、“风入松”、“四朝元”、“层层好”、“马不行”、“步步桥”、“驻云飞机”、“红纳袄”、“山坡羊”、“甘州歌”、“金钱花”、“满庭芳”、“菊花新”、“皂角儿”、“江头金桂”、“一剪梅”等。
其曲牌一般均来自目连戏和其他较古老剧种,旋律和曲调结构均已随着唱词和家族传承而有所变化,如其中有的名同曲异,有的曲同名异,有的则循着“自身溶变性”的规律,在声腔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过程中又派生出面目全非的新腔调。
从唱腔运用形式及其特点来说,安徽傩戏无角色行当唱腔,在曲调运用上,系采用朴素的戏剧性手法,选用不同情趣的曲调,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与思想感情。
比如,正面人物如生、旦角色大体是较典雅、庄重的曲牌。而属于净丑一类的角色,则往往采用诙谐、轻松的杂腔小调。
在傩戏的傩腔与高腔两类腔调中,傩腔多为7言体词式,节奏较为整齐,有规律,旋律比较定型,基本属“一曲多用”。一首曲调可以反复演唱多段唱词,字腔一般不作过于严格的处理,旋律也无明显变化,适应性强。
高腔唱词则属于曲牌体,以长短句结构为主,有一定的格律,曲调大多为“一曲多变应用”。一支同名曲牌一般只演唱一段专用唱词,不按曲填词,作无变化地反复演唱。
即使在同一出或同一折戏里重复使用同一曲牌,演唱不同词格唱词时,其曲调在旋律、节奏上均已随着唱词的句法、字数及排列形式的不同有所变化,但其主体骨架和特征性的旋律型与原曲调基本相似。
安徽傩戏无丝弦乐器,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仍沿袭“一唱众和”与“其节以鼓其调喧”的演唱特点。
演唱形式既有独唱,也有对唱,还有在场角色的合唱与后台人员帮腔。帮腔皆在每句唱词的后半句,二字、三字、四字不等,也有整句,甚至整段帮合的。帮腔时锣鼓与唱腔同步进行,称“靠腔锣鼓”,颇有气势。
安徽傩戏的演唱,一般都用本嗓演唱,但高腔则以本嗓为主,小嗓结合的方法演唱,艺人称为“阴阳嗓”。小嗓的出现,尤以唱腔的尾句帮腔时较为突出。
在伴奏上,安徽傩戏的武场有大锣、筛金、小锣、铙钹、堂鼓、板鼓、扎板各一个。锣鼓伴奏:一是“唱腔锣鼓”,它主要起过门连接、启腔和托腔作用。常用锣鼓点有“长槌”、“短槌”、“介槌”、“底槌”、“四门净”、“大批水”、“小批水”等;二是“动作锣鼓”,是为配合演员表演之用,在傩舞中尤为突出。
安徽傩戏以贵池方言为基础。贵池方言一般属北方话的次方言,即江淮方言,其基本特点在语音方面,即四呼俱全,尖团音不分,声调5类至7类,而且保留中古入声调。
安徽傩戏舞台美术的风格主要以装饰性和写意性为主。即用灯彩、楹联、一桌两椅和必要的砌末道具、栩栩如生的面具等。
以古朴粗犷的表演表达剧情,加之舞台上的灯光烛光,交相辉映,展示出神奇古老的民间艺术色彩和娱神、娱人的节日喜庆气氛。
安徽傩戏演员的面部不化妆,一直沿袭戴面具演出的传统,龙套及一般插科打诨的角色,既不勾脸谱,也不戴面具,只穿戴简易行头。各角色的脸谱扮相,包括冠戴、头饰、髯口均在面具上予以表现,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
安徽傩戏服装比较简朴原始,一般都是明代服装样式。早期各宗族大多因陋就简,土布制成斜襟长袍,用黄山栀染成茶色或用靛蓝染成蓝色。后来,也用颜色勾绘花纹图案,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后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方剧种的兴起,傩戏服装也逐渐讲究起来。各宗族均集资到外地购置一些与一般戏曲相同的各类服装,如官衣、蟒袍、洒手衣之类。各角色服装与戏曲的服装大同小异,唯武生不用靠。平时不演出时,戏服均封存在本族祠堂的阁楼上,演出时经过请神仪式,由年首开封启用。
安徽傩戏砌末分傩戏与傩舞两类。戏中所用,一般都自制。有关刀、钺斧、瓜锤、喝道板、马鞭、云帚以及小道具圣旨、印箱、朝笏、惊堂木、签筒、折扇、文房四宝等。
傩舞专用有伞、古老钱、球灯、木鸟、弓箭等。其中刀枪、把杖之类备有大小两种,大的在演出时分别陈列在舞台左右两侧,插在写有“肃静”、“回避”的虎头牌木架上,为面具出巡时护驾专用。
小型的作一般角色表演道具,演出时大多放在摆面具的龙床旁或龙床上。龙床是摆面具的案子,用木板搭架或几张方桌拼成,上面罩有台布。
面具的摆位各宗族均有一定的顺序。演出时一般都放在舞台后的左侧,如后台场子小,则放在台前左侧。
龙亭是傩戏演出期间用于迎神、朝庙抬“傩神”专用道具。亭状,上宝炉顶,下分三层,如宝塔状,越上越小。
下层最大,为一活动的方形柜,四面尽是雕花板,为正月十五朝庙安放傩神之用。第二层为龙居,朝庙时专为供放社公面具和“龙玺”,上有四根金柱,柱上有金龙盘云,制作精巧,且能取下。
还有《舞古老钱》中的古老钱。用木板制成,状如古铜钱。外圆内方,两面各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外沿和方孔的周沿及字均用金粉勾描。也有用竹篾扎制的。
《舞滚灯》中的滚灯。用竹篾扎制而成,里外两层,皆为球状,用彩纸将竹篾糊严。外圈孔上贴有“风调雨顺”的彩条。
两个圆球之间用细麻绳连结,可旋转;内正中有轴,轴上有一细小铁钎,可插蜡烛。表演者起舞时,内圈可自扫转动,而点燃的蜡烛始终朝上。
贵池傩戏一般都在本姓氏宗族祠堂内搭台演唱,舞台装置古朴别致。台前檐与台内左右及后侧,分别挂有五彩缤纷、形如网状的或飘带式的纸彩。
两侧台柱上贴楹联,其内容各宗族不尽相同,如刘街乡殷村姚写的是:
有威可畏,有仪可象;
如闻其语,如见其人。
或者是:
福田宗祖种;
心地子孙耕。
前后台相隔处竖一排用木板或竹帘拼成、起隔扇作用的屏风,屏风的左右两边与上方分别安装对联与横披亮匾,对联为:
制度礼仪遵古法;
声音节奏守遗风。
横批为:乡人衍庆。
屏风中间挂有中堂,中堂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如有的抄写古诗一首,有讲究的用纸扎成福、禄、寿三星,也有的像刘街荡里姚,则根据演出日期的不同书写有针对性的内容,如上七写的是:
今日是何日,人辰是此辰。
拈香来祖庙,秉烛敬傩神。
依旧风光好,居然气象新。
年年循古例,同庆万家春。
而十五则写的是:
乡村无事闹新年,锣鼓声喧接九天。
欣逢今宵月圆好,神喜人欢大团圆。
两侧上下场门挂有绿色或红色帘子,帘子上方各挂一块写有“出将”、“入相”两字的扇形亮匾。
屏风前一米左右处放置演出所必需的一桌两椅,上罩桌帏、椅搭。椅褡一般为红色,桌帏不定,其用料有绸、布等。桌上摆有点燃的香炉、烛台。
桌椅布置一般根据剧情的需要酌情处理,如《章文显》中包公审阴案和《刘文龙赶考》中玉帝降旨,即在桌上挂一幅龙帐,增放印箱、签筒等道具,搭架在另一张稍大的桌上,视为两层宝座,表现威严之场面。一般情况下笔桌不予去掉,遇外景只增添一两件其他代用道具虚拟表现。
如《孟姜女》一剧中,城墙系用两条长凳代替,孟姜女站在凳上表示尚未修好的城墙;范杞良站在板凳上,板凳旁树立神伞,表示树。又如扮演渔、樵、耕、读的4个角色分别站立四方,表示东、南、西、北门等。
傩戏用来装饰舞台的有网状和飘带式两种。台前挂的为网状,用彩色纸剪成条,卷成圆筒,对角结成网眼状,下再用彩色纸剪成的细纸条,结成一缕缕的纸须。
网眼上分别贴上用红纸剪成的菱形或扇形的图案,上书“傩神大会”或“驱邪逐疫”4个醒目大字。也有讲究的在纸彩上安装4盏用竹扎、纸糊彩绘、里面点燃烛火的亮灯,4个大字分别写在亮灯上。
台两侧及屏风上挂的为飘带式纸彩,它是用彩色纸剪成纸条,上端写各种吉祥语,下端剪成蝙蝠或“寿”字等各种有寓意的图案。图案下剪成6条纸须,意为“六六大顺”。
还有以木、竹为骨架,纸糊彩绘,中空,里面可点燃烛火的明亮匾额,通称“亮匾”,有对联、横披、扇形几种形式。直立安装在屏风两旁的为对联亮匾,安装在上方的横匾额为横披亮匾。上下场门上方挂的扇形亮匾,制成向前倾斜状。
总而言之,安徽傩戏是将古老的祭祀仪式和戏曲文化结合起来,以歌舞呼号来倾泻慰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尽展古老的民间艺术的风采。
[旁注]
号子 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我国各地。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民歌劳动号子。
莲花落 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是始于宋代形成于明代而盛于清代的江西新干,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
楹联 又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行头 传统戏曲的舞台服。包括戏衣、盔头、戏鞋等。宋元以来,随着戏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戏装逐渐程式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穿戴规则,并由绘画服饰演进为刺绣服饰。约在明代末期奠定基础。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增加了清装和女角用的旗装。清代末期,戏装又有改进,称“改良行头”。
惊堂木 也叫“醒木”,正式名称叫“气拍”,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取“规矩”之意,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
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即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砚,别名“润色先生”,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屏风 古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家具,所谓“屏其风也”。是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出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阅读链接]
除了戏曲所用的道具外,安徽傩戏中还有朝庙仪仗专用的道具。例如万民伞、百代伞和孝伞等。
万民伞类似古装戏舞台上皇帝出巡用的“万民伞”,用色彩鲜艳的绸缎刺绣,顶或红布制作端绣有“五福吉祥”图案,围障飘带写有吉祥语。
百代伞的围幡用绸缎刺绣的许多莲花瓣缀起来,这种莲花瓣是由本族各户捐送的,每添一口男丁即捐一个,莲花瓣多,表明其家族兴旺。每隔60年修一次谱,则更换一次。
孝伞是将“二十四孝”中24人物故事刺绣在围障上,每把6幅绣像,一共4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