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祭祀——安徽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
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安徽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故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求取平安的远古祭祀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还处于懵懂时期,人们使用巫术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取起码的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从而产生了一种祭祀仪式,称为“傩”。
在傩祭仪式中借助神灵的威力,驱除自然灾害,如旱、涝、火、虫等和人体灾害,如瘟疫疾病等。
在傩祭意识中,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到了周代,人们称傩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据儒家经典《论语》记载,当时孔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
由此典故引申而来,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
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模仿12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
在安徽贵池也流传着傩的风俗。在唐代,安徽贵池便有将昭明太子当做“鬼神师”祭祀之俗了。晚唐时期诗人罗隐《文孝庙》一诗道:
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
神通高学识,天下神鬼师。
又据《杏花村志》引宋人张帮基《墨庄漫录,昭明庙祝周氏杂记》称:
今池州郭西英济王祠,乃祀梁昭明太子也。其祝周氏亦自唐开成年间掌祠事至今,其子孙分八家,悉为祝也。
可见至少在晚唐时期,贵池便有将昭明太子当做“鬼神师”祭祀之俗了。
到了宋代,贵池的百姓对昭明太子萧统的祭祀愈益隆重,宋代诗人黄庭坚自注道:
池人祀昭明为郭西九郎。时新覆大舟,人以为神之感也。
宋代诗人陆游也有类似记载。
后来清代人朗遂在《杏花村志》卷五中记载更详细:
池故事八月十五日为梁昭明千秋。其朔,遣耆老一人杖骑而告庙,谓之“列马”……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
其扮者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或于东门之桥,或于南门之狮子口……薄奠而毕,脱面具交还下一年之扮演者。
当时安徽贵池人便以“跳傩”这种形式来祭祀这位享祀规格很高的“文孝昭明圣帝”、“案菩萨”,但早期的“跳傩”还不具备戏曲的主要特征,“扮会迎神者”只是戴面具扮神相的傩舞。
后来,傩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渐渐地,傩活动出现了逐渐戏曲化的倾向,剧目日渐增多。
约在明代时期,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标志着傩戏的形成。
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
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后被钟馗降服。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跳钟馗”,以求赐福镇宅,保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
跳钟馗,先是5个头系白毛巾,身围红、紫、绿、灰、黄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的邪恶小鬼,在锣鼓声中上场,绕两圈,摆开架势,呐喊逞威。
然后钟馗面涂青绿,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草鞋,筐篮垫肚,畚箕挂股,外罩紫红袍,右手持宝剑或持朝官玉板,前有蝙蝠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酒坛侍者,一步一趋。
傩舞跳钟馗主要有钟馗降神、钟馗出巡、钟馗除邪、钟馗赐福、钟馗凯旋等5个段落。
在明代中叶前,傩戏形成了既有戏剧情节表演艺术,又有角色行当分工和舞台砌末的“三段体”戏曲。
明代嘉靖刊本《池州府志》曾有较明确的记载:
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日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喘竹马,或肖狮旬象。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
而“傩戏”这个名词,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1885年冬重镌的《梨村章氏宗谱·风土篇》,其中记录道:
新年蛋茶相迎,开筵请亲邻,作傩戏。初六七择吉戏神下架,至十六日止,乃上架。每年有神首轮管,或骑竹马,或踹高跷,《周礼》所谓‘执戈扬盾’、‘黄金四目’者,犹仿佛有之。鸣金跳号,谓之逐疫。
安徽傩戏虽然融合了很多戏曲文化,但是依然都把歌舞、戏剧当做是降神、媚神的仪式,并不强调娱人的作用,都把某种魂灵的依附物,如面具、木偶、草扎、剪纸或人体涂面等,当做傩事仪式、活动的神灵,并围绕着它进行傩祭和演出活动。
在诸多傩仪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嚎啕神会”较集中的刘街乡“九刘十三姚”的迎神朝庙仪典。据《姚氏宗谱·信仰篇》载:
每年正月人日、元宵两夜演之、昔有四夜,兵燹后,荡里减变为二夜,余有三夜、四夜不等。
演时,铳爆鼓乐,喧阗达旦。而元宵凌晨,更以卤簿导神至青山庙,文孝祠,俗谓之“朝庙”。
此俗南边、西华、姚村皆同,惟姚村附近,先到后归,相传为尽地主之谊云。
耆老言,古时朝庙,仪仗外有秋千、台阁、高跷诸胜,又选俊童水余,着梨园服,扮故事,立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其壮丽繁华,与江浙等处赛舞无异。
在贵池,搬演傩戏的各家族对面具都敬称为“傩神”、“龙神”、“社神”、“戏神”、“菩萨阿”、“五方嚎啕神”等。
傩戏面具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仪式上供奉的“真神”,有土地神、二郎神、关公、玉皇大帝等,也有以钟馗为正神者,此类面具不兼作戏剧角色;另一类可作戏文里的人物和角色行当的龙神。这说明,傩戏面具不论什么角色人物,一律是被当做“神”看待的。
戴面具是安徽傩戏的表现特征,也是安徽傩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标志。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慑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
安徽傩戏面具,俗称“脸子”、“傩神”、“菩萨”等,多用柳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形状为外凸内凹,眼珠和眼角镂空,便于演员表演时向外张望,戴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或红布帽子予以装饰。
傩戏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
面具造型丰富多彩,在色彩上,多用红、黑、白、蓝、紫、黄、绛红、赭红等色,因人物身份、性格而不同。
安徽傩戏面具,因地域、家族的不间,其数量、质料、尺寸、色彩,功能与佩戴方式,也不尽相同,其称谓根据面具数目也各不相同。
13枚称“十三太保”,18枚称“十八学士”,24枚称“二十四诸天”,尚有36枚、48枚等。一套数量相同的脸子,其所刻的面具人物名称也各有差异。
面具有全脸子与半脸子,分通用和专用两种。全脸子为冠长43厘米,长冠33厘米,宽皆26厘米,戴时遮住整个面部,与脸形五官基本吻合。
半脸子略小,长37厘米或40厘米,宽23厘米,戴在额上,只遮住面部的一半,露出嘴,以便演唱时唱腔道自清晰,易于听见。
通用脸子多为正面人物,不同剧目中的同行当角色可共用一块脸子。如《刘文龙赶考》中的生角刘文龙与《孟姜女》中的生角范祀良,《刘文龙赶考》中的旦角萧氏女与《孟姜女》中的孟姜女,其脸子可通用。
专用脸子多为特殊身份的角色所用,其脸谱谱式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为特定人物专戴,如二郎神、关羽、包拯、尉迟恭等。
经过雕匠加工完成的面具,还只能被视为一般的物件。只有经过杵师或端公开光过的面具,才具有不可亵渎的灵性,与神灵有等同的作用。
所以,在演出傩戏时,佛神会成员必须事前沐浴更衣、烧香、礼拜,才能接触、佩戴。在安徽傩戏演出前后和使用“脸子”的时候,都有隆重仪典,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等仪典。
首先是“迎神上架”。在正月初六夜晚,由“年首”指派两人悄悄去祠堂将装有“脸子”的箱子“偷下来”。“偷”为的是不惊动列祖列宗,然后送到傩神庙或社公庙的神台上。
正月初七一早,开箱将“脸子”搬出,由长辈用生布沾上檀香或柏枝浸泡的清水揩拭,俗称“揩脸子”。
然后用木棒撑起“脸子”插在箱子上,由四人抬着,“年首”在前,旗锣铳伞开道前导,锣鼓喧天,五彩缤纷,一路烧香纸放鞭炮,有的还舞龙灯走马灯踩高跷,将“脸子”迎到祠堂,依特定次序摆在“龙案”上,谓之“迎神下架”。
其次是请神仪式。该仪式是在演出中间进行,各氏族有所不同,有的用专门请神的节目吉祥词《新年斋》请神。有的放在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由“年首”念《请神簿》来请各路神仙。
所请之神无所不包,大体分为“天上之神”、“地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儒释道三教众位神祇”等。
各氏族因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故“请神簿”所请诸神不尽一致。“请神簿”最后都顺便说明一句:“弟子请神颠倒、疏漏之处,全赖执符使者……”,把疏漏过失全推给了值班的小神,以保人们的平安。
再次是“送神上架”。正月十五深夜傩戏演出结束。又敲锣打鼓到水口社公庙焚烧香纸,将《伞舞》中彩纸伞一并焚烧,送走傩神,其送神诗道:
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
合门齐发积,富贵永绵绵。
送走傩神后,回村再将面具装入箱内,送到祠堂阁楼上,“送神”仪式结束。
面具虽然被当做神来看待,但从戏剧角度看,面具已具有戏剧行当的功能,部分面具是根据戏剧中人物来刻制的,已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生、八贴旦的称谓。
民间艺人在制作时,也注意刻画人物的性格,夸张突出其个性特征。如关公红脸长须,表现他英勇忠烈。
什么角色戴什么面具,只要人物一出场,观众就能辨认出这是戏文中的哪个人物,知道那个人物是什么性格。
把傩戏面具作为戏剧角色的认识,是从戏剧表演出发的,而对于各宗族来说,即使在表演傩戏也仍然把面具视为“神”,因此在傩戏演出过程中,他们不断烧香纸、放鞭炮。
安徽傩戏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民间雕塑、绘画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民间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灿烂。
[旁注]
戈 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
《论语》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又被称为文圣。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鼗鼓 即“鼗”。摇奏膜鸣乐器。小鼓下端设一手柄,鼓的两侧有绳槌,绳端系木丸,摇动手柄,两耳槌甩击鼓面发音,俗称“两耳鼓”、“播浪鼓”、“摇鼓儿”、“梢子”。有的鼗鼓由2至4个迭置于一根手柄,故也称“串鼓儿”。鼗多在历代宫廷采用,民间也广为流传。
罗隐(833年~910年),唐代诗人。罗隐小时候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两个有才的被合称“三罗”。他具有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1067年中进士,曾担任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和艾叶,薰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绣鞋 刺绣的鞋,简称“绣鞋”。历史悠久,制作精致,明清时期流行。以前,姑娘出嫁前,都要精心绣制结婚时穿的绣花鞋。一般都用大红底色,上绣人物和花鸟等图案,内容寓意吉庆。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戏曲的道具之一。
土地神 即土地公。在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
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除了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尉迟恭(585年~658年),唐代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
踩高跷 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祠堂 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阅读链接]
傩戏艺人们对脸子,即面具是格外重视的,不仅有多重仪式请面具,而且一般情况下,是不得随意搬动、触摸面具的,如触摸,必须净手焚香。
人们视面具为傩神,视傩戏演出为降神,表现了古代群众祈求众神保佑、驱鬼逐疫、消灾纳福的愿望。
晚上,演出开始前,由族长或年首手持万民伞在口号声中把伞交给戴面具的“伞孩儿”。以舞伞为先导,然后依次跳起各种傩舞。傩舞过后,接唱傩戏,傩舞、傩戏演出时,演员都戴着面具。
可以说,面具是傩事活动的核心,傩事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着面具进行的,戴面具是安徽傩戏典型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