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演义——目连戏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其故事源于佛教经典,至唐五代时,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

目连戏基本唱腔古朴,表演吸收民间武术、杂耍的一些技巧,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具有丰富的民间特色。

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同时,目连戏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

救母戏的流传与发展

自古以来,徽州祁门各地的僧寺和道观一直兴盛,香火不断,宗教气氛浓厚,祁门西路也流传一个“萝卜救母”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佛家经典,内容讲的是有一个叫傅相的人,他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去世升天后被封为神仙。但是他的妻子刘氏不尊敬神明,破戒杀牲,所以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

刘氏的儿子傅萝卜为了救母亲前往西天求佛祖超度。佛祖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准傅萝卜皈依沙门,改名“目连”,并赐给他《盂兰盆经》和锡杖。

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了。其母因为在地狱痛改前非,所以也飞升成仙了。

到了唐代,人们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说唱文学《目连救母》,被广为流传。

到了唐代宗年间,升平公主“金枝”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婚配后,咒公骂婆,四邻不和,抛米撒金,横生事端。

郭子仪唯恐万岁怪罪,既不敢说,又不敢管,当了一段历史上最窝囊的老公公,郭暧也无良计,只是采取武暴手段多次痛打金枝。金枝骄奢蛮横,教而不化,唐王束手无策,气得也是整天愁眉不展,顿足捶胸。

为教育金枝,郭子仪在府宅后院建了一酆都城宫殿,设十八层地狱,中坐阎罗王,主生杀大权。旁侍人曹官,掌人间生死簿。

牛头马面手执钢叉立门左右,并设无常鬼、琉璃鬼、通风鬼、报信鬼、大头鬼、无头鬼、赤发鬼、勾命鬼等诸般鬼怪,个个锯齿獠牙,凶煞狞目,眈眈慑人。

另设恶狗庄、蚂蚁庄、望乡台、金银桥、剥皮厅、勾心亭等,善者死后过金银桥,登莲花宝座,来世托生贵人。

凡淫愚泼妇、忤逆之辈、坑蒙拐骗之徒、短斤缺两之流,死后均登碴垃山,受铜柱炮烙、剜眼割舌、剥皮扒心、油烹等酪刑,打入十八层地狱,变牛做马,永世不得翻身。

冥宫造好之后,郭子仪扬言众人皆可看,唯独不让金枝看。金枝是个叫向东偏向西,叫打狗偏撵鸡的人,越不让看她越要看。

这日她偷偷打开宫门,见无常鬼手拿勾魂套板坐于正中,金枝举步近前刚要去抓,只见无常鬼忽地站起将她套住。

原来无常鬼内设活动机关,踏上活板鬼便站起套人。这下金枝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后仰躺倒在地,她脚离踏板鬼便收套归座了。

金枝好半天才清醒过来。继而又看了里边有关十八层地狱的许多故事,联想自己诸多罪过,不由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自此痛改前非判若两人,尊公敬婆,倍加贤孝。

唐王身为万乘之尊,造下这等忤逆之女,日夜忧虑渐渐成疾,郭子仪前去探病,唐王又因女儿之事向皇兄赔情。

郭子仪听后大笑,说金枝一改前非,唐王不信,郭遂将缘由道出,并领唐王御目亲睹。唐王看后茅塞顿开,无可救药的金枝,原来此法能令其改恶从善,不由龙心大悦。

后来,唐王为端正社风,教化天下不良之辈,传旨全国建城隍庙,内设地狱。后人也据此便编写了《目连救母》变文。

从唐代到五代时期,《目连救母》的故事出现多种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北宋时始有连演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

早期的杂剧以“笑乐”为特征,因此《目连救母》的故事,融入浓厚的喜剧幽默艺术风格,使故事中有不少的喜剧性的表演片断。如“哑子夜请”,表演是哑子提供品野祀,地方鬼、叉鸡婆暗上,偷吃哑子的供品,哑子迷惑不解地四处寻物,以鞋卜卦,鞋被两鬼接去。哑子端酒吃也被地方鬼接去,吃荞麦同样被两鬼接去,吃鸡肠子又和地方鬼各吃一头。

还有“送夜头”,表现刘氏的家丁送夜头,身旁跟着活无常,家丁往杯中筛酒,被无常用另一只杯从中接去;家丁拿起酒壶直接往自己口中筛,也在途中被无常接去。

家丁吃粉丝时,无常吃粉丝的另一端,吃着吃着,粉丝越吃越短,家丁与无常对面相觑,几乎鼻尖碰着鼻尖,家丁见到无常,吓得魂不附体。这些片断的表演,都充满了幽默风趣的喜剧色彩。

因为北宋《目连救母》的表演多在广场进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说:

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

诸种表演性技艺均在楼下广场作艺,无所谓台上台下。所以后来演员们在演出《目连救母》的故事时,演员经常下台表演,甚至出现非演员走上舞台表演,二者间的交流极其频繁。

如《按院起马》、《陶全告状》、《汤饼大会》、《雷打拐子》、《萝卜拜香》、《无常上路》、《刘氏归阴》等,都是演员与非演员融合在一起,台上台下作戏的。

由于北宋时期,目连救母的故事是和百戏一起演出的,所有目连救母的演出中也穿插了丰富的百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武术特技,有度索、舞絙、翻桌、跟斗、蜻蜓、蹬坛、蹬皿、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

到了元末明初时期,有《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等问世。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

因为戏文故事本身为民众所熟悉,其中所宣传的忠、孝、节、义为社会传统所认同,加上唱白质朴,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

目连救母的故事进入戏曲以后,情节上大为发展。不但增加了曹氏赛英一家的故事这条副线,而且增加了大量目连救母故事以外的插曲,如《观音生日》、《尼姑下山》、《和尚下山》、《拐骗相邀》、《社令插旗》、《僧背老翁》、《匠人争席》等剧目。

这还仅仅是郑之珍《劝善记》体现出来的。至于民间演出的目连戏,那就更加百花齐放、丰富多彩了。比如《王婆骂鸡》、《老汉驮妻》、《僧尼会》等剧目,便是流传甚广、许多剧种共有的剧目。

《劝善戏文》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流传开来。最早组织班社演出的是祁门西乡的栗木村。

祁门西乡的栗木村的艺人们将郑之珍《劝善戏文》演得像模像样。于是,在徽州就有了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幽,打在栗木”的说法。这“打”就是演的意思。

关于目连戏是如何传道栗木村的呢,还有一个小故事哩!

有一年栗木人在与彭龙、下坑三村交界的山场葬坟,挖到一个铜观音,于是村里人便在此建庙供佛,庙名取“天宝庵”。天宝庵设两个佛堂,一间书屋,每年新正栗木人都要进香、吃茶。

相传,有一年渚口村有人去世了,请天宝庵和尚做七天七夜斋醮,谁料,时间没到法本唱完了,法师急得不可开交。此时,有人送来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戏本,解了和尚的燃眉之急。

法师演了几场,群众反映很好,和尚们便带回剧本誊抄、排练。农闲时村中便有人到天宝庵学戏,吹吹打打,来来往往,目连戏就这样在栗木村扎下了根。

渐渐地,目连戏走出了祁门,流传的范围到达邻县以及邻省。明清时期徽属6县的目连戏班不下数十个,其中影响较大,活动面较广的有祁门箬坑乡的马山班、彭龙乡的沥溪班、渚口乡的樵溪班以及清溪、环山、栗木等地的班社,还有歙县长陔乡的韶坑班、长标乡的劝善班。

目连戏的演出不分台上台下,不分白昼黑夜,高潮时甚至不分演员观众,唱、做、念、打齐全,鬼、神、人、畜皆有,场面火爆,气氛热烈。

演目连戏是祁门民间流传数百年的习俗,每逢夏历闰年或遇天灾人祸,人们以此消灾纳吉。

[旁注]

道观 是道士修炼的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道教认为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化成的。所以道教信徒相信修道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这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所以要求道观保持清静、整洁和庄严。

沙门 又作“娑门”、“桑门”,起源于列国时代,意为勤息、息心、净志,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门中最有影响的派别是佛教、生活派、顺世派、不可知论派等。沙门分为四种,即胜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和污道沙门。

郭暧(753年~800年),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在官位为太常主簿的时候娶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拜驸马都尉,试殿中监,封清源县侯,宠冠外戚。升平公主嫁入郭家,刚开始骄纵跋扈,之后悔过孝敬公婆。后来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故事,被编入了戏曲,被广泛流传。

阎罗王 又称“阎王”、“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生前之罪,加以赏罚。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说法,如“平等王”、“双王”等。

莲花宝座 本是天界讲经堂外灵池中的莲花,经过天界仙水的滋润而具有了灵性。因为终日听天神讲育真经,而悟得修仙之术,并依此潜心修行,不断吸取天地精气,最终修炼成神,化为莲花宝座。天界灵池之水是其神力的源泉,一旦离开便失去大部分力量,因此它通常不离开灵池。

杂剧 最早见于唐代,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在宋代,“杂剧”是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第二段是主要部分,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

孟元老 宋代文学家。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20余年。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于1147年撰成《东京梦华录》,自作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观音 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又称“观世音”。

进香 在世间上,人们把有子孙后代称为香火有人继承。在佛教中,继承香火,绍隆佛种更是意义重大。所以,烧香供养祈求佛法代代相传,出家学道继承正法越来越兴。

斋醮 也称“斋醮科仪”,道教仪式。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法师 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在佛教中,凡能演讲佛经的出家比丘称为“法师”。在道教中,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

[阅读链接]

目连戏的演出日期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北宋时期,演目连戏是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五。这天,民间祭祖报秋成。杜牧诗道:“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之所以选在这天,道教说这天是为人解厄的水官生日,应该唱戏酬神;佛教说是僧自恣日,也是目连救母出地狱的日子。由此看来,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