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民歌——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庐剧发源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它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又称为“门歌”,后来又吸收了花鼓灯、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望风采柳的民间歌谣

早在1800年左右,在安徽大别山附近有一种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有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

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这种民谣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名“门歌”。因内容多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兴创作,故又称“唱新闻”。演唱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

门歌整体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

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门歌的形式进行演唱等。

门歌虽然轻巧活泼,但毕竟表现手法单一,对一些曲折的故事,对一些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难以展示,于是,几个人以门歌的唱腔,伴以舞蹈等形式来演绎民间传说故事,就显得丰富多彩起来。

1820年左右,门歌合乱弹班同台,大量移植上演袍带戏,添置了唢呐和笛子,吸取了民间的和徽、京剧的吹奏曲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有音型。

门歌还移植自徽剧和京剧的“庆”、“颜回”、“小开门”、“哭皇天”、“困江龙”、“浪淘沙”、“金榜挂名时”、“春富贵”、“尾声”等曲牌。

吸取自民间的曲牌有“一枝梅”、“二皇茂”、“四官调”、“七姑娘上坟”、“九连环”、“柳树春”、“落马令”、“竹叶飞”、“花棒槌”、“祭祖曲”、“大排队”、“小马调”、“双被字”等。

民间曲牌源自民间小调,随着门歌的平民剧场成立,有个别艺人始操胡琴伴奏,但只随演员唱腔托腔,为门歌采用弦乐伴奏之始。

后来,门歌经过发展吸收了来自陕南地区的端公戏和来自河南的嗨子戏。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即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两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

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

嗨子戏为乡土小戏,没有科班和专业剧团。由于该戏服装道具简单,只需要两只精制的花篮一挑就能赶集串乡流动演出,因而群众叫它“花篮戏”,鉴于它的演出活动多和“地灯”相连接,一般规律是白天和傍晚玩“花会”,晚上下地场,因此又叫“灯戏”。

门歌在演变过程中也受到毗邻的湖北花鼓戏的影响,吸收了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在漫漫的流布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安徽本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倒七戏”。

到了清代的光绪年间,倒七戏在安徽已经非常流行了,至于有多么流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据说,在1896年,李鸿章以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

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我国还没有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了国歌。

当时,倒七戏的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他们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

这时的倒七戏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

后来,倒七戏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也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

到1920年左右,倒七戏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这时也开始有了演倒七戏的女演员。

这一时期,倒七戏旦角化妆,敷铅粉,双颊涂浅红色,点唇为桃红色,描眉用烟墨,有的眉心点红点。梳辫子或戴发髻、红布条结彩球扎头上,两鬓垂尺许。有的额前勒玻璃珠旒。

花旦、闺门旦着红的或花布褂裙。青衣着蓝或黑布褂裙,腰中系布口带。花旦持手帕,青衣有时持扇和手帕。

老旦面部不化妆,顶包头或带额子,着女褂。后来化妆学习了京剧,添置了女帔和简单的头面、绢花。

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布带,都穿长衫。小生持扇,腰系布带,较大班社置布袍和布褶子,纱帽用布壳糊制,髯口用麻壳绩成。丑角着短装,束短裙。多数班社服装简陋,有的甚至着随身衣服或临时向群众筹借,俗称“花篮班子”。

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

倒七戏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倒七戏出现了很多名角,他们都为倒七戏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如王本银。王本银,小名“小锁子”,艺名“小庄锁”。

王本银出身贫苦家庭,王本银的父亲王而传无师自通,喜唱倒七戏,晚间无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戏班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

王本银9岁时,因与同村孩子打架跌断了腿,当地郎中以草药敷断处,夹板捆扎,说100天后才能去掉。

时值夏季,王而传每天要外出干活,姐姐王巧云也要下地扒草拾柴,就将王本银置在一竹床上养伤,托邻居照管。

王本银因过去时常随父亲看戏,也跟着学会了一些调门。他一人在家,闲着无事,一来对唱戏感兴趣,二来解闷,就不断哼唱倒七戏。有次唱时,被其父听到,问:“锁子,你跟谁学的?”

王本银说:“我听你们唱的嘛!”

王而传非常高兴说:“唱的还可以,我就来教你一出戏。”

不久,王而传就教王本银学会了《秦雪梅教子》中路儿这个角色的戏。时值夏季天旱,乡下邻里请戏班子在蔡楼子唱戏祈雨,唱的戏是全本《秦雪梅》。

那时,戏班里的演员年纪都在40岁上下,没有可演路儿一角的少年演员。王本银对父亲说:“路儿一角我能唱。”

王而传听他把路儿的戏从头到尾说唱了一遍,觉得可以一试,就去和班头商量,征得班头的同意,让王本银来扮演路儿。

当时演的《秦雪梅》,共有“观画”、“闯楼”、“得病”、“熬药”“归天”、“吊孝”、“游地府”、“上坟”、“骂陶荣”、“闹学”、“教子”等折。

全本戏很长,需要唱一夜。演戏那天,天晚开戏,按折唱下去等到唱“教子”一折戏时,天色已亮。看戏的也早已看累了,有的躺在草垛旁边,有的靠在坟茔堆上,王本银则倒在后台的一角睡着了。

到了王本银该上台的时候,王而传才叫醒王本银,给他的脸上抹铅粉胭脂化妆,但是王本银浑身发颤。王而传见状,说:“唉,你这样不中用,牙齿打牙齿这样颤,那还能……”

王本银说:“我不是怕,这是刚爬起来冷的。”

就这样,王本银上了戏台,许多戏迷听说小庄锁会唱戏,都站起来拥到台口。

王本银虽说会唱,可是初次登台,不会表演,只是在台这边唱一句,走到那边唱一句。但因人小,扮的路儿一角也还像个样,加上嗓子好,唱得好听,受到观众的称赞。

他们父子两人回到村子里,乡邻们不仅夸赞,还凑钱做了一件衣裳送给他。

王本银第一次登台唱戏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传扬出去,许多班社不断来找王而传,叫他带儿子去唱戏。

王而传一边唱,一边教。王本银聪明伶俐,学得也快,不久,一般小丫环及旦角的戏都能唱了。王本银很快就出名走红了。

后来,在撮镇、东大圩一带,有个唱倒七戏比较出名的王凤山班子。王风山当时40多岁,唱武丑。班子里有张宗耀、范家业、窦为仙、陈朝炳、陈克金、陈克广、陈克明等艺人,年纪都在40岁上下,都有一定的演唱才能。

这在当时,王凤山班子已经算得上人员不少、阵容整齐的戏班子。王凤山派人找王而传,叫他带王本银去搭班唱戏,来人先送了5块银元作为“死贴角”。“死贴角”是当时戏班中的行话,只有唱戏比较红的人,班头在邀请搭班时,才给“死贴角”。

当时5块银元是个不小的数目,连王凤山请他唱戏也送了5块银元的“死贴角”,也说明王本银已经颇为有名了。

王本银从13岁那年起就随父亲进了王凤山的班子,在片塘、撮镇、东大圩、晓星集一带唱戏。约一年后,王而传和王凤山、张宗耀结为把兄弟,王本银也正式拜王凤山为师傅。拜师后,王本银算是入了师门。

那时,学戏是极苦的事。艺人们忙于生计,不断唱戏,而且唱戏的时间很长,经常是“两头红”,即从太阳落山时的傍晚开戏,唱一夜到早晨太阳出山时散戏。所以,教戏也无固定时间,瞅个空子师傅教一出戏,顶多说唱两遍,即需大体背热。

上台演唱时,还需要能即兴发挥,才能把戏唱活。徒弟不仅向师傅学戏,还必须在生活上侍候师傅,烧饭、洗碗、炊茶、买烟是常干的事。

有一次散戏后,王本银干完杂事,刚睡倒。又被师傅叫起来,要他背“雪梅教子”一折。王而传看了,有些不忍,说:“叫他明天背吧!”

师傅对王而传说:“你要是心疼孩子,就不该让孩子学艺。”

王本银正在少年,血气方刚,能吃苦,又勤快,学戏也能刻苦认真,会唱的戏也就更多了。

王风山扮演丑角,极受群众欢迎。他在台上表演动作粗犷而多变,把丑角演得诙谐风趣,每句台词,大都能逗观众发笑。他常对王本银说:“演丑角,就要让人家笑。人家没笑,自己先笑,就不值钱。”

王凤山的丑角戏以及他的表演方法,很多都被王本银学了下来。这使王本银不仅能演奶生、小旦戏,丑角戏也演得很出色。

其间,王本银还找当时唱戏走红的另一班子里的禳盛学过两折戏,即“三娘教子”和“十八扯”,唱的都是京剧调门。学会后,还和王凤山同台唱过“十八扯”。

王本银18岁时,随父亲离开了王凤山班子,回到家乡关家庙。此后,他常到高塘的张乐山班、宁庙子老丁三班子和费业发的德胜班里唱戏。

当时,凡是对整折戏中每个角色的唱、念都会的艺人叫“一棵菜”,只会唱某一个角色的叫“半连子”。

王本银因会的戏多,且对戏中每个角色的唱、念都熟,自然就是“一棵菜”,缺哪行就上哪一行。还可以在演唱中通过唱、念,提示对方该唱什么,该讲什么。所以,搭班唱戏,很受欢迎,且常拿“顶头账”。

王本银因为唱过戏,嗓子好,唱门歌时能唱出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因而颇受群众欢迎。因为王本银的唱戏非常受欢迎,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倒七戏,为倒七戏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旁注]

旱船 我国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袍带戏 即穿蟒袍,系玉带的戏。而穿蟒袍系玉带者,即帝王将相也,故而多表现历史战争、宫闱斗争、民族矛盾、朝政变革、改朝换代等大型剧目。如以《《借东风》、《清官册》、《宫门带》、《将相和》、《穆桂英挂帅》等戏。

笛子 我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运用,是我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

宰相 “宰”的意思是主宰,商代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代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帔 源于明代贵族妇女的礼服大袖褙子。褙子原是窄袖,对襟大领很大,直贯底摆。至明代末期,其袖式逐渐演变为大袖,领式也由长大领缩为斗长大领。戏曲服装“帔”即是在明代“褙子”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形成的。

胭脂 古代女子化妆用的脂粉,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为是燕国所产得名。另一说为原产于我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胭脂妆饰脸面。

[阅读链接]

1952年,王本银在庐剧艺术改革有开创意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扮演祝公远一角,获得好评。以后他又在舞台上塑造了《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讨学钱》中的老先生,因而蜚声庐剧界。

王本银还在《宝莲灯》、《白蛇传》、《两兄弟》、《打灶》、《休丁香》、《双锁柜》、《江姐》等戏中,扮演过许多角色,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

他的表演,动作细腻,情感逼真,唱腔圆润,吐字清楚,富于变化,独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