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别山走向繁荣
后来,倒七戏从大别山出发,开始流向整个安徽,流向六安的倒七戏形成了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的西路戏。
东路戏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称为“水腔”。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从此,倒七戏便在安徽流行了起来。
到了1930年左右,随着倒七戏的发扬壮大,戏班的规模也逐渐大了起来。较大的倒七戏班社与乱弹班合演出于城镇,购置了京剧旧行头,有了帔、褶、靠、靴、鞋、头面、髯口、道具、把子等比较齐备的戏箱。
脸谱也进行了整理。原来倒七戏的脸谱无程式可循,多为随意涂抹,如扮大王抹满脸凶相,小丑抹得滑稽可笑。后学京剧逐渐丰富了脸谱造型。包公额头用桃红色,绘月牙形,弦上弓下。
舞台装置是露天搭木板台或土台,立台柱6根,前台两柱,一高一低,顶端扎松柏枝,前台后部箔席搭成靠壁,留上下场门,称“青龙”、“白虎”。后台围以箔障,隔开观众,靠壁后置化妆桌。
愿戏、青苗戏等酬神戏,台面较隆重,台顶遮盖箔席,台口扎挑檐翘角,靠壁中间悬财神或三星神像,台上设一桌二椅,简陋者只有杌凳。
在化妆方面,倒七戏采用了化妆油彩,效法京剧勒网子和水纱,旦角贴片子,梳圆头,上面头,系线尾子。
生挂髯口,着京剧服式。演宫廷袍带戏以此为主,风格沉稳、庄重。小扮,旦角梳古装头,罩假发,不加全副头面,有的也贴片子,戴绢花。
生、净仍勒网子和水纱,小生也有不勒网子,戴假发,扎束发巾的。生粘胡子。
服装为改良古装,武将为改良靠,主要借鉴越剧服饰,风格轻盈,灵便,依据剧情和人物而定,大扮和小扮也混合使用。
《借罗衣》、《讨学钱》、《打桑》等传统小戏则依据民间近代服饰加以美化,设计出接近生活的服饰和装扮。脸谱基本学京剧和越剧。
有的改为“俊扮”,如《白蛇传》、《盗仙草》中的鹿童,在尊重劳动人民的口号下,丑角多改为“俊扮”。
到了1950年左右,倒七戏的艺人们通过观摩学习先进剧团、舞台调度、表演动作、舞台美术设计及音乐改革经验,联系自身的舞台实践,融合、消化、创新,首例按正规制导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成功,标志着倒七戏表演艺术已走向成熟。
同时,他们还聘请京剧演员作技术指导,辅助导演设计表演身段,指导水袖、髯口、扇子等技法运用,设计武打场面,经反复排演,提高了演员的表演技能。
后来,由于倒七戏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1955年3月,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
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名角。在以合肥为中心的中路戏中,便出现了丁玉兰这样的名角。
丁玉兰本不姓丁,本名杨晓梅。丁玉兰的童年十分凄凉,和母亲过着讨饭、捡菜叶的困苦生活。5岁时得了眼疾,因无钱医治,最终左眼失明。
7岁时,母亲带着她乞讨来到定远县一个大村子,村里正请来一个戏班搭台唱戏。那天,好奇的丁玉兰背着弟弟挤到台前看热闹,这一看就忘了时间,直到母亲焦急地找来。
母亲气急就要责打她,这一幕让戏班的班主丁有和看见了,连忙拦住了。问明情况后,就把丁玉兰母子留了下来,让她们负责给戏班子烧饭。
在丁家班里,丁玉兰天天看戏,休息时便殷勤地伺候年长的演员们,很受大伙的喜爱。后来大伙见她十分机灵,便教她唱上几句,丁玉兰很快便学会了。8岁时,丁玉兰初次登台配戏。
第一次登台,年幼的丁玉兰战战兢兢,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吓得她不敢往台下看,在老艺人的眼色和手势提醒下,她终于顺利地演完了这折启蒙戏。
当时,一个戏班里只有8个人。每次演出,丁玉兰都在一边用心的学习,因为不识字,只好强记唱词、对白,往往没等老艺人传授,她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12岁时,丁玉兰学会了《秦雪梅》全剧,以后每到一地,必演《秦雪梅》这个剧目,渐渐地,丁玉兰在肥东一带声名鹊起。
然而真正使丁玉兰家喻户晓的,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丁家班进城。
1949年初,丁有和携带丁玉兰母女,一副箩筐担到了合肥城,参加了由老艺人王本银主持的平民剧社。丁玉兰来到合肥后,演出的第一折戏是《秦雪梅观画》。
第一天晚上的演出,丁玉兰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甚至有人包下了前几排的座位,给丁玉兰捧场。平民剧社也越办越兴旺。
著名艺人陈庭榜、王鲜海、孙邦栋、李凤英等先后入社,在这期间,丁玉兰的表演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后来成为了庐剧的代表人物。
庐剧就是丁玉兰的生命,倾注了她一生的感情。当然也正是由于她和她的剧团的存在,庐剧在很大程度上才从一个只在乡村野寨搭草台班演出的地方小戏,逐步成为了能够进入省城立足的地方大戏。
作为名角,丁玉兰用她那玲珑的表演风格和甜美的地方韵味,将庐剧一次一次推向全国。从地方味十足的《借罗衣》到文词高雅的《玉簪记》,无论是村姑还是大家闺秀,无论是青衣还是花旦角色,她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
这种百变的表演天才征服了淳朴的村民,也征服了苛刻的雅士。就像黄梅戏的严凤英、豫剧的常香玉一样,丁玉兰也可以说是观众心中的一个艺术符号,从一定程度上说,“丁玉兰”三个字就代表了庐剧。
[旁注]
褶 传统戏曲服装。即斜领长衫。褶子颜色有很多种,也有素褶子和花褶子之分,可以穿在里面当衬褶子。大襟,斜大领。男褶身长及足。左右胯下有开衩。宽身,阔袖。女式褶为对襟,小立领,身长略短,仅过膝。褶类的品种较多,按纹样、形制区分,计有21个品种。
靠 传统戏曲服装。剧中古代将士的铠甲。靠身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不用靠旗的靠称“软靠”。女将所穿“女靠”,样式大致相同,靠身下缀彩色飘带,靠内并衬战裙。
脸谱 我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豫剧 发源于河南省的戏曲剧种,我国五大剧种之一,居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得名“河南梆子”。
[阅读链接]
庐剧代表人物丁玉兰退休后,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任务,积极为庐剧贡献余热。6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丁玉兰获得了许多成就。
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第一届戏曲会演,凭借在《借罗衣》中的精彩演出,获得演员一等奖。1956年,凭借在《双丝带》中的杰出表演,获得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一等奖。
1959年,由她担纲主演的《借罗衣》被搬上银幕。鉴于丁玉兰的杰出艺术表演,她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当选安徽分会理事。
退休后,在教师岗位上,丁玉兰先后被评为合肥市先进工作者、省政协积极分子、省劳动模范,并当选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她的事迹和艺术成就被《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文献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