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廿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谴责小说,吴趼人所著。全书共108回,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吴趼人,生于1866年,名沃尧,字小光,又字趼人、茧人,广东南海人。因久居广东佛山,取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年轻时到上海谋生,后又游历日本。1904年在湖北美国人开办的《楚报》任主编。不久辞职到上海,曾参加禁约运动。此后不久死于上海。
吴趼人创作了小说20余种,如《恨海》、《痛史》、《劫余灰》、《两晋演义》、《九命奇冤》等,以及短篇9种,是当时文学创作最多的一个作家。提倡历史小说“借古鉴今”,主张“寓教育于闲谈”。《廿年目睹怪现状》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与当时的《孽海花》、《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廿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趼人的代表作。它最初连载于1903年~1905年《新小说》杂志上面,1906年起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分册的单行本(每本12回,直到1910年才出齐,共108回)。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怪现状》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广泛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满清末年的黑暗现实。书中自我介绍说:“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虫蛇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 《怪现状》描写范围包括官场、商场与洋场,因涉及范围广,故影响也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其评价甚为精当:“作者经历较多,故所叙之族类亦较夥,官师士商,皆著于录……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的谈笔之资而已。”鲁迅先生特别重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吴趼人和李伯元等人夸张失实的毛病的确犯了写实文学的大忌,这可能也正是清末文坛产生不出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廿年目睹之怪现状》写的是1884年中法之战到1904年前后20年间,清王朝崩溃前夕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全书以自号“九死一生”,把20年的所见所闻贯穿起来。全书通过对官场许许多多“怪现状”的描写,抨击了清王朝的腐朽、堕落。小说还写了肮脏、龌龊的商场、洋场,无情地嘲讽了那些假才子、假名士不学无术、冒充风雅的丑态。
清朝末年,中国经过一系列内忧外患之后,国势衰落,官吏昏庸、政治腐败。清政府靠加税卖官来增加财政收入,官场上混乱不堪,官吏们奉行的为官诀窍是“多磕头少说话”,大多在政治上无所作为,而对内大量的搜刮民财,对外屈膝投降,讨好侵略者。
1859年,英法两国公使各带一支船队进入大渡口,大渡口军民奋起抵抗,打退了英法海军。1860年,英法两国海军再次出兵占领了天津,进逼北京,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无力抵御外来的侵略,咸丰皇帝弃宫而逃。英法两国军队一路杀入京城,并洗劫烧毁了宏伟的圆明园。随后俄国又侵占了我国的大片领土,中法战争中,清政府不战而败,法军则不战而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面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加剧了在华利益的争夺,此时的中国犹如一块肥美的猪肉任人宰割。《廿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有力地谴责了官场的黑暗,政府的腐败,批判了社会道德的沦丧,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为,指出了清政府的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戊戌变法之后的1903年,吴趼人应梁启超之约,为《新小说》杂志撰写长篇小说,前后共发表了4部,其中之一为《廿年目睹之怪现状》,但写到第45回时,《新小说》停刊,至1909年底该书才出齐108回。《廿年目睹之怪现状》从官场、洋场两个角度取材,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泛,当时造成的影响达到“家喻户晓”、“妇孺能道之”的效果。
相较之《孽海花》、《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廿年目睹之怪现状》有其特色。
《廿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在小说中曾借书中人物卜士仁之口对当时官场做了精辟的概括,“至于官,是拿钱捐来的,钱多官就大点,钱少官就小点;……至于骨子里头,第一个秘诀就是要巴结。只要人家巴结不到的,你巴结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能做得出。”九死一生也对官场大发感慨:“这个官竟然不是人做的。头一件要学的就是卑污苟贱,才可以求得着差使;又要把良心搁在一边,放出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才能寻得着钱。”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官场的丑恶。
小说还对当时官员们应付侵略者的奴颜婢膝,和卖国行径进行了揭露和谴责。一位总理大臣在给江西巡抚的信中竟然如此说道:“台湾一省地方朝廷尚且送给了日本,何况区区一座枯岭,值得什么!将就送了它吧,况且拿了回来,又不是你的财产,何苦呢!”一个“何苦”,就将美丽的庐山拱手送给了侵略者。
《廿年目睹之怪现状》这部带有作者自传性质的作品所揭示的主题,体现了一个中国作家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