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巴黎

一八八一年十月,埃密尔·罗兰全家五口(包括外祖父在内)告别故乡, 迁居巴黎,住到多农路上一家公寓里二楼上。罗兰一家在巴黎没有有权势的亲友可以投靠,埃密尔·罗兰费了好大的劲才在一家银行谋了一个小职员的位置,收入是很有限的。父母送罗曼·罗兰进了著名的圣路易中学。法国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其中不少人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罗兰在那里攻读数理方面的课程,以便为投考高等工业学校作准备。一八八二年夏天,罗兰已经十六岁,他和妹妹在母亲的带领下作了一次短短的旅行。他们从法国东南部边境到达瑞士西南部日内瓦湖滨小城。罗兰极目望去,广阔的地平线,一望无际的的长空,欢乐的大地上密布了果园和农田,逶迤而下,伸向蓝色湖水的岸边,宏伟的阿尔卑斯山峦际威武雄壮的武士驻守在天边,这一切使罗兰感到大自然的神力无限。不久(1883 年),罗兰转学到伏尔泰曾就读过的路易大帝中学,入哲学班,准备投考高师文科。

罗兰在中学结识的第一个朋友保罗·克罗特尔是个理想主义者,二十年后差不多名震全欧,但他后来倒向了天主教的神秘主义,而罗兰则始终向往的是自由的欧罗巴。不过当时他们两人以少年人特有的热情,长谈不倦,可谓心性相投。

巴黎是一个穷奢极欲的世界,罗兰对它的喧嚣而野蛮的物质文明产生了反感和憎恶。罗兰在日记中写道:“当我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童,从外省来到巴黎,当我开始嗅到向我稍微打开大门的世界——知识界、政界和社交界时,我内心充满厌恶而且觉得毛骨悚然。我到处看到冷酷的自私、贪婪、说谎和残暴。于是我害怕。我像一个弱小的动物。我默然了。”

罗曼·罗兰习惯了外省生活的宁静,对故乡怀有依恋不舍之情。巴黎拉丁区的喧闹,街道上闷热的空气,拥挤的人群,这一切使罗兰感到烦闷。他喘息着,呻吟着,他渴望着高于现实的美善境界,于是“光荣的艺术,在那许多灰色的时间内”又成了他的救世主了。星期日的下午,他常常去听演奏会。贝多芬和瓦格纳的乐曲令他身心陶醉、震悸。罗曼·罗兰具有音乐家的天赋,音乐对于他像信仰一样是精神避难所,每当他被音乐领入感觉世界时, 他总是感到无穷的快乐。

罗曼·罗兰既爱好音乐,又喜欢读书。有一次他在巴黎奥德翁剧院的园廊下的一个书摊上发现了斯宾诺沙①的书,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罗兰读书

① 斯宾诺沙(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学论》、《伦理学》和《知识改

的兴趣很广,他读历史、哲学,也读地理、文学。他在中学阶段熟读了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的剧中人物时刻浮现在他的眼前。罗兰说:“他像战胜者似地占有了我;我像一朵花一样地掷给了他。”罗兰崇拜莎士比亚,也喜爱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中学生活即将结束时,他阅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说他发现了活的莎士比亚。他把托尔斯泰比作划破欧洲长空的意外发现的闪电,“这位征服者使我俯首帖耳,让他架走;使我在热爱与兴奋的激情中,气都喘不过来。”罗兰学习用功,再加上先天性的体质柔弱, 尽管父亲收入有限,每年暑假到来时,父母还是要想尽办法筹集一笔旅费让身体孱弱的罗兰到瑞士去住几十天,去享受阿尔卑斯山区的清新的空气,幽静的丛林和开阔的草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恢复他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所耗去的健康和活力。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罗兰中学毕业之后只能报考高等师范学校。他说: “我必须考上高师,才可以保证我有饭吃。考取之后就能得到三年的食宿费用。”罗兰两次参加高师考试都落选了,他对于令人团恼的考试制度曾产生过极为强烈的憎恨。他说他是为了要补偿亲人为他所作的忘我牺牲,才不得不勉为其难的。为了考上高师,罗兰不得不暂时放下与考试无关的书籍,把自己钉在书桌上,强迫自己终日伏案,读书写文章。终于在一八八六年二十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