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与漂泊

一七二九年三月,伏尔泰回到巴黎。这个流落他乡多年的诗人一踏上国土,心情格外激动,爱国之情油然倍增。他决计要为法兰西民族女英雄贞德立谱画像,因而写下著名的叙事长诗《奥尔良的少女》。

女英雄贞德生活在十五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代。实力雄厚的英国觊觎法国的经济繁荣,曾屡次进犯法国,想夺取法国王位。因而战争连绵不绝,法国人民颠沛流离,田野荒芜,城市萧条。不幸的人民盼望着和平生活,期望有神奇的力量来摆脱战祸造成的困境。这时,神奇的贞德被宗教界发现了。她是一个虔信宗教,忠贞爱国的农村姑娘,她把祖国看成与她度过童年时代的洛林省的东瑞米小村庄一样。她相信梦境,相信奇异的幻觉和力量,自称负有使法国免于外族入侵的使命。教民们都相信她,国王查理七世出于在绝望之中寻找一线希望的心情,也给贞德穿上白色的骑士甲胄,发给她一面绘着象征国王的百合花的白旗,叫她统率军队。士兵们都把贞德看成从天而降的天使,满怀热情地跟随着她。在对英军的斗争中,贞德披坚执锐,跃马领先。她的英勇行为,鼓舞了奥尔良城内城外的法国战士。英军被迫撤退。历经数度激战,接连收复许多失地,创下英雄奇迹。后来贞德被敌军俘获,受宗教裁判所审判,并以“使用妖术”之罪,在卢昂处以火刑。临死时,她还不满二十岁。贞德死后,教会宣布她为圣徒。

伏尔泰的这首叙事长诗,是模仿十七世纪法国诗人让·夏普连的《处女》写成的。作者热情地歌颂了这位法国民族英雄的斗争精神,痛斥法国神甫的伪善和反动教会的残暴,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正义的心声。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伏尔泰在漂泊动荡中,致力于写作。伏尔泰一生写过十五个悲剧,其中算得上爱情悲剧的只有一个,这就是一七三○年完成的《查伊尔》。

当时,有些批评家指责伏尔泰不会描写爱情,说他所写的戏剧冲突枯燥无味。伏尔泰起誓:“这一次准有爱情了,但不会是风流旖旎的爱情。”

悲剧《查伊尔》是以东方的异国清调为背景的。在十字军东征时,耶路撒冷的苏丹奥洛斯曼纳与女俘查伊尔相爱。在查伊尔的心坎里,奥洛斯曼纳不只是主人,更是一个勇敢、豪爽的英雄。可是她的女伴法蒂玛经常提醒她, 希望她遵守一项严格的宗教义务:一个年轻的女基督徒,不应当爱上一个伊斯兰教徒。这时,适有一个从欧洲来的基督教骑士,名叫纳瑞斯坦。从前, 奥洛斯曼纳曾赞赏过纳瑞斯坦的勇敢精神,允许他返回本国,去索取他自己的赎金。现在,纳瑞斯坦带来了大量黄金,不仅可以将自己赎出,而且还想赎买十个基督徒。宽宏豪爽的奥洛斯曼纳不收分文,却释放了一百个基督徒。其中有个老人,名叫吕西央,他是二十年来一直在耶路撒冷遭受奴役、折磨的异邦人。这时候,倾心爱慕着奥洛斯曼纳的查伊尔,拒绝与那些被释放的基督徒同行。查伊尔的叛教,使纳瑞斯坦大为震惊。老人吕西央也已认出查伊尔和纳瑞斯坦,就是他自己早年失去的女儿和儿子。这姑娘的叛教使他痛苦。查伊尔看到那些父老兄弟们是那样的英勇、善良,她猜想那个未曾认识的祖国,必将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国家。她受到吕西央老人的劝说,深为感动; 但是现在,她挚爱着奥洛斯曼纳,又怎能忍心离开他呢。

正值举棋不定之际,苏丹接到一封途中截获的信件,那是一个基督徒骑士写给查伊尔的。奥洛斯曼纳不知道这个骑士就是查伊尔的兄弟。他既痛苦,

又嫉妒。苏丹的猜疑,又使查伊尔感到委屈,她热烈地向苏丹吐露爱情。结果适得其反,奥洛斯曼纳真的以为她变心了。他吩咐仆人将信件转交给查伊尔,以示试探。查伊尔表示愿意与那个骑士见面。这样,被嫉妒心苦恼着的奥洛斯曼纳决定采取报复行动。

当查伊尔想拯救她的教友,呼唤着纳瑞斯坦名字的时候,被激怒了的奥洛斯曼纳闻声过来,一刀将她杀死。可是,当那个基督徒骑士被戴上镣铐押来的时候,奥洛斯曼纳真相大白,悔恨莫及,随即拔剑自刎身死。

显而易见,《查伊尔》的情节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极为相似的。伏尔泰仅仅用了二十二天工夫就写成此剧,并于一七三二年在巴黎上演,很受观众赞赏,甚至连一贯反对戏剧的户梭,也不得不承认它有非凡的艺术魅力。这个剧本情节离奇曲折,矛盾冲突引人入胜,感情真挚动人。作者通过这血淋淋的爱情悲剧,向宗教偏见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控诉。剧本的最后一幕是特别发人深思的:奥洛斯曼纳和查伊尔毁灭了,被绑的骑士纳瑞斯坦亲眼看到如此令人伤心的爱情悲剧,他向神问道:“全能的主啊,我不知道是应该颂扬你的愤怒,还是应当在悲痛中对你进行控诉。”这种卒章显志的艺术匠心,正是伏尔泰戏剧功力的生动体现。

比《查伊尔》略早一年,伏尔泰完成了《查理十二史》。这是他的第一部历史著作。为了撰写这部书稿,伏尔泰不辞辛劳,外出踏访,收集资料。他先后访问了查理十二的心腹大臣哥尔兹,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斯·莱辛斯基,英王乔治一世的侍从法勃里斯以及当时一些驻外使节。这些人,有的在瑞典长期居住,有的同瑞典政治关系密切,他们都给伏尔泰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这部史稿共分八卷,按年代顺序依次描述。作者先从查理十二即位起笔,一直写到查理十二逝世;从瑞典谈到波兰,再从俄罗斯记述到土耳其。查理十二发动的一连串对外战争,尽收作者笔底,所载史料引人入胜,文学趣味相当浓。从这部著作中,人们仿佛看到了一束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查理十二(1682—1718)王朝的历史讽刺画卷,活现出他那妄自尊大、穷兵黩武的丑恶肖像。巴黎当局惟恐此书会引起国际事端,不许在法国首都出版。伏尔泰奔向卢昂,私下设法在那里付印。

一七三三年,伏尔泰开始撰写第二部历史著作《路易十四的时代》。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伏尔泰阅读了二百多种书籍,研究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相继花了将近二十年工夫才得以撰成。这部著作与《查理十二史》略有不同, 作者不再采用编年史的方式论述,而是截取封建王朝的横断面,分成政治、军事、内政、外交、宗教、文艺等方面,逐一加以评述。在全书的三十九章中,政治、军事占了二十五章,宫廷和路易十四的私生活四章,内政两章, 科学文艺四章,宗教四章。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伏尔泰是大有功绩的。他主张尽可能地写出时代风尚、科学、法律、习俗和迷信的历史。伏尔泰十分强调历史著作应具有启蒙教育作用,应陶冶人们的性情,启迪人们的智慧。正如狄德罗所说:“其他的历史家叙述事实,只是为了向我们说明这些事实,您却是为了使我们从内心激起对说谎、愚昧、虚伪、迷信、宗教狂热和暴政的憎恨。”

在编纂历史的方法上,伏尔泰也有独特的贡献。在他以前,法国的历史著作完全不尊重客观史实,不重视实地调查,往往单凭作者个人的好恶,将历史事件编得像小说、童话一样有趣。这是一种古罗马式的史学作风。伏尔

泰弃绝旧习,别开生面,他从掌握大量的史料入手,不惜工本,遍访欧洲各国,去勘探真实可信的史料,并将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一一罗入史内。后来,伏尔泰在谈到《路易十四时代》这部史书的时候说:“与其说我写这个伟大君主的历史,不如说我在写这个伟大时代的历史。”伏尔泰不仅重视史料的可靠性,而且还善于把哲学的明灯放在黑暗的历史档案库中,让史料起着时代教科书的作用。

动荡漂泊的几年,是伏尔泰致力于实地调查,深入考察社会现实的岁月,也是他从事历史著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