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宣言》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郑云天

郑云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心全意服务于绝大多数人,这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旨归。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确立起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变革。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伴随着三大危险:脱离实际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腐败变质的危险。[2]正是在不断应对各种危险和考验的过程中,党逐步形成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证了党、国家和民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渡过万重困苦,战胜各种挑战,纠正一个又一个错误,创造出无数个伟大奇迹。“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3]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为核心,致力于打破国家整体利益、人民根本利益碎片化的利益格局,建立既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国家整体利益、人民根本利益,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新型利益格局。

从现实中看,以人民为中心集中表现为“人民主体地位”。《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他们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工业革命时代,当时的工人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此消彼长的工人运动日益显示出了强大力量。他们认为,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把工人阶级都组织起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工人阶级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征服人类社会。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2]李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3]《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迸发、不断涌现的过程。人民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充分相信人民,实现他们的价值诉求,才能充分激发群众的激情和智慧,把他们的智慧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中国秉持以人民为本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1]这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中国梦之所以是造福人民的梦,一是因为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依归,这是中国梦的历史起点。二是因为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人民幸福为最终归宿。与此同时,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坚实依托,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持久支撑。”[2]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使当代中国人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中国梦的实现,这是人民主体地位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路径,因此,人民主体地位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享这一本质要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前进方向的思想保证。

[1]《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2]肖贵清、田桥:《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2期。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而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1]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并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由各种方向不同的社会力量融成的历史合力的结果,但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变革。无产阶级与生俱来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是人类历史上革命最彻底、最坚决的阶级,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不可避免。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重要作用。无产阶级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预示着其将会是不断推动未来现实社会的坚定力量,是促使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1]《准确把握和抓好我国发展战略重点扎实把十三五发展蓝图变为现实——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月31日。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这就要求党必须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要求中国共产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2]在这简短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17次,深切表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立志为人民群众好好服务的决心。“中国共产党再人数众多,再强大无匹,再劳苦功高,一旦失去了人民,也必将成为虚弱无力的泥足巨人。只有始终与人民鱼水交融、休戚相关,始终代表和维护人民,才是党的命脉所在、根基所在。”[3]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1页。

[3]鄢一龙、白钢、章永乐等:《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页。

“就世界观层面而言,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社会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内心和情感深处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就价值观层面而言,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为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就方法论层面而言,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要以群众路线精神团结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就人生观层面而言,人民群众是人生主体,要鼓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幸福人生和事业成功而不断积极进取、踏实劳动。”[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并团结广大人民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毛泽东曾在《愚公移山》中恳切而又坚定地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2]一切为人民着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恪守的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述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3]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

[1]郭广银:《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人民群众既是民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切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更是建设事业的主体、建设成果享受的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之一在于人民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切实担负起对民族和人民的责任,全面践行对人民的承诺,在各个领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形式,拓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空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增添了新理念新思想。“十三五”规划提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在中国共产党人眼中,人民是天,也是地。习近平强调:“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勇往直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坚定认同,也正是因为造福于人民。有国外研究指出,“新的方针意味着要改变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不再是一个砸碎旧世界的工具,而要充当广大民众利益的代言人,要做一个依据法制、民主、科学等原则治理国家的现代执政党”;[2]“中国的经验则表明,如果经济最大限度地掌握在代表人民利益而不是精英利益的政府手中,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好的结果。‘共产主义者’并不是政治局(共产主义精英)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代表人民利益对经济进行监管的状态。”[3]作为群众利益的根本代表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工具。人民群众的地位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更是衡量政党性质的分水岭。党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身份只是群众的重要一员,与人民群众永远是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

[2][俄]谢尔盖·列昂尼德维奇·齐赫文斯基等:《俄罗斯友人看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第43页。

[3][意]洛丽塔·纳波利奥尼:《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