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杨煌

杨煌,求是杂志评论部主任。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1]这深刻抓住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明确告诉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面向未来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要理解好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革命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进社会革命,如何推进社会革命,回答好这些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一、社会革命是先进社会制度代替落后制度的根本变革

什么是社会革命?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途径。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就会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改变旧的落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先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1]《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7页。

社会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讲,社会革命主要指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本身。从广义上来讲,不仅仅是指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运动。这样的革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革命的不同阶段,革命的对象、方式方法、目的和结果也是不同的,呈现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社会革命往往首先要求政治革命为自己开辟道路。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1]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进步阶级手里,是革命成功首要的、基本的标志。以政治革命建立新的政权,为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政治保证。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最终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革命要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不断革命论是他们提出的重要观点。在总结德国1848-1849年革命经验的重要文献《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中明确提出了“不断革命”的战斗口号,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不断革命”的理论。他们强调:“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直到无产者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是发展到使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中。”[1]同时指出:“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2]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强调革命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3]第一次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任务。马克思还指出,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的宗旨是推翻一切特权阶级,使这些阶级受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为此采取的方法是支持不断的革命,直到人类社会制度的最后形式——共产主义得到实现为止。”[4]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熟期的重要观点,是对他们亲身参加的革命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第一,社会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革命进程。包括三个层次:即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间断,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不间断以及一国革命到世界革命的不间断,直到“在世界一切举足轻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者之间的竞争停止”;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7-55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5页。

第二,社会革命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新社会。这与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是不一样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新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第三,这样的社会革命的内容具有多重性,既有经济层面的生产关系革命,也有社会层面的社会关系革命,还有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革命。也就是说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当然,还包括中间层次的社会领域的革命。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页。

第四,不断革命要借助新政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不是革命的结束,而是在新条件新形势下阶级斗争的继续,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要运用政权的力量继续推动革命,直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是不断革命论和革命阶段论的统一。从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来看,无论是十月革命的成功,还是我国革命的成功,都是既坚持不断革命论又坚持革命阶段论的成果。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其在伟大社会革命中创立,也必须在社会革命中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提出要“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1]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经过疾风暴雨的阶级斗争,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新旧社会形态的根本转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社会主义新社会形态建设新征程。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党的十九大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因胜利而骄傲,决不因成就而懈怠,决不因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

[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2]《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

社会主义革命是不断革命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一方面,要适应革命的长期性要求,不能满足一时的胜利,而要不断把革命推向前进,否则会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在革命的不同阶段,革命的任务和革命重点有所不同,不能把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混淆起来,既不能把当下阶段的革命任务推到未来阶段而耽误革命进程,也不能把未来阶段的革命任务拿到当下阶段,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如果混淆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采取错误的革命手段,革命就会遭受挫折。比如: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就是对于不断革命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实践。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核心是:在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并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还有必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这种“继续革命”应当采用的方式。这一理论尽管看到了继续革命的必要性,但错误地认识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错误估计了当时的革命阶段,错误地确定革命对象,错误地运用了革命的手段和革命方式。这样的继续革命是被实践证明错误的,是我们要抛弃的。但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继续革命本身,并不是否定不断革命理论的真理性。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指出的那样:“我们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这绝对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不但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且要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逐步消灭一切主要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造成的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革命。我们现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斗争,正是这个伟大革命的一个阶段。这种革命和剥削制度被推翻以前的革命不同,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个转入和平发展时期的革命比过去的革命更深刻,更艰巨,不但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完成,而且仍然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严守纪律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1]这是我们党总结“文革”十年错误得出的正确结论,正确指出了我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继续社会革命要坚持什么,怎么样坚持革命以及坚持怎样的社会革命方向和目标。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甚至面临旧制度复辟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正确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2]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原有基础落后,在长期西强我弱,面临资本主义外部世界的包围下建设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讲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不断把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当然,我们今天讲社会革命,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革命。尽管从性质来讲,我们今天的社会革命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与为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一脉相承,但今天的社会革命是过去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是社会主义从低级阶段向更高阶段的进步。首先,我们已经取得了政治革命的胜利,人民取得了政权,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次,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并经过实践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能够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历史进程。再次,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已经稳住了世界社会主义的阵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突破苏东剧变以来的低潮,逐步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赢得世界的瞩目,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页。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具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历史特征。第一,从革命形式上来讲,不再采用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为革命的形式,而代之以和平的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第二,从革命的目标上来讲,不再是推翻旧政权,而代之以巩固新政权,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变色,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社会;第三,从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上来讲,主要是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破解好新的主要矛盾,就能够把社会主义社会推向新的更高发展阶段;第四,从革命的艰巨性上来讲,作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改革是一场利益的深刻调整,也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尽管没有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但同样面临重重困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保持过去革命中激发出来的那样一种积极奋斗的革命精神,需要永远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第五,从世界革命的进程来讲,我们并不输出革命,但我们坚信,世界的未来属于社会主义,我们尊重各国人民选择自己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

四、勇于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问题。第一,发展依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未来,继续推进社会革命也就会落空。但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面临着传统的旧的发展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制约,也面临着创新不足的制约;第二,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不变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不变质,既面临外部的威胁,也面临内部的危险;第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能不能始终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继续胜利的根本。因此,要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就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第一,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继续伟大社会革命的远大目标和前进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继续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内涵和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既是美好社会理想,也是全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也理所当然是共产主义的同一社会形态。因此,共产主义并不渺茫,而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并不是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从天而降,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在朝着共产主义目标前进,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一砖一瓦建设共产主义大厦。我们应该理直气壮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一致性,在共产主义旗帜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是继续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根本政治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1]一部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奋斗史。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共产党不出问题,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会出问题。因此,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使党永远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始终保持党的性质不变。三要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之以恒高压反腐,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第1版。

第三,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抓手和实现载体,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冲破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藩篱,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切实解决效率问题;另一方面,坚持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改革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只有坚持有原则、有方向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第四,要增强风险意识,防止发生颠覆性风险。“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旧制度的复辟是现实的危险。东欧剧变殷鉴不远,“颜色革命”也不是虚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共存在了86年,苏联存在了74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党、曾经不可一世的社会主义大国,顷刻间垮台,教训值得深刻汲取。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确保我们党永不变质、人民政权永不变色。这样,经过社会革命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一定能够赢得最后胜利。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将开辟世界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是不断革命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一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需要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的国家肩负着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责任。当然,这并意味着要输出革命。总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我们可以看出,不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不顾一国实际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情况,一厢情愿输出革命,人为制造革命,不仅无益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世界形势的紧张,影响社会主义的声誉和自主发展。

因此,就世界社会主义而言,第一,要尊重社会革命的客观规律,不拔苗助长,人为制造革命;第二,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搞输出革命;第三,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的国家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形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样板,占领社会主义的道义高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第四,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的进步事业,需要加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团结,勇于、善于与世界资本主义势力进行斗争,维护社会主义的共同利益,汇聚起世界社会主义的磅礴伟力。要清醒看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是对资本主义的彻底革命,因此,不可能和和气气、敲锣打鼓进行的,必然伴随着你死我活的角力。

今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大国,高擎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如果说过去社会主义救了中国,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复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使命,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寄托于中国身上。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即无产阶级统治的新时代,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没有能够把自己开启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改旗易帜,半途而废。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手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新高地,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8-569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1页。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展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逐步占领世界发展道义的高地。上个世纪末期邓小平同志就满怀信心地指出:“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1]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后,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来之际,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步走”的新战略安排,提出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得到充分体现。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能够更好发展生产力,能够更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5页。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改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历史趋势来讲,世界各国未来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具体的走法必然各不相同、带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社会主义将会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方国家首先共同实现,然后,落后国家将在这些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但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却在资本主义的薄弱链条上实现了突破,十月革命开辟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的道路,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实践的发展只是改变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并没有否定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今天,作为十月革命道路的继承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落后国家提供了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示范和社会主义建设样板,充分证明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当年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功,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采取社会主义政策措施以缓和社会矛盾,吸引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纷纷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将深深影响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表达了向中国学习的愿望,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展现新的希望和可能。当然,这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将带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新的高潮。新的社会形态的确立和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有高低的起伏,甚至倒退都是正常的历史现象。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只要符合历史潮流,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新社会前进的脚步。世界社会主义尽管经历了挫折,但今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世界社会主义已经稳住了阵脚、走出了低谷。一方面,世界上有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定海神针;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光辉的未来,我们坚信,中国越成功,社会主义也就越有影响力,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为世界现象,展示出越来越美好的前景。

(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