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与创作概况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米苏里州圣路易城一个大砖瓦商的家庭里,1927 年加入英国籍。1906—1914 年间,他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默登学院,专攻哲学和文学,选修法、德、拉丁、希腊语和梵文,研习中世纪史、比较文学、印度哲学和宗教等。良好的教育为艾略特最终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后来才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

评论者一般把艾略特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1909 年至 1920 年左右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创作大都收在《诗歌》(1909—1925)《诗集》(1909

—1935)、《诗集》(1909—1962)等集子中。它们被看成“通往《荒原》的道路”。其中,最著名的诗篇是《杰·阿尔弗莱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1915)。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荒原》的前奏,与《荒原》的思想一脉相承。它以普鲁弗洛克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象征性地表现了病态世界(一个好像“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的昏黄世界,一个病恹的世界,亦即处于生与死之间、不死不活、亦死亦活的世界)中的病态心灵状态,即失去信念,失去对生活意义的信心,失去对任何事情的创造力,意志薄弱的神经质的自我思考,诗篇反映了一个敏感的知识分子对人类精神状况的悲观主义的思考。 1922 年,艾略特出任《标准》杂志主编。10 月,创刊号登载了他的长诗

《荒原》。作品在西方文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确立了艾略特现代派诗人鼻祖的地位。1925 年,他发表了组诗《空心人》。这是艾略特创作的第二阶段。《空心人》与《荒原》也一脉相承,但侧重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其一这样描写道:

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稻草人/互相依靠/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我们干涩的声音毫无起伏,毫无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或者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记得我们——如果稍稍记得的话——不是/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作为空心人/作为稻草人。

诗中提到的“迷失的狂暴灵魂”指的是福克斯。他在 1605 年试图炸毁国会大

厦的阴谋中被捕。以后,英国人民就在每年 11 月 5 日这一天举着模仿他做成的稻草人,放火焰庆祝。本诗就是在这种风俗触动之下写出的。“空心人” 是稻草人意象的延伸,它无血无肉,没有灵魂,“头脑里塞满了稻草”、是现代人的象征。现代人没有信仰,徒具形骸,虽生犹死,就好象稻草人一样, 诗人用“干涩”来描写现代人的心灵枯竭状态。为了增大强度,接下来又使用了两个比喻:“象风吹在干草上/或者象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碎玻璃上”。由于缺乏信仰甘露的滋润,心灵的干旱竟达到这样的程度。于是一片死寂;“有声有形、有影无色/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这是对“空心人”的描述,也是对整个灵魂空虚的西方世界的概括。总的看来,我们从《空心人》中,我们读到了诗人对人的现存精神状态的深沉忧虑,这种忧虑同样是十分悲观的,如果联系整个组诗,我们甚至会得出结论:这时的艾略特,其精神历程正处于最低谷,正处于一种“荒原”地带。

从 1930 年的《灰色的星期三》到长诗《四个四重奏》(1935—1941)是艾略特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诗人企图超越“荒原”,寻求希望,但他找到的只是自我陶醉的幻想。诗人于 1927 年加入英国国教会。他一生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灰色的星期三》明显地流露出诗人献身于宗教的思想倾向。

《四个四重奏》通过哲学宗教的冥想,宣扬基督教思想,主张皈依宗教。艾略特后期还写了一系列的宗教剧,如描述 1170 年英国主教托马斯·勃克为教会殉难的《大教堂凶杀案》(1935),表现要屈从天主意志的《一家团圆》

(1939),宣扬“原罪”说的《鸡尾酒会》(1950),说明在职业中寻求快乐就是贯彻天主意旨的《亲信秘书》(1954)等。艾略特后期作品的这种思想倾向,明显是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他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思想探索方面则是失败的。

艾略特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一直是英美诗歌鉴赏的权威。他的文学批评论文集有《圣林》(1920),《论文选集》(1917—1932)、《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1933)、《论诗与诗人》(1957)等。

总的看来,艾略特一生在诗的园地里,不断耕耘,不断探索,写出了很多既思想深刻又艺术性高超的诗作,为欧美诗坛增添了一束束独有风采的奇葩。而在艾略特的园林里,长诗《荒原》可说是其中最大、最雍容华贵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