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派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期出现于英美诗坛上的一个小流派,存在时间很短, 但却造成了巨大影响,成为英美现代诗的开端。

“意象”一词源于英语 image,含“形象”、“象喻”的意思。但在意象派的理解中,它却与原意不尽相同。意象派诗人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回顾》)“它是熔合在一起的一连串思想或思想的漩涡,充满着活力。”(《关于意象主义》)庞德还拿象征主义的象征符号跟意象派“意象”做了比较:“象征主义是从事‘联想’的。这是说一种影射,好象寓言一样。他们把象征的符号降低成一个字, 一种呆板的形态⋯⋯象征主义的象征符号有一个固定的价值,好象算术中的数字 1,2,7。而意象派的意象是代数中的 a,b,x.其含义是变化的。作家用意象不是用它来支持什么信条,或经济的、伦理的体系,而是因为他是通过这个意象思考和感觉的。”通过上述几段话,我们认识到,庞德或意象派理解中的“意象”,包括下述几个要点:第一,意象是形象;第二,意象是一个思想感情的复合体;第三,意象的含义是变化的;第四,诗人通过意象来思考,来感觉。关于“意象”的观点,是意象派的理论——象征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象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意象派诗人认为理性只能看到事物的实用性,唯有直觉才能察知事物的独特性;艺术家为了刻划事物的“独特性”,就必须使用直觉的语言手段,来捕捉直觉中的所创造出来的意象,并将它表现出来,使视觉中的事物形象更加新颖独特。因此, 他们给艺术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艺术=直觉=生活中的意象。

意象派在创作方面还提出了一系列原则。1913 年,意象派提出了由庞德起草的“三原则”:“一,直接处理‘事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二,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呈现的词。三,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的短句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见弗林特《象征主义》)。

其中,第一条是意象派的宗旨,第二条对第一条进行了明确而严酷的限制——意象派诗要纯用意象(用庞德的说法,诗不是“情绪喷射器”,而是“情绪等式”),第三条是主张用自由诗体(短行自由诗)。

1915 年,意象派又提出了“六原则”。其中的四五两条与意象派字旨密切相关:“四,要写意象。我们不是一个画派,但我们相信诗歌应当确切地表现细节,而不是处理含糊笼统的概念⋯⋯五,要写硬朗清晰的诗,不写模糊的不确定的诗。”

“表现细节的原则”比庞德的观点“往后缩了”。这个原则表明后来的意象派更倾向于使用单式描述性意象,而不去努力把意象变成具有深意的隐喻或象征。因此,从理论上讲,后期意象派距离象征主义越来越远了。

意象派实质上是对当时统治英美诗坛的后期浪漫主义,即所谓维多利亚诗风的反拨。19 世纪后期,浪漫主义经过了它的壮年的汹涌澎湃,在 1880 年左右退化成矫揉造作、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的感伤主义,充满了甜得发腻的比喻,或是庸俗的训诲。这自然引起了一些有志于诗歌艺术的青年诗人的不满,并导致意象派的产生。1908 年,一群英国文学青年经常聚会于伦敦索荷区一家咖啡馆里,讨论诗歌问题。1909 年,美学家 T.E.休姆参加了这个团体,并成为这个诗人俱乐部的核心人物。休姆虽然从事文学活动的时间较短,

但他的论文《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对统治英美诗坛一百多年的浪漫主义进行哲学上,美学上的激烈攻击,并提出了意象派的创作原则,如:诗应当“在细小而干燥的事物中寻找美”;“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正确的、精细的、明确的描写”;诗必须是“视觉上具体⋯⋯使你持续地看到有影响的东西, 阻止你滑进抽象的过程中去。”因此,这篇文章的出现,实际上便宣告了意象派的诞生。1910 年后,“诗人俱乐部又增添了新鲜血液:美国诗人庞德, 希尔达·杜立特尔,英国诗人理查德·奥尔丁顿。于是,意象派的诗营形成了。

1912 年,美国女诗人哈罗特在芝加哥创办了《诗刊》杂志,发表了一大批无名青年写的使人耳目一新或瞠目结舌的诗作,开始了美国文学史上所谓“诗歌文艺复兴时期”。1913 年,希尔达·杜立特尔以“意象主义者 H·D” 为笔名,在《诗刊》一月号上刊出了自己的诗。这是意象派诗歌第一次面世。同年三月号的《诗刊》上,刊登了弗林特写的“意象派某诗人”访问记,提出了实际上是庞德起草的意象派“三原则”。到这时,意象派不但有创作, 还有理论,完全形成了一场文学运动。

但是,直到 1915 年,意象派还只是当时诗坛上许多派别中的一个,并不比其他新诗派更引人注目。1915 年下半年,庞德退出了意象派,美国女诗人埃米·洛威尔成了意象派的挂帅人物。她把意象派从成员不定的俱乐部变成了一个诗社。其正式成员有英国的理查德·奥尔丁顿,P·S 弗林特,D·H 劳伦斯·美国的希尔达·杜立特尔,约翰·哥尔德,弗莱契和埃米·洛威尔。他们决定每年列出一本意象派诗集。当年出版的诗集,卷首刊登了由奥尔丁顿执笔、埃米·洛威尔修改的意象派宣言,即所谓“六原则”。于是,意象派掀起文坛大波,成了人们谈论的题目。

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和平的环境遭到破坏,诗人们各奔东西,有的还上了战场,顾不得推敲诗句了,因此,意象派出现了衰落。到 1918 年时,意象主义作为一场运动便最后结束了。

但意象主义影响仍然存在。30 年代,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发起“客体派。诗歌运动。实际上是意象派的复苏,在五六十年代美国新兴的诗派中, 也能看到意象派的影子。

而且,意象主义还超越了英、美,传到了世界其他各国。十月革命后, 意象派在苏联落户,迅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有组织,有出版物的流派。其主要成员有叶塞宁、伊甫涅夫等。出版的诗集有《语言的熔炉》、《贩卖幸福的人》、《意象主义者》,出版的杂志有《契赫——比赫》、《美的世界里的旅馆》等。

意象派也曾对我国五四时代的诗歌创作以影响,沈尹默的《月夜》、胡适的《湖上》、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王统照的《湖心》,闻一多的《秋色》,以及康白情的诗作,就是这种影响的产物。

说来有趣,意象派影响了我国的新诗创作,而我国的古典诗歌,却影响了意象派。

1914 年,庞德主编了第一本意象派诗集。其中有四首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仿屈原》,是屈原《山鬼》的改作,《刘彻》是汉武帝《落叶哀蝉曲》的意译,《秋扇怨》取材于班捷妤的《怨诗》,还有一首来历不明。 1915 年,庞德出版了《汉诗译卷》。内中包括 15 首李白和王维的短诗

译文。这本小册子,被认为是庞德对英语诗歌的“最持久的贡献”,是“英

语诗歌经典作品”。其中的《河商之妻》(即李白的《长千行》)、《南方人在北国》(即李白的《古风第八》)等篇脍灸人口,经常作为庞德本人的创作名篇而选入现代诗歌选本,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常要论及。

更使人感到有趣的是,《汉诗译卷》竟触发了英美诗坛翻译、学习我国古典诗歌的历久不衰的热潮。继庞德之后,埃米·洛威尔邀人合译了我国古典诗歌 150 首,于 1920 年出版,名叫《松花笺》。其他我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本,在 1915-1920 年间,至少不下十种。这使文学史家惊叹。他们说。这些年月,中国诗简直“淹没了英美诗坛”。从这方面看,庞德等意象派诗人对促进中美、中英文化交流,扩大我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确实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意象派诗人之所以迷恋我国古典诗歌,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的主张颇为吻合。可以引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来为自己的主张作后盾。这一点,庞德说得很明白:“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辞繁难加以选择。”

在意象派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重要诗人,如前面提到的休姆、庞德、希尔达·杜利特尔、埃米·洛威尔理查·奥尔丁顿、D.H·劳伦斯、弗林特、弗莱契,另外还有 F·福特、艾略特等,他们都有杰出的创作。为了更好地认识意象派,下面,我们概括地介绍一些意象派人及其创作。

休姆(1883—1917)是英国意象派诗人的早期代表。1908 年,他在伦敦组织了自称“诗人俱乐部”的文学小团体,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的论文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被认为是意象派的宣言。他认为,诗必须是“视觉上具体的⋯⋯使你持续地看到有形的东西,阻止你滑进抽象的过程中去。” 他 1912 年发表于《新世纪》杂志上的五首小诗可以说是这种观点的实践。其中,《落日》一诗,意象新颖,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诗中写:

一位跳芭蕾舞的主角,醉心掌声,真不愿意走下舞台,最后还要淘气一下,高高翘起她的脚趾,露 出擦着胭脂的云似的绛红内衣

——在正厅头等座位一片故意的嘟哝中。

诗人以女芭蕾舞演员比落日,以演员不愿走下舞台来与我们依恋夕阳不愿它消逝的心态相吻合,以演员高翘起脚趾,都给人新奇感,在“持续的有形的” 意象中引发了我们对美的憧憬和追求。

伊兹拉·庞德(1885—1972)是 20 世纪英美诗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出过许多部诗集。如《狂喜》(1909)、《人物》(1909)、向塞克斯图斯·普罗佩提乌斯致敬》(1917)、《休·赛尔温·毛伯利》(1920) 等。他的长诗《诗章》(1917—1959)内容庞杂,不乏精彩的篇章,是他最主要的作品。但一般认为,他所创作的典型的意象派诗歌却不多。《在一个地铁车站》是庞德经常被人称道的名篇。该诗只有两行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译)

诗虽短,却被看成是意象派的扛鼎之作。

庞德回忆说:“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

我看到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这种让庞德激动的视觉形象促使他提笔写了一首 31 行的诗,但他觉得不够凝炼,信手撕掉了。半年之后,他

又写了一首 15 行的诗,也不满意,觉得强度不够。又过了一年,他终于在不懈的琢磨中,写出了上面两行诗。

如同坎利夫所说:“这首诗已经超过了最大强度的顶点,使它有一半成了自己才能了解的暗示。”

因此,别看此诗仅有两行,却难尽其解。在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随着机器的不停转动而整天劳碌奔波,疲惫不堪。在黯淡的地铁车站中,人们象地狱中的幽灵一般,隐隐约约地,黑糊糊地涌了出来。忽然,从这黑压压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闪现出几张鲜艳的、红润的、富于生气的面孔,使人为之一振;原来,这中间也会有美。你看,他们的面孔不就像蒸腾着雾气的黑色树干上的一个美丽的花瓣吗?虽然意象派诗人从来不主张对诗加以解释,但作为读者,如果我们把地铁的黯淡光线,人群的拥挤,都市的繁忙,阴湿多雾的天气,以及上述情形给人造成的精神压抑等联系在一起,或许能够使我们的心灵融进庞德所创造的“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之中,从而领会它的意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能不承认, 通过意象之间相互映衬,造成了一种朦胧的诗境,让人似懂非懂,言尽而意不尽。这可能就是意象派诗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吧?

希尔达·杜立特尔(1886—1961)笔名 H.D.,被公认为最忠于意象派原则并取得相当成就的诗人。她的诗作主要有《海花园》(1961)、《赫利奥多拉和其他诗篇》(1924),长诗三部曲《不会倒塌的墙》(1944)、《给安琪尔的敬意》(1945)和《枝条上的花朵》(1946)等。她的诗通过主客观的充分融合,造就了生动可感的意象。《山神》(一译《奥丽特》)是她最著名的一首诗:

翻腾吧,大海——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把你巨大的松针,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用你池水似的彩霞覆盖我们。

诗歌采用了意象的重叠交融技巧。所谓意象的重叠交融,就是在一个意象之上投映着另一个意象,两个意象彼此渗透,构成一个新的意象。诗人把山比喻成海,把松林比喻成海浪。在描写中(或者说在联想中),松林成了海浪, 可以打在岩石上,用绿来冲击着人;海浪也是松林,所以大海翻腾起的是高高的松树,而且“覆盖”了人。由于意象之间彼此重叠交融,风卷松林,松涛滚滚的画面便被突现了出来,给人极深的印象。后来的许多现代派诗人(克莱思)都以这首诗的技巧上得到启发,自觉地以意象的重叠交融来增大诗的强度。

理查德·奥尔丁顿(1892—1962)虽是意象派运动的代表,但他的诗并不是典型的意象诗,同庞德提出的“客观性,再一次客观性”不完全符合。他的诗常是客观与主观兼有,意象同抒情并列。较少主观之情的是《傍晚》一诗:

烟囱,一排接着一排,划破清澈的天空;月亮,一片破纱裹着

她的腰,在烟囱中搔首弄姿,一个笨拙的维纳斯——这里,在厨房的洗涤格上,我肆无忌惮地望着她。

奥尔丁顿用意象映衬对比的方式暗示出“我”对“她”的强烈爱意,暗示出“我”对外在世界的反感以及平庸生活中的某种追求(或许是陶醉于美吧?),虽是极少的笔墨,却蕴含丰厚,耐人咀嚼。

奥尔丁顿的诗作还有《新老意象》(1915)、《战争与爱情》(1918)、

《欲望的意象》(1919)等。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是一个具有极大影响的美国诗人。50——60 年代时声誉甚至压过了艾略特。

在庞德的影响下,威廉斯参加了意象派诗歌运动。意象派运动结束后, 30 年代,他又加入了客观主义诗歌运动。客观主义是意象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苏。威廉斯在解释客观主义时说,客观主义认为,诗歌除内容外, 本本也是需加工的客观物体。同意象主义相比,客观主义所强调的意象有其明确的特殊性,而且是意象的含义更为宽广,进入画面的是思想,头脑,而不是无依无靠的肉眼。威廉斯主张诗歌“要事物本身,不要概念”。这同庞德的原则是一致的。他反对艾略特的诗风,认为艾略特向后看,把诗歌引向了晦涩的歧路。他坚持自己的道路,孤军奋战了近半个世纪,终于创造了一种和艾略特风格迥异的美国式的诗。

威廉斯的诗集有《酸葡萄》(1921)、《春天及其他一切》(1923)、

《一个年轻的殉道者》(1935)等。他还花了近 20 年时间写了长诗《巴特逊》。被称为“我们这时代的《草叶集》”。一般说来他的诗作短小精悍,清新自然,富有浓厚的乡土味和生活生气。人们常常称道的也主要是他的小诗,如

《红小车》、《给一个穷苦老妇人》、《南塔刻特》等。先看《红小车》:

那么多东西,倚仗/一辆红色/手推车/雨水淋得它/晶亮/旁边是一群/白鸡/(袁可嘉译)

诗歌呈现出一幅由红色手推车、雨水和白鸡组成的色彩鲜明而又和谐的画面。但其内蕴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一种人生思考,有人说它是一种美学追求,还有人说它是一种心理体验。究竟孰是孰非?语言的多义性, 造成了诗的丰富内涵。因此必然会见仁见智。在这里,我们只能说,威廉斯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捕捉到一种美,他又用精确的诗句呈现了这种美。再看《给一个穷苦的老妇人》:

在衔上嚼着只/李子,手上还拿着/一纸袋/她觉得好吃/她觉得

/好吃。她觉得/好吃/你能看到这点/瞧她吃手上/咬剩的半个/那副劲头/吃舒坦了/熟李子的慰藉/似乎充塞空气中/她觉得李子好吃/

一个老妇人,一生穷苦,某一天吃到了一只李子,她感到特别香甜。于是, 她心里默念着,嘴里叨咕着:“好吃!”“好吃!”透过这极平凡的生活细节,这一连声的“好吃!”我们不是体会到了一种浓厚的幸福吗?当然,这是满面泪痕后的幸福感。能吃到一只李子,便如此“幸福”,这个老妇人“穷苦”之程度,穷苦进间之长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在这种“客观”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似乎还自然地流露出诗人“主观”上对穷苦人的同情。

最后看《南塔刻特》

窗外的花/淡紫,嫩黄/白窗帘变化色调/洁净的气息——/向暮的日光——/照着玻璃托盘/玻璃水瓶,酒杯/翻倒,旁边/有把钥匙

——还有那/洁白无瑕的床。

这首诗仿佛是一幅印象派的抽象画。诗人的视觉从窗外到室内,罗列了一系列的静态意象,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画面中的颜色浓淡分明,给人一种素净淡雅的美感。而且,诗人“从写生中超越自然”(塞尚语),不但写静物, 还写瞬间感受,以“白窗帘变化色调”表现出对颜色变换的美感,以“洁净的气息”表现出嗅觉与视觉的相通,暗示出自己对恬淡、安逸生活的向往。

总而言之,威廉斯在客观方面是突出的,他的小诗在自然清新中呈现出色彩分明的意境,暗含着浓厚的诗意,似乎有点我国的山水田园诗的味道。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是俄罗斯著名抒情诗

人。1919 年,叶赛宁与意象派诗人接近,成为意象派的主要成员。他继承俄罗斯民族歌谣的传统,采用意象派的表现手法,歌颂俄罗斯乡村的自然风光, 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如《日出》:

在蓝幽幽的天边,点燃起红霞一片, 一条彩带呈现了,闪着金色的光焰。旭日的万道金箭,从高空折回光线, 引出反射的链锁,又把光撒向远天。那灿灿的金光哟,倾刻把大地照遍。那蔚蓝的苍穹哟,在我四下里展现。

叶赛宁是一个善于设色的诗人,本诗便体现了这方面的特色。蓝幽幽的天, 红艳艳的朝霞,金灿灿的光焰,光与色的配置十分和谐,特别是第二诗节, 描绘中还给人一种立体感,突出了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情。再如《白桦》:

洁白的白桦树,站立在我的窗前,披一身雪粉,好似银子镶嵌。在那树枝上,/挂着白雪一串串,毛茸茸的枝条/白缨缨一片。在沉睡的寂静里,白桦伫立默然,那金色的火焰/又把雪花点燃。慵懒的朝霞/偎在白桦的身边。为白桦再次银镀/全身更加皑皑耀眼。

本诗体现了叶赛宁诗作又一特色,即采用拟人手法。诗人把自然景物人格化, 在使大自然充满各种色泽、律动的同时,也使自然物具有人的情态,人的意识。这样,诗境中,人和自然便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过程中,也展示出自己追求美的心灵。另外,叶赛宁笔下的白桦常和少女相联,因此,我们通过那个仁立窗前、披着一身银辉的“洁白的白桦树”形象, 似乎也看到了某种品格,比如纯洁,比如朴实无华。这使本诗显得既自然清新,又含蓄蕴藉。

叶赛宁欢迎十月革命,期望革命后能出现一个“农民天堂”。在诗集《俄罗斯与革命》(1925)中,他歌颂革命,宣传共产主义建设的思想。在长诗

《安娜·斯涅金娜》(1925)中,他还描写了农村革命的广阔前景。这是叶

赛宁积极的一面。

另一面是,他出于对纯朴的自然的热爱,曾不理解工业化初期对自然的某些破坏,对新的现实有所反感。表示忧虑。这促使他苦闷、悲观,认为自己“一去不返地别了故乡”。为了寻求解脱,他走上了自甘堕落的道路。他后来回顾说:

我们这肮脏的星球,是多么冷酷!太阳列宁/也还没把它消熔! 因为我才去/胡闹,堕落和酗酒——怀着诗人的/病弱伤痛的心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4)。作品中充满良辰难在,故土难归的感伤哀愁,亦即“叶赛宁情调”,表现出叶赛宁创作的消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