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楼——岳阳楼

湖南岳阳楼始建于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其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鲁肃为操练水军修建阅军楼

在我国三国时期,当时的湖南岳阳是魏、蜀、吴三国必争之军事要塞。为此,吴国军师周瑜便据守江陵,并以这里为根据地,屯驻军队储备粮草。

210年,周瑜上奏吴国首领孙权,建议出兵先攻蜀国的刘备,再取襄阳,北击魏军曹操进而一统天下。

孙权准奏,周瑜便急忙整顿军马,筹备粮草,欲取巴蜀。但就在这时,踌躇满志的周瑜却忽染暴病,逝于岳阳,当时年仅36岁。

周瑜临终时写下遗书:“人生有死,修命短矣,诚不足惜。”并对孙权说“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鲁肃,字子敬。他出身富贵人家,家道殷实,乐善好施。而且和善慈祥,足智多谋。

孙权深知鲁肃的才干,便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横江将军、屯陆口,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4000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等地,全都转归鲁肃所有。

早在东汉末期,岳阳名巴丘。因地处天岳幕阜山之南,洞庭湖之北又改称岳阳。这里沃野连绵,鱼丰米足。由于处江湖之交,为荆襄门户。

赤壁大战中曹军进退都经过巴丘。大战后,巴丘是孙、刘两个军事集团的交界处。

215年,鲁肃接替周瑜驻守巴丘后,认为“巴丘正当江湖汇口,四通八达,为古来水陆争战之地,尤利水战,应成为一个重要的水军据点”。

刘备借得荆州后,令关羽驻守,与鲁肃对垒。鲁肃驻守巴丘期间为防御关羽和曹军再次南下,便在水面广阔的洞庭湖加紧操练水军。

他选择洞庭湖与长江的咽喉之地,也就是后来的岳阳楼一带,构筑险固的巴丘城,并在城西依湖临水地势高敞处,建造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

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阅军楼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湖南岳阳洞庭湖畔岳阳楼的前身。据《巴陵县志》记载,岳阳楼“肇自汉晋”,或称“鲁肃阅军楼”。

在鲁肃死后63年,也就是280年,晋太康在巴丘城建立了巴陵县,巴丘城的阅军楼改为巴陵城楼。

南北朝时,南朝梁时将罗县、吴昌县新置玉山县、巴陵县、湘滨县,并以此五县及湘阴县建岳阳郡,郡治所设在今汨罗之长乐镇。

后来对巴陵城楼进行了重修,使这一十分简陋的军事设施,成为供人游览的场所。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此后,常有骚人墨客登楼赋诗。

最早见于南北朝时诗人颜延之的诗《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

却倚云梦林,前瞻京台囿。

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

这首诗作于422年。当时,颜延之受权臣徐羡之排斥,出为始安太守,道经汨潭,与张劭有过一段交往,并作《祭屈原文》、《祭虞帝文》,借凭吊古代圣贤,以抒发自己遭受忌疑而被放外任的悲愤情怀。

426年,南北朝时期宋朝文帝刘义隆诛徐羡之等,征颜延之为中书侍郎。颜延之在返京途中,又与张湘州相会,和他共登巴陵城楼,并写下这首诗,并且留下了“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为后世所传颂。

这首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岳阳楼的诗。全诗结构严谨,气势开阔,境界雄浑,寄托遥深,对后世相关题材的文学有较大影响。

在诗中,颜延之第一次将巴陵城称为岳阳,自此,“岳阳”两字便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可是,这时的巴陵城楼还不叫岳阳楼,那时的人们认为楼建在西门城上,便称它为西楼;又因位于郡署的南面,有人称它为南楼;还因为濒临洞庭湖,有人称它为洞庭楼或洞庭连天楼。

隋文帝时,废岳阳郡建巴州,519年,又将巴州改称岳州。

[旁注]

江陵 又名荆州城。从春秋战国至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巴蜀 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主要在今重庆、四川境内。东部为巴国,西部为蜀国。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其中有濮、苴、龚、奴等民族。此外,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我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的摇篮。

荆州 古称“江陵”,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历史上曾为楚国故都,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现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晋宋时期的文学家。在诗坛上和谢灵运并称“颜谢”。他的《赭白马赋》对后来的咏马诗影响很大。他的存世作品大多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义隆(407年~453年),我国南北朝时期刘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即位后继续实行宋武帝刘裕的治国方略,免除百姓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438年开设“儒学馆”讲学,与玄、文、史三学合为《四学》。

[阅读链接]

据山海经记载:四川有大蛇,曰巴蛇。按甲骨文考证,其实巴就是蛇,巴字上面的长方块原本是一椭圆中加一点,代表蛇头,下面的弯勾代表弯曲的蛇身。“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可见蛇非常大。

夏时后羿为民除害,上射十日,下杀洪水猛兽,去到四川追杀巴蛇,大蛇无路可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岳阳,顺江而下逃至此处,本想猫进洞庭湖的宽阔水面以藏身,却不料后羿紧随而至,于此地斫杀。

死后蛇骨堆积如丘,此地也因此称呼“巴丘”,也就是岳阳楼的楼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