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经历的七次修建

1368年8月的一天,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大快人心的日子,他经过1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鄱阳湖的泾江口,得到他的老对手陈友谅死去的消息。

于是,在那一天,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到了洪都后,为了庆祝胜利,他便传令在滕王阁上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因为楼阁地方有限,当时的宴席铺满了滕王阁左右的各个亭子和空敞的地坪,朱元璋的宴席设在三楼。

在这一天,南昌城里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滕王阁上张灯结彩,一片辉煌。

这时,红光满面的朱元璋端着酒杯,在刘伯温、胡大海、宋濂等一班文臣武将的簇拥下,一边向两旁的将士致意,一边健步登上滕王阁的三楼。

在这之前,因为忙于战事,朱元璋曾几次路过这座名楼,而没有登楼静心赏景。

今天,却不一样,当他登上三楼,凭栏远眺,江西烟云朦胧,章江之水滔滔北去,南浦上空流云飞渡,真是令人赏心悦目,未尝美酒人先醉了。

观赏完毕,文武官员,二字排开等朱元璋入座后,相继入席坐定。

朱元璋高举酒杯朗声说道:“吾与友谅大战鄱阳湖十有八载,全靠诸位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才有今日之胜利,才有大宴名阁,望诸位一口而尽,一醉方休。”说罢,朱元璋一饮而尽。

几天后,朱元璋又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到南京,在那里建立的明朝。

自从滕王阁受到明朝第一位帝王朱元璋的厚爱以后,至明末崇祯年间的270余年的时间里,由于兵燹战乱,水患火灾等各种原因,滕王阁迭废迭兴达7次之多。

滕王阁的第一次修建是在1436至1438年之间。当时,滕王阁在大水冲击下,江岸坍塌,阁基松动,渐沦于江。于是,江西布政使吴润在遗址上重建,作为“迎拜制诏之所”。

重建后,吴润将滕王阁改名为“迎恩馆”,又称“迎恩堂”。

明代时对滕王阁的第二次修建,是在1452年。当是,都御史韩雍巡抚江西,“适值馆毁于火”,他遂率三司诸僚在旧址上重建。

重建后,“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取韩愈“江西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之意,名为:“西江第一楼”。文渊阁大学士陈循作《重新滕王阁迎恩馆记》。

第三次是在1465年,“西江第一楼”自景泰三年落成后,仅13年便再一次被毁。布政使翁世资看见后,便慷慨出资,并号召身边的同僚一起出资,于1468年农历五月鸠工兴建,同年十月落成。

此次修建规模甚壮,建成后,翁世资重新将此楼阁修改名为“滕王阁”。翰林学士、工部尚书谢一夔为它作《重修滕王阁记》。

第四次是在519年。当时,滕王阁毁于兵乱。直至1526年,都御史陈洪谟才组织人员重建。

重建后,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道:“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阁之前“堂凡五间,大门前峙,其壮皆与阁称。”

阁之后为堂三间,名为“二忠祠”,以纪念抗金民族英雄文天祥、谢叠山二公。陈洪谟亲题《二忠祠》诗一首,置于祠内。

第五次是在1599年,阁自嘉靖五年重建,已逾70余年,“楹础欹圯,阶除湫隘”。江西巡抚王佐、都御史夏良心重又修葺一新。

第六次是因滕王阁于1616年又一次毁于火,新任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以滕王阁是“千年古迹也,何忍当吾世遂废之?”而发起同僚捐资重建,他在募捐时说:“凡我同事,捐金缔构。”

新阁落成后,王佐在晋撰《重建滕王阁碑记》,捐款者“皆得列名于右”。

第七次是在1633年,江西巡抚解石帆捐俸重修滕王阁,并在旧阁遗址上另建一楼,名“环漪楼”,辟为文人结社之所。

重建工程于农历五月动工,八月落成。邹维琏撰《重造滕王阁记》,记中赞美此阁有“高山流水之韵,明月清风之致”。每当欢宴阁上,举杯眺望,顿觉“空翠当轩,江练映席,游鱼出沫而蛟藏,飞鸟翔空而鸥舞,种种奇绝,尽在觞前,赏心送目,何异蓬瀛耶”。

从明代时对滕王阁的七毁七建中可以看出,明代的滕王阁不仅是江南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也是标榜“太平盛世”的象征。

从古人留下的历史记录中,可以知道,明代的滕王阁在建筑艺术风格上较讲究秀雅、小巧、精致,但在建筑规模上则比以前缩小了。

因为在明代建立时,滕王阁最初是受到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视的,为此,后人们在重建的滕王阁内,还专门收藏了一幅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这幅画像藏在滕王阁的三楼,画面上的朱元璋身穿皇袍端坐在那里,一幅踌躇满怀的模样。

此外,在后来重建的滕王阁内,还有一幅记录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的滕王阁古画,画中的建筑形式继承了宋、元之风。

据明代绘画考证,屋顶有所变化,为盔顶式。阁楼的建筑特色为:共二层,长23米,阔23米,高13米。

[旁注]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明朝开国皇帝。幼时甚贫困,曾为地主放牛。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先后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三司 明朝的“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明朝在各地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本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一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地区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

翰林学士 我国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大中丞 我国古代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明清时也用作巡抚的别称。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常用作巡抚的加衔,故有此称。

[阅读链接]

在明代时,古人对滕王阁的多次重建历史中,有3个明显的变化:

一是阁名的变化。明代以前一直叫“滕王阁”,而明初却改名为“迎恩馆”,第二次重建又改名为“西江第一楼”。其后再次重修又复名为“滕王阁”。

二是阁址的变化。明代时,滕王阁由江滨移建于城墙之上,后又由城上改移至城外。

三是功能的变化。共有三种变化:其一,明代以前的滕王阁主要是歌舞游观,赏景吟诗,送客别友,庆典宴饮。然而明代第一次重建后,便成了以“迎拜诏制”为主的“迎恩”之所。后来虽已改回,但从此以后“迎诏”便成了滕王阁的功能之一了。其二,是从个人的吟诗作赋,发展为文人结社,探讨诗文,议论时政的场所。其三,是由歌舞表演进而发展成为戏剧演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