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重建及后来的建筑布局

1636年,清军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为了缓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清朝廷有选择的保留了汉族的文化传统,由于黄鹤楼是闻名遐迩的传统名胜,所以这座楼阁在顺治初年便得到重建。

从1656年到1884年,黄鹤楼屡建屡废,经过了多次的整修,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其中,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1868年,因黄鹤楼毁于1884年的大火。那次大火,使得黄鹤楼内文物茫然无存,在后来的遗址上只剩下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不过,从清代留下的古籍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清代黄鹤楼的一次次重建和修葺,使它建筑规模一次比一次宏大,并使我国的道教文化与建筑,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极致。

在后来重修的黄鹤楼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治年间黄鹤楼的原型。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以三层八面为特征,主要建筑数据应合“八卦五行”之数,以求避凶趋吉。

如平面四方代表“四象”,即东、西、南、北;外出八角寓意“八卦”,明为三层法“天、地、人”三才;暗设六层合卦辞“六”之数;每楼翼角十二含“十二月”、“十二时辰”等概念;檐柱28根表示“二十八星宿”象;中柱4根代表“东、西、南、北”思维;层檐360个斗拱合周天360度;全楼共有72条屋脊表示一年有72候。

楼内天花,一层绘八卦,二层绘太极,合日月经天,明阴阳之象;楼顶攒尖共5个蕴“五行”之意。楼顶紫铜葫芦三层,表示受到“三元”之托等。

可以说,这座楼阁是道教文化与我国在建筑最完美的结合。为此,有人说:“岳阳胜景,黄鹤胜制”。应该说,黄鹤楼奇特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古典建筑中的一束奇葩。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的象征。

由于清代时的黄鹤楼非常壮观令人向往,为此,也有许多诗人和学者为这座阁楼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如清代诗人沈德潜在《黄鹤楼》中写道:

鹤去楼空事渺茫,楚云漠漠树苍苍。

月堤酒酌三杯晓,江水清流万古长。

不遇谪仙吹玉笛,曾闻狂客坐胡床。

登临此地怀京国,也似金台望故乡!

清代官员桑调元的《黄鹤楼》写道:

黄鹤飘飘不可留,凌虚长啸此登楼。

祢衡文字真为累,陶侃功名亦是浮。

帆影带回湖口月,笛声催散汉阳秋。

扶筇独往平生愿,是处江山作胜游。

清代中叶著名诗人宋湘在《黄鹤楼题壁》中写道:

笛声吹裂大江流,天上星辰历历秋。

黄鹤白云今夜别,美人芳草古时愁。

我行何止半天下,此去休论八督州。

多少烟云都过眼,酒杯还置五湖头。

自从清同治年间建成的黄鹤楼在光绪年间被毁以后,这座建筑在百年时间里都未曾重修,直至后来,黄鹤楼旧址被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于是,后来重建的黄鹤楼便建在了距旧址约1000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之上。

这座新建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采取“外五内九”的形式,一改古楼为木质结构的建筑材料,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建筑而成。

黄鹤楼为五层,高51.4米,楼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像黄鹤飞翔,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

五层飞檐斗拱,古朴典雅,一色琉璃瓦,富丽堂皇,这是以清代同治楼为摹本重新设计的,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壮美。

黄鹤楼坐东朝西,楼顶为攒尖顶。四面各起一座歇山骑楼,曾五顶并立状。骑楼下的博风板之间各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楼匾。正面为“黄鹤楼”3个字,下面入口处门匾为“气吞云梦”,由唐孟浩然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演变而来,极言黄鹤楼气势之盛。楹联是传为吕岩旧题: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览诗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意思是,由这条路走进这个门里,不但可以看到高耸的奇树,穿插云霄,而且蓬莱瀛舟,这两座仙山美景,也都进入眼底。

登上黄鹤楼,眺望楼外景色,长江的怒涛仿佛劈开山峡,一泻千里,直奔东海,这真是天地人间之壮观。

北面和南面两匾仍同清同治楼一样,北面是“北斗平临”,北斗,既北斗七星,因起星座在北方,形状如斗,故名。意为站在黄鹤楼一,遥望北斗,感觉北斗星与自己一样高,一样平。形容该楼之高。下面入门门匾为“云横九派”。

这里的“九派”指长江许多支流汇集入海。古有“江分九派”的说法。

“云横九派”取自“云横九派黄鹤”,描写长江支流汇集汉江。云水苍茫,烟波浩瀚的磅礴气势。

阁楼南面是“南维高拱”,南维:指南方星宿;高拱:意为黄鹤楼面对南方群星璨灿,居高临下,犹如磐石一样安稳。

下面入门匾额为“势连衡月”,黄鹤楼气势雄伟,仿佛与千里之外的南岳连成一气,构成一幅“拨地向天,耸翠如屏”的气势。

东面原为“远举云中”,后改为“楚天极目”4字,这四个字源于“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意为登上黄鹤楼,祖国的大好河山尽在眼前。

底下门匾为“廉卷乾坤”,古代指天地、阴阳的两个对立面,今泛指宇宙。这里用的是比拟,意为黄鹤楼以外开阔的大自然,全被卷入眼底。寓意深远,令人神驰。

楹联为:

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

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

意思为龟山伏在地上,蛇山盘成一个长形,它们隔水相望,好像高兴的唱着大江东去的歌;晴天高朗,大地开阔,看见黄鹤楼归来,好像老友重逢,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

黄鹤楼主楼为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黄鹤楼外观为五层建筑,里面实际上是九层。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9”为阳数之首,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所谓“九五至尊”,黄鹤楼这些数字特征,也表现出其影响之不同凡响。

黄鹤楼主楼的五层结构依次为:

一层为大厅,有著名的《白云黄鹤图》,图上有仙人乘黄鹤离去的飘然景象。

二楼主要介绍黄鹤楼的历史,有题写于壁上的《黄鹤楼记》。

三楼大厅内是一组陶板瓷画,题名为《文人荟萃》,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最有名的是崔颢的《黄鹤楼》。

四楼是文化活动场所,专门陈列后来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的即兴工作。

五楼大厅内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由十幅壁画重彩画组成。

登顶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长江的浩瀚美丽,长江大桥将武昌和汉阳相连,屹立在对岸龟山上的龟山电视塔,整个城市的高大建筑和风景都展现在眼前。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巅,共4层,高29.7米。前楼后阁构成“白云黄鹤”,成为武汉的标志物。

此外,除了这座黄鹤楼主楼,在后来建成的黄鹤楼景区内,还有“鹅”碑亭、词诗碑廊、黄鹤归来铜雕、九九归鹤图浮雕和千禧吉祥钟等建筑。

其中,“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

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后来,人们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词诗碑廊位于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通,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我国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这些特别的建筑和黄鹤楼主楼连成一体,将黄鹤楼景区打造得更加完美、动人。

[旁注]

道教文化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汉朝末年创立的。道教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道教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

檐柱 是我国建筑中,用以支撑屋面出檐的柱子,也称为擎檐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座的建筑物上,用来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断面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柱径较小。擎檐柱与其他联络构件枋、檐柱、华板、栏杆等结合在一起兼有装修的作用。

攒尖顶 即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

铜雕 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铜雕艺术主要表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有威慑力的宗教题材。铜雕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金属冶炼、锻造、雕刻、镀金、磨光、上红等几个重要的工序。工序比较复杂,工艺也十分考究。

[阅读链接]

1957年,我国在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武汉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

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