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猎手战群魔
——记航空兵某师副大队长王文礼
1955 年,国民党空军成立了“技术研究组”,对外称“第 34 中队”。该组织成员活动频繁,十分猖狂,多次窜扰我国大陆,为美国获取我国情报。由于他们使用先进的 P—2V 飞机,在来大陆侦察中。我航空兵部队多次起飞拦截,都未能将其击落。
1963 年 6 月 19 日傍晚,“第 34 中队”的一架 P—2V 侦察机,载着 14
名间谍人员向我浙江境内飞来。敌机入境后,我空军驻杭州、衢州、南京、武汉、南昌的截击机大队先后出动米格—17 和图—4 飞机 8 架次拦截,对其连续跟踪 410 公里,但敌机多次施放干扰,并机动飞行,摆脱了攻击。
20 日零时 12 分,敌机飞至江西临川附近。临川是我航空兵 24 师经常合
练的地区,这里一片丘陵。因此 24 师指挥员认为临川是不可错过的有利截击地区。为了抓紧时间,他们一边主动向上级请战,一边命令该师飞行副大队长王文礼作好再次战斗起飞的准备。
“518 开车!航向 190 度,高度 1500,时速 750 公里!”
王文礼听到师指挥所发来的数据和那快速而坚决的语气,立即意识到时间紧迫,他主动打开加力,向战区疾驶而去。
零点 25 分当王文礼的飞机位于敌机左侧方 5 公里时,领航员即令进入目
标:“航向 160 度高度 1600 米!”王文礼距敌机 4 公里时,打开机上雷达, 但没有发现目标,实际刹那间他已冲过了敌机。
第二次、第三次⋯⋯王文礼发现敌机,又被敌机摆脱,地下指挥的同志着急,空中的王文礼更着急,他相信自己平时练就的技术,发誓要找到敌机, 将其击落。在相距 1.5 公里时,地面通报我机比敌机低 50 米,敌机速度每小
时 320 公里。王文礼吸取前两次速度差过大的教训,逐渐减速至 400—420 公里靠近。但敌机又施放干扰并作起惯用的左右机动飞行,以摆脱攻击。王文礼一面减速,一面向外目视搜索。在距敌二三百米处的茫茫夜空中,王文礼再次发现敌机排气管的火光,他立即压左坡度接近敌机。狡猾的敌机发现了他,忽一下,又不见了。王文礼凭着过硬的技术,很快又发现敌机。但敌机速度小,才每小时 330 公里,我机速度快,敌我相距只有二百多米。不攻击,又要走前两次的老路——冲过去,攻击,太危险了——很可能与敌机相撞和失速坠地。
“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把它打下来!”王文礼暗下决心, 毫不犹豫地将速度减至每小时 360 公里,逼近敌机。在距敌 100 米时,敌机遮住王文礼的前风档并与瞄准具方向一致。千载难得的机会,王文礼狠按炮钮“轰!轰!轰!”三炮齐放,敌机机身与右发动机之间当即起火。
“着火啦!”王文礼喊道。 “什么?”地面急促地在问。
“敌机被打着啦!”“打狠一点,不要叫它跑掉!”“它跑不了啦!” 王文礼对着摇遥下坠的敌机又发射了一排炮弹之后说。
指挥所的人们一听,忽啦一下都从椅子上跳起来,师长眼睛里闪耀着异样的光彩,要大家“保持安静”。他抓过话筒向王文礼命令道!“盘旋监视!” “明白。”王文礼随即在空中盘旋一周,眼看着敌机坠地爆炸,这才满
怀胜利的喜悦,驾着矫健的雄鹰返航了。
时针指向零点 35 分,敌机 P—2V 坠于临川东南 20 公里处的大窝坑附近。正在机上侦察的国民党空军“技术研究组周以栗等 14 人全部毙命。
P—2V 终于被人民空军歼击航空飞行员打下来了!这虽然是第 1 次,但却是世界上首次在暗夜条件下,以喷气飞机目视发现并击落螺旋桨飞机的成功战例。
为了表彰他们取得的胜利,6 月 28 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专门接见了王文礼等有功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授予王文礼“夜空猎手”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