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士兵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核反应堆研讨会。

核专家云集,个抒己见。主持会议的一位老者看到角落里坐着的穿海军军士长服装的张志斌,站起来,向与会者介绍:“这是中国士兵核专家,叫

张志斌。”又招呼张志斌:“来来,这边坐,这边坐。” 与会者齐刷刷地把目光集中在张志斌身上。

张志斌开始宣读他的论文。

某类反应堆的物理启动,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在我国尚属首次。张志斌被指定参加了这次试验,并以高水平的操作,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该项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家用掌声向中国士兵核专家表达了敬意。

1972 年金秋,农家子弟张志斌从绿色原野走向蓝色海洋。他干的是核潜艇反应堆操纵专业。

那是何等的复杂哟!那核反应堆装置集中了我国几百个厂家和科研单位的产品和设备,是国内高科技的结晶呀!面对深奥的核技术理论和及其严肃的高标准的操作规程,张志斌靠泪水浇面。

他来到岸边。任海风吹拂,任泪水流淌,这样心里轻松些。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一双大手拍在他的肩上,是艇长杨玺。这位东北大汉 15 岁参加革命,其中经历了一段由不识字到识字的艰苦过程。成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艇长。 “小张呀,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来之不易,在咱的核潜艇上,军人与学者

没多大区别,你可得下死劲儿咬住哟⋯⋯”

夜朦胧。喧嚣的军港已在夜色的重帷下沉寂了,张志斌仍激情难抑。他睡不着。

中国核潜艇这艰难的生命之旅和一个民族凝重的期望,深深刻入了张志斌的心扉。在冥冥中,他清楚记得第一批核潜艇艇员向他描述的那一幕。

那是 1959 年的国庆节。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脸上挂着“老大哥”

式的微笑,走下飞机。他是来参加我国国庆 10 周年大典的。“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怎么能搞得了!苏联有了核潜艇,你们就有了,

我们可以组织联合舰队嘛!”当周恩来、聂荣臻、罗瑞卿与赫鲁晓夫会谈再次提出请苏联援助核潜艇技术时,赫鲁晓夫傲慢地对中国人这样说。

赫鲁晓夫的傲慢和轻蔑,很快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毛主席一挥巨手, 愤愤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张志斌一跃而起,干核潜艇需要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揉揉惺松的双眼,拿起书本,又啃起了《原子核物理》⋯⋯

他和第一批核潜艇艇员一样,背负着民族的期望,奋力攻关。头两年, 他就记了 8 大本计 18 万字的学习笔记,绘制了 100 多幅设备原理图和流程

图,很快掌握了一些电路的原理和常见故障排除。到第 3 年,他就破格指定为本应由本科毕业军官担任的核反应堆操纵员。

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铸造了一个合格的士兵。

从“小张”到“老张”,张志斌成了技术权威,成了核潜艇上离不开的“海底龙骨”。

巨鲸在水下遨游。

突然,某系统发生故障,电视屏幕上已观察到堆舱有大量蒸汽外溢。为确保反应堆运行安全,张志斌率先冲进堆舱。尽管张志斌对这些密密麻麻的管路熟悉得如同自己掌上的纹路,但要很快查明故障原因决非易事。当他第二次和另一战友冲进去排查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舱外艇领导命令他撤出的吼声充耳不闻。

30 分钟过去了,张志斌终于排查完毕。看到他虚脱的身体,艇领导和战友们用盈盈泪水表达了对这位英雄老兵的敬佩和感激。

张志斌出名了。上级业务部门对他格外器重,不断给他压担子。他先后编写或参与编写的《潜艇核动力装置反应堆设备、系统使用保养条例》、《潜艇核动力装置反应堆专业训练大纲》已由海军颁布执行,他编写的反应堆操纵专业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也已通过专家评审。

“这样的兵都够学者水平了,应该提升为军官!”有人这样议论。 张志斌淡淡一笑,轻轻地说:“士兵可以是学者,不一定非当官!” 岁月悠悠,他已经 40 岁了。

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不舍得他走,1990 年,张志斌被调到核安全分析室工作。

他那双扶耩麦耧的农民的大手,又跳跃在计算机键盘上,从他的指尖, 流出一串串饱含着一个士兵心血、智慧和忠诚的奉献之歌。

共和国应当向你致敬,新中国核潜艇上的第一代学者型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