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礼炮队

受到中国鸣礼炮欢迎的数百名国宾,无不对中国的礼炮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中许多人把观看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和惊天动地的礼炮作为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写进访华日记。

共和国的礼炮兵用特殊的“语言”,传友谊、壮国威,奏出了多少激动人心的乐章。

礼炮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一些不同国籍的军舰在海上相遇或驶进对方港口时为了表示友好,把炮膛内的炮弹放空,以此告诉对方尽可以放心。当时舰上最多只有 7 门炮,故鸣放 7 响,而港口炮台上的火炮较多,通

常以 3 倍于对方的炮声表示答谢。后来逐渐形成了国际惯例,鸣 21 响为最高

礼遇,用以欢迎国家元首。欢迎政府首脑则鸣 19 响。后来国家在举行盛大庆典时也鸣放礼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和开国大典都要鸣放礼炮,而且要鸣 28 响,以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 28 年光辉历程。这在世界礼炮史上堪称之最。

当时,没有专门的礼炮队,一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的炮兵部队被调进北京。政治协商会议开幕那天,北平晴空万里,一片蔚蓝。“礼炮”早已在天安门广场南侧前门附近的城墙上就位,108 门山炮一字排开,成 35 度角昂首向天。

“轰⋯⋯轰⋯⋯轰⋯⋯”百炮齐鸣,气壮山河!犹如滚滚而来的阵阵春雷。

开国大典那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庄严的时刻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惊天动地的 28 响礼炮在鸣响,四亿五千万同胞激动万分。

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对外交往,经周恩来总理提议,1963 年 8 月 1 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礼炮队在北京南苑正式成立,使用的礼炮是经改装的 30 门日制山炮。从那时起,我国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在迎接国宾时鸣放礼炮。第一位接受鸣放礼炮欢迎的国宾,是来自千岛之国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指挥这次鸣放礼炮任务的是三军仪仗营第一任营长王立堂。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八路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兴奋地说:“我操枪弄炮几十年,可从来没摆弄过礼炮,礼仪场上无小事,头一次指挥放礼炮,好紧张啊!怕拉火不齐,战士们起早贪黑地练,手都磨破了。怕弹药受潮,大家把大衣盖在弹药箱上。结果不错, 21 响礼炮放的挺齐,头一炮就打响了!”

令人遗憾的是,十年动乱打断了礼炮声。直到 1984 年 3 月 23 日,沉默

了 18 年之久的礼炮才又重新响起。

日本中曾根首相来访是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一件盛事,是两国政府谋求把日友好合作关系推向 21 世纪的重要活动。

下午 5 时 15 分,中曾根首相由我国领导人陪同踏上检阅台时,震耳欲聋的礼炮声骤然响起,那礼炮声深沉、浑厚,如春雷滚滚,让人激动不已,回味无穷。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中曾根首相的耳际似乎还回响这礼炮的轰鸣。他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贵国的礼炮打得真好,把我的五脏都震荡了!” 中曾根首相为之赞叹的中国礼炮,正是当年从侵华日军手中缴获的山炮!

和三军仪仗队不同,礼炮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很少有人目睹过礼炮兵的风采。许多人听了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深深感到礼炮兵为传友谊、壮国威所做的贡献是特殊的,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放放空炮弹,对于军人来讲很简单嘛!”其实不然。按规定,礼炮必须与国歌声同起同落,误差不得超过一秒钟。面对时间长短不一的各国国歌, 21 响或 19 响礼炮必须均匀的在不等的时间内放完,而且多少门炮齐放,都要响成一个声音。这就要求礼炮兵有相当熟练、过硬的技术和十分迅速、准确的动作。训练场上,酷夏严冬,战士们反复练习着装填、发射、退弹等动作,礼炮队张队长说:“他们每天训练有时长达 10 几个小时,炮手在炮位上

跪姿、起立上千次,装弹上万发,以至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磨出了一个个圆圆的膝坑,留下了斑斑血迹。”

一次礼炮队指导员于志加定好了回家的婚期,事有凑巧,离队前一天队里接到迎宾任务。“怎么办?”领导问。于志加回答很干脆:“迎国宾重于迎新娘!”他电告家中,由妹妹代他和嫂嫂举行了婚礼,他自己则投入了迎宾仪式。

严格刻苦的训练,超常的代价付出,使礼炮兵的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万无一失的程度。建国 35 周年庆典时,他们向全国人民做了一次精彩的汇报。100 多门礼炮分两组有节奏地交替鸣放,听不到一声不协调的声音。那最后一声轰鸣,正压在国歌的休止符上,极妙地显示了十几亿中华儿女阔步前进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一些回国观礼的海外侨胞流着热泪激动地说:“28 响礼炮是一支无音符的绝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到骄傲!”

轰⋯⋯轰⋯⋯轰⋯⋯那春雷般滚动的轰鸣,使人心潮激荡,回味无穷, 一种无以名壮的庄严感、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