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倒的流动铁龙
——记国防部命名的“西藏高原钢铁运输班”
1964 年 6 月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西藏军区汽车部队某部 5 连 2 班以“西藏高原钢铁运输班”的光荣称号。
这个班自从 1950 年 3 月以来,一直驰骋在川藏公路、高原机场、纳金水力发电站等工程,胜利地完成了平息西藏叛乱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物资运送任务。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集体。
1950 年 3 月,2 班接受了参加解放西藏的任务。那时候,川藏公路还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翻过险峻的二郎山,眼前是波浪汹涌的大渡河。铁索桥宽不过三尺,高悬水面数丈,人走在上面尚且摇晃不定,更别说几吨重的汽车了。2 班同志把汽车折开装在橡皮舟上,奋战了两昼夜,终于渡过河去然后把车辆安装好,继续前进。高原汽车部队战胜大渡河的英雄业绩,早已成为历史。但是,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却在 2 班流传下来。
1956 年 11 月,2 班接受了到阿里去执勤和探路的任务。当时,从驻地到
阿里二千多公里,还没有公路。出发时,领导上再三交代,要是实在走不通就返回来,以免发生危险。
藏北高原平均在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冬季,雪花狂舞,朔风怒啸,一片冰天雪地,气候异常寒冷。2 班的同志们顶风冒雪,奋勇前进。当时他们驾驶的是解放战争中缴获过来的“吉姆”车,驾驶室的门是用帆布做成的, 寒风卷着雪花扑进驾驶室,雪化成水,水又结成冰,战士们的棉衣都变成了硬梆梆的“铁甲”,雨刮器失去了作用,挡风玻璃上也结上了冰,2 班同志依然紧握着方向盘,用嘴哈一阵气,融化掉挡风玻璃上的冰霜,扫清视界, 继续前进。早晚吃饭时,要到处寻找牛粪做燃料。有些地方没有水,他们就砸冰化水。吃一顿饭往往要动员全体人员奋战好几个小时。
一天,他们来到了雅鲁藏布江支流狮泉河边,河面有二十多米宽,水面虽然冰冻,但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车队绕道绕不过去,必须横穿冰河!全班同志打开冰层,探测水的深浅,而后汽车才慢慢地向前开进。前面的车都顺利通过,可是,最后一辆车却陷入河中。全班同志毫不犹豫跳入冰河,把一箱一箱的物资扛上岸,然后又下河把车推上来。
整整苦战了 25 天,终于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阿里,完成了运输和探测路线的任务。
2 班无数次地战胜了雪山险岭,还无数次奔驰在青藏高原戈壁沙滩。一次,2 班给边防部队送物资,要通过一片辽阔的草地。草地上野草灌
木丛生,洪水四溢、泥泞挡道,车辆很难通过。2 班的同志们考虑到,边防部队正在执行紧急任务,急需这批物资,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地把物资送上去。
茫茫草原上一望无际,没有公路,只靠判断方向前进,班长、共产党员唐臣义驾驶着车辆,走在全班前面。刚进入草原沼泽地,车辆就陷进了泥坑, 轮胎急速地转动着,把松软的草皮冲开了,下面就是稀泥,车辆光在原地打滑下陷,怎么也走不动了。
车辆急需石头来垫。可是这里是一片草原,哪有石头呢?他们就回到车上,扛来了行李、背包,一个个地垫到车轮底下的稀泥坑里,然后全班同志齐心协力,前拉后推,使车子一步一步向前移动,让车子一辆一辆地通过了沼泽地带。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 4 天。当边防部队从他们手里接过这批完好无损的物资时,感动得紧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给我们送来的不是一般的物资,而是给我们带来了顽强的革命意志。”
还有一次,2 班通过被驾驶员们称之为“橡皮山”的地区。6 台车都被陷进泥坑里,当时没有吃,没有喝,情况十分困难。全班同志在共产党员谢生保和团小组长谭桃生的带领下,在水里泥里整整苦战了两昼夜,最后才把 6
辆车联接在一起,前面拖,后面顶,终于通过了这段 800 米的沼泽地带。
2 班的同志为了练就过硬的技术,他们结合高原行车的特点,做到了执勤不忘训练,停车不忘训练,天天练,经常练。在狭窄险路上就练倒车错车; 在冰雪泥泞道路上。就练挂防滑链条;途中出现故障就练排除故障和急救方法;夜间行车就练闭灯行驶和摸黑折装机械。挂防滑链条,一般人都用“千斤顶”。他们却偏偏不用,硬是要练习原地不动上防滑链条。他们说:要是到战场上,轮胎陷在泥里、雪里,又没有“千斤顶”,难道就不上链条了吗? 经过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套过硬本领。
他们就是这样自觉地进行锻炼,勇敢地战胜困难,精心地学习技术,细
致地爱护车辆。这也正是 2 班所以能成为钢铁运输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