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伍麦叶人时代的文化生活

从沙漠里来的征服者,并没有把什么科学遗产和文化传统带到他们所征服的国家去。他们在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和波斯,坐在他们所征服的人民的讲座下,当他们的学生。他们证明了自己是何等好学的好学生!

伍麦叶人时代,接近蒙昧时期,国内战争和国外战争不断发生,穆斯林世界的社会情况和经济情况都不稳定,这些都是妨碍伊斯兰教早期文化发展的原因。但是,知识的种子,当时已经播下。阿拔斯人初期,在巴格达枝叶扶疏、欣欣向荣的文化巨树,一定生根于希腊文化、叙利亚文化和波斯文化占优势的这个先前时期。因此,伍麦叶人时代,大概说来,是阿拉伯文化的孕育时代。

当波斯人、叙利亚人、科卜特人①、柏柏尔人和其它民族的人民群众皈依伊斯兰教,而且同阿拉比亚人通婚的时候,原来在阿拉比亚人和非阿拉比亚人之间的那堵高墙,坍塌了。穆斯林的民族出身,退居次要地位,穆罕默德的信徒,都叫做阿拉伯人,不管他原来的民族是什么。此后,凡是信奉伊斯兰教,会说阿拉伯话、会写阿拉伯文的,个个都是阿拉伯人,不论他原来的民族成分如何。这是伊斯兰文化史上意味最深长的事实之一。我们说“阿拉伯医学”或“阿拉伯哲学”或者“阿拉伯数学”的时候,不是指阿拉比亚人所创造的,或阿拉伯半岛的居民所发明的,我们所指的,只是用阿拉伯文写作的文献中所包罗的知识,著作人主要是生活于哈里发帝国的波斯人,或叙利亚人,或埃及人,或阿拉比亚人,无论他们是基督教徒,或犹太教徒,或穆斯林,也无论他们写作的材料是取自希腊的,或亚美尼亚的,或印度—波斯的,或其它的来源。

希贾兹的姊妹城市麦加和麦地那,在伍麦叶王朝时代,变成音乐、歌曲、爱情和诗的根据地,而伊拉克的孪生城市巴士拉和库法,在这个时期,却发展成为伊斯兰教世界文化活动最大的两个中心②。

伊拉克的这两个首府,原来是在回历 17 年(公元 638 年)③奉哈里发欧麦尔的命令而修建的两个军事营地。阿里曾定都过的库法城,它坐落于古代巴比伦城废墟的附近,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邻近的希拉城(莱赫米人的首都) 的。这两座城市,形势险要,商业发达,人口迅速增加,所以经过很短的时期,就变成了最富庶的城市,每座城市的人口,都不下十万。伍麦叶人曾以巴士拉为统治呼罗珊的根据地。有人说,在回历 50 年(公元 670 年),巴士拉的人口增加到三十万左右,此后不久,城里的水道共有十二万条(!)①。这个地方距波斯的边境很近,阿拉伯语言和阿拉伯语法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这里开始,而且继续下去,主要是为了新入教的外国人的便利,而且部分工作是由他们担任的。研究的最初动机,是想以必需的语言知识供给新穆斯林们, 帮助他们学习《古兰经》,担任政府公职,与征服者交际应酬。还有一个动机,

① 埃及土著。——译者

② 巴士拉城的英语名称是 Bassora,现在的巴士拉城坐落于古城遗址东北六英里。

③ 库法城的修建,在巴士拉城建成后一、二年,参考 Yāqūt,vol.iv,pp.322— 323。

① Istakhri,p.80;ibn-Hawqal,p.159。

是想维持阿拉伯语的正确性,因为在《古兰经》的古典语言和日常应用的土语之间的鸿沟日益加宽,叙利亚语、波斯语和其他语言和方言,都在败坏着阿拉伯语。

相传阿拉伯语法的创始人艾卜勒·艾斯瓦德·杜艾里(688 年卒)曾生活于巴士拉城,这不是偶然的。根据著名的传记学家伊本·赫里康的传说②,“阿里曾为杜艾里制定这条原则——词分三类:名词、动词、虚词。他要求他根据这条原则写作一篇完备的论文。”艾卜勒·艾斯瓦德接受了这个要求,而且获得完全的成功。但是,从阿拉伯语法中可以看出,发展是缓慢的,经过很长时间,而且希腊的逻辑对于阿拉伯语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继承杜艾里的是赫立理·伊本·艾哈迈德,他也是巴士拉的学者,约在 786 年去世。赫立理是首先编辑阿拉伯语词典的,他所编的词典叫做《阿因书》(Kitāb al- ‘Ayn)③。据传记学家说,阿拉伯的韵律学,是他首创的。他所发现的规律, 到现在还在遵循。他的学生波斯人西伯韦(约在 793 年卒)曾编写了第一部阿拉伯语法教科书。这部赫赫有名的教科书的名称是《书》(al-Kitāb),自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本国人的语法研究,始终是以这部名著为基础的。

对于学习《古兰经》和注释《古兰经》的需要,引起了一对孪生科学—

—语言学和辞典编辑学的出现,同时引起伊斯兰教文学活动所特有的重要科学——圣训学(hadīth)的出现,圣训学是研究先知或圣门弟子的言语和行为的。《古兰经》和圣训是伊斯兰教法典的前面和背面,即教义和教律(fiqh) 的基础。伊斯兰教的教律和宗教的关系,比教律与现代法学家所理会的法学的关系更加亲密。罗马法无疑对于伍麦叶人的立法曾有影响,这种影响一部分是直接的,一部分是通过《犹太教法典》或者其他媒介而产生的。但是, 这种影响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是不十分清楚的。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圣训学家和法律学家,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寥寥数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著作流传到现在。这些学者,我们所知道的,以哈桑·巴士里和伊本·史哈卜·左海里(742 年卒)二人为最有名。左海里是先知的同族,他全神贯注地做研究工作, 以致忽略了一切世务,甚至“他的妻子曾发过誓,对她来说,他的书籍比三个同她对立的老婆还要坏”①。作为一位圣训学家,哈桑·巴士里是很受尊敬的,这是由于大家相信,他亲自认识参加过伯德尔战役的七十位圣门弟子的缘故。在伊斯兰教内发生的一切宗教运动,都可以溯源于哈桑·巴士里。苏非派历来都以他的苦行和虔诚为楷模②,逊尼派永不厌倦地引用他的格言,甚至连穆尔太齐赖派,也认他为自己的成员。毫不奇怪,公元 728 年 10 月 10 日(星期五),巴士拉全城的人民都参加了他的送葬行列,没有一个人留在城里去出席或者领导当天在清真寺里举行的晡礼,“这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先例的。”①

库法城的学者,是操行不坚的、非正统派的穆斯林。他们中的很多人, 是十叶派,或者阿里派,他们对于阿拉伯语言学和伊斯兰教学术的贡献,是

② Ibn-Khallikān,vol.i,pp.429— 430=de Slane,vol.i,p.663。

③ 这部字典是依照发音部位而排列字母的先后次第的,以喉音字母“阿因”‘ayn 开头,所以叫做《阿因书》。

——译者

① Ibn-Khallikān, vol. ii, p.223; abu-al-Fidā’,vol. i.pp.215— 216。

② 参阅本书第 393 页“教义学”。

① Ibn-Khallikān,vol.i, p.228。

略次于他们的邻居巴士拉人的。这两个营地的科学家之间的竞争,引起了在阿拉伯语法和阿拉伯文学两大公认的学派的产生。具有红发和细腿的阿卜杜拉·伊本·麦斯欧德(约在 653 年卒)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传说权威的圣门弟子之一。在欧麦尔和奥斯曼任哈里发的期间,他一直住在库法。据说他曾传述过八百四十八章圣训②。伊本·麦斯欧德的一大特点是,当他传述先知的言行的时候,他浑身发抖,汗流满面,发表意见时,措辞谨严,生怕传述得不够精确③。还有一位库法的圣训学家,声望不次于伊本·麦斯欧德。他就是阿密尔·伊本·舍拉希勒·舍耳比(约在 728 年卒)。他是在伊斯兰教初期出名的南方阿拉比亚人之一。据说他曾听过一百五十几位圣门弟子的传述④,他所传的圣训,全凭背记,不靠记录,现代评论家很信任他的传述。舍耳比的徒弟, 最著名的是伟大的艾卜·哈尼法。据舍耳比的自述,哈里发为了一件重大的使命,曾派遣他到君士坦丁去见拜占廷的皇帝。

我们在下面就要讲到,在阿拔斯人时代,伊拉克的这两座姊妹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伊拉克的圣训学派和教律学派, 在后来的发展中,不象希贾兹学派那样受到古老的保守传统的支配。

阿拉伯历史的编辑,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在起初,编辑历史也就是编辑圣训(hadīth)。 这是阿拉伯的穆斯林所建立的最古的学科之一。初期的哈里发,要想知道在他们之前的那些帝王和统治者的事迹;信士们热心搜集先知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变成先知传〔sīrah〕和武功纪〔magh āzi〕的基础);需要调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血统关系,以确定每人应领取的生活费的数额;注释阿拉伯诗歌的典故,识别宗教典籍中的人名和地名;被统治的各民族人民,要记载本族祖先的丰功伟绩,以对抗阿拉伯沙文主义——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历史的研究。阿比德·伊本·赛尔叶, 是一个半传说性的南方阿拉比亚人,他是早期著名的说书人,穆阿威叶聘请他到大马士革,去讲说“古代阿拉比亚帝王和他们的种族的故事”①。阿比德为他的这位保护者编写了几部书,都是关于他的专业的,其中有《帝王记和古史记》(Kitāb al-Mulūk wa-Akhbār, al-Mādīn)。这部书在历史家麦斯欧迪(956 年卒)②的时代,是流行很广的著作。瓦海卜·伊本·穆奈比(728 年卒于萨那)是精通“古学”(‘ilm al-awā’il)的另一人。他是也门的犹太教徒,原籍波斯,大概改信了伊斯兰教。他的一部著作新近出版了③。瓦海卜这个人的传说,是很值得怀疑的。他成为我们关于伊斯兰教以前的南部阿拉比亚和外国的资料(倒不如说是失实的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①。还有一个人,叫做凯耳卜勒·艾哈巴尔(652 年或 654 年卒于希姆斯),他也是也门的犹太教徒,

② Al-Nawawi,Tahdhīb al-’Asmā’, ed. F. Wüstenfeld(G(ttingen,1842— 1847),p.370。

③ Ibn-Sa‘d,vol.iii,pt.i,pp.110— 111 。

④ Al-Sam‘āni,al-Ansāb,ed.Margoliouth(Leyden,1912),fol.334 recto;参阅 ibn-Khallikān,vol.i, p.436。

① Al-Nadīm,al-Fihrist,ed.G.Flügel(Leipzig,1872), p.89,1.26;参阅 ibn-Khallikān,vol.ii, p.365。

② Vol.iv,p. 89。

③ Al-Tījān fi Mulūk Himyar(Haydarābād,1347),还有一篇附录(pp. 311— 489),题为‘Akhbār‘Abīd,著者是‘Abīd。

① Ibn-Khallikān, vol. iii, pp. 106-107;Tabari, vol. iii, pp.2493-2494;Nawawi, p.619。

在最初的两位哈里发的时代改信伊斯兰教,穆阿威叶任叙利亚长官的时候, 他就在穆阿威叶的公馆里担任教师和顾问的职务②。因此,凯耳卜勒·艾哈巴尔成为我们在犹太人—伊斯兰传说方面最早的权威。他和伊本·穆奈比,以及改信伊斯兰教的其他犹太人一道,把《犹太教法典》的许多故事,编入了伊斯兰教的传说中,同阿拉伯历史学糅合在一起。

后来震动伊斯兰教基础的许多宗教哲学运动,都发源于这个伍麦叶人时代。八世纪前半期,在巴士拉城有一个人叫瓦绥勒·伊本·阿塔(748 年卒), 他是以穆尔太齐赖派(Mu‘tazilah,脱离者,分离论者)著称的唯理论的奠基者。穆尔太齐赖派这个名称的取得,是由于他们主要的原则说:谁犯了大罪(kabīrah),谁就脱离信徒的行列,但是不算为外道,只是居于信和不信二者之间的地位③。瓦绥勒原来是哈桑·巴士里的学生,巴士里在某个时期曾倾向于意志自由的原则,这种原则是穆尔太齐赖派主要信条之一。在同一时期内, 信仰意志自由原则的,还有盖德里叶派(Qadarīyah,因否认前定〔盖德尔, qadar〕而得名)。与他们相对立的是哲卜里叶派(Jabrīyah,因主张人类受强制〔哲卜尔,jabr〕而得名)④。盖德里叶派是对伊斯兰教生硬的宿命论的反动力,同时也受到基督教的希腊的影响(伊斯兰教的宿命论是《古兰经》大力强调真主全能的必然结果)①。盖德里叶派是伊斯兰教哲学最早的学派,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穆阿威叶二世和叶齐德三世,都是盖德里叶派的成员,由此可见,这个学派的思想是怎样普遍②。

除意志自由这一主要原则外,穆尔太齐赖派另外还有一条原则;否认能力、智慧、生命等德性与真主共存,因为这些德性的存在,会破坏真主的统一性。因此,穆尔太齐赖派认为,“正义和统一的维护者”,是他们自己最可取的名称。这种唯智主义运动,在阿拔斯人时代,特别是在麦蒙时代(813— 833 年在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我们在下面就要讲到。在文化上, 库法和巴士拉所没有完成的事业,由巴格达继续了下去。

基督教的学问和希腊的思想,是在这个时代传入伊斯兰教的,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大马士革人圣约翰,别号叫克利索霍斯(Chrysorrhoas,意思是金舌),他还有一个同名的前辈安提俄克人约翰,别号叫克利索斯顿(Chrysostom)③。圣约翰虽然会用希腊文写作,却不是希腊人,而是叙利亚人。他在家里说阿拉马语。除这两种语言外,他还会阿拉伯语。他的祖父曼苏尔·伊本塞尔仲,在阿拉伯人征服叙利亚的时候,担任大马士革的财政部长,与本城的主教共谋,举全城向阿拉伯人投降。在穆斯林的时代,他保持了原来的职位,后来,约翰的父亲继承了这个职位。约翰在青年时代是艾赫泰勒和叶齐德·伊本·穆阿威叶的酒友,后来,在阿拉伯政府中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个最重要的职务。他三十多岁时才辞去官职,退隐于

② 参阅 Nawawi, p.523; ibn-Sa‘d, vol. vii, pt.2, p. 156; ibn-Qutaybah,Ma‘ārif p. 219。

③ Mas‘ūdi,vol. vi,p. 22,vii,p.234;参阅 Shabrastāni,p.33;al-Baghdādi,Usūl al-Din(Istanbul

1928),vol.i,p.335;al-Baghdādi,Mukhtasar al-Farqbayn at-Firaq,ed.Hitti(Cairo,1924),p.98; al-Nawbakhti,Firaq al-Shī‘ah,ed.H. Ritter(Istanbul,1931), p.5。

④ 参阅 al-Iji, Kitāb al-Mawāqif, ed. Th, Soerensen(Leipzig, 1848), pp.334,362。

① 《古兰经》3∶26— 27,15∶20— 24,42∶27,43∶11,54∶49;参阅 ibn-Hazm,vol.iii p.31。

② Ibn-al-‘Ibri,p.190;Ya‘qūbi,vol.ii,p.402。

③ 克利索斯顿(347?—407 年),神父,由于热衷于宗教改革,曾一再被逐。——译者

耶路撒冷附近的圣萨巴修道院,去度苦行和祈祷的生活。约在 748 年,在那个修道院去世。约翰有些著作,其中一本是记录跟一个东方人(萨拉森人)辩论基督的神性和人类的意志自由问题的,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替基督教辩护,好让基督教徒以此书为指南,跟穆斯林进行争论。约翰本人在哈里发面前进行过此类辩论,也是可能的。我们不难在约翰的遗著中查出盖德里叶派的原理。据说约翰曾编写苦行者白尔拉木(Barlaam)和印度教王子约萨法特(Josaphat)的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是中世纪时代最著名的宗教传奇。现代评论家承认,这个故事是如来佛(Budd-ha)生活插话的基督教翻版,故事里的约萨法特(或耶约萨夫,Ioa-saph)就是如来佛的化名。说来奇怪,拉丁教会和希腊教会,都承认他是圣者。因此,如来佛曾两次变成基督教的圣徒。中世纪的白尔拉木和约萨法特的故事,是通过拉丁语、希腊语、格鲁吉亚语等语言,而译成阿拉伯语的,故事本身显然是在圣约翰的时代之后,从帕莱威语译成阿拉伯语的①。Fihrist(《书目》)②曾提及 Kitābal-Budd(《如来佛书》)和 Kitāb Būdāsaf(《菩达赛夫书》)二书的名称,这两本书显然是从古波斯语帕莱威语翻译过来的,不是以希腊传奇为蓝本的。大马士革人约翰,被认为是东方希腊教会中最伟大的而且是最后的神学家。他所作的赞美诗(新教赞美歌集还采用其中一部分),在教会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基督教教会诗人的最崇高、最优美的作品。作为赞美诗的作者,作为神学家,作为演说家,作为评论作者,作为拜占廷音乐的创始人,作为拜占廷艺术的整理者,约翰是哈里发统治时代教会身上的一颗闪耀的夜明珠。

盖德里叶派是伊斯兰思想史上的第一个哲学派别,而哈列哲派(Khārijah)是第一个宗教—政治派别。这些人原来是阿里的拥护者,后来变成了他的死敌。他们不止一次地武装起义,反对给予古莱氏族的特权:只有古莱氏人才能当选哈里发的特权①。严格的哈列哲派,努力保持伊斯兰教朴素的和民主的原则,在回历头三个世纪中,他们为实现这个愿望,而流血成河。积年累月, 他们禁止崇拜圣徒(’awliyā’),禁止朝拜他们的陵墓,禁止苏非派的集会。这个教派的一个小支派,名叫伊巴底叶或艾巴底叶(Ibadīyah 或 Abādīyah),现在还存在着。他们是因伊本·艾巴德(ibn-Ibād)②(他生活于回历一世纪的后半期)而得名的,他是哈列哲派各支派的创立人中最宽大的。这个支派的穆斯林,分布于阿尔及利亚、的黎波里塔尼亚③、阿曼,后来又从阿曼渡海到桑给巴尔。

另外一个次要的教派,也是在伍麦叶人时代出现的,这就是穆尔只埃派(Murji’ah)。他们主要的信条,是对犯大罪的信士中止(irjā’)判决,不把他们当做外道④。更具体地来说,穆尔只埃派认为,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虽然停止执行教律,但他们是穆斯林的事实上的领袖,因此,人们没有正当的理由不效忠于这个朝廷。据这个教派的成员看来,只要把伍麦叶人当做穆斯林就够了,那怕是名义上的。据他们看来,奥斯曼、阿里和穆阿威叶,同样是

① Paulus Peetrus in Annalecta Bollandiana,vol. xlix(Brussels.1931),pp.276— 312。

② P.305 。

① Ibn-al-Jawzi,Naqd al-‘Ilm w-al-‘Ulamā’(Cairo,1340),p.102。

② Shahrastāni,p.100;Baghdādi,ed.Hitti,pp.87— 88;Iji,p.356。

③ 在利比亚。——译者

④ 参阅 Baghdādi,op.cit.pp.122— 123;ibn-Hazm,vol.ii,p.89。

真主的奴仆,只有真主能判决他们。一般来说,这一派是主张宽大的。这个学派里温和派的成员,以伟大的导师艾卜·哈尼法(767 年卒)为最伟大,他是正统派伊斯兰教四个法律学派中第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早期的伊斯兰教世界,因为争夺哈里发职位,而分裂成敌对的两大阵营, 十叶派(Shi‘ah,意思是宗派)就是这两大阵营之一。这个阵营是在伍麦叶王朝定型的。“伊马木”①问题,始终是逊尼派(正统派)和十叶派(宗派)之间主要的争端。自那个时候起,十叶派主要的特点是坚持这个基本信条:阿里和他的子孙,才是真实的伊马木,这就象罗马天主教会坚持它同彼得及其继任者的关系的信条一样。伊斯兰教的奠基者,以《古兰经》为真主和人类之间的中介,而十叶派则以一个伊马木为这种中介。除“我信仰独一的真主”和“我信仰《古兰经》是无始的天启”外,十叶派增加了一个新的信条:“我信仰伊马木是真主所特选的,是具有部分神性的,是指导人们得救的。”

伊马木制度的产生,是神权主义者反对世俗权力概念的结果。十叶派关于伊马木的看法,跟逊尼派的完全不同②。十叶派说,伊马木是伊斯兰教公众唯一合法的领袖,真主选定他来担任这个最高的职务。他是由法帖梅和阿里传下来的穆罕默德的嫡系后裔。他是精神的和宗教的领袖兼世俗的领袖。他具有前任者传给他的神秘的能力③。因此,他的品位比其他人的品位高,他具有免罪性(‘ismah)①。十叶派的极端分子,甚至相信伊马木是真主的化身, 因为他具有神妙光辉的本质②。所以,阿里和他的子孙,是天启的化身。极端分子中晚出的一派,甚至说,迦伯利天使传达天启的时候,认错了人,把穆罕默德认成阿里了③。在这一切方面,十叶派同逊尼派,是针锋相对的。

十叶派的诞生和发展,究竟受到波斯的见解和犹太—基督教的思想多大影响,这是难以确定的。后来产生的关于 Mahdi(麦海迪,得道者)的假说, 预言有一位救星将要降临人世,他将要开辟一个自由和繁荣的新纪元,这无疑是救世主的说法和同类观念的反映。象谜一般的人物阿卜杜拉·伊本·赛伯伊,在奥斯曼时代改信伊斯兰教,他以过分的尊敬使阿里感到局促不安, 后来竟成为极端的十叶派的创始人,这个人是也门的犹太人④。无疑,对于伊马木概念的产生,诺斯替教也是起了作用的。事实证明,伊拉克是最便于阿里派原则发芽滋长的肥沃土壤,直到现在,有一千五百万人口⑤的伊朗,还是

① “伊马木”是阿拉伯语 imām 的译音,这个名词有先行者和领导者的意思。这个名词在《古兰经》中(2∶ 124,15∶79,25∶74,36∶12)屡次出现,但不是专门名词。通常是指集体礼拜时站在群众前面做司仪的人。原来是先知做“伊马木”,后来,由哈里发或他的代表担任这个工作。参阅 ibn-Khaldūn, Muqaddimah, pp.159— 160。

② 参阅 Iji, pp. 296 以下。

③ Shahrastāni, pp. 108— 109; Mas‘ūdi, vol.i,p.70。

① 具有免罪性者,不犯错误和罪恶,逊尼派认为历代的先知,特别是穆罕默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罪性。

参阅 ibn-Hazm,vol.iv,pp. 2— 25;I.Goldziher inDer Islam, vol. iii,(1912),pp. 238— 245; Iji, pp.218 以下。

② 参阅本书第 440 页“十叶派”。

③ Baghdādi, ed. Hitti,p.157;ibn-al-Jawzi,Naqd,pp. 103— 104。

④ Iji,p.343。

⑤ 据 1971 年统计,伊朗人口为二千九百二十八万二千人(见《各国概况》第 213 页)。居民中 98%为伊斯兰教徒,属于十叶派的有 93%,属于逊尼派的有 7%(见《世界知识年鉴》1961 年版)。——译者

十叶派的堡垒⑥。在十叶派公众内,几乎有无数的支派滋生出来。“先知的家属”(ahl al-bayt 即法帖梅和阿里的子孙)中不同的成员,都成为自然的引力中心,各种各样由于经济的、社会的或宗教的原因,抗命不从的分子,和心怀不满的分子,统统都趋向于这个中心。在伊斯兰教一世纪中兴起的各种异端本身,都是对阿拉比亚人的宗教的胜利的变相抗议,这些异端中有许多渐渐投入十叶派的怀抱,因为十叶派是反抗现秩序的代表。易司马仪派、盖尔麦兑派、德鲁兹派、努赛尔派,以及我们要在下面论及的许多同类的派别, 都是十叶派的支派。

在伍麦叶人时代,各种类型的演说,得到空前未有的发展,质量之高, 也是后代所不及的。“赫兑卜”(khatib)①利用演说作为星期五讲道的工具, 将军把演说当作鼓舞士气的手段,各省长官凭演说来向人民灌输爱国的情感。在一个没有特殊的宣传设备的时代,演说成了传播思想和激发感情的好手段。阿里的韵脚整齐、充满警句的高度伦理性的演说,苦行者哈桑·巴士里(728 年卒)在哈里发欧麦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面前所作的、由这位哈里发的传记作者保存下来的简短的讲道②,齐雅德·伊本·艾比和暴躁的哈查只所作的军事的和爱国的演说,——所有这些演说,都是从那个早期时代传下来的极宝贵的文学遗产③。

正统的哈里发时代,所有的政治性通信,都是简练扼要的,公函没有超过几行的④。据伊本·赫里康说⑤,伍麦叶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的秘书阿卜杜勒·哈米德书记(750 年卒)首先采用了冗长而华丽的文体,这种文体受到波斯的影响,有一套陈词滥调。这种矫揉造作的文体,变成了后来许多写作者的范本。有一句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成语说:“尺牍(inshā’)的艺术,从阿卜杜勒·哈米德开始,到伊卜奴勒·阿米德告终。”①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还能够发现波斯文学的影响,那些作品中有许多格言和寓言,据说是阿里和他的助手艾哈奈弗·伊本·盖斯(687 年后卒,艾哈奈弗是弯脚的意思)②的遗作,甚至有人说是蒙昧时代赫赫有名的艾克赛木·伊本·赛伊非的作品,这位名人有“阿拉比亚哲人”(hakim)的称号③。

但是,在伍麦叶人时代,进步最快的智力领域,是诗歌创作的领域。伊

⑥ 现在十叶派教徒的总数,约计五千万,大约一千八百万居住在伊朗,七百万居住在印度,三百万居住在

伊拉克,四百万居住在也门(他们在也门的名称是宰德派),三十五万居住在黎巴嫩和叙利亚(他们在这两个地区的名称是麦塔维莱即阿里的党羽)。极端的十叶派,包括易司马仪派、德鲁兹派、努赛尔派、叶齐德派和阿里·伊拉希派,使这个数字接近六千万左右,占全体穆斯林的百分之十四左右。参阅本书第 3 页,第

449 页。

① “赫兑卜”的意思是演说者,清真寺里每星期五聚礼日登台讲道者,被称为“赫兑卜”。——译者

② Ibn-al-Jawzi, Sīrah, pp.121,126。

③ 参阅 ibn-Qutaybah,‘Uyūn al-Akhbār,vol.ii,pp.231— 252;al-Jāhiz,Bayān,vol. i,(Cairo, 1926), pp.177 以下, vol. ii, 47 以下;‘Iqd, vol. ii, pp.172 以下。

④ 这种通信的实例见 Qalqashandi, Subh,vol. vi,pp.388— 391。

⑤ Vol.i,p.550;参阅 Mas‘ūdi, vol.vi,p.81。

① 他是布韦希朝鲁克尼·道莱的大臣。

② Jāhiz, Bayān. vol. i ,p. 58;参阅 ibn-Qutaybah, Ma‘ārif, p.216; Tabari,vol. ii,pp. 438— 439。

③ Ibn-Qutaybah,Ma‘ārif,p.153;参阅 Aghāni,vol.xv,p.73,1.28;参阅 Jāhiz,Bayān,vol.ii, p.63。

斯兰教的诞生,是不利于诗神的。在征服和扩张的光荣时代,在“人人皆诗人的民族”中却没有一个诗人受到灵感,这个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汲汲于名利的伍麦叶人获得了政权之后,酒神、歌神、诗神才重新得势。用阿拉伯语写作的爱情诗人,第一次正式出现了。蒙昧时代的抒情诗人,虽然在他们的长诗(qasīdahs)的开头要写几句情诗式的开场白(nasīb),但是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可以称为情诗(ghazal)的专门作者。从早期长诗的爱情诗开场白开始,阿拉伯的抒情诗,在波斯歌唱家的影响和示范之下兴盛起来了。

半岛派是以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耳(约在 719 年卒)为主要的代表的①。这位爱情诗大王——欧洲人称他为阿拉比亚的奥维特②——是一个邪恶的古莱氏族人,有足以自立的资财③。他专心致志地挑逗那些从麦加和麦地那来朝觐圣地的美丽的姑娘和本地的妩媚的少妇,如素凯奈④。他的语言是富有强烈的激情和美妙的佳句的,由于这种语言,他对于女性的感情得以永存下来。他的诗别开生面,而且富于豪侠之气,跟伊木鲁勒·盖伊斯的原始的情诗和晚期老一套的情诗对照起来,都是大不相同的⑤。

如果欧麦尔在诗歌里代表了自由恋爱,那末,与他同时代的哲米勒(701 年卒)就代表了柏拉图式纯洁天真的精神恋爱,哲米勒是欧兹赖部族人,这个部族原籍也门,移居于希贾兹,信仰基督教。哲米勒的长诗,都是寄给他的爱人本部族的卜赛奈的⑥。那些诗所表现的深厚的柔情,在那个时代是无可比拟的。那些诗既有美学上的价值,又有朴实的、不加雕琢的语言,所以,早被阿拉伯的歌唱家谱入歌曲了。与哲米勒相似的有半神话式的人物麦只嫩·莱伊拉,他的原名据说是盖斯·伊本·穆拉瓦哈⑦,他是抒情诗的代表。根据传

说,盖斯迷恋一个叫莱伊拉的女人到了疯狂的地步(因此有“麦只嫩·莱伊拉” 的绰号,这个绰号的意思是“莱伊拉的情痴”)①,莱伊拉是同一部族人,她也热爱盖斯,但是她父亲强迫她跟另外一个男人结婚了。盖斯因绝望而疯狂, 他的余生是疯疯癫癫地度过的,他半裸露地彷徨于本乡纳季德的山顶和河谷,到处歌颂他的爱人的美妙,渴望着能同她见一面。只有提及她的名字的时侯,他才神智清醒一会儿②。麦只嫩·莱伊拉就这样变成了无数的阿拉伯、波斯和突厥传奇故事的主人公,那些故事都是颂扬不朽的爱情的力量的③。无疑,被认为是哲米勒和麦只嫩所作的那些诗,有许多不是他俩创作的,原来

① 他所著的 Diwān,由 Paul Schwarz 编辑,分两册, 1901— 1909 年先后出版于来比锡。

② 奥维特(Ovid.原名 Publius Ovidius,纪元前 43 年生,纪元后 17 年卒)是罗马的爱情诗人。——译者

③ Aghāni, vol. i, p, 32.关于他的生活和作品,可以参阅 Jibrā’il Jabbūr,‘Umar ibn-abi-Rabī ‘ah,2 vols.(Beirut,1935— 1939)。

④ Ibn-Qutaybah,Shi‘r,p.349 。

⑤ 参阅 W. G. Palgrave,Essays on Eastern Questions(London,1872),p. 279。

⑥ 参阅 ibn-Qutaybah,Shi‘r,pp.260— 268; Aghāni vol. vii,pp.77— 110。

⑦ Al-Kutubi, Fawāt al-Wafayāt(Būlāq; 1283), vol. ii,p. 172;据此书说,他约在回历 80 年(公

元 699 年)卒。

① Aghāni vol. i,p, 169, ibn-Khallikān,vol.i, p. 148 引证。

② Ibn-Qutaybah,Shi‘r,pp.358— 362 。

③ 阿拉伯人有两句成语,一句说:“每个莱伊拉都有自己的情痴。”另一句说:“每个男人都歌颂自己的莱伊

拉。”这两句成语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汉语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盖斯和莱伊拉的恋爱故事,在阿拉伯各国和中近东各国,是家喻户晓的。——译者

是民谣和民歌。

除情诗外,政治诗也在伍麦叶人的赞助下出现了。这种诗是在米斯肯·达里米奉命创作长诗,以当众咏唱颂扬叶齐德登上哈里发宝座的时候首次出现的④。蒙昧时代古诗的搜集,也是在这个时代实现的,这件工作是由哈马德·拉威叶(即传达者哈马德,约 713-772 年)完成的⑤。哈马德生于库法,他的父亲是一个德莱木(波斯)的战俘⑥,他会说阿拉伯语,不过略带土腔,但是他是阿拉伯编年史上以惊人的记忆力著名于世的人物之一。他应韦立德二世的请求,背诵按字母表每个字母押韵的蒙昧时代的长诗,每个字母至少都有一百首长诗。韦立德亲自听他背诵了一部分,委托别人代听了其余的部分,据说他背诵了二千九百首长诗之后,韦立德认为满意,下令赏赐他十万第尔汗⑦。哈马德伟大的功劳当然在于收集著名的《黄金诗集》,即《悬诗集》(Mu‘allaq āt)。

在伍麦叶人时代,省区派的诗人是以法赖兹得格(约 640—728 年)、哲利

尔(约在 729 年卒)和首都诗人艾赫泰勒(约 640—710 年)三人为首的。这三位诗人,是生长在伊拉克,他们都是讽刺诗和颂赞诗的作者。他们三人都是第一流的阿拉伯诗人,自他们那个时代起,阿拉伯评论家没有发现能与他们相比的诗人。信仰基督教的艾赫泰勒,是拥护伍麦叶王朝、反对神权政党的①。放荡的法赖兹得格,是阿卜杜勒·麦立克和他的儿子韦立德、苏莱曼和叶齐德等人的桂冠诗人②。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讽刺诗人哲利尔,是哈查只的宫廷诗人③。这三位诗人的生活,主要是依靠他们的颂赞诗,其次才是依靠他们的讽刺诗。他们所担任的职务,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党报所担任的职务。法赖兹得格④和哲利尔,常常用最刻薄、最恶毒的语言,互相攻击,艾赫泰勒照例是支持法赖兹得格。基督教在渎神的酒徒艾赫泰勒的心灵上居于什么地位,可以从他安慰自己怀孕的妻子的话中看出来!她赶着去摸一摸过路的主教的法衣,没有赶上,只摸到了他所骑的那只驴子的尾巴,他安慰她说:“主教和驴尾,没有什么差别。”⑤

正规的教育,在那个时代还不普及。伍麦叶王朝早期的皇子们,被送到叙利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去通晓阿拉伯诗歌。穆阿威叶就是把他的儿子兼太子叶齐德送到这个沙漠去的。一个会读书、会写字、会射箭、会游泳的人,公众认为他是全才(al-kāmil)①。他们生活在地中海东岸上,所

④ Aghāni,vol.xviii,pp.71— 72;参阅 ibn-Qutaybah,Shi‘r p.347。

⑤ Fihsist,p.91;ibn-Khallikān,vol.i, p.294。

⑥ Ibn-Qutaybah,Ma‘ārif,p.268。

⑦ Ibn-Khallikān, vol. i, p. 292; Aghāni, vol. v, pp. 164— 165;参阅‘Iqd,vol. iii, pp. 137-138。

① Ibn-Qutaybah,Shi‘r,pp.301— 304 。

② Ibn-Qutaybah,Shi‘r,pp.297— 298,关于他献给这些哈里发的颂词,可以参阅他的诗集 Dīwān, ed. R. Boucher(Paris, 1875),到处可见。

③ Ibn-Qutaybah,p. 287.关于他的颂词,可以参阅他的诗集 Diwān(Cairo,1313),vol. i。

④ 参阅 Aghāni,vol. viii,pp. 186— 197; vol.xix,pp. 2— 52; ibn-Khallikān,vol.iii, pp. 136— 146=de Slane, vol. iii, pp. 612— 628;Joseph Hell, Das Lebendes Farazdak(Leipzig,1903)。

⑤ 参阅 Aghāni vol.vii,p.183,那里面讲述一段关于他热心宗教的轶事。

① Ibn-Sa‘d,vol. iii, pt. 2 , p.91, ll. 10— 11,参阅 vol. v , p.309, ll.7 以下。Aghāni,vol.vi,

以,他们认为游泳很重要。伦理教育的理想,可以从讨论这个题目的文献中看得很清楚,如勇敢、坚忍(sabr)、睦邻(jiwār)、刚毅(murū’ah)、慷慨、好客、尊重妇女和实践诺言等。这些性格都是贝杜因人很重视的美德。

自阿卜杜勒·麦立克时代后,家庭教师(mu’addib)的职务大半由受贵族保护的平民或基督教徒担任,这种职务,变成了朝廷中这种重要职务之一。这位哈里发指示他儿子们的教师说:“教他们游泳,使他们养成少睡眠的习惯。”②欧麦尔二世对于在语法上犯错误的孩子,给以严厉的处罚,他是偏向于体罚的③。他对于他儿子们的教师所作的正式的指示中有这样意味深长的话:“你教他们的第一课,应该是痛恨各种娱乐,因为娱乐是以恶魔的诱惑开始,以真主的震怒结束的。”④

老百姓凡愿意教育孩子的,就把他们送到清真寺去,那里有学习《古兰经》和圣训的各种班级,因此,伊斯兰教最古的教师,是《古兰经》的诵读者(qurrā’)。远在回历 17 年(公元 638 年)哈里发欧麦尔就派遣此类教师到各地方去,并且命令各地的人民,在每周星期五到清真寺里去会见他们。欧麦尔二世派遣叶齐德·伊本·艾比·哈比卜(746 年卒)到埃及去做审判长, 相传他是在埃及出名的第一位教师①。我们在书中看到,库法有一个人,名叫达哈克·伊本·穆扎希木②(723 年卒),他在那里开办一所小学(Kuttāb),不收学费③。我们又听到,回历二世纪时,有一个贝杜因人在巴士拉办了一所学校,向学生们收学费④。

阿拉伯人传说,先知说过:“学问分两类:宗教的学问和身体的学问(即医学)。”

阿拉伯半岛的医学,原来的确是很原始的。正当的药物,同法术和驱逐毒眼的符咒一块使用。还有少数的单方,教人用蜂蜜做药,或者拔火罐、放血,他们把这一类传说称为“先知的处方”,保存下来,代代相传。评论家伊本·赫勒敦在他著名的《绪论》(Muqaddamah) ⑤中用轻蔑的口吻批评此类处方说,先知是奉命来教授宗教的法律和原理的,不是奉命来传授医学的。

阿拉伯的科学的医学,主要是发源于希腊的医学,一部分是发源于波斯的医学。国历一世纪时,阿拉比亚医生的名单上,第一名是哈里斯·伊本·凯莱达(约 634 年卒),他原籍塔伊夫,在波斯学习医学⑥。哈里斯是阿拉伯半岛上第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医生,他获得“阿拉比亚人的医生”的头衔⑦。他的

p.165,l.9。

② Mubarrad p. 77,ll. 6-7。

③ Yāqūt,Mu‘jam al-‘Udabā’,ed.Margoliouth,vol.i,(Leyden 1907),pp.25— 26。

④ Ibn-al-Jawzi,Sīrah,pp.257— 258;参阅 Jāhiz,Bayān,vol.ii,pp.138— 143。

① Suyūti, Husn, vol.i,p.134;参阅 Kindi,Wulāh, p.89。

② 这个人曾做过阿卜杜勒·麦立克儿子的家庭教师, Jāhiz, Bayān,vol. i,p175 提及他。

③ Ibn-Sa‘d, vol. vi, p.210。

④ Yāqūt,’Udabā’, vol. ii, p.239。

⑤ P.412 。

⑥ Ibn-abi-’Usaybi‘ah,‘Uyūn al-Anbā’fi Tabaqāt al-Atibbā’, ed. A. M üller(Cairo,1882),vol.i, p.109;ibn-al-‘Ibri,p.156。

⑦ Ibn-al-‘Ibri,pp.156— 157;Qifti,Hukamā’,p.161。

医学,象通常那样,由他儿子奈德尔继承,他儿子是先知的姨表弟⑧。

到阿拉伯人征服西亚的时候,希腊科学已经不是一种有生的力量了,仅仅是一些传说,由一些认识希腊文或叙利亚文的注释家或开业医生,互相传授。伍麦叶王朝的御医,就是这一流的人物,他们中著名的有伊本·伍萨勒, 是治疗穆阿威叶的基督教医生①,还有治疗哈查只的希腊医生台雅左格②。台雅左格的一些格言,已流传下来,至于他所著的三、四部医书,却一点也没有传下来。有一个著名的犹太教医生,是波斯血统的,生于巴士拉,名叫马赛尔哲韦,活跃在麦尔旺·伊本·哈克木时代初期,683 年曾将一篇叙利亚语的医学论文译成阿拉伯语,那篇论文是亚历山大的基督教教士③艾海伦用希腊语写成的,那个译本成为用伊斯兰教的语言写成的最早的科学文献。相传哈里发韦立德曾下令把麻疯病人隔离,而且指定专人为之治疗④。据说欧麦尔二世曾将医科学校,从希腊传统很兴盛的亚历山大港迁移到安提俄克和哈兰

⑤。

炼金术是很早就产生的学科之一,正如医学一样,阿拉伯人后来对于炼金术作出了许多明显的贡献。《书目》(我们最古而且最好的参考)⑥中说,伍麦叶王朝第二位哈里发的儿子和麦尔旺王朝的哲人(hakīm)哈立德(704 或 708 年卒)在伊斯兰教史上第一个下令从希腊语和科卜特语翻译几本炼金术、医学和占星术的书籍。虽然这种说法难以令人相信⑦,但是,把这种活动归于哈立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我们可以从此看出,阿拉伯人是从古代希腊的文献中汲取他们的科学知识的,而且那些典籍成为他们钻研的动力。这个故事在提及这位伍麦叶王朝皇子的同时,还提及鼎鼎大名的查比尔·伊本·哈彦(拉丁化的 Geber),但是查比尔是在较晚的时代(约 776 年)才著名的,我们讲到阿拔斯人的时候,还要再论述他。相传哲耳法尔·萨迪格(700

—765 年)①曾著作过几本关于占星学和炼金术的书籍,但是现代科学家和评论家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传说是不可靠的②。这位哲耳法尔,是阿里的后裔, 是十叶派十二位伊马木之一。伍麦叶人时代文化生活的遗迹,没有任何一件以文献的形式传到我们手里,从而可以让我们对于那种生活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如果真有所谓土生土长的阿拉比亚建筑,它就只能存在于也门地区,但

⑧ Ibn-abi-‘Usaybi‘ah,vol. i, p.113;参阅 Nawawi, Tahdhīb, p.593。

① Ibn-abi-Usaybi‘ah,vol.i,p.116 。

② 同上书,p.121;参阅本书第 220 页。

③ Ibn-al-‘Ibri,p.192。

④ 同上书,p.195;Tabari,vol.ii,p.1196。

⑤ Ibn-abi-’Usaybi‘ah,vol.i,p.116,ll.25— 26。

⑥ pp.242,354。

⑦ Julius Ruska,Arabische Alchemisten,I.Chālid Ibn Jazīd Ibn Mu‘āwija(Heidelberg,1924),pp.8

以下。

① Fihrist,p.317,1.25; ibn-Khallikān, vol. i , p.185=de Slane, vol. i , P.300; HājjiKhalfah,

Kashf al-Zunūn‘an Asāmi al-Kutub w-al-Funūn,ed.Fluegel,vol. ii,(Leipzig,1837),pp.581,604, vol. iii,(London,1842),pp.53,128。

② J.Ruska,Arabische Alchemisten,Ⅱ.G.a‘far Alsādiq,der Sechste Imām(Heidelberg,1924),pp.49

-59。

是,现在所有科学研究和勘查材料还不能提供充分的科学资料。即令真是那样,南部阿拉比亚的艺术,对于半岛北部的生活,也未必能起过多大作用。在北方,帐棚就是通常的住宅,露天就是庙宇,沙漠里的沙土就是坟墓。至于稀有的绿洲的居民,则与现在的情况一样,有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建筑, 他们用土坯修建房屋,用枣椰的木料和胶泥盖平房顶,没有什么装潢和点缀, 只能解决最简单的需要。甚至希贾兹的克而白天房,也只是一座象立方体一样朴素的建筑物,没有房顶。在穆罕默德时代存在的天房,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科卜特木匠所修建的,他所用的建筑材料,是在吉达海岸附近失事的几艘拜占廷船只的残骸。在麦达因·撒里哈(古代的希志尔)的石岩上凿成的墓窟,在皮特拉多色的悬崖绝壁上凿成的富于画趣的房间,在巴尔米拉具有柱廊和拱门的宫殿和神殿,以及那些壮丽辉煌的教堂,如加萨尼王朝的王子孟迪尔·伊本·哈里斯在鲁萨法的圣塞基阿斯墓地上修建的教堂——所有这些, 都真实地揭示了高度的艺术技巧,但是这种技巧是从希腊化的埃及和叙利亚借来的,不是阿拉比亚特有的艺术技巧。

建筑是一切艺术品中最能持久的一种艺术,宗教建筑,总是建筑艺术的主要代表。寺院就是神灵之家,信徒们尽心竭力地使寺院具有更高的品格, 不象人住的房屋那样,只要能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就够了。因此,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而言,艺术的最高的表现,就是宗教的建筑。穆斯林的建筑家或者他们所雇用的建筑家,创立了一种朴素而且庄严的建筑式样,这种式样虽然以旧式样为基础,但是,特别能够表达这种新宗教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清真寺(mosque 发源于阿拉伯语的 masjid,意思是跪拜处)里找到与各种族和各氏族相互作用的伊斯兰教文明发展史的缩影。要想举例说明穆斯林与其邻居之间的文化交流,恐怕再没有比清真寺更明白的例证了。

先知在麦地那修建的朴素的清真寺(不是麦加的圣寺),变成了回历一世纪修建清真大寺的榜样。这座清真寺,包括一个露天的院子和用土坯砌成的围墙①。后来,先知延长了周围房屋的平房顶,把整个露天的院子盖起来,以遮蔽日光。当时用枣椰树干做柱子,用枣椰树枝和泥土做房顶的材料②。先知把一棵枣椰树干的根部固定在地上,开头时把它当做讲台(minbar)③,站在上面对会众讲道①。但是,后来换了一个小讲台,那个小讲台是用柽柳木制成的, 有三级阶梯,这个样式是从叙利亚基督教教堂里抄袭来的。先知是否在清真寺里设置过必需的指示物(mihrāb,凹壁),指出在清真寺里做礼拜时的正向 (qiblah),这是很难确定的。做礼拜的时候,礼拜者排列成横行,各行互相平行,面对着墙壁,原来是向着耶路撒冷的,后来改向麦加②。阿比西尼亚人比拉勒,站在平房顶上,用宏亮的声音叫唤信士们到清真寺里来做礼拜③。在

① Ibn-Hishām,pp.336— 337。

② Balādhūri,p.6;Bukhāri,vol.i,pp.106— 107。

③ 贝克尔(C.H.Becker)指出,minbar 原来是统治者所用的高座或者宝座,与祈祷毫无关系。见Orientalische Studien.Theodor H(ldeke,ed.C. Bezold(Giessen,1906),vol.i,pp.331 以下。

① Ibn-Sa‘d,vol.i,pt.2,p.9;F.Wüstenfeld,Geschichte derStadtMedina(G(ttingen,1860),p.63;

参阅 Bukhāri,vol.i,p.107。

② Ibn-Sa‘d,vol.i,pt.2,pp.3— 5。

③ 先知到达麦地那后一、二年,先考虑仿效基督教徒的习惯,采用敲木梆(nāqūs)以通知礼拜时间的可能性,

后来又决定采用“艾赞”(adhān)叫人礼拜的方式。Ibn-Sa‘d,vol.i,pt.2,p.7。

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的清真大寺的最简单的要素,就是院子、房顶和讲台。

阿拉比亚人在西亚和北非的扇形推进,使他们占有了无数的建筑物,有些是完好的,有些是坍塌的,都是高度的艺术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被征服的民族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这种技术,一旦用来满足穆斯林社会的宗教需要(如修建麦地那的清真寺),并根据各地区的地方条件加以因地制宜的运用,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了一种艺术,被称为萨拉森艺术,或者阿拉伯艺术,或者穆斯林艺术,或者穆罕默德教艺术④。至于建筑材料,究竟是用石料,还是用砖,还是用土坯,那要看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在叙利亚,伊斯兰建筑受到基督教的叙利亚-拜占廷式样及其前驱当地的式样和罗马式样的影响。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受到景教和萨珊王朝式样的影响,这种式样是以当地的传统为基础的。在埃及,科卜特居民加了许多装饰用的花边。因此,逐渐产生了阿拉伯艺术的几种学派:(1)叙利亚- 埃及学派,是以希腊罗马式样和当地的式样为范例的;(2)伊拉克-波斯学派, 是以萨珊式样和古代迦勒底式样和亚述式样为基础的;(3)西班牙-北非学派,受到当地基督教和西哥特的影响,常被称为摩尔式或马格里布式;(4) 印度学派,具有明显的印度式样的痕迹。至于中国的清真寺,则是佛寺的翻版①。

在被征服的地方首先修建的清真寺,是欧特伯·伊本·盖兹旺于 637 或

638 年在巴士拉所修建的清真寺,这个欧特伯建筑了巴士拉城作为冬季的军营。这座清真寺,起初是一块空地,四周用芦苇做的篱笆围起来。后来,欧麦尔所委任的地方长官艾卜·穆萨·艾什耳里用土坯和泥重修了这座清真寺, 而且用茅草盖房顶②。698 或 639 年,征服伊拉克的将军赛耳德·伊本·艾比·瓦

嘎斯修建了另外一座营地库法城,在城的中央修建了一座朴素的清真寺。地方长官公署(dār al-imārah)就在清真寺的附近。正如巴士拉城的清真寺一样,这座清真寺原来也是一块方形的空地,用芦苇做的篱笆围起来,后来, 用土坯和泥砌墙③。穆阿威叶的总督齐雅德,仿照萨珊王朝的式样,用柱廊重修了这座清真寺。从别的方面说来,这座清真寺的式样,很象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所修建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和巴士拉清真寺的遗迹,早已消失了。库法城的阿里清真寺,修建于 656 年,西班牙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祝拜尔约在

1184 年访问过这座清真寺①,关于这座清真寺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

伊斯兰教第三座重要的营地是阿慕尔·伊本·阿绥在弗斯塔特(旧开罗) 修建的营地。642 年,阿慕尔在这里修建了非洲第一座清真寺。阿慕尔所建清真寺的原址,正如其他古老的清真寺一样,没有什么古迹保存下来②,但是,这座清真寺也象其他清真寺一样,是一个简单的四方院子,没有“米海拉卜”

④ 现代穆斯林反对使用“Mohammedan”这个术语,因为这个术语是与“Christian”同类的,崇拜基督的人称

为“Christian”,他们却不是崇拜穆罕默德的。

① 中国的庙宇是宫殿式的建筑,这是封建皇帝特许的,老百姓不得使用这种建筑形式。佛寺、道观、清真

寺都是宫殿式的,不是谁抄袭谁的,翻版之说是不正确的。——译者

② Balādhuri,pp.346— 347,350;Yāqūt,Buldān,vol.i,p.642。

③ Tabari,vol.i,p.2489;Yāqūt,vol.iv,323— 324。

① Pp.211— 212 。

② 关于许多早期清真寺的遭遇,可参阅 Yāqūt,vol.iii,pp.899—

(mihrāb,凹壁)指示礼拜的方向,也没有“米宰奈”(mi’dhanah,尖塔)。后来,阿慕尔在清真寺里装置了一个讲台,那是努比亚的基督教国王赠送他的③。重要性仅次于这座清真寺的是欧格白·伊本·纳菲耳于 670—675 年在盖赖旺修建的清真寺,盖赖旺正如弗斯塔特一样,是一个营地。欧格白先修建清真寺,接着就修建政府公署,使民房以此为中心④。这座清真寺,由欧格白的继任者屡次重修。最后一次是艾格莱卜王朝的齐雅德特—艾拉一世(817

—838 年在位)重修的。这是伊斯兰教最大的寺院之一,一直保存到现在。穆斯林们在他们所征服的早已存在的城市里定居的时候,利用了那些城

市里旧有的建筑。赛耳德·伊本·艾比·瓦嘎斯征服麦达因⑤之后,就利用波斯皇帝的穹窿大厅(Iwān)做清真寺⑥。大马士革的圣约翰大教堂,被韦立德一世改建为清真寺⑦。但是,在希姆斯,同样的大教堂却同时做清真寺,又做基督教教堂使用①。

清真寺里指示礼拜方向的“米海拉卜”,是后来从基督教教堂抄袭来,作为清真寺的设备的。在清真寺的墙上增设“米海拉卜”,通常归功于韦立德和他的地方长官欧麦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②,但是有人说,应归功于穆阿威叶③。麦地那的清真寺,显然是最初增设“米海拉卜”的清真寺。“米海拉卜”很快就变成了一般清真寺所同具的特征,而且象基督教的供坛那样, 被认为是清真寺里最圣洁的地方。因此,“米海拉卜”的装潢特别讲究,由此可见,“米海拉卜”可以作为衡量伊斯兰教装饰艺术中各种日新月异的式样的质量标准。

穆阿威叶在清真寺里增加了一件可憎的新花样,因而遭到普遍的非难④, 这就是在大殿里用栅栏围起一块地方,叫做“麦格苏赖”(maqsūrah,私室),专供哈里发作礼拜之用。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保卫哈里发的安全,因为曾有哈列哲派分子企图暗杀他⑤。哈利发利用“麦格苏赖”来退隐(i‘tikāf)、休息和沉思,这是很显然的⑥。

跟“米海拉卜”一样,“米宰奈”也是伍麦叶人增设的。因此,叙利亚是 “米宰奈”的故乡。在这里,“米宰奈”采取了本地望楼的形式,或采取望楼的代替物——教堂高塔的形式,这种高塔是四方形的①。

③ Maqrīzi(Būlāq),vol.ii,p.248,l.30。

④ Yāqūt,vol.iv,p.213。

⑤ 阿拉伯语的麦达因就是古波斯国都泰西封(Ctesiphon),在巴格达东南,相距二十英里。——译者

⑥ Tabari,vol.i,pp.2443,2451 。

⑦ Balādhuri,p.125;Yāqūt,vol.ii,p.591;ibn-Jubayr,p.262。

① Istakhri,p.61;ibn-Hawqal,p.117;Maqdisi,p.156 。

② Maqrizi,vol.ii,p.247,ll.16— 17;Maqdisi,p.80,l.17,ibn-Battūtah,vol.i,pp.271,272; ibn-Duqmāq,al-Intisār li-Wāsitat‘Iqd al-Amsār,ed.Vollers(Būlāq,1893),pt.iv,p.62,l.12, Suyūti,Husn,vol.ii,p.149。

③ Ibn-al-Faqīh,p.109,l.2。

④ Ya‘qūbi,vol.ii,p.571,还有人说,发起者是麦尔旺·伊本·哈克木(Balā-dhuri,p.6,l.16=Hitti,

p.20),或奥斯曼(Maqrīzi vol.ii,p.247,l.32)。

⑤ Dīnawari,p.229;ibn-Khaldūn,Muqaddamah,pp.224— 226;Tabari,vol.i,p.3465,ll.8— 9。

⑥ 参阅 Aghānl,vol.xvii,p.116,l.6。

① Maqdisi,p.182,ll.8— 9 。

最古的文献之一②,在提及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里的一个“米宰奈”时,曾明白地说,那是圣约翰大教堂的望楼(nātūr)。埃及的“米宰奈”,据说是穆阿威叶委任的地方长官所增设的,他在弗斯塔特的阿慕尔清真寺的每个角落上都增设一个“米宰奈”③。在伊拉克,巴士拉清真寺里用石料建成的“米宰奈”,是穆阿威叶的地方长官齐雅德所增设的④。但是,在叙利亚和希贾兹增设“米宰奈”,大概也要归功于伍麦叶王朝的著名建设者韦立德,因为他的地方长官欧麦尔曾在麦地那清真寺里增加这种新的特征⑤。在他的时代之后, “米宰奈”就逐渐增多了。

在叙利亚用石料建筑的四方形的“米宰奈”,是伊斯兰教最古老的“米宰奈”,其他地方,特别是北非和西班牙,就以此种形式为榜样,但是,这并不是“米宰奈”唯一的形式,因为伊斯兰教的“米宰奈”,是依照所在地方的高塔的传统形式而建筑的。埃及的“米宰奈”,在好几百年内,只是用砖砌成的, 亚历山大港著名的灯塔的建筑术,对于埃及的“米宰奈”的设计,据说是有影响的。九世纪时,在伊拉克底格里斯河畔的萨马腊地方修建了一座伊斯兰教的“米宰奈”,很象古代亚述人所建的庙塔(zikurat)⑥,共有七级,代表日月和当时所认识的五大行星⑦。

在所有的穆斯林看来,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具有特殊的神圣的性质①。因为《圣经》里提到它,因为它是穆斯林们的第一个正向(qiblah)②,因为许多传说中提到,穆罕默德登霄之前,在夜间旅行中,曾在这里停留。638 年, 哈里发欧麦尔访问这个城市的时候,可能在摩利亚山上用木料或砖修建过一座朴素的礼拜寺,在那座山上,从前曾先后修建过所罗门庙宇、多神教的寺庙、基督教的教堂。阿卜杜勒·麦立克感觉到有必要修建一座礼拜寺,使其重要性超过圣陵教堂③,而能与当时落入其政敌阿卜杜拉·伊本·左拜尔之手的麦加圣寺相抗衡,以吸引朝觐天房的群众④,他于 691 年,在耶路撒冷同一个地址上修建了磐石上的圆顶寺,后来被错误地叫做欧麦尔清真寺。因此, 这座圆顶寺就修建在世界上最神圣的一个地点,犹太教徒、多神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都尊敬的一个地点。相传这里是亚伯拉罕要宰他儿子以撒作燔祭的地方⑤。圆屋顶的周围有库法体的铭文,一部分是哈里发麦蒙后来伪造的

⑥。这份库法体铭文,是保存到现在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铭文之一⑦。阿卜杜

② Ibn-al-Faqīh,p.108;参阅 ibn-Battūtah,vol.i,p.203。

③ Maqrīzi,vol.ii,p.248。

④ Balādhuri,p.348。

⑤ Wüstenfeld, Stadt,p.75;ibn-Battūtah,vol.i,p.272。

⑥ 庙塔是一种方锥体的建筑,外面有七级,成阶梯形,顶上有祭坛。——译者

⑦ Morris Jastrow,Jr.,The Civilization of Babylonia and Assyria(Philadel-phia,1915),

pp.376— 377;参阅本书第 418— 419 页。

① Ibn-Sa‘d,vol.i,pt.2,p.3;参阅《古兰经》2∶142— 143。

② 关于耶路撒冷是最后的审判日的场面,可以参阅 Nuwāyri,vol.i,pp.334 以下。

③ Maqdisi,p.159 。

④ Ya‘qūbi,vol.ii,p.311。

⑤ 犹太教说,亚伯拉罕企图宰以撒作燔祭(《创世记》22∶1— 10)。伊斯兰教说,易卜拉欣企图宰易司马仪为牺牲(《古兰经》37∶101— 113)。著者是引证犹太教的传说的。——译者

⑥ 参阅本书第 220 页。

勒·麦立克修建这座圆屋顶时所使用的建设材料,是从 614 年科斯洛二世所摧毁的基督教建筑物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他雇用了一些本地工匠,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拜占廷籍的工匠。圆顶寺的建造,同古老的式样有根本的不同,因为它采用了镶嵌细工和其它装饰图案,还建起一个屹立的圆顶,目的是超过圣陵教堂美丽的圆顶棚①。结果建成了这样一座壮丽辉煌的建筑学上的古迹,在任何地方,也难找到可以比拟的。在穆斯林们看来,磐石上的圆顶寺,不仅是具有建筑学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古迹,而且是他们的信仰的活生生的象征。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尽管经过几次改造和重修,特别是在 1016 年大地震之后②,然而大体上仍保持原来的格局,因此,被认为是保存到现在的最古的伊斯兰教古迹。关于这个古迹的描绘,最早的要推伊本·法基于 903 年

前后的记载③,其次是麦格迪西于 985 年前后的记载④。

圆顶寺是艾格萨清真寺中最圣洁的地方,我们前面已经研究过,在阿拉伯文献中,艾格萨清真寺这个名词,就广义来说,指一批宗教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包括圆顶寺本身,还包括许多坟墓、伊斯兰教的修道院(takīyah 或 z āwiyah)、公众饮用喷泉(sabīl)等,是自阿卜杜勒·麦立克起到奥斯曼的素丹庄严的苏莱曼为止这期间的许多哈里发所修建的建筑物,约占地三十四英亩。就狭义来说,艾格萨清真寺,是指阿卜杜勒·麦立克在圆顶寺附近所建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的建筑材料,取自科斯洛二世所毁坏的圣玛利亚教堂的废墟。艾格萨清真寺重建于 771 年地震之后,重建者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

发曼苏尔,后来,十字军又加以修改。萨拉哈丁(即萨拉丁)于 1187 年收复了这座清真寺。正如圆顶寺的情形一样,关于这座清真寺的记载,也是以伊本·法基①和麦格迪西②的著作为最早。

公元 705 年,韦立德接收了奉献给圣约翰的长方形教堂。大马士革的这座教堂,原来是罗马的主神朱庇特神的庙宇。他接收以后,就在这座教堂的原址上修建了以伍麦叶清真大寺著称的宏大清真寺③。韦立德在这座清真寺里保留了基督教建筑的多少部分,这是很难查考的。南边的两个尖塔,是附属于旧有的长方形教堂的高塔④,但是北边的那个当望楼用的尖塔,无疑是韦立德创建的,后来变成在叙利亚、北非和西班牙所建一切尖塔的典范。这个尖塔是保存到现在的纯粹伊斯兰教尖塔中最古老的。大圆屋顶下面的三个本堂和一个袖廊,以及其中所有的镶嵌细工,也都是这位哈里发所建造的。据说这位哈里发雇用了波斯和印度的工匠,也雇用了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所供给的

⑦ 开罗阿拉伯博物馆里有一块墓碑,是在旧开罗出土的,上面有库法体铭文,年代是回历 31 年(公元

651— 652 年)。参阅哈桑·穆罕默德·海瓦里的文章,见 al-Hil-āl,vol.xxxviii(1930),pp.1179— 1191。

① Maqdisi,p.159.圆顶寺是仿照布斯拉大教堂建筑的。参阅 M.S.Briggs,Muhammadan Architechture in

Egypt and Palestine(Oxford,1924),p.37。

② Ibn-al-Athīr,vol.ix,p.209。

③ Pp.100— 101。

④ Pp.169-171 。

① P.100 。

② Pp.168— 169。

③ 阿勒颇、希姆斯和贝鲁特等地现在的主要清真寺,有些原是基督教的教堂。

④ 参阅 Yāqut,vol.ii,p.593。

希腊技工⑤。新近发现的古文献指出,建筑材料和熟练工人,都是从埃及输入的⑥。清真寺的墙壁,都是用大理石和镶嵌细工豪华地装饰起来的。地理学家麦格迪西⑦曾在十世纪后半期访问过这座清真寺,他说,清真寺里有用黄金和宝石制成的镶嵌细工,镶嵌的是树木和城市的景致,其中还夹杂着秀丽的题词。后来,这些雕像曾被一位虔诚的哈里发用灰泥掩盖起来,直到 1928 年才重新发现①。半圆形的四壁,初次出现于这座清真寺。马蹄形的拱门,也在这里出现。九世纪艾格莱卜人重修盖赖旺清真大寺时,曾用这座清真寺的蔓叶花样做模范。伍麦叶清真大寺,于 1069 年曾遭火灾,1400 年蒙古人帖木儿又纵火烧寺,1893 年又遭一次火灾,尽管三次被焚,但是,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在穆斯林们看来,仍旧是世界的第四奇迹②。他们也公认这是伊斯兰教的第四座礼拜寺(参阅本书第 221 页)。

从麦地那修建第一座简朴的清真寺,到在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修建这两座壮丽的清真寺,相隔没有多少年。在这个期间,伊斯兰教举行聚礼的清真大寺(jāmi‘)③的发展过程就完成了。我们必须指出,清真大寺并不是专作礼拜之用的,还有其它的用途,既可以作公众集会的大厅,又可以作政治的论坛和教育的公所④。由于有了安静的大殿和荫蔽的廊檐,公众礼拜时躲避风雨的需要,现在完全得到了满足;由于有了尖塔、凹壁、讲台和外部的沐浴室, 宗教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由于有了壮丽的建筑和辉煌的装饰,从而告诉全世界,新宗教的信徒,决不落后于在大教堂里做礼拜的基督教徒,这样,政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伍麦叶人遗留下来的建筑学上的古迹,大部分是宗教的建筑物。他们所遗留的非宗教的建筑物,最著名的是哈里发的皇亲贵戚们在沙漠里所修建的宫殿。大多数的哈里发,都仿效在他们之前的加萨尼王朝的统治者,建筑了一些别墅,除穆阿威叶和阿卜杜勒·麦立克外,很难发现在大马士革居住的哈里发。在首都内,与清真大寺毗邻的绿宫(Khadrā’)①,已无遗迹可寻了。哈查只在瓦西兑居住的绿圆顶宫②(al-Qubbah al-Khadrā’)的遗址,也泯灭无余了。但是,在叙利亚沙漠的边缘上,有许多宫殿的遗址,那些宫殿或者原来是罗马的要塞,由伍麦叶王朝的建筑师修改成行宫,或者是由建筑师仿照拜占廷的或者波斯的式样,建筑起来的。在叙利亚沙漠东部边境上,在阿因·太木尔附近,有一座宫殿的遗址,现代的名称是伍赫伊迪尔宫(‘Uk

⑤ Maqdisi,p.158;ibn-‘Asākir,vol.i,p.202;ibn-Jubayr,p.261;参阅 Tabari,vol.ii,p.1194。

⑥ H.I.Bell in Der Islam,vol.ii,(1911),pp.274,374。

⑦ P.157;参阅 Istakhri,p.57;ibn-Rustah,p.326。

① E.de Lorey and M.van Berchem,Les mosaīques de la mosquée des Omayy-ades àDamas(Paris,1930)。

K.A.C.Creswell,Early Muslim Archilecture,pt.I(Oxford,1932),pp.119— 120。

② Ibn-al-Faqīh,p.106;ibn-‘Asākir,vol.i,p.198;Yāqūt,vol.ii,p.591。

③ 每个大城市的地区,都有一座清真寺,供本地区的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之用,叫做地区清真寺(masjid

al-haīy),全城有一座极大的清真寺,供全城穆斯林聚礼日(星期五)举行聚礼之用,叫做清真大寺(al- masjid al-jāmi’)。到现在,实际上没有这样大的清真寺,所以聚礼是在许多清真大寺举行的。——译者

④ 近年来,在叙利亚和埃及反对欧洲人政权的民族运动的爆发,主要是从星期五(聚礼日)在清真寺举行的

聚礼开始的。

① 参阅本书第 215 页。Ibn-al-Athīr,vol.v,p.224。

② Balādhuri,p.290;Mas‘ūdi,Tanbīh,p.360;Ya‘qūbi,p.322。

haydir,小绿宫),但是不能确定,这座宫殿究竟是伍麦叶王朝末期的建筑, 还是阿拔斯王朝初期的建筑③。在沙漠的西南边上,宫殿的遗址更多。在这里有一座宫殿,叫做穆瓦盖尔宫(Muwaqqar,荣誉宫)④,不是阿卜杜勒·麦立克创建的,就是他重修的。他的儿子韦立德二世,是热中于狩猎和其他更低级的娱乐的,他使用了邻近的盖斯塔勒(Qastal,堡宫)⑤和艾兹赖格宫(al- Azraq,蓝宫)⑥,这两座宫殿原来都是外约旦的罗马要塞。在这个地区,还有一座宫殿,现在著名的新名称是穆沙塔(或麦什塔,al-Mush atta,或 al- Mashta,冬宫)⑦,据说也是韦立德二世修建的。考古学家在这个地区首先考察的,就是这座冬宫。由于韦立德二世的去世,这座冬宫的建筑并未完工。这座华丽的行宫,有一个雕刻得十分堂皇的正面,现在陈列在柏林恺撒·腓特烈博物馆①。但是,在这一群宫殿之中,最著名的是阿木赖的小宫。这座小宫,坐落于约旦河东与死海北边相切的直线上。这座小宫大概是韦立德一世在 712—715 年建筑的,1898 年穆西尔②替科学界发现了这座宫殿。这个名称, 大概是现代的称呼,因为我们在阿拉伯文献中找不到这个名称的什么痕迹。这座建筑上特别醒眼的,是那卓绝的壁画,下一节中将加以论述。

伊斯兰教的教义学家大都主张,表现人类和动物,是真主所独享的特权, 侵犯这种特权的人,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这种对表现艺术的仇视态度,是《古兰经》严格的一神论和禁止偶像崇拜的必然结果。这种态度的直接根据,发源于一章圣训,在这一章圣训中,先知曾宣布说,裁判日将受最严厉处分的是画家③。画家是“穆骚韦伦”(musawwirūm,造形者),这个名词也适用于雕塑家。因此,我们在任何一座清真寺里,都找不到人类的画像,但是,我们能在少数宫殿里和书籍中,找到人的形象。伊斯兰艺术中作装饰用的花样, 几乎都是花卉和几何图案。后来,艺术家们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从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装饰风格,在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叫做 arabesque(阿拉伯式)。但是,阿拉比亚人自己对于雕塑艺术或绘画,并未发生爱好,他们遗留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迹,他们关于自己的圣地的文学性的描写,都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我们所谓的伊斯兰艺术,无论是从起源、主题和技巧来说,都是折中派的,大半是被征服的各民族人民艺术天才的创作,不过是在穆斯林的保护之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适应穆斯林们宗教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伊斯兰绘画艺术最古的例证,是阿木赖小宫里的壁画,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出基督教画家的技巧。在外约旦的这所娱乐馆和韦立德一世的澡堂的墙

③ Gertrude L.Bell,Palace and Mosque at Ukhaidir(Oxford,1914),p.167。

④ Yāqūt,vol.iv,p.687.这座宫殿的所在地巴勒卡,在约旦地区的南部,包括古代的莫阿卜。

⑤ Qastal 是拉丁语 castellum(城堡)的对音。Yāqūt,vol.iv,p.95。

⑥ Tabari,vol.ii,p.1743。

⑦ 贝杜因人所用的名称是 Mshatta,意思是避寒地。

① 参阅 R.E.Brünow and A.V.Domaszewski,Die Prooincia Arabia,vol.ii(Strassburg,1905), pp.105— 170;B.Schulz and J.Strzygowski,“Mschatta”,Jahrbuch der k(niglich-preuszischen Kunstsammlungen vol.xxv(1904), pp. 205— 373。

② Kusejr‘Amrah und andere Schl(sser (stlich von Moab pt.I(Vienna,1902),pp.5 以下;Musil, Kusejr‘Amrah,I.Textband(Vienna,1907),穆西尔认为韦立德二世是建筑者。

③ Bukhāri,vol.vii,p.61。

壁上,画着六个宫廷人物的肖像,包括西班牙的最后一位西哥特国王罗得利克。盖伊萨尔(Qaysar,凯撒[Caesar])和奈查什(Najāshi,尼古斯[Negus①]),被画在两个画像的上面,而科斯洛(“Chosroes”,希腊语②的称呼)被画在第三个画像上面。萨珊王朝在绘画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他一些象征性的人物是代表胜利、哲学、历史和诗歌的。一幅狩猎图,描写一只狮子猛扑一只野驴。有几幅裸体画,是描绘舞女、女乐和艺妓的。装饰品包括帷幕、从花盆和葡萄树长出来的叶饰、枣椰树上挂着的椰枣串、月桂冠和各种沙漠里的飞禽。铭文主要是阿拉伯语的,带着几个希腊名词。

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阿拉比亚人有各式各样的歌曲:商队的歌曲、战争的歌曲、宗教的歌曲和情歌。原始的赞美歌的遗迹,还保存在朝觐天房仪式的应词(talbiyah)③里。《古兰经》的吟诵(tajwīd),就是诗歌吟唱的遗风。但是,商队的歌曲(hudā’),是他们最喜爱的,而且照他们的估计,是歌唱的最初形式。据麦斯欧迪所记载的传说①,商队的歌曲的起源是这样的: 民族的建立者之一木达尔·伊本·麦阿德②从骆驼上摔下来,把手挫伤了,他用甜美的声音喊叫说:Yā-yadāh!Yā-yādah!(呀!我的手!呀,我的手!)他的喊声配合着骆驼的步调,使骆驼按着节拍行进。这种喊声创造了“赖斋子”(rajāz)韵律,这个韵律被应用于商队的歌曲,而成为一切韵律中最简单的形式。

南方阿拉比亚人,无疑地有他们自己特殊的歌曲和乐器③,关于这一点, 我们所知道的很少,但是那种传统是否构成北方阿拉比亚人和后来的穆斯林遗产的一部分,这是值得怀疑的。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代,希贾兹的居民把方形的手鼓(duff)、长笛(qasabah,qassābah)和芦管或双簧管(zamr,mizm ār),当做他们主要的乐器④。他们也认识本地的皮面琵琶(mizhar)⑤。约当先知的时代,外国音乐对于阿拉伯音乐的影响,已经开始了。加萨尼的王子们, 已雇用了由希腊歌女组成的合唱队。希拉城的莱赫米人,已使用波斯的版面琵琶(英语的 lute 就是从阿拉伯语的‘ūd 演变来的),希贾兹人又从他们借用了这种乐器。相传奈德尔·伊本·哈里斯·伊本·凯莱达,他是一个医生兼吟游诗人,他用自己关于偶像崇拜的吟诵,同穆罕默德的天启争衡,以争取人民的欢心⑥。这种乐器就是他从希拉城传入麦加的⑦。据另一种传说,介绍波斯琵琶的,是伊本·素赖只(约在 726 年卒)。据说他初次看到波斯工匠

手里拿着这种乐器,是在 684 年,当时这些人是由阿卜杜拉·伊本·左拜尔招到麦加城来重建克而白的①。后来,又借用了波斯的木制管乐器“呐义”(n

① 奈查什是埃塞俄比亚皇帝的名称。——译者

② 科斯洛是波斯国王的名称。——译者

③ 应词的朗诵以“labbayka”(我在这儿)开始;Bukhāri,vol.ii,p.135。

① Vol.viii,p.92 。

② 参阅《旧约》:《历代志》上 1∶20 亚摩达(Almodad)。

③ Mas‘ūdi,vol.viii,pp.93。

④ Aghāni,vol.ii,p.175。

⑤ ‘Iqd,vol.iii,p.237;Mas‘ūdi,vol.viii,p.93。

⑥ 《古兰经》31∶6— 7 中所提及的人,可能就是他。

⑦ Mas‘ūdi,vol,viii,pp.93— 94。

① Aghāni,vol.i,p.98。

āy 竖笛),连名称也借用了,这是法默(Henry G.Farmer)考证的②。蒙昧时代的职业歌唱家,显然大半是女性的,《乐府诗集》中曾将少数女歌唱家的姓名保存下来了③。与先知同时代的女诗人杭萨,曾被誉为阿拉伯最伟大的女诗人,她作过许多挽歌,哀悼她的弟弟,著名的英雄萨赫尔,那些挽歌有些显然是用歌曲的体裁写成的④。蒙昧时代的诗人,显然大半是配合着音乐来歌唱他们的作品的。

穆罕默德并没有把诗人作为诗人而对他们提出公开的抨击⑤,却是把他们作为异教的发言人而攻击的。先知轻视音乐,也许是由于音乐与异教的仪式之间的联系。据一章圣训说,他曾宣布,乐器是恶魔的宣礼员(muezzin),他叫唤人们去崇拜恶魔⑥。伊斯兰教的教律学家和教义学家,大半是不喜欢音乐的,有些人从各方面宣判音乐的罪行,有少数人认为音乐是可嫌的(makrūh),不是违禁的(harām),但是,下面这句俗话更好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意见:“酒是肉体,音乐是灵魂,快乐是二者的产物。”⑦

伊斯兰教注入人心的最初的敬畏,渐渐消逝之后,希贾兹社会变革的趋势,已转向风雅的方面,特别是在奥斯曼的时代,他是第一个爱好财富和炫耀的哈里发。人们学会怎样使声乐和器乐和谐起来。阿拉伯作家所谓艺术的或优雅的歌唱(al-ghinā’al-mutqan 或 al-raqīq)在希贾兹流行起来,那是把节奏(īqā‘)应用于歌曲旋律的一种高度发达的歌唱。男性的职业音乐家,初次出现了,他们的诨名是“莫汉那孙”(mukhannathūn,旦角),他们把手染红,而且假装妇女的姿态。这种音乐家,如麦地那的突韦斯(Tuways,小孔雀,632—710 年),被认为是伊斯兰教歌手的祖师。人们认为首先把节奏应用于阿拉伯音乐,而且首先在手鼓的伴奏下用阿拉伯语歌唱的就是他①。

以突韦斯为首的穆斯林歌手的第一代,是由一些外国的自由思想家组成的。突韦斯传授了一批徒弟,以伊本·素赖只(约 634—726 年)为最有名,他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四大歌手之一②。相传他是首先采用波斯琵琶的,又是首先采用乐鞭,以指挥音乐演奏的。伊本·素赖只是被释放的奴隶,是一个突厥人的儿子,他曾享受侯赛因的孙女著名的素凯奈夫人的庇护。据说他的师傅当中有赛仪德·伊本·米斯查哈(约在公元 714 年卒),他是麦加城中受贵族庇护的一个黑人。赛仪德是麦加人中的第一个音乐家,也许是伍麦叶人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据说他曾游历叙利亚和波斯,他是首先把拜占廷和波斯的歌曲翻译成阿拉伯语的③。由此可见,他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把古典时代的

② Journal Royal Asiatic Society(1929),pp.119 以下,pp.489 以下;A Historyof Arabian Music to the XIIIth Century(London,1929),p.7。

③ Vol.viii,p.3,vol.x,p.48 。

④ Aghāni,vol.xiii,p.140。

⑤ 《古兰经》26∶224— 226。

⑥ 参阅 Nuwayri,Nihāyah,vol.iv,pp.132— 135;Farmer,Arabian Music,pp.24— 25;A.J.Wensinck, A Handbook of Early Muhammadan Tradition (Leyden,1927),p.173。

⑦ Nawāji,p.178.参阅 Nuwayri.vol.iv,pp.136 以下。

① Aghāni,vol.ii,pp.170,171,173。

② Aghāni,vol.i,p.98。

③ Aghāni,vol.iii,p.84。

阿拉伯音乐系统化的人。他的学生当中有盖立德④,他是柏柏尔人的混血儿, 是素凯奈的奴隶,也由伊本·素赖只训练①。他在他的第二位师傅之后,也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品级,而成为伊斯兰教四大歌手之一。其余的两位歌手,一位是伊本·穆海列兹(约在 715 年卒),他是波斯血统的,被称为阿拉伯的响板手(sannāj)②。一位是麦耳伯德(743 年卒),他是麦地那的黑白混血儿,在韦立德一世、叶齐德二世和韦立德二世的宫廷中,受到特别的恩宠③。在卜居于首都之前,麦耳伯德以旅行音乐师的身分游遍了阿拉比亚。歌妓(qiyān)中有哲米莱(约在 720 年卒),她是麦地那的被释放的女奴,是第一代艺术的女王④。她把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城市中最著名的乐师和歌手,都吸引到她的家里来,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她的学生,当时参加她的演奏会的听众当中,有爱情诗人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耳。她的女学生中,有海巴伯和赛蜡梅, 她俩是叶齐德二世所宠爱的歌妓,这是她引以自豪的。哲米莱艺术生涯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她去麦加朝觐天房时率领着一个豪华的行列,由歌手、歌妓、诗人、乐师、敬仰者和朋友们组成,他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他们骑的骆驼都装扮得富丽堂皇⑤。

在贵族夫人家偶尔举行的漂亮的演奏会,吸引着爱好艺术的群众。从波斯经希拉城而传入的版面琵琶,在这个时期,部分代替了本地的皮面琵琶。另一种得人欢心的弦乐,是米耳则法(mi‘za-fah),这是瑟(psaltery)的一种形式。管乐器包括长笛(qasabah)、芦管(mizmār)和号角(būq)。打乐器以妇女特别喜爱的手鼓(duff)、鼓(tabl)和响板或铙钹(sunūj)为代表。乐谱是历代口耳相传的,因此,完全失传了。《乐府诗集》中充满了在伍麦叶人时代配过谱的诗歌,但是没有为我们保存任何乐谱。伊拉克歌手们的领袖、希拉城的基督教徒侯奈因访问希贾兹,群众拥到素凯奈夫人的家里,来听他歌唱, 他们把她的门廊挤塌了,把那位来访的著名艺术家压死了①。在朝觐的期间, 鼎鼎大名的人物,从伊斯兰教世界的四面八方,前来参加典礼,这种典礼, 每年给希贾兹的乐师们和歌手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的惯例是遇到特殊的场合,就到城外迎接队商,在路上奏乐。《乐府诗集》给我们遗留下一段记载,描写一次朝觐的游行,在游行中扮演主角的,是代表那个时代诗歌精神的欧麦尔·伊本·艾比·赖比耳。他穿着最华丽的服装,同过路的妇女眉来眼去。他的伙伴中有歌手伊本·素赖只。他在吟诵欧麦尔的艳诗,使得哈只们②心烦意乱,不能专心致志地举行朝觐的仪式

③。

在伍麦叶人时代,麦加城,特别是麦地那城,变成了歌曲的苗圃和音乐

④ 他的真名是阿卜杜勒·麦立克,“盖立德”是别号,意思是“好歌手”。

① Aghāni,vol.i,pp.99— 100。

② Aghāni,vol.i,p.151。

③ Aghāni,vol.i,p.19 以下。

④ Aghāni,vol.vii,pp.124 以下。

⑤ Aghāni,vol.vii,p.135。

① Aghāni,vol.ii,p.127。

② 哈只(hādji,hājji)是朝觐天房者的称号,这是我国元明时代最古的译名。——译者

③ Aghāni,vol.i,p.102。

的温室④。这两座城市,源源不绝地以艺术天才供应大马士革的宫廷。保守派和宗教学者,徒劳无功地表示反对,他们硬说酗酒和赌博同音乐和诗歌有关系,认为都是违反教律的娱乐(malāhi),还引证一些圣训(hadīth),来证明此类娱乐是魔鬼用来诱惑人的、最有力的工具。这股潮流,并没有被堵住, 文艺的女神(Muses),仍然高高地站在那里,群众为她们鼓掌,不愿倾听此类言论上的攻击。音乐和歌唱的热爱者,也引证一些据说也是先知所说的同样动听的话①,用来反驳他们,他们说诗歌和音乐,并不是常常引诱人去干坏事的,诗歌和音乐,对于改善社会交际,对于纯化男女关系,都是有贡献的②。伍麦叶王朝的第二位哈里发叶齐德一世本人,就是一位作曲家,他把歌唱和乐器引入大马士革的宫廷③。他创始了在宫廷中举行重大庆祝典礼的惯例,这种典礼最大的特点,是饮酒和歌唱,从此以后,在伊斯兰教世界上,饮酒和歌唱,就永不分离了。阿卜杜勒·麦立克曾保护希贾兹学派的伊本·米斯查哈。他的儿子韦立德,艺术的保护者,曾将伊本·素赖只和麦耳伯德召到首都,他俩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叶齐德二世继承严格的欧麦尔二世登上宝座之后,就通过他所宠爱的歌妓海巴伯和赛蜡梅,而使诗歌和音乐重新流行起来④。希沙木曾保护过希拉城的侯奈因。爱好娱乐的韦立德二世,既会弹琵琶,又会作曲,他曾在宫廷中欢迎一个音乐演唱团,其中有著名的麦耳伯德⑤。在这位哈里发的时代,在希贾兹的两大城市中,音乐十分繁荣。在伍麦叶王朝末期,音乐的艺术,十分普及,以致他们的劲敌阿拔斯人,把这一点当做宣传工作中有效的论据,号召穆斯林们,起来推翻这个“不敬畏真主的僭位者”。

④ ‘Iqd,vol.iii,p.237。

① Ghazzāli,Ihyā’‘Ulūm al-Dīn(Cairo,1334),vol.ii.pp.238 以下。

② ’Iqd:voi.iii,pp.225— 226;Nawāji,pp.177— 179。

③ Aghāni,vol.xvi,p.70;参阅 Mas‘ūdi,vol,v,pp.156— 157。

④ Mas‘ūdi,vol.v,pp.446 以下。

⑤ 同上书,vol.vi,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