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落实,领导的基本职责

2011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开学典礼,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深刻地阐明了领导干部抓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职责

职责,是职务上应尽的责任。虽然领导干部有各种各样的职责,但从领导的一般过程上讲,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两项:一是做出决策;二是抓好决策的落实。正如国务院参事、曾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刘彭芝所言:“校长抓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均应放在两头。一头是事前出思路、做计划、定目标,另一头就是事后检查抓落实。”

既然职责是领导干部职务上应尽的责任,那么,领导干部如果不抓落实,或者抓不好落实,就是没有履行好职责,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这是因为:

第一,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多元化要求,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抓落实的。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

在谈判接近尾声的时候,收音机里传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

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听了张治中的话,周恩来同志立即予以严肃地更正:“不,是民意如此!”

周恩来的回答,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民心向背是国家、政党生死存亡的关键。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所以,灭亡绝对是必然的。

同时,这个镜头也回答了,我党为什么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具有力量的源泉,才能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和智慧。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则将一事无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淮海战役期间,共有支前民工(包括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39只,汽车257辆,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筹运粮食9.6亿斤,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

领导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抓好落实,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抓落实,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爱戴,必须真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焦裕禄同志为什么会受到兰考人民的信任、爱戴、拥护和支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个弄虚作假、光说不练的领导干部是不可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

抓落实,人民群众的难事、愁事,实事,才能得到解决。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信任和追随,就得顺民心,急民需,谋民利,为人民群众解决难事、愁事,办好实事。

曾经担任过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的吴天祥为什么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解难事、愁事,办实事,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人们常说 “好汉难干信访官”。但是,吴天祥就能把信访官干得有声有色。

1991年4月的一天,马道门街三义村几位居民来到信访办上访。原来,三义村一带共有270多户居民,这些居民长期共用一个用土墙、破砖垒成的简陋厕所。因为使用的人太多,这个厕所是晴天臭气熏天,雨天粪水横溢,而且有些居民上厕所还要翻一道小山坡,跑一里多路。

吴天祥耐心地倾听了上访者的述说,随即冒雨来到三义村。当他看到厕所周围那横溢的粪水,心里很不是滋味:“方便”的事不方便,群众能没有意见吗?他立即把区环卫部门的领导同志找来,希望他们能在半山腰修建一个公厕。

谁知,环卫部门的领导为难地说:“厕所是该修,但修座公厕要2万多元钱。我们现在没有这笔资金,等着吧!”

“不能再等了!”吴天祥掏出100元钱塞到居委会主任徐金荣手里,留下一句话:“我们自己动手建。”几天后,他又出资500元购买了18节水泥管道送到工地。

周围的群众被他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一个多月之后,一座崭新的公厕建成了。群众露出了笑脸,人们称它为“爱民厕”。

吴天祥常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群众上访说明他们信任党和政府,这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我们应该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接待好每一个上访的群众,为党和政府排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正是这种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得吴天祥把每一件难事都尽心尽力地做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党和政府排了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解决了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抓好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二、讲政治的一项具体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要讲政治。只有讲政治,才能统一全党的意志、凝聚全党的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第一,讲政治是我党对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要求。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一以贯之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以后的多次会议上也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关于什么是讲政治,江泽民同志说:“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形象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讲政治,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头,是不是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而抓落实,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所以说,抓落实,是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具体要求。

讲政治,才能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坚持和贯彻。而只有讲政治,才能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做好准备;只有讲政治,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讲政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大局,做好本职工作。

讲政治,才能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都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努力,我们党的事业,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不会成功的。

领导干部讲政治,才能从政治这个大局出发,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第三,抓落实,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做到讲政治。讲政治,不是光讲理论,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把讲政治落实到实践中去。

领导干部讲政治,就是要站在政治的立场上,运用政治观点,以独特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把自己手中的各项工作抓好,落实好。

讲政治,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已经为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坚决地把这些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本地区、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中。

作为领导干部,是不是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落实的好坏,取得的成果的大小,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做到讲政治的标准。领导干部只有在实际中,一丝不苟,落实到位,才叫真正的讲政治。

讲政治,就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党来自于民,造福于民。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源,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官”之本。讲政治,领导干部要深知这一点,要牢记这一点。而且,最终要把这一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看,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把群众的冷暖和需要放在心头,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

讲政治,就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做到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个服从,即:全党服从中央。党中央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代表了总的工作方向,代表了大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有令行,有禁止。反对搞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维护全党和全国的工作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体现

“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由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新时代干部培养的标准,就是要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领导干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怎么体现忠诚干净担当?抓落实就是一种重要的体现。

第一,抓落实,检验着领导干部的忠诚度。“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人类道德价值的普遍取向,代表着赤胆忠心、诚实守信和矢志服从。

古今中外,人们对忠诚向来是推崇备至,认为它是做人的根基,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我国清代的魏裔介说:“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苏联著名作家费定说:“忠诚好比呼吸。它要是发生摇动,你就会立刻窒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如果能捏得起来,一盎司忠诚相当于一磅智慧。”中外名人的话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意思却是相同的,忠诚胜过智慧,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问题。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忠诚”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忠诚,表现为信仰执着,服从大局,立场坚定。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在他《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党员,更应献至诚。”

新时代,信仰执着,服从大局,立场坚定,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献至诚”,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忠诚上达到的最高境界。

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献至诚”,就必须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解决好。

第二,抓落实,需要有干净的政治信用做底气。干净,就是清正廉洁。1949年,当蒋介石反动政府行将崩溃之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要员们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以及廉洁换得的民心。”

司徒雷登这段话说得真是一点没错。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所始终恪守的政治道德。正是靠着这种政治道德,中国共产党将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赶走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如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新征程中,领导干部依然要恪守这种清正廉洁的政治道德。

清正廉洁,也是一种政治信用。“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领导干部有了廉洁的政治信用,说话才能有人听,部署的工作才能有人干,抓落实才能有底气。

第三,抓落实,是对担当精神的一种诠释。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责任。作为领导干部,担当是其最基本的素质。

领导干部有担当,才能不辱历史使命。每种职业、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的领导干部,其历史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领导干部要履行并完成好这种历史使命,其担当精神须臾不可或缺。

领导干部有担当,才能不违党的宗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这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就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担当上。领导干部如果有担当,就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领导干部如果有担当,就会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即使是为群众赴汤蹈火也会在所不辞。

而上面所述的这些,也正是抓落实的具体内容。所以说,抓落实是对担当精神的一种诠释。

[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