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精湛艺术

大足石刻是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历史悠久,造像星罗棋布,其艺术主要集中于千手观音、宝顶卧佛、宝顶圆觉洞、北山媚态观音等处。

宝顶山大佛湾南岩有一尊实有1007只手的摩崖石刻造像,人们称她是人间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石雕像,堪为天下一绝。

这尊观音像,身前有6只手,两手合十,两手结印,两手抚膝;头上还有一双手捧一坐佛;其余的手在身后左右和上方像孔雀开屏一般,巧妙地分布在88平方米的崖石上。

这些手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手握各种不同的法器,手心各有一只眼。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

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因为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俗称叫卧佛。而在佛经里却没有这种叫法,应该叫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

释迦牟尼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详,平静。在释迦牟尼面前从地里涌出十八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做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花、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牟尼眷属。

全国各地都有全身卧佛像,但唯有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宝顶大佛湾南岩西边有一个较大的石窟,那就是圆觉洞。洞口有一只做奔突怒吼状的石狮,夹巷崖面上刻有“宝顶山”3个大字,是南宋理学家、诗人魏了翁的手笔。

圆觉洞内正壁刻三身佛,两侧刻12圆觉,左右各6尊。下有基座,6个基座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在正面佛坛下,有一张巨大的长方形供案。供案下面跪着一尊菩萨,代表12圆觉,低头合掌,乞请佛祖说法。

圆觉洞是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洞内石雕,刻画细腻,造型优美,装饰性强。袍袖飘带轻柔宛转,如绢似绸。仔细看看仿木刻供案它是不能移动的,然而却酷似木刻,质感很强,那跪在供案前的菩萨,是在地上生了根的。

两壁的12圆觉及其连成一体的基座,它们是从沿内的岩石中剥出来的,整个圆觉洞就是一件镂空的艺术品,它科学地解决了大型石窟的声、光、水处理难题,令人赞叹不已。

聪明的雕塑大师在进口处的窟顶上凿了一个小天窗,日光从天窗斜射下来,正好照在窟内主像上,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巧妙地解决了采光问题。

圆觉洞的排水工程也很巧妙。它的特点是,只听水声响,不见山水流。人们是看不见排水道的。下雨的时候,站在洞内谛听,就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却看不见水在哪儿流。

原来东壁靠里刻了一个托钵僧,他仰着头,左臂高擎,掌中托钵。窟顶的雨水汇集成一股细流,经孔道流进钵内,钵有孔,与暗藏在托钵僧后面的排水道相通,水流经东壁和窟底排水道排出窟外。

这个大窟的支撑手法也是别出心裁的,窟高6米,宽9米,深12米。如此高大的洞窟中间没有支柱而千年不坠,其奥妙在于它巧妙地只开小窟门而不开大窟门,使整个洞窟成为帐篷状,四周落地取得环围整体支撑效果,因而加强了对整个窟顶的支撑力,增大了支撑点。这一手法还给洞窟造成了幽深神秘的气氛,平添了几分妙趣。

宝顶大佛湾牧牛图画面长27米,高5多米,全图随着山岩地形的弯曲,巧妙地结合岩壁上的流水,刻出崎岖的山径,静美的林泉。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里,刻出10个牧童放10条水牛。

图中牧童或袒胸憩睡、或牧歌高奏、或并肩谈笑、或挥鞭打牛、或牵牛徐行,牛儿或卧、或息、或吃草、或饮水、或昂首舔食、或控勒不可遏制。这些逼真的造像,情景交融,风趣盎然,表现了宋代牧童生活,似史诗般的载入石刻史册。

牧牛图右刻“朝奉郎知润州赐紫金鱼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可知此图系根据杨次公的牧牛颂而作。

杨次公即宋代大臣杨杰,杨杰所作证道牧牛颂,苏东坡所著十八大阿罗汉颂,皆为题前代名画之作。赵智凤在100余年后依颂词造像,故以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命名。

牧牛图刻10组造像,每组一则颂词,第一组为牧牛遇虎组雕,共刻3组造像,出口右面刻一猛虎,头朝下,尾向上,做下山姿势,暴眼圆睁,象征邪恶,好似向牛群扑来。

牧牛遇虎组雕第一组,一牛昂头怒吼狂奔,一牧童在牛后而立,双手用力牵拽,作相持状。牛头右侧刻颂词:“突出栏中莫奈何,若无纯绻总由他,力争牵上不回首,者么因循放者多。”

牧牛遇虎组雕第二组,一牧童背上背斗笠,右手举鞭打牛,左手牵牛绳,牛勉强回头。

牧牛遇虎组雕第三组,一牛奔跑下山,一牧童头扎发结,身穿对襟衣,左手扬鞭,右手牵牛,立于牛首之侧。上方刻颂词:

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

虽然牛似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

牧牛图第四组为雨中牧牛组雕,刻一牧童头戴斗笠,背上捆一鸟笼,爬山遇着狂风暴雨,一牛随之而来,立于山岩间。

牧牛图第五、第六组为并肩谈笑组雕,刻两牧童并肩相依而坐,他们相互耳语,谈笑自若。右旁一牛站立,偏着头竖着耳,仿佛在倾听主人的话语,左旁一牛卧下吃草饮水。

牧牛图第七组为握绳缚牛组雕,刻一牧童,面带笑容,头扎二个发髻,眼视前方,左手握绳、右手指牛,准备前去缚牛,形象生动。

牧牛图第八、第九组为牧歌高奏组雕,第八组刻一牧童偏头斜睨,笑嘻嘻地拍手与牧歌相和,牛在旁低头伸舌舔足蹄。

牧牛图第九组刻一老牧人将牛赶至危岩耸立的岩壁下,让牛儿痛饮那流淌的山泉,他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倚岩而坐,双手横笛、凝神吹奏牧歌,那悠扬动听的笛声,唤来放牧的同伴及天上的仙鹤。牛后有颂词一首:“全身不观鼻嘹天,放者无拘坐石巅,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不食向人前。”

牧牛图第十组为袒胸仰睡组雕,刻一牧童在树荫下,袒胸裸腹仰身憩睡,旁一调皮的小猴却从树上爬来摸着牧童的头,唤他醒来都不知道。他放牧的牛儿,饱餐山中的野草后,也在一旁卧地休息。

最后刻赵智凤像,结跏跌坐,头上有题诗,写道:

无牛人自在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

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

古代工艺匠师们在封建时代里,而又在为宗教造像,所雕的题材是要严重受到宗教束缚和限制的。牧牛图是属佛教题材,以猛虎威吓,迫使牛儿狂奔怒吼,经过牧人的驯服,最后人和牛睡下安静了,这是以“牧牛比喻修心”的方法。

这幅图由于匠师们生活于民间,对牧童生活有浓厚的感情,故在造像过程中,以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人们看后,不为宗教题材内容所惑,反而觉得是宋代牧童社会生活的一部“史书”。

宝顶经目塔原名本尊塔,又名祖师塔。因塔上刻有《武周刊定众经目录》,遂定名为经目塔。经目塔在宝顶小佛湾,是用石砌成的亭阁型四方形飞檐塔,坐南朝北,高7米,分3层,每层都有飞檐隔开。

第一层塔正面中部有一圆龛,龛中坐一鬈发人。檐口榜书“佛说十二部大藏经”8字。塔的其他三面密密麻麻刻着佛经目录。

第二层塔正面龛内刻毗卢佛一尊。东面,龛内刻卢舍那佛,龛外两侧刻偈语: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西面龛内刻释迦牟尼佛,两侧有偈语。南面,龛内刻一鬈发人,两旁也有偈语。塔身各面的圆龛下方密刻佛经目录。

第三层每面都刻坐佛一尊。

经目塔上有许多怪字,一般字典辞书难于查找。塔上刻的众多的佛经目录,是珍贵的历史文献。

塔的原名为祖师塔,或许是塔下埋着古代圣寿寺高僧的遗骸,或许塔内藏有经书。塔上刻的偈语,有的能理解,有的则令人扑朔迷离。

登上宝顶山圣寿寺山门上悬匾额一方,书“圣寿寺”3字。庭院两侧是四大天王殿。前方大殿上高悬一张匾额,书“圣寿禅院”4字,红底金字,熠熠生辉。

第一重是玉皇殿。殿内塑玉皇大帝像,旁边侍立金童玉女,两侧配祀关圣帝君、文昌君。再往里走是大雄殿,塑大日如来丈六金身。背景塑天龙八部,顶上站立大鹏金翅鸟,显出灵鹫仙境,妙丽庄严。

第三重为三世化殿。佛坛上塑三世佛,两侧塑十六罗汉,姿态各异,顾盼如生。

第四重为燃灯殿,供燃灯佛。

第五重是维摩殿,殿中佛坛上刻石床一张,床上刻作卧疾状的维摩诘居士像。居士上方刻一宝座,文殊菩萨端坐其上。

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诘居士精通佛理,常伪装患病,当别人前来问疾时,他就大谈佛法。释迦牟尼曾命文殊菩萨前往问疾。文殊多才善辩,俩人谈佛学,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殿内石刻就是展现文殊问疾的场面。

圣寿寺是南宋大足僧人赵智凤所建,因晚唐密教居士柳本尊在广汉所建寺院曾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敕号“圣寿本尊殿”,赵智凤为纪念祖师柳本尊,因此仍以“圣寿”命名。

在宝顶山大佛湾东面500米处的小山头上,矗立着一座转法轮塔,八角形。此塔因上大下小,与通常所见的塔不同,人们把它叫做倒塔。

倒塔分八面四级。第一级塔身每面宽一米,每面都镌有一个椭圆形浅龛,龛内立一尊菩萨,头戴宝冠,胸饰璎珞,栩栩如生。

第二级八面各开一椭圆小龛,龛内刻一尊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

第三四级与第二级略似。塔顶端稍向外突出,顶上堆有乱石。由此看出,倒塔可能是未竣工的宝塔,可能是原拟建一腰鼓形塔,建至第四级时因故未竣工,致使外形上大下小成了一座倒塔。

北山佛湾宋刻转轮经藏窟,俗称心神车窟。这窟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安排和谐协调,对比强烈,保存完好无损,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

转轮经藏窟坐东朝西。窟正中凿一巨大八角中心柱。柱础高大,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

露盘周边浮雕栏杆,栏杆上有数十嬉戏儿童,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柱上部做八面形高厚顶盖,每面以楼阁宝塔为饰。柱中部镂空环列八柱,支撑于露盘之上,顶盖之下,成八柱亭式法轮形制。

此转轮中空透光,圆满地解决了支撑和采光的矛盾,真是匠心独具。

转轮经藏表示法轮常转,佛法无边。窟正壁刻释迦牟尼,左右刻迦叶、观音和阿难、大势至侍立两侧。左右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三壁有供养人像6身。窟口两侧各立一护法金刚,威武凶猛。

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尊气质不同,各具风采,精美绝伦。

左壁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座,莲座架在青狮背上,吼狮昂首扬鬣,好似奔驰于理想之地。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嘴唇柔薄上翘,表示他博学广闻,多才善辩,给人以精力充沛和自负的神情。

他眼睛微闭,敛指胸前,似在沉思之中默默探索宇宙之法。他头戴方形宝冠,身着褒衣博带,胸前璎珞精巧细腻,面貌圆润,鼻梁高挺,双眼细长半垂,手臂手指秀美、灵巧,被艺术家誉为“东方美男子”。

右壁普贤菩萨,结跏跌坐于莲座,莲座置于白象背上。宝冠以佩玉、珠链、花草为饰,刻纹婉转流丽。隆鼻、长眼而目光向下,薄唇而嘴角微微后收,泛起一种似笑非笑、欲笑又忍的神情。他脸型清秀、圆润,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凝神深思,端庄透温柔,文静含妩媚。

玉印观音,也叫宝印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宝冠纹样类几何形,或椭圆,或三角,条条线条皆由颗颗珍珠串联而成,整个宝冠玲珑剔透,项下璎珞繁饰,历800多年而无一损毁。

玉印观音胸前丝巾绾结下垂,衣带错落繁复飘然座下,中间一条彩花腰带,环钏、佩玉、花瓣相串甚为别致。面颐丰满,肌肤细嫩。嘴唇由几块方块组成,没有圆润感。她那刚正不阿而慈祥的面容令人难忘!

日月观音,又称六臂观音。结跏趺坐金刚座上。宝冠以花草为纹而无璎珞,镂空别致。

日月观音胸前璎珞或串珠浑圆,或玉佩绫形,或莲瓣含蕊,或花蕾初绽,繁复对称,雍容华贵。鼻梁高棱,眼帘低垂,神情安详自在,端庄温和。

她面庞丰满而有弹性,两只向上举的手臂圆润细嫩,胜似玉笋,肌肉质感特别强,实在让人惊叹匠师的雕刻技艺!

左壁如意珠观音和右壁数珠手观音,皆立于莲台上。如意珠观音,宝冠由珠环佩玉拥簇而成,冠上有坐佛,冠顶头巾半掩,嘴角似笑如忍,双手捧一如意珠置于腹前。

相传如意珠是佛祖前生冒险入海取得的摩尼珠,能使世人富有。

数珠手观音,宝冠纹式团团卷卷,宛转回旋,变化无穷。脸庞椭圆、高额、细眉、隆鼻、长耳、双眼做垂帘之状。嘴角上翘带笑。两手相抚,亭亭玉立。

两像装饰味特浓,天衣厚重,全身胸、腹、两袖及天衣下部都是锦花繁缨,珠珞玉佩,似可听至微风吹动的“叮当”妙音。繁缨衬托纤纤玉指的白嫩脸庞,更觉吹弹可破。

文殊、普贤面前的狮奴、象奴,玉印观音、日月观音前面的两对侍者都各具个性,特征突出,栩栩如生。此窟雕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真是集东方美人于一窟,称得上美神荟萃图。

北山佛湾的数珠手观音是一尊脍炙人口的精品。这尊雕像,头戴花冠,发丝垂肩;头向左侧低俯,目光下视,含颦欲笑;右手轻拈一数珠串,左手握抚扼右腕,交叉于腹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显得悠闲自若。

她袒胸露臂,衣裙飘拂,颇有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趣。整个神态,天真腼腆,幽思含情,容貌俏丽妩媚,因而被人们昵称为“媚态观音”。

这尊数珠手观音从雕刻技巧上看,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特别是对于面含微笑的处理,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北山佛湾《赵懿简公神道碑》两旁内外窟壁上刻有范祖禹敬书的《古文孝经》,被称为“环宇间仅此一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道被儒家学说认为是首要的人世伦理道德,主张“百行孝为先”。《孝经》又分《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

据传,秦始皇时,与儒家对立的法家人物掌权,搞了焚书坑儒,烧毁了儒家的全部经典著作,《孝经》也遭焚烧的厄运。

刘汉王朝建立后,当初侥幸跑脱的儒生凭着记忆记录下来的《孝经》,叫《今文孝经》。后来,又在孔子的旧宅,发现了孝经的原文,就称为《古文孝经》。文只有18章,古文有22章。除古文“闺门章”没有外,其他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是分段设章不同而已。

在宗教石窟里面刻佛经是比较多的,刻儒家经典则罕见。这也是北山《古文孝经》的又一价值所在。南宋《舆地纪胜昌州》列《古文孝经》条目,下载司马光语:“始藏之时,去古未远,其书最真。”范祖禹也说:“古文庶得其正。”对《古文孝经》作了高度评价。

多宝塔因其位于大足县城之北的龙岗山巅,故人们称之为北塔;又因观之是白色,人们也谓之白塔。该塔建于1147年至1155年,为内楼阁外密檐的八边形砖塔,内8层,外13级。

在塔身内外,镶嵌有127龛造像,主要有释迦牟尼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孔雀明王、摩利支天、双林法寂等造像。

其造像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进入塔内,拾级迂回而上,临窗四下眺望,大足县城和四周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旁注]

如意 它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钵 又称钵盂,是佛家用语,指僧侣的覆钟状饮食器皿。也称钵多罗,也是佛家用语,同样是指僧侣的食器。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用作向人乞食之用。

杨次公 名杰,别号无为子,北宋人,1063年至1086年为礼部员外郎,知润州。杨杰精于佛学,遍历禅林参寻知识。杨杰与苏轼同时,东坡集有杨杰诗序。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关圣帝君 即在我国道教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五虎上将之首,字云长,美须髯,武勇绝伦,与刘备、张飞结义于桃园,即所谓桃园三结义。平定西蜀,督师荆州,曾经大破曹军,他的忠义大节,永垂青史。

吴带当风 吴道子是我国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后人也以之赞美高超的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文殊菩萨 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

普贤菩萨 曾译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许多日本真言宗人士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化身,密教是由金刚萨埵所开创。另一说金刚萨埵为大势至菩萨或其他佛、菩萨所示现。

[阅读链接]

关于多宝塔,传说颇多,或为鲁班所造,或为赵巧所造,或为神仙所造,或为晚唐末年昌州刺史韦君靖所造,或为历代人民所造。特别是冯楫造塔之说,流传甚广,也为普遍。

冯楫官衔颇多,相传其幼年丧父,其母于贫病交加之际,将其托养于他人,忍痛外出叫花谋生。冯楫成年后一直做官,官至劝农史,且思母心切,曾派人多方打听其母下落,皆杳无音讯,其50岁大寿时,与其双目失明,成了叫花婆的母亲重逢。

冯楫将其母扶入家中,精心侍候,并请名医,为其疗疾。不久,其母双目重见光明,冯楫高兴万分,认为是佛和菩萨显灵,于是出资修了该塔,以示后人瞻仰。

传说归传说。考其史实,该塔确实为冯楫出资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