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奇葩——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是我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我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
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道佛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自秦汉以来,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泰山石刻现存1800余处,其中碑碣800余通,摩崖石刻1000余处,大体分布为岱庙157处,岱麓215处,登山东路576处,岱顶258处,岱西80余处,岱阴44处,灵岩寺400余处,神通寺100余处。
秦始皇封禅的第一名刻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残缺。堪称稀世珍宝。
秦始皇帝嬴政,是在战国纷争的条件下灭掉六国建立统一封建帝国的皇帝,他于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时年仅13岁。即王位后,励精图治,为建立统一大帝国东征西伐。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前225年又灭魏,随后,在前223年至前221年内,秦国连续灭掉楚、赵、燕、齐,并于公元前221年宣告统一大帝国的建成,嬴政因“功过三皇,业比五帝”而称皇帝,当年39岁。
这个大帝国幅员之大,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据《史记》记载,秦的疆域“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从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第一件事就是封禅泰山。
泰山位于我国东部,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
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所以在远古时期就有“泰山封禅”之说。
封禅的本义是异姓为王,新天子答谢天帝,兼向臣下表明自己是“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者”,即昭显权力的正当性。这种典礼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原始祭天仪式。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也曾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讽,理由是资格不够。
当时的封禅泰山,已成为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史记·封禅书》中又说: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上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席用葅稭,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由此可知,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就率文武大臣开始了千里东封泰山。
那时,秦始皇一行先到峄山,在山上立石铭记秦的功业,向齐鲁士人明确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不至于重蹈齐桓季孙之覆辙。
秦始皇的峄山之行是其封禅泰山的序曲。之后秦始皇才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
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所谓“封禅”,就是在泰山顶上祭天,在泰山脚下祭地。前者叫封,后者叫禅。然而又说,帝王上泰山顶上祭天最好不要坐车,非坐车不可,也要用蒲草裹起车轮子,以免辗坏山上的一草一木,才表示得出对泰山的敬重。
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秦始皇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
秦始皇一气之下,不许儒生们参加祭典,自己带着亲信大臣们上了山。沿途不好行车的地方,就砍树伐草,开山凿石。他心想:“我倒要看看泰山的神其奈我何?”
秦始皇的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劈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封禅泰山后,秦始皇即命丞相李斯在泰山摩崖处刻下功德铭石。“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向天下表明秦王朝具有封禅资格并实现了这一旷世大典。
秦始皇封禅大典后不久,天色突变,乌云滚滚,眼看就要下大雨。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
秦始皇也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脸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
正在危急时候,秦始皇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这位不可一世的大皇帝,赶忙双膝跪在树前,两手死死抱住树干,口中念念有词,哀求树神保佑。
雨下得快收得也快,不久就停了。秦始皇还真以为树神在护驾,于是就加封那棵救他的松树为“五大夫松”。
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即公元前209年,也来到泰山封禅,并在秦始皇功德铭石处留下了石刻诏书。
秦始皇和二世的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多次迁移,安置在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四面宽窄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
两世的刻辞均为李斯所书,而将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功德碑,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刻制,共78字。
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泰山刻石价值极高,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因其篆法圆润,骨气丰多,故称其为“李斯小篆”或“玉箸篆”。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秦泰山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李斯小篆不仅在书体上,而且在书法神韵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
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宋刘跂《秦篆谱序》中说:“李斯小篆,古今所师。”
《岱史》中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
元赫经在诗中赞道:
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
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清宋思仁《泰山述记》记载:
夫李斯小篆为八分之祖,斯不义不足论,而碑实为可宝,能继周之石鼓鼎铭,为汉金石刻之前步焉。
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绩。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就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
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我国成为政令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由此足见其价值之重大,所以秦泰山石刻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刻。
[旁注]
盘古 我国古代“盘古开天”的民间传说,在太古的时候,宇宙像一个鸡蛋,混沌未开。里面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经过18000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宇宙分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开始有了天和地。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43年),我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齐鲁 “齐鲁”一名,因于我国先秦时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博士 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朝时,博士官是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并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即为小篆。一直在全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阅读链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各地曾先后刻石七处。及二世立,又“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现大都湮没无存,唯存《秦琅琊刻石》86字和《秦泰山刻石》10残字,更为历代学者视为珍宝。因此许多文人争相传拓,有的还依所藏拓本摹刻于石,以期流传永久。
据文献《金石录》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登封泰山,兖州太守模本以献,计40余字。《广川书跋》载,宋庆历间,宋莒公宋庠摹刻48字本于东平郡;奉符令江邻几“患四方求者日至,厌于供命,又摹刻于县廨。
明锡山安国藏165字本和53字本,相传皆为宋拓本。清乾隆间,邑人聂剑光以明拓29字本摹刻于县署土地祠《太极图碑》之阴,岱庙碑廊。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