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仇兼琼韦皋完成大佛
在海通大师圆寂之后,乐山大佛修建工程一度中断,大约过了10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了下来。
又过了40年以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再次捐赠自己的俸金,并率人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韦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的碑就在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上面载录了开凿大佛的始末。
乐山大佛开凿前后历时90余年,713年始至803年止,中间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皇帝,换了海通、章仇兼琼、韦皋三届主持人。
三届主持人中除海通为民间僧人外,章仇兼琼与韦皋均是地方行政长官。章仇兼琼为剑南道团练副使和剑南节度使,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南康郡王。因此,其实乐山大佛大部分工程是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完成的。
713年至730年是海通主持修建乐山大佛的18年,其中策划与筹措资金耗时约10年,实际用于开凿的时间仅8年,他便积劳成疾病逝,《大像记》记载其“全身未毕,禅师去世”。
海通只开凿成形了大佛的头部至胸部工程便去世,其余大部工程都是章仇兼琼与韦皋主持完成的,特别是主持收尾工程的韦皋。
章仇兼琼大约用了7年时间主持了大佛胸至膝部的工程,而韦皋却主持了“莲花座上及于膝”工程,大佛“丹彩以章”、“金宝以严”的通体上色工程,“像设以俱”的九曲栈道工程,“万龛灯焰”的佛窟其余小佛及韦驮护法神工程,还有尤为艰巨复杂的大像阁工程等,耗时15年。
也就是说,整个大佛修造工程,除去筹措资金及中途受“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影响的停工时间,实际用于开凿大佛的30余年时间,地方政府便主持开凿了22年,承担了近四分之三的工程量。
在工程资金的筹措形式上,海通仅靠十方檀越支持的民间募资形式,资金筹措量及后劲支持非常小,而后章仇兼琼与韦皋两人虽曾慷慨解囊,章仇兼琼“持俸钱20万以济经费”,韦皋“以俸钱50万佐其经费”。但实质在两人主持大佛工程的过程中,大部分工程款动用的是地方财政的税收资金。
《大像记》记载:“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营”,即是用地方上缴国库的麻盐税来支持大佛修造。而韦皋在《大像记》中提及此事用了“诏赐”两字,这就说明动用地方麻盐税是得到皇帝恩准的,由地方政府立项上奏折,皇帝审批下诏,方可动用国库税收。
这样在修造资金上就有了根本的保证,这恐怕是大佛工程得以胜利完工的主要原因。
唐朝朝廷能将凌云山栖鸾峰这块临江的风水宝地,无偿地划拨给海通修造大佛,可见朝廷对大佛修造工程是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的。
整个大佛工程的完工,既凝聚了几代主持人的心血,也凝聚了广大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客观地讲,也和当时统治者的倡导及国力、财力的支持分不开的。
乐山大佛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唐贞元十五年之前。
清嘉庆《乐山县志·金石》卷十五记载:
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也多湖。记其存者云:凌云寺灵山大像前敕、断采捕贞元十五年九月回日。
明确指出当时大佛为“凌云寺灵山大像”。
凌云寺创自开元年间,至贞元年间,大佛名称中含“凌云寺”之名当属自然。大佛又称“灵山”,应该与凌云山当时称为“灵山”有关。
凌云山又叫做灵山。可能来自于蜀王开明氏鳖灵。《太平震宇记》卷八十六记载:“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称:“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帝登此,因名灵山。”
《舆地纪胜》卷一八五记载:“灵山,一名仙穴,在间中之东十余里宋江上,有古丛帝开明氏鳖灵庙存焉。”均证明间中县灵山是因鳖灵得名。
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处于青衣江、岷江交汇处,此处恰好也与鳖灵有密切关系。《水经注·江水》卷三十三记载:南安“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而“鳖灵即位,号日开明帝”,说明鳖灵在乐山定居过一段时间。现凌云山下街道犹名“篦子街”,篦子即“鳖子”的通假,鳖子即鳖灵。
因此,凌云山极可能与间中的仙穴山一样,因鳖灵登临或建过鳖灵庙的缘故而被称为“灵山”,并一直沿用至唐代。
另外,灵山或许因佛家之说而得名。凌云山,因青衣江又名为青衣山。宋代范成大《吴船录》称:
渡江游凌云,在城对岸,山不甚高,绵延有山顶,故又名九顶,旧名青衣山。
但随着开元年间凌云寺的创建,山上僧徒日众,佛教盛况空前,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以佛经中的山名来称呼凌云山,而与佛有关的名山,则是众所周知的“灵招山”,梵名党周崛,简称“灵山”。
《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灵山为释迦牟尼佛居住的说法地。因此,凌云寺僧因凌云山正在开凿大佛,借此与佛有关的山名称凌云山。
此外,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称:“灵查山碑。唐正元中,憎乾光为其师道真令徐宇彝撰碑,而碑刻于长庆中。”
嘉庆《四川通志·金石》卷五十九称“灵招山碑”于嘉定府乐山县下,说明乐山在唐代有山名灵山。以乐山佛教发展状况来看,非凌云山莫属。
贞元十九年,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在文中称大佛为“凌云寺大佛石象”。看来,大佛已定名为“凌云寺大佛像”了。
宋代,大佛又称为“凌云大像”。陆游作礼佛诗,题作《谒凌云大像》,说得十分明确。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六记载:“佛耳泉,在凌云大像耳后。”也使用了这一名称。
明代,大佛又改称为“凌云大佛”,再不用“大像”之称了。明万历《嘉定州志》记载孙征兰一副对联,题作“凌云大佛顶”,是很好的证明。
乐山大佛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旁注]
节度使 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改称都督,唯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团练副使 团练使全名为团练守捉使,是唐代的官制,负责一方团练,即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
檀越 原意指通过布施的手段越过痛苦的苦海。由印度传至中国时原本只有一个“檀”字,意为“布施”,“越”是后来佛法传入我国,为了方便中国人理解文义后加上去的。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
金石 在我国历史上据说的“金石”,金就是铜的意思,有铭文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这些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上,对研究我国古代的经济、历史方面有重要作用。
《舆地纪胜》 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王象之编纂,自序谓:此书“以郡之因革,见于篇首,而诸邑次之,郡之风俗又次之,其他如山川之英华,人物之奇杰,吏治之循良,方言之异闻,故老之传说,与夫诗章文翰之关于风土者,皆附见焉。”后人以其详赡分明,体例谨严,考证极其核洽,誉为南宋全国性总志中最善者。
韦驮 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我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世传佛陀涅槃时罗刹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天乃急追取还。其身着甲胄、合掌、腕捧宝剑。于我国自唐初之道宣律师感得其像后,各处之伽蓝均设有其神像。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少时受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诗歌很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阅读链接]
20世纪30年代起,乐山大佛又称为“嘉定大佛”或“嘉定镇江佛”,这是因为乐山在南宋以来直至清末,为宪章府治或嘉定州治,故名大佛。这是首次以行政区名来称呼大佛。或许说明大佛的知名度有了校大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四川省首次公布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定名为“凌云寺摩崖造像”的同时,也注明即“嘉定大佛”。同时,大佛又开始名为“乐山大佛”,这当然是以新的行政区名乐山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