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精品——石刻荟萃

桂林石刻分布于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其中,“桂海碑林”的龙隐岩和龙隐洞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

云峰山摩崖石刻在山东莱州东南,与天柱山石刻一起统称“云峰刻石”。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一处,是魏碑书法代表作之一,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龛摩崖造像是我国隋至宋代佛教造像,始凿于隋,多为唐代造像。造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为集中。该石窟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

多姿多彩的桂林石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中,广泛分布着各类石刻。

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巨大,集中反映了桂林乃至广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桂林石刻群以摩崖为主,包括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有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也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

桂林石刻中著名的有:唐《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宋《元祐党籍》、清刻《五代贯休画十六尊者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体有题名题记、诗词曲赋、赞颂歌铭、论说评议、序跋书札等。书体篆、隶、行、草俱全。造像均为佛教内容。

桂林是全国宋代摩崖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古人有“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之说;桂林石刻种类繁多、文体丰富,题材广泛,且流传有序。

桂林石刻以山水为依托,与甲天下的秀丽山水互相映衬,拥有众多的名人佳作,如唐代韩云卿的“舜庙碑”,宋代黄庭坚的“五君咏”、蔡京的“元祐党籍碑”、《米芾自画像》等,均为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著名碑刻。

碑刻界历来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之说。清朝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中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唐宋士大夫度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

这种题岩赋诗之风一直盛行到近现代,桂林可谓摩崖石刻的“渊薮”。

桂海碑林在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件、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

年代最早的,是唐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蔡京真迹《元祐党籍》碑,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现在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很高。

《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实。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尖锐指出当世“民怨神怒”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而“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也谬乎!”

石曼卿《饯叶道卿题》,笔法坚劲,是传世稀品。米芾、程节《赠、答诗》,朱颜、章岘、方信孺以及明人周进隆、清人谢启昆的题诗,都有较高艺术水平。

1665年所刻阳线观音像,线条精细,面容丰满,髻堆上有3个小头像,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书“佛”字,糅书、画为一体,匠心独具,颇有欣赏价值。

南溪山石刻现存145件,除记事、题诗、题榜、题名,还有铭文、歌诀、对联等。其中,826年刻于南溪山北玄岩洞口的桂管观察使李渤《南溪诗·序》,及其兄李涉《玄岩铭并序》,都是李渤用隶体书写的,诗、铭文、序、文词清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玄岩洞旁有一小洞,内刻“夕室”两字,也为李渤所书。白龙洞内,有李渤的《留别南溪》诗,是1150年张仲宇等命人刊刻的。

还有李时亮的《白龙洞题诗》、关尉宗的《苗子居等五人同游白龙洞记》,吕愿忠的《白龙洞诗》。刻于玄岩的则有《朱颜胡长卿唱和诗》、翟子墅的《玄岩题名》,黄应武的《玄岩词》等。

月牙山石刻有石刻24件,多为纪游性题名、题诗,题榜和营缮记事。最早的是1330年的《隐真岩建阁施舍题名》,除记载捐款信士姓名,还历述唐以来隐真岩道教的兴衰。是研究唐、宋、元时期桂林道教历史的珍贵资料。

1515年,陈彬开凿月牙山游览道,直达龙隐洞,月牙岩内尚存陈彬、孟洋、徐淮、龙奇、周进隆、翁茂南、詹玺等人的唱和诗。周进隆的“天子万年”榜书和陈彬的《月牙山记》等,均刻于此时。

清代石刻较多。较著名的,有1827年著名画家张宝的《登月牙山远眺诗》等。

象鼻山石刻现存石刻64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

水月洞石壁上两幅巨大的摩崖,是宋乾道二年,即1166年的张孝祥《朝阳亭记》和《朝阳亭诗》。

《记》文大意是,张孝祥与好友张维,朱元顺来游,张维酷爱此处山水,流连忘返,僧人了元明白他的心意,便在岩前建亭。亭竣工后,再次来游,张维要张孝祥给亭起名,张孝祥想起他们在建康共事时也曾建过亭,取名“朝阳”,以示张维“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于是仍旧用“朝阳”两字给新亭起名,并且把水月洞也改名朝阳洞。

张孝祥认为这是件有纪念意义的事,便把他在建康时写的《朝阳亭》诗,和后来在桂林写的步原韵两首,一起刻在《朝阳亭记》旁边。

1173年,范成大任广西经略安抚使,认为水月洞之名自古流传,十分恰当,而朝阳洞之名隐山又早有了,不宜重复,应恢复水月洞名称,便特地刻《复水月洞铭》于石壁,并在序言中写道:“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水月洞内还有宋代张维、张自明、曾宏正等人的诗词,都属佳作。1197年,杜思恭刻《陆游诗札》,为后人留下了陆游的珍贵手迹。

1231年张茂良的《赵公德政碑》,是研究赵崇模这位历史人物的珍贵资料。张釜《范藻等五人水月洞题名》、陈畴《水月洞题记》、卓樗《赵繇夫等二十一人水月洞题名》,均为较好的书法作品。

芦笛岩、大岩都在光明山上。芦笛岩壁书主要分布在灵芝山、顶天柱、水晶宫等洞内岩壁上,共有78则。最早一件署明“永明”年号,当是南朝齐武帝时游客留下的。其他壁书有题名、题诗、记事、题榜等,都是纪游性质的。

其中唐代柳正则、僧怀信,宋代赵温叔、僧溥法,元代演陀道人,明代周禧、沈其梅等人的题名题记,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芦笛岩还有许多和尚、道人的题名、题记。从中可窥见桂林古代宗教人士活动的情况。

大岩在光明山东西,距芦笛岩约500米,洞口十分隐蔽。岩内共有壁书93则,两岩壁书,绝大部分出自老百姓的手笔,没有艺术加工,也不存褒贬,真实记载当时历史事件片段。

中隐山在宋代是风景游览点,山有上中下三洞,名为佛子岩、吕公岩、张公洞。现存石刻16件:有题诗、题名、题榜、记事等。

最早为1079年的《刘谊等四人佛子岩题名》。题诗的只有吕愿忠,他在同一天内作七绝、七律各一首,刻于中洞吕公岩,诗中说:“此处得名爰自我,要须题作吕公岩”。两诗状叙中隐山景况均较传神,不失为雅唱。

1159年张仲宇的《桂林盛事记》,历述宋以来王祖道等地方官对桂林的建设和此地人才辈出的盛况,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1173年僧祖华的《修造福缘寺记》,反映历届地方政府对中隐山福缘寺的修缮情况。文中还说到僧祖华和道家唐法超共同“募缘十方,重建福殿”的事。一僧一道,合作建殿,这是宋王朝推行僧道并举政策的产物。

此处还有张维的《张公洞记》、《罗愚等十人中隐山题名》等。

隐山现有石刻85件,最早为825年刻在北牖洞的《李渤吴武陵等人隐山游记》,是吴武陵“奉命操笔,倚岩叙题”的,故碑面未经加工。

北牖洞口,还有宋代理学家张栻1178年所书“招隐”两字题刻。石刻中内容较好的还有1154年吕愿忠的“六洞”诗,1259年李曾伯的《游隐山诗》,1557年周于德的“六洞“诗,和清代曾燠、胡与玲、曾在埏等人的作品。

1819年刻于招隐洞口的《隐山铭》,是名重当世的学者、两广总督阮元的作品。此文作于阮元56岁生日,他说:“近年所驻之地,每于是日避客独往山寺……是日避客于此山,贯行六洞,竟日始返”。身为总督,生日避客,也属难得。

叠彩山石刻范围包括叠彩山、于越山、四望山和仙鹤、明月两峰。有201件。内容分别为记事、题诗、题名、题榜、题字、绘画等。

风洞是最集中的石刻点之一。844年元晦的《叠彩山记》和《四望山记》,记载了叠彩山名称的由来,开发经过及当年的建筑设施。

1547年周的《无冤洞记》,将曾受冤而死的晋代将领高宝,隋代总管虞庆则、唐代桂州押衙乐生3人的冤状刻于石,使这些历史冤案昭白于世。

叠彩山石刻中题诗较多,而且多在“风洞”的“风”字上做文章。1194年朱颜的《访叠彩岩》,有“百越熏风里”、“六合本同风”句,是较好的诗作。明代周进隆、傅伦、刘台、杨芳、王鸣鹤等,清代袁枚、张宝、沈、严永华等都有题诗。

其中著名的,是袁枚的《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开头便是“泱泱天大风”,意境高远开阔,“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生动,形象。整首诗诙谐有趣。

1889年刻于迎风阁磴道旁严永华的《留题叠彩山》,是桂林两千余件石刻中唯一的女诗人的作品。

此外,还有唐代以来许多题榜、题字,楷、行、草、隶、篆各体俱全。郭司经书刻于1882年的大“寿”字,构思巧妙,内含“壹百寿”三字。1905年刘心原所书“风来”二篆字,有意横刻,大有迎风飘指势。

仙鹤洞曾是元代庆真阁所在,是道教活动区,现存石刻是研究桂林道教兴衰史的宝贵资料。

铁封山石刻现存摩崖石刻6件,多为纪事,兼有图像、题榜。777年刻石的《平蛮颂》,篆额为大书法家李冰阳,撰文为古文学家韩云卿,书碑则是“精于八分楷书”的韩秀实,3人均为时人所推重,这件石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此外,刻绘于桂林城北鹦鹉山上的《靖江府城图》,是我国现存两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图之一,它刻于1271年,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图。这幅地图最早采用写景式符号,是地图设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

在伏波山还珠洞中,留有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23岁到桂林任临桂县尉时的题名石刻,这是米芾书法中最早的作品之一,加上刻在龙隐岩内的《米芾程节赠答诗》,更是弥足珍贵。

桂林摩崖石刻花样品种数不胜数,上叠彩山,去木龙渡,游七星岩,转独秀峰,探龙隐岩,无一处不体现石刻的精妙。

南宋才子陈谠在遍观桂林诸山的石刻后,发出了“周南太史书”的感慨,并将桂林石刻与《诗经》、《史记》相媲美。多姿多彩的石刻浓缩了桂林1000多年的文化、哲学、历史、美学,让人叹为观止。

桂林的摩崖石刻犹如一部鲜活的历史,让游人领略到桂林历史文化的博大浩瀚,“桂林石刻甲天下”。

[旁注]

序跋 文体名。序与跋的合称。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及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置于书籍或文章前面,置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描写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或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

狄青 字汉臣,北宋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出身贫寒,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

李渤 字澹之,洛阳人。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820年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该升则升,该降则降。并上书言宰臣肖免等平庸误国,为权臣所顾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职言事,出为虔州刺史。821年调任江州刺史。

理学 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期,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我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史记》 我国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元晦 我国唐代文学家。河南洛阳人。活动于唐敬宗至唐武宗时期。元稹之侄,饶州刺史元洪之子。825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会昌初年任桂管观察使,官终散骑常侍。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40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阅读链接]

月牙山又叫龙隐山,在山西麓,有一北西穿透,长约60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的大洞。在北边洞口,洞顶有一条凹槽,槽内因水溶蚀留下的痕迹,极像龙鳞。

相传有一条老龙曾经隐睡在这个洞里,后来刘三姐的歌声感动了它,于是破壁而飞,现在在洞的东壁上还有“破壁而飞”四个大字。因此人们把这个洞称为龙隐洞。

在这个洞稍南的地方,有一洞穴,也因龙隐之名而称龙隐若。龙隐岩是桂林诸山岩中石刻最多的地方,著名的“桂海碑林”就是由龙隐岩和龙隐洞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