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封禅后石刻大兴

东汉光武帝刘秀,史称“高祖九世之孙”,但是已经历了数代,由嫡系转而旁系,只能说他是西汉宗室。

王莽曾于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刘氏皇权的统治被中断了。所以刘秀即位,才又续上刘氏皇权的系统,这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的一大政治特色。

刘秀是东汉的第一位皇帝,以维护刘氏皇权正统起家,以维持刘氏正统而即帝位,又以维护刘氏正统而终,总其一生,生于末世,以种种权术平乱世,兴一统,以旁系而继嫡系正统,是政治圈中善于纵横捭阖的人物。

公元54年,富平侯张纯联系了一些官员,上书建议光武帝封禅山。张纯作为代表,他向刘秀说:“自古以来,受天地之命而做人间帝王的,治理国家有了成绩,一定要举行封禅大典,向天帝报告自己的成功。”

“我目睹皇帝陛下受天帝之命,中兴汉朝政权,平定海内的叛乱,恢复了西汉朝廷的正统,安抚了天下百姓,天下平安无事,人民都蒙受再生之德,皇上的恩德像天上的行云,给人民的恩惠像雨水滋润大地,老百姓安居乐业,连中国本土以外的民族也仰慕您的恩义。”

但是,张纯万万没有想到,光武帝刘秀拒绝了他和同僚们的建议,刘秀说:“我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我能骗得了谁?当年齐桓公想泰山封禅都遭到管仲的阻拦,现在我却去劳民伤财,的确不能算是好事!”

但是3年之后,刘秀却一反常态,决心到泰山封禅。大约是他想到真的必须安排后事了,才马上想到泰山封禅。并且亲自寻找封禅的理由。

据《后汉书·祭祀》记载:

三十二年正月,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感此文,乃诏松等复案索《河洛》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列奏,乃许焉。

“赤刘之九”指刘秀。按汉代传说,刘邦是赤帝子化身。按阴阳五行说,汉为火德,火即赤,赤刘即刘邦。刘秀说是刘邦的九世孙,《河图会昌符》的整体之意是:刘秀应该上泰山封禅,如不利用这个机会,于皇位继承无益,若能认真利用,一切奸谋都可以防止。

公元57年,刘秀的车驾从洛阳出发,到达山东曲阜,汉王朝的宗室和孔子的后裔朝见刘秀并表示祝贺,刘秀也到孔子故居向孔氏后裔赐酒肉。

又从曲阜出发,到达泰山奉高。刘秀来泰山封禅,随从的贵族、官员甚多。大家在山下斋戒的同时,做封禅的准备:增加山上庙观中的道士,准备石刻,安置封禅坛。

关于封禅石料,光武帝女婿黄门郎梁松有一个长长的账单,刘秀以为“用石功难”,梁松不同意,坚持用新开的石料。据马第伯《封禅仪记》说,石料计有:

石二枚,状博平,圆九尺,此坛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时石也。时用五车不能上也,因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四维距石长丈二尺,广二尺,厚尺半所,四枚。检石长三尺,广六寸,状如封箧。长检十枚。一纪号石,高丈二尺,广三尺,厚二寸,名曰立石。一枚,刻文字,纪功德。

刘秀登泰山设坛祭天,举行封禅大典,刘秀上泰山之前,先派石工在泰山刻石。这块刻石虽未保存下来,但刻石文却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中。

刘秀在泰山下东南方举火焚柴,加牲畜于火上,叫做柴祭。随后登山,刘秀居车,以人挽车而上。诸大臣步从。中午以后,刘秀到达山顶。下午,待诸大臣陆续登上山顶之后,开始举行祭天仪式。此外,刘秀还着力强调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功绩。

仪式结束时,诸大臣及随从山呼万岁,山鸣谷应,十分壮观。当时,天有微云,从山下看山上,山顶在云雾之中,山顶上的人则不觉身在云中,山上山下的人互相称说,颇有神秘之感。

仪式结束之后,天色将晚。刘秀命令随从百官依次下山。刘秀自己则由数百人簇拥率先乘车而返。因为山道窄小,互相推挤,队伍绵延近20里。

天黑后,人们举着火把在崎岖陡峭的山道上蜿蜒而下。黑夜之中,面临高崖深谷,脚踏石响,不免胆战心惊。有的大臣饥肠辘辘,口中呻吟不绝。

刘秀于深夜回到山下,而大臣则至第二天天亮后才下山完毕。在夜间下山的途中,一些年老体弱的官员走得上气不接下气,无可奈何地瘫倒在岩石下。天亮后,刘秀派太医们一一去问侯。

刘秀下山之后,认为封禅顺利,兴高采烈地对臣僚们说:“昨天上山的时候,我的车子要快行,又怕催逼了前边的人;要停止,又怕踩踏了后边的人。一路上道路险峻,危险异常,真担心上不了山。幸亏我身体好,不觉劳累。只是你们诸位露宿缺饮,辛苦了。不过,我们这次封禅,无一人生病,那也是老天爷的保佑哩!”

刘秀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后,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完成了全部封禅活动。

从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经有“刻辞碑”。光武帝在泰山所立之石为已经定型的刻辞碑。其碑有序无铭,一共刻有687字,其字数明显多于前代任何一处石刻。其立碑地点记载得也很明确,是立于光武帝封禅坛以南约7米处。

据记载,东汉自光武帝以后诸帝,多有刻碑之举。如和帝公元92年,有《袁安碑》,117年有《袁敞碑》,两碑文都是篆书,碑上有穿。128年有《王孝渊碑》,长方形;144年有《景君碑》,碑身为圭形,也有穿。可见当时的刻辞碑已基本定型,但数量不多。

到了东汉后期,特别是桓帝、灵帝时期,宦官、外戚、豪族地主等生前权势显赫,豪华无比,死后厚葬,大修陵墓,豪华的墓碑和画像石等顿时大兴,一时丰碑林立,摩崖千尺。

泰山的《衡方碑》、《张迁碑》分别刻于东汉灵帝时的168年和186年,保存下来的东汉后期画像石60多件。

《张迁碑》碑主张迁,字公方,曾任谷城长,迂荡阴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

《张迁碑》阴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衔名及出资钱数,隶书,此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东汉后期诸多碑刻的形制、内容、铭文体例等至此已经基本定型,后世各代的碑刻,多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的。

就碑刻的形制而言,东汉后期的碑刻大都由碑身、碑首、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一般为长方形竖石,棱角规整,加工精细,有的还刻有纹饰,其下端皆置榫,以安装在碑座的卯眼中。

东汉碑首多为圆形或圭形,有的为螭首;大都有题额,有的额下有穿;题额有的为篆书,有的为隶书,有的阴刻,也有的为阳刻。

泰山《张迁碑》的题额为篆书阴刻,《衡方碑》的题额则为隶书阳刻。碑座多为方形,其上皆刻有卯眼,以与碑身下部的榫吻合。

就碑文的内容而言,东汉后期的碑刻字数显著增加,大都在500字以上,多者千言以上,如《衡方碑》刻文23行,满行36字,凡刻815字,字径4厘米,隶书。碑文内容以歌功颂德者居多,也有专为纪事者。其书体大都为隶书。篆书多见于碑额,其书法更为成熟。

就碑文的体例而言,东汉后期已经趋于完备。其标题大都以题额代替,标题之下为序文。序文之后为铭文,铭文多为四字一句的韵体文。铭文之后大多刻门生故吏衔名及捐资钱数,此举已成为当时风尚,是东汉后期门阀大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产物。

这一时期石刻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前代已有刻石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形制比较定型的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等一系列新形式的石刻,形成了刻石、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等石刻同时并行的繁盛局面,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

[旁注]

张纯 字伯仁,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亲为成帝侍中。张纯少年袭爵,哀、平年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东汉建立,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氙,每有疑义,就请教张纯,汉武帝非常器重,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次。

曲阜 位于我国山东省西南部,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曲阜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后汉书》 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5年的史事。

穿 即碑穿,我国古代在碑石上开凿一个对穿的圆洞,以备拴骡、马等牲畜之用,这个洞孔即称“碑穿”,多见于周代的早期无字碑。后代石碑也有所见。

圭 我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螭 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它是龙九子中的一子,好险,勇猛,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称为螭吻。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我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

[阅读链接]

对泰山石刻的著录和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时,曾详细著录了《秦泰山刻石》的铭文,为后代对秦刻石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应劭在东汉末年任泰山太守时,将汉武帝在泰山的立石铭文详细著录在《风俗通义》第二卷里,并首次著录了始皇封禅坛石阙,即无字碑的位置。

司马彪续《后汉书》时,把光武帝在泰山的立石铭文详细著录在《祭祀志》里。但真正把石刻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成就突出的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等。

此后金石学大兴,著录石刻之书纷至沓来,著名的有明都穆的《金薤琳琅》、宋濂的《贞石志》、赵山函的《石墨镌华》和清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王昶的《金石萃编》、孙星衍的《环宇访碑录》、冯云鹏的《金石索》和方若的《校碑随笔》等。

他们对泰山石刻的著录和研究,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因条件所限,均未能将泰山的石刻系统地集成专书,而且所录铭文皆无标点,不便于今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