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素质的变化

在我国,人口问题不仅表现为人口增长快、数量多和发展的矛盾,而且表现为人口素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的素质很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 35 岁左右,婴儿死亡率却高达 200‰,人口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也很高,因此被外国人蔑视为“东亚病夫”。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也非常低,文盲、半文盲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80%,每 10 万人中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 100 人,科技人员的数量更少。这些都是旧中国落后的标志。

表 3.2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素质的变化

指标

平均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文盲率

1949 年前

约 35 岁

约 200 ‰

80%

1990 年

69 岁

35 ‰

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素质有了显著改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40 多年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约一倍,成为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婴儿死亡率下降幅度更大,90 年代已降到约 3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指标也一直在上升。

据北京、沈阳、成都等 11 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从 1955 年到 1979 年,7 岁~18 岁男

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 5.6 和 5.1 厘米,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 3.25 和 2.21 千克。也

就是说,青少年每 10 年男身高平均增长约 2.3 厘米,体重增加 1.35 千克;女身高平均增

长 2.1 厘米,体重增加 0.92 千克。再根据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等在 1978 年至 1980

年组织的全国 16 省市调查,从 1975 年到 1979 年,我国青少年发育水平不论男女和年龄

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 13 岁到 15 岁年龄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等指标提高最快。

4 年间 13 岁~15 岁男身高增加 1.8 厘米~2.0 厘米,体重增加 1.7 千克~2.1 千克;女身高增加 0.9 厘米~1.3 厘米,体重增加 1 千克~1.3 千克。大大高于近百年来世界平均青少年每 10 年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度。

特别是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文盲率由 1949 年的 80%下降到目前的 16%;接受过大学、中学和小学教育的人口比重大幅度增长,1990 年每 10 万人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接近 1 万;科学技术人员和有一定技术熟练劳动力的比重也迅速增加。

图 3.2 1900 年和 1964 年我国每 10 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的变化图 3.3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0 年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人口素质的现

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从身体素质来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现有人口中,身体发育有缺陷、智力低下及残疾人还占一定的比重,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城乡家庭平均的生活条件和营养水平也比发达国家低许多,医疗和卫生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来看,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据 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有 1.8 亿,而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更低。尽管我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 但年人均教育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每年的人均教育经费都在数百美元,而我国 1993 年的人均教育经费仅约 10 美元,甚至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小学学龄儿童中,仍有 3%~5%没能入学,升入初中的约有 8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更低,只有 45%左右。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熟练工人、农民和技术人才却很少,特别是有高学历的人口和科技人员的比重很小。

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身体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身体素质高,就为该国或地区提供了良好的人力条件;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口却是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保证。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是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数量和素质是人口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增长能够促进其素质的提高;但当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的时侯,则会对人口素质的提高起阻碍作用。我国的人口数量过多,因此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样可以减少新增人口对积累资金的消耗, 使之用于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2.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则必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实现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管理经营的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这些都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证明,

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关键;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图 3.4 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国际比较,1992 年

  1. **积极提倡优生,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人口素质高低的形成,社会因 素固然起着主要的作用,但自然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对人口的身体素质来说,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提倡优生,避免有各种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现;加强妇幼保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要特别重视青少年和女性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 女性人口的素质较男性还低,特别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女性低于男性。而女性人口的素质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女性人口的素质,把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放在重要地位,保障女童正常的受教育权利。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和体格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首要任务。

思考题

  1. 我国人口素质现状如何?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否相适应?

  2. 平均预期寿命是否就是人口平均活的岁数?为什么? 讨论题

为什么说提高青少年和女性人口的素质更重要?

阅读材料

智力投资短期行为的特征

所谓智力投资,一般是指:“用于智力开发,使人们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各级学校的教育经费、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费用、受教育者支出的某些学杂费和成人业余教育经费,以及创办和发展各种文化事业的费用。”但是智力投资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获得收益。因此,除了金钱花费之外,还需要有时间的花费,即舍弃眼前挣钱的机会,暂时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收入。企业或个人是把时间用于去培训学习还是去挣现钱,常常有一个机会成本问题,即培训学习后能否将学习期间的经济损失弥补回来,并带来更多预期收益。如果培训学习能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则企业或个人进行智力投资的积极性就高;反之,企业和个人智力投资的积极性就不足甚至逐步下降,产生短期行为。

目前,在劳动力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短期行为。只求身体好,不求智力高,集中表现在青少年在校厌学、中途辍学,大学生、研究生也有弃学经商的现象,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就业后也不愿意学习文化和技术,这在农村更为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力量, 1987 年 7 月在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四川、云南、宁夏 9 省、自治区的城乡,对儿童接受教育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6 岁~14 岁学龄儿童在校率为 76.7%(城市学龄儿童在校率为 84.9%,农村为 74.6%)。世界许多国家学龄儿童在学率都达到 90%以上,我国与此有一定差距。

中小学在校生中呈现着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有望上大学的优秀生努力学习,多数无望升学的学生滋生着厌学的情绪,抱着“混”一个毕业证的态度对付学习。在

这种情绪影响下,怎能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呢?

学龄儿童在学稳定率也不高,大批流失生流入社会。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1987 年全国小学生中途退学的占在校人数的 2.8%,这意味着前一年全国约有 300 万小学生流失, 其中 80%是女童。中学辍学的比例也比较高,并有大批青少年因不能升入初中和高中而失学。国家教委的一份统计材料证实,1987 年全国小学升初中只有 68%,在农村,情况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据河北省有关部门对 13 个地、市,22 个县的 73 个乡抽样调查统计,1987 年~1988 年学年度初中学生辍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 5.42%,少数乡初中生流失率达 15% 以上。

与此相关,社会上“小商人”、“小师傅”、“小农民”不断出现,稚气未脱的少年摆摊、经商、割草、牧羊、驾机开车。一些地方已出现雇佣童工的问题,亦引人注目。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变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短期行为,但放弃智力投资是短期行为中最缺乏远见的行为。我国教育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不应归结于资金短缺,而应归结于不愿意为教育投资的短期行为。短期行为的长远恶果,普遍地降低着未来的劳动者素质。

(选自:李辰主编《就业·改革·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