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乡——什刹海

什刹海,旧称积水潭,亦称海子,含西海、后海和前海3个湖泊,因处在皇城之北,被称作后三海,与前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共同组成北京内城的六海水系。

这里古时曾是永定河故道,后为高梁河一段比较宽阔的河身。自元代在此处建漕运码头以来,吸引了众多的达官大贾、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寺庙、宅园与水岸堤桥在西山的映衬下,构成一幅帝京山水画卷。《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季相变幻之神韵。

由河道漕运发展而来

什刹海水域的名称,最早见于《金史·河渠志》,称之为“白莲潭”。金世宗时,在金中都东北郊野的白莲潭修筑了离宫,命名为太宁宫和北苑。金世宗完颜雍每年来此设朝达4个月之久。

自此,白莲潭一截为二,南半部就是后来的北海、中海水域成御园,北半部即什刹三海属郊外,有散布的村落。南北两部分水域开始朝不同方向发展。

1215年,蒙古骑兵攻占金中都,中都城内一片废墟,加之金中都水系水量不足,已不能满足城市日常用水需要,建都只能另选新址。

帝都选址要从政治、经济、交通和地理位置上综合考虑,水则是重要的地理因素。元朝在建大都时放弃金中都旧址,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从水源和漕运考虑的。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命精通天文地理和律历数术的大臣刘秉忠另行选址,以便兴建新都,其中轴线就是依积水潭的东岸划定。

而在这之前,南北交通、粮食征运、建设新都的石材木料,主要依靠大运河运输,货船只能到通州再经陆路转运进京。

1292年,忽必烈采纳郭守敬的建议,开始着手解决通州至大都的漕运问题,自昌平引白浮泉水,沿途吸纳西山诸泉,经瓮山泊和高粱河流入积水潭,沿海子东南角流出,绕皇城东北角,再沿皇城东墙向南流出大都城,向东20千米到通州,与白河相通。

工程于1293年完工。至此,南北大运河漕运全线贯通,积水潭作为北方终点码头,成为百货的聚散之地。

大运河沿岸建有米面市、珊瑚市、缎子市、皮帽市、鹅鸭市、珠子市、铁器市和柴炭市等各类店铺。马可·波罗曾赞叹这里是全天下诸城无能与之相比的。

元大都城与金中都比,城中心北移,将白莲潭全部圈入城中,南半部水域成为皇家内苑,北半部水域改称积水潭,也叫海子。并以中心台为大都城中心,以积水潭东西长度半径为大都城范围。

当时的积水潭水深面阔,东西宽二里,“汪洋如海”,北起德胜门西,东南至太液池,中间没有房屋、堤坝和街道,水天一片,南北往来货船在这里停泊,古人常用“舳舻蔽水”来形容积水潭港元代时的盛景。漕运文化的发展,为什刹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鼓楼前大街和积水潭北岸的斜街两旁酒楼茶肆密布,繁华非凡,特别是北岸街坊市肆繁荣,南北客商聚集,茶房酒肆、客栈会馆林立,是大都城的商业中心。

入夜,从杭州、秦淮两岸驶来的游船画舫上还有管弦笙箫、吴歌楚舞,湖中灯光摇曳,一派繁华景象。

元惠宗时任集贤大学士的许有壬,在一首《饮海子舟中答人招饮斜街》的词中曾有:

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垂暖香云何处一声箫。

又有《蝶恋花》道:

九陌千门新雨后,细染浓薰满目春如绣,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

由于海子沿岸一带地居要冲,歌吹发达,世家贵族和官僚贵戚开始在沿岸构筑宅邸园亭,积水潭一带俨然是画舫朱楼和绿杨城郭的江南景色了。

元大都的规划严格恪守了《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积水潭地区位于皇城之后,属于“市”的位置,从功能布局上奠定了元代这一区域市井繁华和柳绿花红的景观基调。

广化寺就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岸,广化寺始建于元代,是一座大型佛教寺院。传说是一高僧托钵化缘和筹措布施所建,寺也因此而得名。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鼓楼、钟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殿堂组成。

西院的主体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广化寺在后来的明代为净土宗庙,清道光年间改为子孙剃度庙。宣统元年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北京降格为北平府。1365年,在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修建北城墙,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迁移了约5000米。新筑成的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的北城墙将积水潭西北部分的水域隔于城外,另起名为“泓渟”,积水潭的面积大为缩减。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改称北京,因新建城墙和水系的变迁,积水潭的水源减少,加之多建低桥,漕运不再进城,积水潭的漕运功能完全丧失,由元代市井繁华之区一变而为封闭式水波潋滟的宁静之泊,玉泉诸水,从德胜门西水关入城,汇成方圆三四里的大水面,水味清甜,飞禽野鸟在湖面上往来飞翔。

此后,积水潭的水量日渐减少,浅处逐渐淤积为陆地,在水窄处修建了德胜桥和银锭桥,两桥将水域隔成3个相连的湖泊,自此,元代的积水潭被这两座桥分割成为前海、后海和西海三部分。

积水潭失去港口地位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美的水资源环境,吸引了众多官宦权贵环湖修园建第,不同宗教也建造寺庙庵观,文人墨客、商贾庶民,纷至沓来,纵游其间,或修禊、或雅集、或闲赏,成为京城著名民俗风情荟萃之地。

积水潭的名称也发生了众多变化,除原有的积水潭、海子等名称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西湖、北海子、西涯、北湖、莲花池、净业寺湖、后湖、什刹海等。

随之,贵戚纷纷在此择地营建私邸宅园,又成了名园荟萃之地,周围的风景园林逐渐兴盛起来。

最初以净业湖畔最为集中,不少帮助朱棣夺取江山的有功之臣都将宅园别墅建在这一带。据清初的《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莲花社、虾莱亭、漫园、定园、镜园、定国徐公别业、刘茂才园、湜园、杨园等,都是明朝达官显贵的花园。

定国徐公就是徐达,被尊为太师,太师圃之名由此而来。它位于德胜桥西,进门处即一座宽敞的大堂,堂后沿曲折小径行进可达一片小湖,周围树木成荫,错杂如织。

在小湖的北面,则有一宽阔的水榭,后拥全湖,院内种植垂柳,“袅袅拂地”,堂左右两侧是书室,西部筑起了高台,是环湖宅园中最佳远眺处。

刘百川别墅,有堂三楹,南面正对的就是一片湖水,湖光如镜,故又名镜园,园后沿着蜿蜒的小路往下走,可通到湖边。路的尽头是一个水边平台,坐在这里,“望山色遥青可鉴”。

所建的寺庙则有镇水观音庵、什刹海寺、净业寺、宏善寺、佑圣寺、小龙华寺、广化寺、寿明寺、真武庙、广福观、普济寺等。

什刹海原为寺名,在后海西岸段家胡同内,为明僧编融所建,后世多有重修,因而又名什刹海庵、什刹海庙、十岔庙,后来将这片区域称为“什刹海”就是源于这座寺庙。

净业寺建于1558年,净业寺地处幽静,南临水岸,树木成荫,“去水止尺许,其东有轩,坐荫高柳,荷香袭人”,颇有江南云水之胜,尤为盛夏消暑的佳境,明清有很多游人到这里游览,留下了大量的吟咏净业寺的佳句。

与前朝的漕运码头相比,明朝的什刹海少了些喧嚣浮华,多了些文化积淀,沿岸鳞次栉比的祠寺庙堂和花园别墅,奠定了这一区域澹泊宁静的文化氛围。

[旁注]

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褒,金朝第五位皇帝。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海陵王完颜亮征宋时为辽东留守,后被拥立为帝,在位29年。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革除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弊政,实现了“大定盛世”的繁荣鼎盛,金世宗也被称为“小尧舜”。

漕运 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人。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国家典章制度,他都参与设计草定。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改名秉忠。

运河 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我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公元前219年,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鼓楼 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旧时地方上设置大鼓的楼。用以击鼓报警,或按时敲鼓报告时辰。

笙 雅号为“芦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古老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笙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明显的我国民间色彩。

蝶恋花 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60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画舫 舫是船的意思,而且常用来泛指小船,画舫就是装饰华丽的小船,一般用于在水面上荡漾游玩、方便观赏水中及两岸的景观,有时也用来宴饮。有时候画舫也指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做法与真正的画舫较为相似,但是下部船体采用石料,所以像船而不能动,一般固定在比较开阔的岸边,也称不系舟。

四合院 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逐渐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学部 我国古代官署名。清末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从中央的国子监,实际上是国立大学并兼教育行政功能,并非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始于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管理学务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并统管全国教育事宜。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位期间,朱棣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北京紫禁城,组织进行了郑和下西洋,编修了《永乐大典》等。朱棣死后,庙号太宗,葬于十三陵的长陵。

商贾 古代称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范蠡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商贾鼻祖,他善于经营,资产至千万,后移居定陶,号陶朱公。

徐达(1332年~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钟离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先为左相国,后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太师 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的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阅读链接]

什刹海一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老北京有个活财神沈万三。人们叫他活财神,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知道哪个地方埋着金子。

这一年皇上要修北京城,因为国库没钱了,皇帝就派大臣去找沈万三,刚开始他还不说金子埋在什么地方,皇帝叫人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无奈之下,他就随便指了一块空地。

没成想,这个地方竟然挖出了10窖银子,银子挖出后,那个地方就成了大坑,后来大坑有了水,人们就叫它“十窖海”,以后慢慢流传,就叫成“什刹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