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之一的静明园
静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的玉泉山小东门外,颐和园昆明湖西。占地75公顷,其中水面13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
玉泉山,是金元以来的“燕京八景”之一,名为“玉泉垂虹”,清乾隆时改称“泉趵突”,并赐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最早的建筑,为金章宗避暑的芙蓉殿,也称玉泉行宫。
至明代正统年间,明英宗在此建上、下华严寺,及金山寺、崇真观、望湖亭等建筑。
清康熙年间在芙蓉殿的基础上扩建成行宫,初名澄心园,后来康熙皇帝将之更名为静明园。
到了乾隆年间,又大规模地进行了扩建,形成了“静明园十六景”,时为静明园的鼎盛时期。其中“玉峰塔影”、“裂帛湖光”、“玉泉趵突”等饮誉京都。
玉峰塔,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的金山寺见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寿塔,心生敬仰,就命人将塔绘制成图,回北京后于玉泉山的主峰上建起了这座玉峰塔。由于在塔中供奉着定光佛像,因此也被称为“定光塔”。
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塔高47.7米,全身浅杏黄色,上下共7层。塔身坐北朝南,一、三、五、七层的东、西、南、北四面阁开一座券式门,其他各面开拱券式镂花漏窗。
二、四、六层的门场与之相错落。这样的交错布局可以防止塔身开裂。每层之间有专仿木的斗拱,承托着砖雕的塔檐。檐角下悬有塔铃。塔顶由八条垂脊交汇而成,上置葫芦宝珠形铜刹。
玉峰塔内有石制阶梯可以盘旋而上,各层中有3个壶门式佛龛,佛龛两边的楹联是乾隆皇帝亲手撰写的,但字迹已经风化模糊了。
虽然玉峰塔是按照金山寺的慈寿塔的样式建造,但它结合了北方的气候地理特点,塔身没有慈寿塔的护栏,每层的塔檐外伸得较短,这样可以抵抗北方猛烈的强风。
玉峰塔挺拔的身姿映照在颐和园昆明湖水面上,就成了静明园十六景之一。乾隆皇帝将此景命名为“玉峰塔影”,并即兴题诗《玉峰塔影》。
华藏塔,为八角七级汉白玉石密檐式塔。澄照关,关上雉堞相连,高逾6米。楞伽洞,洞中藏有大量的清代密宗和摩崖造像,艺术价值极高。
至明代正统年间,明英宗在此建上、下华严寺,及金山寺、崇真观、望湖亭等建筑。
静明园全盛时期,山上有玉峰塔、妙高塔等4座不同形式的佛塔,有“塔山”之誉。山之南有“廓然大公”“涵万象”等庭院。
圣缘寺琉璃塔和颐和园的华承阁琉璃塔形制是一样的。圣缘寺在玉泉山的西麓,是一座规模较小的佛寺,琉璃塔矗立在寺内的一个小山坡上。
这是一座楼阁式塔与密檐式塔相结合的琉璃砖塔,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东南西北4个正面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4个斜面稍窄一些。上下分为3组,共7级。塔身通高16米,整座塔身使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镶嵌而成。
玉泉山北峰的妙高塔,创建于乾隆时期,则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塔身洁白,覆钵上镶嵌着黄色琉璃环带,再加上蓝天白云掩映的金色塔刹,简直完美无缺。
玉泉湖,湖中有三岛,俗称“一池三岛”。湖之两岸是“玉泉趵突”,泉侧有“天下第一泉”御碑,可谓全园的景观荟萃之地。
东山景区有影镜湖,楼阁错落,丛生翠竹故名“风篁清听”。湖东岸临水有“延绿厅”水榭,西岸为“影镜涵虚”一景。湖南岸有“分鉴曲”“写琴廊”等景观。
此外,还有一组园内最大的建筑群,坐东朝西,中有东岳庙,院落四进,分别供有东岳大帝、吴天至尊和玉皇大帝等。东岳庙之南有“圣缘寺”,也为四进院落,其中第四进院落有琉璃塔一座,别具姿态。
东岳庙之北为“清凉禅窟”,是一座小园林,正殿坐北朝南,中有亭台楼榭曲廊相接,错落于假山叠石之间。这是一组佛道并立的建筑,是当年佛道合一的反映。
[旁注]
燕京八景 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明昌年间,而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燕京八景分别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和居庸叠翠。
定光佛 又叫燃灯古佛,属六过去佛之一。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
砖雕 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主要用于装饰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也有一些砖雕工艺品是用青砖雕刻而成的。
密檐式塔 我国佛塔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说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多是砖石结构。它把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而将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呈密叠状,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3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塔。
楼阁式塔 其建筑形式主要来源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为了适应我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建筑材料有木材或石砖,有的塔表面装饰有石刻或琉璃。
[阅读链接]
玉泉山的水质,甘冽醇厚,天下闻名。过去,人们常以水之轻重衡量水质,轻者优,重者劣。历代古人多以江西庐山谷帘水或长江金山水为第一,以惠山虎跑泉水为第二。
乾隆为了评判天下各泉名水,令内务府制银斗测量,其结果是: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长江金山水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水一两四厘;平山水重一两六厘;凉山、白沙、虎邱、碧云寺诸水重一两一分,只有玉泉、伊逊两地之水重一两,水轻质甘气美。
从此,玉泉水定为清宫专门饮用之水。乾隆亲题“天下第一泉”碑,并作诗:“功惩无双水,名称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