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政坛多起伏 庇隆主义笼络人心
1945 年 10 月 17 日,阿根廷首都布直诺斯艾利斯。数十万以”无衫汉”自称的工人像城外大西洋的狂清一般涌迸大街小巷,拥进总统府门前的五一广场。他们砸碎门窗,打破脑袋,齐声高呼“还我庇隆!”这些粗犷的汉子们无所顾忌地脱去汗湿的衬衫,赤裸上身,踢掉肮脏的鞋和袜子,把一双双大臭脚伸进五一广场清亮的喷水池中,一张张混合着汗水与血污的脸充满决心和自信。在他们中间,穿梭忙碌着一位浑身散溢着青春气息的美丽姑娘。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欢呼。她落落大方地接受人们的亲吻拥抱, 不时他说上几句令人鼓舞的话语,将总统府门前的示威怒潮掀得一浪高过一浪⋯⋯
1945 年 10 月布宜诺斯艾利斯五一广场事件中的那位倩女,名叫埃娃·杜亚尔特。她是广播、电影界升起的一颗双栖明星,深得国人青睐,成为无衫汉们的精神领袖。五一广场事件,便是她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则是为了营救她心爱的未婚夫胡安·多明戈·庇隆。
庇隆于 1895 年 10 月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洛沃斯城的一个庄园主家
庭,从 15 岁起即进入军队学习、服役。但他同时又酷爱文史,热衷政治。他善于汲取各种新知识,热心研究包括阿根廷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他从那里面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条素朴的真理。他在酝酿着理想国家的雏形的同时,亦开始思索将争取平民的支持作为其事业成功的基本方法。
1943 年 6 月 4 日,庇隆参与的联合军官团在卫戍部队和海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代表寡头势力的卡斯蒂略政权。军人们控制了政府之后却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于是便自相残杀起来。庇隆则远离是非之地,一胄不响地建起一支效忠于他本人的外围力量——由工人组成的平民“军队”。
庇隆在军政府中担任副总统兼劳工和社会福利部秘书以及国防部长等职。他利用他的身份和权力,极力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支持劳工运动,主张提高劳动者工资,反对解雇工人,主张增加工人享受年终奖和带薪休假权, 增加退休金和抚恤金等社会福利。他鼓励工人组织强大的工会,热忱地关心各行业工会的发展。他使劳工和社会福利部成为组织、发展和援助工人的组织。
1945 年 2 月,庇隆被任命力要害部门——陆军部的部长。他更加快了争取民众的步伐,不断地在各个领域培植自己的迫随者,不辞辛劳地四处演说。他声泪俱下地控诉 1943 年以前阿根廷人的悲惨遭遇,如数家玲地宣扬建立了劳工和社会保障秘书处之后“革命”为人民做的种种好事。他又向人民热情地宣传其各种为民造福的宏伟计划。他亲手掀动了劳工运动,而庇隆的名字也随之响遍穷街陋巷。1945 年 7 月,他在被提升为副总统时发表演讲说,他的提升完全归功于广大工人的支持⋯⋯
庇隆在加紧争取民众的同时,又在军队里培植自己的势力,提拔了一批中、青年军官,组成以他为核心的上校集团取代“联合军官团”。他任命他的亲信陆军上校菲洛梅诺·贝莱斯科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警备司令。他的这些方法,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实力,笼络住人心,深得劳动者和中、下层军官的好感。
这时候的庇隆已是快进入”知天命”之年了。可是,由于一直热衷于政治运动,未能娶妻。不过,他却拥有一个恋人,这就是 20 来岁的埃娃。这位
蜚声国内的青春偶像自 1943 年 6 月政变成功以后就爱慕上了他。一年以后,
她便走进庇隆的世界⋯⋯她和他年龄相差一倍,何以能相爱?有人说埃娃并不止于在艺术上的成功,她也有着干预政治的雄心。所以,她慧眼相中了庇隆,希望相互提携,共同踏上主宰国家命运之路。
再说庇隆在劳工界与青年军官中的举措惹恼了大农场主、大资产阶级以及上层军人们。他们似乎已看到未来庇隆政治上的鼎盛和对他们的铁拳。他们于是逐渐组成了反对庇隆的政治派别,反对庇隆把劳动者联合成为战斗的群体,更反对新上校集团,以防止庇隆成为军事独裁者。1945 年 6 月 6 日, 一些大资产阶级的行会组织联合发表反对庇隆的宣言。但庇隆的拥护者也不甘示弱,利用大选时机提出要庇隆当选总统。到 10 月初总统竞选即将进行时,两大政治力量间的矛盾激化了。10 月 9 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阿瓦洛斯将军先发制人,指挥军队和持棍棒的乱民包围总统府,向庇隆发出最后通牒,勒令他下台。庇隆被逼无奈,辞去副总统、国防部长及劳工和社会福利部秘书等一切政治职务后,便遭到逮捕和囚禁。
庇隆被捕后,埃娃即一头扎进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穷街陋巷,去寻找援救者。其时由于军队中没有得力的领袖,反庇隆势力没有群众基础,无法组织新政府,从而影响到财政和人民的生活。工人群众立时便意识到庇隆带给他们的好处,他们怀念起庇隆来。这时工人队伍如果有人组织,就会成为支持庇隆的、反对政变的强大力量。埃娃和庇隆的密友、劳工运动领袖普里亚诺·雷亚斯利用这个有利形势,于 10 月 16 日组织工人群众成群结队地涌进城市游行示威,高喊“庇隆万岁!”、“我们要庇隆!”的口号,反对政变。形势发展很快,局面一下子失去了控制。政府首脑阿瓦洛斯将军慌忙出来宣布“根本没有逮捕陆军上校庇隆”。埃娃与雷亚斯知道营救庇隆的时机成熟了。
1945 年 10 月 17 日,劳工联合会宣布全国停工一天。庇隆的追随者—— 主要是工人群众等“无衫汉”,举着庇隆的肖像和口号牌,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总统府前的五一广场,高呼“庇隆!我们要庇隆!”、“还我庇隆!”。埃娃和劳工联合会利用“庇隆就要出现在总统府阳台上”的谣传,将计就计, 不断散布说“庇隆自由了!马上就要到人群中来了!”使示威群众情绪更加高涨。
群众示威浪潮愈来愈难以控制,反庇隆势力害怕形势急剧恶化,便将庇隆放了出来。当晚午夜时分,庇隆出现在罗萨达宫的阳台上,他对五一广场上群情鼎沸的无衫汉们发表演说,说他有三个诺言要遵守,即他是一个军人, 一个爱国者和阿根廷第一劳动者,他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要“参加到正为建设一个伟大国家而流汗受苦的劳动群众中来”,他将永远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庇隆简短的演讲激起了海啸般的欢呼声。
8 天的蒙难,以庇隆胜利地回到总统府而告结束,它是庇隆政治生涯中的重大转折。10 月 17 日变成庇隆光荣和骄傲的日子,成为以后形成的庇隆主义运动的重大节日。几天后,庇隆和埃娃·杜亚尔特在工人们的簇拥下去到教堂,公开地举行了象征胜利的婚礼。
1946 年 2 月 24 日,在一次自由、公正的全国大选中,庇隆以 56%的多数票击败对手,被选为阿根廷总统,5 年后他再度当选。
1952 年 7 月,庇隆的妻子和得力助手埃娃病死,对埃娃的追悼便成了意义重大的政治事件。埃娃在无衫汉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常常有庇隆本人难以达到的号召力。埃娃死后,庇隆派马上宣布她为圣者——“美洲的圣埃娃”。
整整一星期,除了对死者的顶礼膜拜外,国家的公共活动全部中止了。她的遗体不予埋葬,而是盛在水晶棺里永久保存,为埃娃建造的纪念碑高度超过了曼哈顿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埃娃在死前一年出版的自传《我的生活目的》被指定为阿根廷所有学校、尤其是大学的必读课本。但美国的出版商们对这本感情用事和意识形态化的传记不感兴趣,于是又在阿根廷全国引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抗议运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国新闻中心在 1952 年 6
月底和 7 月初接连挨了两次炸弹。
1946 年至 1955 年庇隆两任总统期间,他的”庇隆主义”也成熟起来。庇隆认为,现代社会有四种互相冲突的基本力量,即理想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而庇隆则主张正义主义,即建立不趋极端的社会秩序, 由理想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恰如其分地配合而构成。这四种力量都值得珍视、不可偏废。正义主义之下则有两个主要论点,就是民族主义和劳工神圣论。民族主义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经济独立,阿根廷做南美各国盟主,反对美国。
庇隆被公认为“新阿根廷”的缔造者,他本人对阿根廷历史与前途的使命感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非常希望他本人及阿根廷在拉丁美洲甚至全世界有足够的影响。为了实现庇隆主义理想,他又提出“劳工神圣论”,即把工人的目标与愿望放在首位。1940 年 6 月,庇隆在意大利亲眼目睹了威尼斯广场上群众向墨索里尼欢呼的壮观场面,深深感到民众力量的伟大。这时他对墨索里尼煽动民心、控制民意的手段由衷钦佩,但是对墨氏与希特勒德国结盟,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事持批评态度。庇隆去西班牙访问时,正值内战消歇,马德里气氛阴郁,大学城一片废墟,残垣断壁上弹痕累累。“天知道人们究竟从这里得到了什么好处!”庇隆对他的密友说:“我要做墨索里尼做过的事,但不重犯他的错误。”
庇隆的正义主义对于强化民族凝聚力和发挥广大劳动群众的力量来说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在他的政府所遭遇的数次危机中,他都靠着工人运动的支持得以化险为夷。
不过,庇隆主义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不讲民主。庇隆从不信奉政治民主。他在 1946 年的民主大选中当上阿根廷总统后,却立即压制起民主来。他首先是将所有大学校长和院长拘禁起来,以儆戒胁从分子,然后对大学教职员一一甄别。至 1946 年底,占总数 70%的 1250 名大学教员已被解聘。次年, 一个新的大学法通过。该法宣布,颁布新法的目的是使大学再也不能“反对阿根廷人民意志”亦即庇隆总统的意志。情洗持续到 1955 年,其时大学教员已剩下不足 10%了。
在清除异己、统一思想的同时,宪法也得到重大修改,以使彻底庇隆化。多党并存的局面很快消失,因为庇隆将几个党派合并而成一个“唯一革命党”,在 1949 年的党代会上被正式定名为“庇隆主义党”;庇隆本人则成为这个唯一党的唯一合法的首脑。言论自由的局面也随之消失了,因为全国最大的《新闻报》和《民族报》已在庇隆掌管之下。刑法当中有一条“不敬罪”, “不管怎样冒犯了个官员的尊严”,都构成刑事罪名;如果抓不住文章作者, 则要将有关报刊的编辑监禁起来。
庇隆对自己的极权统治毫不讳言,他相信他有足够的智力来思考与解决阿根廷面临的所有主要问题。他认为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便是为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或长远利益,所以他要尽最大努力将权力集中在自己和妻
子手中。他要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并使之成为自己意志的驯服工具。
庇隆个性鲜明的独裁统治在反对派中激起烈火般迅猛的仇恨。1955 年, 接连发生了两起针对他的政变,而且一开始就采取了极为暴烈的行动——空军轰炸总统府和总工会。第一次政变在几小时之内就被平定了。3 个月后又发生了第二次政变。这一次是陆海空协同作战,飞机。军舰和大炮全部参加进来,想直接置庇隆于死地。庇隆终于被赶下了台,仓皇出走,开始了长达18 年的流亡生活。
不料 18 年后,庇隆又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原来反对庇隆的人们在赶走庇
隆以后,竟无力治理国家。庇隆下台以后的 18 年间,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的反政府武装此起彼伏;学生不满现实,要求革命; 恐怖主义、无政府主义如温疫泛滥,充斥全国。这样,人们又重新怀念起庇隆来。一直向阿根廷境内渗透影响的庇隆将军,成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公众对他的怨气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了,倒是越来越怀念他的激情洋溢、胸有成竹和快刀斩乱麻的魄力。1973 年 6 月 20 日,在歌如潮、花如海、群情激动的盛大欢迎场面中,77 岁的庇隆从国外归来。这时,庇隆派时左翼和右翼乐极生悲,打斗起来,一时间哀嚎声与欢笑声并起,七色花与热血竞艳⋯⋯
庇隆凯旋后,又一次被推上了总统宝座,他的第三任妻子伊萨贝尔则担任副总统。庇隆复出,凭着民众的支持,倒也能令行禁止,国内局势渐趋稳定,他的重点发展钢铁、石化、能源工业,发展生产、提高国民收入的三年计划也有收效⋯⋯可是,庇隆却于 1974 年 7 月,在重新执政仅一年零一个月之后,终因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其妻伊莎贝尔继承其衣钵继续推行庇隆主义, 但不出三年便被赶下了台。庇隆在阿根廷政坛,三起三落,每一次沉落都大难不死,重又浮起。这首要得力于他的坚韧不拔和韬光养晦。他将眼光投向普通民众,他知道那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如同浩瀚的大西洋,能载舟,也能覆舟。他不怕得罪大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却千方百计地笼络普通民众, 特别是笼络城市中的工人群众。他的每一次像不死鸟一样起死复生,乃得力于广大的普通民众对他的支持。当然,普通民众支持他,则在于他的庇隆主义毕竟比其他执政者们的统治政策(有的根本提不出什么政策)要好些或好出许多。
毋庸讳言,庇隆的庇隆主义是一种强权主义、集体主义。但庇隆毕竟是通过他那强有力的手段推开了一系列阻碍阿根廷迈向现代社会的障碍。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使他的人民在思想上深受压抑、钳制之苦。不过,不管怎么说,是庇隆改变了阿根廷的历史,将这个封建国家带入 20 世纪。所以,庇隆这个传奇式的人物至今还是阿根廷人怀念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