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

17世纪至19世纪,是德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时期。在这期间,德国经历了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狂突击运动、拿破仑的入侵和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都在不同意义上影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落后于英、法等国,但在教育上却毫不逊色。国家政权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师范教育和学前教育开始兴起,学制和课程出现了一系列变革,特别是教学方法实行了重要改革,大学中加强学术研究,系统的教育理论产生,同时还出现了像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多惠等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的教育

1.初等学校

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德语学校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强迫教育的提出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时,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了《圣经》,又写了简本和详本两种《教义问答》,使德语逐渐成为德国宗教教育的用语。所以,在新教地区的初等学校大都采用德语教学,后来逐渐出现德语学校,有的属于地方教育机构,也有的是私立的。

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各诸候国的统治者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夺霸权,都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忠顺的臣民和士兵,因而十分重视国民教育,不少公国很早就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并将学校,特别是初等学校的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这是德国初等教育的一大特点。

强迫教育的法令首见于16世纪下半期。1559年威丁堡公国、1580年萨克森公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1619年魏玛公国颁布的学校规章,要求6岁至12岁男女儿童必须到学校全年上学,规定除放假日外不得缺席一天。1763年普鲁士腓特烈二世颁布《普通学校规章》,规定父母必须把5岁至13岁或14岁的儿童送入学校,儿童缺席处以罚款。规章还详细规定了学校各项经费的来源和使用。但从具体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经历了30年战争后的德国,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家长由于经济困难,态度不积极,学校规章中的很多内容都没能认真执行,学校缺少经费,基本设施很差。尤其突出的是教师普遍没受过师范训练,不少乡村教师是由教士或工业者担任,其中大部分是裁缝和鞋匠,有的是残废军人。这些人知识贫乏得可怜,只能教简单的读和写,最多再教些简单的算术。教学方法是拷打加死记硬背。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大都是读、写、宗教教育和唱歌。以后逐渐增加一些算术,自然科学和历史知识。

2.中等学校

文科中学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是文科中学。它以城市贵族和最富有的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为招收对象,培养官吏和向大学输送新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以后逐步增加了一些现代语文和数学、自然科学及历史、地理等学科。新增学科的教学注重实物和应用。

实科学校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发展中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设置一种注重讲授实科知识的中等学校。1708年哈勒学院的副主教席姆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该校讲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学、绘画制图,在教学法上广泛应用了绘画、学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在这所学校影响下,许多城镇也都随之设立了类似的学校。

实科中学排除了文科中学中纯古典主义倾向,要求教授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部门必需的实用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科中学的出现,在当时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

3.骑士学院

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学校——骑士学院。它以训练包括王子在内的贵族青年担任宫廷文武官职为目的。19世纪骑士学院逐渐消失。

骑士学院为新贵族们提供文雅的现代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占首要地位,同时开设神学、骑士训练类课程。骑士学院不主张专攻任何一门知识,要求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精通世故和提高军事能力及宫廷交际的水平。这时期出现的骑士学院已不同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它具有近代教育性质和功利主义的目的。骑士学院中开设的体育运动、现代语文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成为以后德国中等学校课程的必备内容。

4.高等教育

德国的大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之前,到15世纪已有9所古老的大学。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新大学运动中又创办了一些新大学,如哈勒大学(1694年)、哥廷根大学(1737年)等。

哈勒大学是普鲁士振兴的基石,在德国和欧洲都享有盛誉。哈勒大学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办学原则,重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教学,在大学中采用德语进行教学。哈勒大学的办学特点影响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18世纪末,德国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扭转了旧大学的宗教神学性和古典主义方向。

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的教育

1.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18世纪下半期,当英、法、美的产业革命、政治革命震撼旧世界的时候,德国仍然是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的启蒙运动给德国以强大冲击,教育改革便应运而生了。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教育思潮——泛爱主义。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泽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泽多深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曾著书大力宣传卢梭的教育观,并呼吁按照卢梭的教育原则创办新学校。1774年巴泽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国东部德骚创办了一所学校,被称为“泛爱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对人类的广泛的爱,“泛爱主义”因而得名。泛爱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各科实用知识的范围,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木工、镟工、制图和农事。巴泽多还编印了《初级读本》,读本汇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配有插图100页,作为儿童的初级教材。学校生活顺应儿童的天性,废除“小大人”的培养方式,强调应把儿童看作是儿童而不是成人,教学时注重实物、语言的学习,采用谈话、图片、游戏、演剧等方式进行,算术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学采用由近及远的方法。本族语的学习在学校中居于重要地位。泛爱主义者和卢梭一样,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反对束缚儿童自由,绝对禁止体罚。

泛爱学校的新气象受到社会的欣赏,很多人来学校参观,康德曾对泛爱学校做过很高的评价。在巴泽多等人的思想影响下,德国各地办了很多类似的学校,一时形成一种运动。后来泛爱学校的教师散布到欧洲各地,使泛爱学校的影响扩及法国、瑞士等许多国家。

2.洪堡德教育改革

1806年,在耶拿战争中德国被拿破仑彻底打败,割地赔款使德国民族感到莫大耻辱,以费希特为首的学者提出“教育领先”的口号,主张通过改革振兴教育,培养一代新人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把德国重建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费希特的号召受到公众和当局的重视,新政府把重建教育的工作交给了学识渊博的教育部部长洪堡德,为此,洪堡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改革了初等、中等教育,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创建柏林大学,使德国的教育制度在19世纪前半叶成为英、法、美等国学习的楷模。

初等教育改革。洪堡德进一步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先后于1802年和1805年公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案。为了改进和发展初等教育,他选派了大批青年到伊佛东向裴斯泰洛齐学习,这其中就有赫尔巴特、福禄倍尔。他要求前去学习的青年不仅要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这位伟人胸中焕发出的神圣的爱与力的火,点燃他们的心灵。这些青年从伊佛东回来后,决心重建小学教育体系,使德国初等教育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初等教育相联系的师范教育也有所发展,建立了几所师范学校,将来希望当小学教师的人要在师范学校学习三年。

中等教育改革。洪堡德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制定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中学更接近于实际生活。为保证教学质量整顿教师队伍,1810年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得通过国家考试,合格的给予中学教师称号,未经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录用为教师。考试由国家委托大学办理,考试的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学为训练中学教师所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这种考选教师的制度,改变了以前文科中学教师只能由神学家、牧师担任的现象,保证了中学教师的水平,并将德国中学教师提高到专业工作者的地位。

大学教育改革。1810年德国根据拱堡德的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费希特被选为柏林大学首任校长,10月6日第一批学生注册入学。

柏林大学的创建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而是意味着大学的变革。

洪堡德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口号是: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大学把重点放在科学研究方面。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卓有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的和最有能力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博学,而是要求其掌握科学原理,提高思考能力和从事创见性的科学研究。基于这个观点,必须选择那些对学问有造诣、有独创能力的人来担任教授。

格林大学无论在研究、教学还是学校事务管理和行政方面都拥有完全的自由。柏林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校长一年选举一次;学生有权批评校方,并享受大学公民权;大学实行超然的总务管理;大学校长及教授仅负责学术性工作而不理庶务等。

在柏林大学建立后,又有不少大学是仿照柏林大学进行整顿和新建的。

3.1848年后德国教育的停滞和倒退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教育也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教育部改为精神教育及医学事务部,几任教育部长不信任教师并厌恶“全面教育”。1849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普鲁士的师资培训学院召开的教师会议上,怒气冲冲地指责教师,要他们承担1848年发生革命运动的全部责任。政府认为不能使平民什么都知道,要降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初等学校的标准。1854年普鲁士政府颁布关于师范学校和国民学校的法令,规定小学全部由教会管理,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其余科目被削减到最低限度。在中学里,强调宗教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只集中学习一门学科,最好是古典学科,文科中学的教学计划中取消自然学科,实科中学中增加拉丁文和神学。在大学里解散了学生协会,解聘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教授,对大学实行严格的管理。1848年以后,德国整个教育领域充满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普鲁士国家专制主义精神,这些大大妨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