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教育
阿拉伯国家及其文化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端,属高原地区,绝大部分为沙漠和草原地带。居民贝都因人以游牧为主。阿拉伯社会发达较晚,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之前,这里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当地的文化远远落后于相邻的波斯、埃及和拜占廷等地。
游牧的阿拉伯人习性尚武,擅长辞令,感觉敏锐。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系统的书写文字,也不懂文法修辞学原理,但骑在骆驼背上,他们能唱出动人的诗歌;歌颂生活,赞美战争、爱情和酒。那时的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他们崇拜各自部落的偶像,为争夺牲畜、牧场、水源经常发生战争。
6、7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处于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半岛西部的麦加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的枢纽,成为巨大的商业中心。穆罕默德(约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出生于麦加的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古莱氏部落。他结合犹太教、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假托天神——安拉的名义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这就为打破原有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穆罕默德以“圣战”为鼓动,开始了统一半岛的战争。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其后继者称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者。首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公元632年~公元634年在位)为满足阿拉伯人夺取商路和肥沃土地的要求,也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便迅速向叙利亚一带发动了扩张战争,并成功地占领了加沙地区。在最初四任哈里发在位期间,他们都进行了不间断地对外扩张战争。到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时仍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至公元8世纪前半叶,阿拉伯帝国疆域基本形成。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阿拢斯王朝后期,由于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加之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激化,使国势衰败,哈里发权力削弱。各行省总督和军队首领乘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是后由于外族入侵而灭亡。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穆罕默德和四位正统哈里发统治时期(公元622~公元661年)、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阿拢斯王朝(公元750~公元1258年)。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轫于倭玛亚时期,但重大的成就出现在阿拢斯王朝。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以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些灿烂的学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构成了阿拉伯五百年文化的黄金时代。
阿拢斯王朝时,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这三个中心的文化繁荣时期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其所隶属的三个阿拉伯王朝,也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却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开罗和科尔多瓦两个文化中心,均出现在阿拢斯王朝时期,都深受巴格达文化中心的影响,可以说,这两个中心是巴格达文化中心所派生出来的。
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相传穆罕默德时代(公元570~公元632年),在擅长经商的古莱氏部落中能进行书写的人也仅有17位,伊斯兰教本身是在吸收了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色是注重现世生活的价值,由此便也重视现世生活的知识,表现出对世俗文化教育的重视。所以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子促进作用。伊斯兰教有学识的传教者除宣传《古兰经》和教义、教律学外,也注重传授阿拉伯文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伊斯兰教还向学者提出教学的任务,如《古兰经》中说:“不传授知识而学习知识是违反神性的恶魔。”在阿拢斯王朝前期,哈里发麦蒙强调理性和伊斯兰教义之间并无冲突矛盾,故而提倡教义和科学互相融合。在他的倡导下,当时首都巴格达成为东西方人文荟萃之地。
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哲学诸多方面,出现过像花剌子密(公元780~公元850年)、拉齐斯(公元866~公元925年)、阿维森纳(公元980~公元1037年)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又或《一千零一夜》)便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瑰丽的花朵。
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在内容上又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丰富的蕴含。这就形成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阿拉伯的教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而发展的,反之它又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兴盛。
各历史时期的阿拉伯教育
1.穆罕默德与四位正统哈里发时期的教育(公元622~公元661年)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过着游牧的生活,各部族使用自己部族的方言。他们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伊斯兰教问世后,半岛上各个阿拉伯部落逐渐形成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阿拉伯语也就成为阿拉伯人统一的民族语言和宗教语言。这为阿拉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上没有学校,更谈不上学校教育。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深知没有文化的弊端,故而十分重视和提倡教育,他号召穆斯林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说:“我受安拉的派遣,负责宣传正道、提倡学问的使命。”公元624年,在伯德尔战役后,他下令识字的战俘可以以教学来赎身,每教会一定数量的穆斯林读书、写字,他便可以解脱奴隶身份。当时,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清真寺。清真寺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颂读、背记《古兰经》和有关的宗教知识、礼仪。阿拉伯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伊斯兰教及清真寺联系在一起。对于穆斯林来说,清真寺不仅是神圣的礼拜场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清真寺是阿拉伯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当时,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是所谓的“圣门子弟”即穆圣的直传弟子,他们跟随在穆罕默德及哈里发周围,见多识广,这批人除抄录天启和录写“圣训”及教人诵读《古兰经》外,还担负着教授人们教律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哈里发欧默尔在位时,曾派圣门子弟、学者伊本·买斯欧德去库法讲学。伊本·买斯欧德在库法从教几十年,死后就埋在他居住的小屋里。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的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教学多以宗教内容为主,水平也较低。据考证,当时识字的人并不多,推测其教学活动的范围也不大。
2.倭玛亚王朝的教育(公元661~公元750年)
公元661年,叙利亚总督利用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杀之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在大马士革建立了倭玛亚王朝(公元661~公元750年)。从此,哈里发不再经选举产生,而由倭玛亚家族世袭。倭玛亚王朝旗帜尚白,在中国史籍中称之为“白衣大食”。倭玛亚王朝时帝国版图已初具规模,城市生活繁荣,倭玛亚的教育也以此为中心而迅速发展起来。
在城市中,主要学术活动分为三个方面:(1)宗教学,如经注、圣训、教法等;(2)历史学,如传记、故事等;(3)自然科学与哲学,如医学、化学等。但这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并非属分门别类、有系统的研究,绝大多数仅是记述、整理一些口头传说。这时期著述工作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天启和圣训之类,在语言、诗歌、格言、故事,宗谱、历史等方面都已涉及到了。
社会上教育的主要场所仍是清真寺。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清真寺大规模的兴建,每兴建一所清真寺,便意味着一所学校的诞生,所以当时受教育的人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大片的征服领地,原有的学校极少受到破坏,仍照旧进行着教学活动。
哈里发麦立克,在宫廷里为皇子们聘请了专职教师进行讲学,这就开创了阿拉伯宫廷学校的先河。以后贵族大臣效法宫廷学校,也常在府邸延聘教师,教育培养王孙公子。这一类的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主体,配有诗歌、论辩术和历史等知识的教学。为适应未来统治者军事才能的需要,皇子与大臣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送往叙利亚的沙漠,在那里学习骑术、射箭和狩猎,同时也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及阿拉伯诗歌。
公元8世纪初,达哈克·本·穆扎希木在库法创办了阿拉伯历史上第一所相当于中国“私塾”的教学机构——“昆它卜”。“昆它卜”意为受教育或教书的场所,以后逐渐发展成为阿拉伯的小学。
倭玛亚王朝时期的教育与上个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内容从以宗教为主,扩大到文学、自然科学。例如医学、化学、天文学也逐步进入到一些清真寺的课堂里了。
3.阿拢斯王朝时期的教育(公元750~)
750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阿拢斯起兵推翻了倭玛亚王朝,开始了阿拢斯王朝。阿拢斯王朝是阿拉伯封建化时期,也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科学、教育发展的繁盛时期。
阿拢斯王朝前期政治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巴格达、麦加、麦地那、库法、巴士拉为中心的学术活动和研究十分繁荣。阿拢斯王朝前期的统治者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4~公元755年在位)是最早重视学术研究的一位统治者。他本人除精通教法外,对医学,特别是星相学和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公元786~公元809年在位)修建了巴格达图书馆,在那里收藏了大批战争中掠到的图书。哈里发麦蒙在位时期(公元813~公元833年)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鼎盛时期,更是文化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麦蒙本人博才多学,他酷爱希腊哲学,甚至作梦都梦见亚里士多德。他派人去君士坦丁堡搜求典籍,并组织大批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将古希腊、罗马、平议等地的古典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智慧宫”中。当时的首都巴格达成为汇集世界古典文化遗产的宝库。
公元8世纪中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这为阿拉伯的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据记载,当时首都巴格达已有书店一百多家。
阿拢斯王朝前期,由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交通畅通,国库充盈,社会稳定,再加之学术活动的繁荣,使得备受重视的阿拉伯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起来。
公元8世纪中、后期,“昆它卜”式的小学已遍及阿拉伯帝国各地。社会上还设有私人的学馆。这类学校课程以《古兰经》为核心,学生一面跟老师学习颂读,一面学习神学教规以及穆罕默德的言行事迹。此外,学生们还学习书法、语法、算术、诗歌等科目。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背诵,学校中实行体罚和禁闭。在《诗歌集》中记述一个书院的学生挨打的情景:老师端坐讲台上,学生坐在周围,老师斜目盯住一个学生,发现不轨行为后便叫打,以致这个学生自从进书院,天天逃学去。衣服解开了,外套扔一边。众人举起鞭,幸好没用棍,宝贝求师傅,再也不逃学。可见,教师的体罚是很严厉的。学校的缴费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主要由教师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教师视教育为善行,而且其生计也有所保障,他们就不收取学费。如教法学家艾布·哈尼法是个布商,他的教学便是义务的。宗教学科的教师们多以施教为义举和善事,也不收取学费。有的教师则收学费或实物,但数额都不高,一般每个教师对每个学生每周只收取很低数额的费用,不足部分由慈善家捐助。
阿拉伯帝国对教育采取的是自由化政策,初期除哈里发、王公大臣及富贾大户,给有关的学者赠予外,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哈里发麦蒙看到捐赠难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经常发展,遂创设固定的教育基金,使学校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其他哈里发和富家贵族也都效仿,每设置一所学校,即同时筹集充足资金,并逐渐成为一种风尚。经费富足的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金。《古兰经》与圣训中都规定了求学问是穆斯林的天职,这使得教与学在阿拉伯帝国中成为每个人神圣的使命。教和学都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行为,而是像战争一样,是一种为真主而献身的行动。所以,当阿拉伯人把教与学看作具有神圣意义的活动之后,所产生的精神推动力自然是很大的。这就形成了阿拉伯帝国内教育发展的两大特点:(1)从哈里发到每一个穆斯林都重视教育,并尽每个人的力量支持办学;(2)办学特点民间化。
这时期阿拉伯帝国内普及宗教和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还是清真寺。一座清真寺,便是一座学校。公元9世纪时,仅巴格达一地的清真寺就多达万座以上。清真寺的建筑有三个基本要素:宽敞的庭院,遮风避雨的房顶和宣讲台。这些也正是教学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阿拉伯的清真寺从它建造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穆罕默德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在阿拢斯王朝前期,清真寺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著名的学者、文人纷纷在清真寺内设座讲学,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吸引了大批学子。
清真寺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习圈”,即教师坐在讲台上,或坐在座垫上,学生在他面前围坐成半园形,学生的座次依资历或学识排列。为鼓励和便于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圈”还专门为外地来访的学者设有专座。“学习圈”的数目,视各清真寺的知名度及讲学的学者多少而定。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不等。通过清真寺的教育,大多数人学会了读书写字,背记一些简短的经文,为步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创造条件。一些有才学、有进取心的学生,则以治学为目的,从一个“学习圈”转到另一个“学习圈”,甚至从一个地区转到另一个地区不停地学习。听遍各知名学者的讲课,直至具备条件,自己能设座讲学为止。阿拉伯初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陶冶性情,再向上的教育目标则侧重传授知识。
在一些大的清真寺里,著名的学者、文人开设各种学术讲座。这里的讲学气氛十分自由,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学者们各行其是。但能够在这里设座讲学的人决不会是平庸之辈,他要经受严格的答辩,并接受学术权威们的考核后,方能设座讲学,不学无术或只会照本宣科的人是无法通过这种考核的,学校招收学生并不强调出身。据史料记载,当时学生中有不少是家境贫寒,或出身下层社会的青年。他们发奋苦读,终成著名学者。例如:著名的诗人艾布·阿塔西亚曾是一名陶瓷工;著名的文学家布·台玛术曾在清真寺当过送水的杂役;著名的大法官艾布·优苏福小时候作过漂布工作;阿拉伯文化的杰出代表人查希兹曾卖过大饼等等。
阿拢斯王朝前期,教育尚未划分出明显的阶段,一般儿童到6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所有的男孩(有钱人的女孩请家庭教师在家中施教)都要进学校学习。教学机构有“昆它卜”、私人学馆,它们大多数是清真寺。当学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学生会转到较大的清真寺或到有名气的学者开设的学馆里,进一步学习《古兰经》注释及神学教规、圣训。此外还学习语言、文法、文学、数学等知识。阿拉伯教育中文法学倍受重视,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阿拉伯文是所有文字中最完美的,正确地运用文字,是有教养人的主要标志。学生具备相当的知识后,再要进行深层次学术研究时,便完全是择师而学了。学生自由地选择某位学者随之学习,学完后还可再改学其他科目或另择一师随之学习,直到他认为可以了,便设座讲学或按所学科目去从政、从医、经商。按照阿拉伯人崇尚学问的传统,能设座讲学的智者是最受社会尊敬的。
“智慧宫”是哈里发麦蒙于830年在巴格达耗资20万狄那尔创办的阿拉伯第一所官办研究、教学机构。有的史书称它是拜伊特·勒·赫克迈大学。这是一所集图书馆、翻译局、研究院、高等教育为一身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宫”里设有两座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图书馆里藏有从君士坦丁堡到塞浦路斯搜求到的所有古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伽林以及托勒密等学者的著作,均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收藏在此。据史书记载,哈里发麦蒙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侯奈因的报酬,是与译出书本同等重的黄金。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除了中国唐代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阿拉伯拥有更多的书籍。这些古典著作也是大学里教学、研究最好的教材。“智慧宫”中培养出大批精通数学、天文学、哲学和逻辑学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在“智慧宫”的启发和影响下,原帝国境内各独立的王朝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如法蒂玛王朝于1005年在开罗建立了“科学馆”(又称伊勒姆大学)与“智慧宫”遥遥相对。这里收藏的图书也极为丰富。阿拉伯的图书馆不仅是收藏图书的场所,它还担负着出版、教学、研究等多重任务。图书馆里聘请了学者进行译著、注解,雇有录士抄录校对、装订成册,图书馆的学者们在工作之余还从事教学活动。不少学生在这里求学,为此有的图书馆还准备了宿舍和膳食。学生们在这里既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又有学者给予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图书馆已承担了大学的工作。阿拢斯王朝前期,阿拉伯文化、教育及学术活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阿拢斯王朝后期,位于东方的塞尔柱突厥人逐渐强大,他们也皈依了伊斯兰教。11世纪,塞尔柱人逐渐控制了已处于分裂状态的阿拉伯帝国,掌握了巴格达政权。哈里发任命塞尔柱军事首领为摄政王,并赐予“苏毋”(意为权威)称号。这时的哈里发只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苏毋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时伊斯兰教教派对峙十分尖锐,主要是什叶派与逊尼派。
11世纪~12世纪,阿拉伯教育有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由政府出面,积极兴建新型学校。其次是侧重宗教神学的教学。
新型学校由国库支付教育的经费,学校成为国家的机构,受政府的监督管理,这就变更了以往私人办校和私人讲学的传统史书记载,新学校的创始人是宰相尼采母。尼采母于1065年在巴格达等城创设了一些新型学校,名为尼采米亚。这类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设置这类学校的目的有两个:传播逊尼派思想,肃清什叶派影响;训练文武职官,派往各地充当统治工具。尼采米亚学校的教师,由政府委任有学识有文化的人担任,报酬优裕。学生经挑选后招录,供应食宿。学生分两科进行学习。一科传授逊尼派宗教理论及神学、法学,培养与什叶派作斗争的人员;另一科传授法律和世俗知识,培养军政人员。学生毕业后任职政府和军队,职业有保障,待遇又丰厚,所以吸引了大批青年。新学校的建立与当时政派斗争紧密相关,所以十分注重传授神学和法学,一反过去传授希腊学术的传统。据记载,尼采母在创建尼采米亚的同时,封闭了“智慧宫”。尼采米亚学校以研究教律学和教义学最为著名。开设的课程有古诗、《古兰经》、注释学、圣训学、法律学、修辞学、辩证学等。尼采米亚学校存在三百余年,14世纪末与其他大学合并。巴格达尼采米亚大学创办后,各地纷纷效仿,不仅在西亚,在北非的开罗、亚历山大里亚等地都设置了这类学校。
这一时期,国家也注意到初等教育问题,在不少地方设有初级学校。据说尼采母在伊拉克和库兰桑一带的每个城镇,都设有学校。
在尼采米亚学校广泛设置的同时,伊斯兰国家西部以哥尔德华为中心也兴建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因西部政治派别斗争较少,其高等学校与尼采米亚式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学校中仍注重传授天文学、数学、医学、解剖学、化学和哲学。学校也仍为私立,不属国家机构。这里的学校规模较大,学生往往有数百数千,校外人士也可自由参加学校的学术讨论,这些特点给西欧教育以很大启示,对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显著的影响。
阿拉伯的教育理论,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出现了不少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家。如教育家安萨里(公元1058~公元1111年),他在巴格达的尼采米亚大学任教多年,被尊为当时的“以妈姆”(意为学术泰斗)。他在《圣学复苏》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理想主义的教育宗旨。他为学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以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不少教学艺术的理论。在《德行的权衡》一书中,他提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教学原则,甚至还涉及到智力与大脑结构的问题。安萨里的教育理论涉及面较广,但不够系统、深邃,这也正是阿拉伯教育理论的不足,过于浅近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