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北朝时期的敦煌

魏晋时期的敦煌,各个政权都对其加强了管理力度。曹魏太和元年,也就是227年,仓慈调任敦煌太守。仓慈清正廉明、治理有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敦煌商业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仓慈首先面对“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的状况,采取“随口割赋”的办法,将大户多余的田地按人口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赋税则按田亩和人口分摊,这就减轻了贫困人民的负担。

其次,仓慈到任后,将各县衙门积压的案件一一查究处理,宽严相济,严禁滥刑,使社会风气得到好转。同时仓慈以民族平等的态度,保护和鼓励外来人来敦煌经商,对过往客商给予优待,并公平市价,这样又促进了敦煌商业的发展。

曹魏嘉平元年,即249年,皇甫隆继任敦煌太守。他在敦煌改进和推广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并一改往日敦煌沿用的漫灌落后灌溉方式,推行分畦灌溉的“衍溉法”,结果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西晋初年,东吴降将吾彦出任敦煌太守。吾彦在任期间躬耕力行,劝民生产,促进了敦煌农业经济的继续繁荣。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5个政权统辖。

东晋咸康元年,也就是335年,前凉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与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设置为沙州,治所设在敦煌,以西胡校尉杨宣为刺史,“沙州”之名始于此。

前凉在敦煌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促进了敦煌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后来敦煌遗书中记载的有名的阳开渠、阴安渠、北府渠等水渠,就是在此时开凿的。

400年,陇西人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成为我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此时的敦煌其农业、教育与文化等事业又有所发展。

北魏接管敦煌后,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遂设敦煌镇,统领酒泉军、张掖军、晋昌戍、乐涫戍等,其管辖范围扩大至河西走廊的中西部,敦煌于是再度成为河西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之一。

北魏正光五年,即524年,北魏孝明帝下诏改镇为州,敦煌因盛产美瓜而取名“瓜州”,领敦煌、酒泉、玉门、常乐、会稽5郡,治所设在敦煌。

北魏孝昌元年,即525年,北魏派明元帝四世孙元荣出任瓜州刺史。529年,又封元荣为东阳王,至西魏初期,元荣仍以宗室王的身份留任瓜州刺史。

元荣任职北魏、西魏两代,为时近20年,他治理敦煌期间,重视发展经济,并大修佛窟,施舍资财大量抄写佛经,掀起了莫高窟建窟的高潮。

北周取代西魏后,继续在敦煌设瓜州,并任命建平公于义继任瓜州刺史。于义和东阳王元荣一样,也信奉佛教,他在任期间,也大力扶持佛窟开凿。

正是在东阳王元荣、建平公于义等的带动下,敦煌的佛事从此日益兴盛起来。

佛教自汉魏时期传入我国后,在敦煌达到空前兴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脚下,企望解脱苦难,过上幸福和安定的生活。因此,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

十六国时,河西地区佛教的译经与讲经、石窟寺的开凿均兴盛了起来。被称为“敦煌菩萨”的竺法护,世居敦煌,通晓多种语言,在敦煌组织了自己的译场。《开元录》载其共译经175部354卷。

竺法护的弟子竺法乘,承其师之衣钵,亦在敦煌建立寺院,广收门徒,宣扬佛法。《高僧传》称赞他道:

立寺延学,忘身为道,诲而不倦,使夫豺狼革心戎狄知礼。大化西行乘之力也。

在当时,有一大批佛学高僧在敦煌讲经说法,河西各地的佛门弟子很多来此地研经习学。我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佛学大师如法显、鸠摩罗什等,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曾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河西佛教的兴盛除了译经、说法上有所成就外,还体现在石窟寺的大量建造上。河西地区的许多石窟寺大都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莫高窟就是在前秦时开凿的。

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与寺塔继续得到兴建。《魏书·释老志》记载:“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从这个记载中,可窥见敦煌石窟寺修建及其兴盛。

北魏后期以至西魏,元荣任瓜州刺史期间大兴佛事,掀起了造窟高潮。北周瓜州刺史建平公于义,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所有这些兴盛佛事的活动,都为敦煌以后成为佛教重地奠定了坚强有力的基础。

【旁注】

太守 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的权力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嘉平 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二个年号,时间起止为249年到254年,共计6年。此外,嘉平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六个年号。嘉平六年十月曹芳被废,高贵乡公曹髦即位,改元正元元年。

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的简称,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至439年止。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16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刺史 我国古代职官名,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始置,当时的“刺”,检核问事之意,有监察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僧人,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我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到了法显时代达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从过去的基本上是送进来的阶段向拿进来的阶段转变。

鸠摩罗什(344年~413年)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玄奘并称为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翻译的佛经有《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等。

【阅读链接】

竺法乘是我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竺法护的弟子。他先随师父竺法护到长安,后来有返回敦煌,在敦煌建立寺院,广收门徒,宣讲佛法,为我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竺法乘在敦煌的传教有着重大的意义。他建立了寺院,使敦煌的僧俗信徒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这就为敦煌佛教的延续与扩大影响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他的弘法活动不仅扩大了敦煌的佛教队伍,也加深了佛教对敦煌一般民众的影响,这就为敦煌后来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