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麓的艺术石窟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脉北麓,沿祁连山北麓留下了众多的石窟和石窟群,比如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昌马石窟、马蹄寺石窟等,它们同样是我国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千佛洞因其位于莫高窟以西而得名,俗称千佛洞。它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千佛洞洞窟群于北魏时开凿,迄止于元代,现有洞窟16窟。在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槃像。
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有彩塑34身,壁画约800余平方米。洞窟形制与莫高窟同期洞窟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平顶方形窟以及敞口长方形大龛四种类型。
隋代第9窟窟型类似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窟型中唯一的一例。北魏晚期第5窟中心柱正面龛内的佛像很具特色,其纯熟练达的塑作技巧和优美的造形,隽秀和庄严肃穆的神态,是典型的秀骨清像,为北魏佳作。
西千佛洞的壁画内容及风格基本上也与莫高窟同期壁画趋于一致,如第10窟南壁窟门两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和“啖子本生”故事画,均以白粉作底,墨线勾勒,赭石和青绿淡染,无论是构图设色或是人物形象,均具有浓郁的中原气息。
第15窟的观无量寿经变、东方药师变、降魔变、观音经变等壁画,其精美程度与莫高窟中唐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不相上下。
东千佛洞位于甘肃瓜州县桥子乡东南35千米的峡谷两岸,现存洞窟23窟,其中有壁画、塑像者8窟。东岩3窟,西岩5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隧道窟、圆形穹隆顶窟和方形平顶窟。
其中第2窟、第4窟、第5窟、第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
壁画分布四壁,有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像。经变画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变等。
密宗图像有坛城图、密宗曼荼罗、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
装饰图案有窟顶装饰、圆光、背光、边饰等,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供养人像多为西夏供养人像,并有西夏文题名。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瓜州县,即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它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作为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同莫高窟在洞窟形式、表现内容、艺术风格方面十分相似,可以说一脉相承,互为姊妹窟。
榆林窟开创于隋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榆林窟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有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有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
榆林窟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3种。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前面多有较深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这一点与莫高窟有所不同。
榆林窟主室形态主要有3种:一种主室呈长方形,偏后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有前室及长甬道,多为唐初开凿,有的甬道长达8米;一种主室呈方形,覆斗藻井,中心设须弥座;一种主室呈方形,覆斗藻井,中心置圆坛,无甬道,多为密宗窟。
彩塑造像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了第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和第5窟长13米的卧佛像各一身为石胎泥塑外,其余的造像多为清代制作,均为木骨泥塑,艺术水准很是一般。
洞窟开凿在党河水冲刷形成的砂崖上,砂崖高约30米,洞窟悬于半崖,距地约12米到15米。在由南向北长约300米的悬崖峭壁上,洞窟共有19个,唯有中间5窟可以登临,故被称为“五个庙”。
在与“五个庙”石窟相对的党河东岸上,存有4个残窟。从“五个庙”上溯约5000米处,存有1个石窟,俗称为“一个庙”。
“五个庙”4个残窟的石窟绘塑风格与莫高窟同时期艺术一致。第1窟北魏时凿建,西夏重修,中心柱窟形,壁画有炽盛光佛、黄道十二官、二十八宿、水月观音像,以及弥勒变、文殊变、普贤变、坛城图等。
其余3个窟为五代、宋时凿建,西夏、元重修,塑像均毁。壁画内容有维摩变、说法图、文殊变、普贤变、水月观音、劳度叉斗圣变、弥勒变、药师变及十六臂、四臂观音等汉密图像。
昌马石窟位于甘肃玉门镇东南90千米处的祁连山北麓,源于祁连山的昌马河经窟崖前北流,故名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群包括大坝千佛洞和下窖两处。洞窟开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距地面40米至50米。两处共有窟龛11个,依山势分南、中、北3段。窟形为中心柱。壁画内容有坐佛、菩萨、骑狮文殊、骑象普贤、经变故事、供养天女、飞天、缠枝团花图案等。
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肃南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为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计有北寺、千佛洞、金塔寺等处。各处洞窟相距数千米至10余千米不等,绵延近30千米。
每个小窟群,多的达30余窟,少的仅有2窟,总共70多窟。民间传说这里的一块岩石上留下天马的一只蹄印,寺窟由此得名。因其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造像为泥塑。
马蹄寺石窟大量洞窟为北魏至明清历代营建或重修,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
北寺有三十三天洞、药王殿和藏佛殿,计21窟。除底层只有壁画而无塑像外,其他各层都有石胎泥塑观音。一层至三层均开5窟,四层3窟,五层1窟。窟门排列整齐,间距越往下越疏,外观呈宝塔形。
每层之间都有隧道相通,隧道凿在岩壁内部,由第一层北边入口,呈“之”字形,迂回而上。这21个洞窟形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方形,顶做成“人”字坡;另一种是平面方形,顶作覆斗式四面坡。
窟正中都开一大龛,龛内坐佛均为石胎泥塑,壁画绘有影塑千佛。
药王殿,又称南坐佛殿,凿于元代,有泥塑药师坐佛像一尊。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洞北侧,为北寺洞窟中最大的一个,窟形平面呈“凸”字形,总深33.5米,宽26.3米,分前堂拜殿、甬道,形成内外两阵。
千佛洞存10余窟,北朝窟居多,位居马蹄寺东北约3000米处。第2窟、第8窟中心塔柱式,塔柱四面分4层造像。南寺和上、中、下观音洞各有4窟至6窟不等。
金塔寺位于马蹄寺的东南面,为中心塔柱窟。洞窟坐北朝南,开凿在山谷中高约60米的崖壁上。
金塔寺的东窟中心柱座基上分3层造像,下层开圆券形龛,塑坐佛、胁侍弟子、菩萨,龛楣上方各悬塑飞天6身至8身。中层每面开3个小龛,塑交脚弥勒、坐佛、释迦苦修像、胁侍天王、菩萨立像。
上层北东南三面均塑10尊佛、10尊菩萨,西面为元代补塑的5尊佛。四面壁间以影塑的手法塑有坐佛、供养菩萨,以作为填补。
金塔寺西窟形制与东窟相仿,中心柱四面仅下层各开一个大龛,龛外两侧塑菩萨、天王。中层四面居中分别塑倚坐佛、坐佛、半跏菩萨和交脚弥勒,其两侧除北面塑4尊菩萨4尊弟子外均为8尊菩萨。上层塑5尊佛、供养菩萨等。
金塔寺造像人物脸型丰圆,鼻高唇薄,肩宽体健。佛像庄重安详,菩萨华丽俊美。悬塑的飞天身躯扭曲,略显古朴稚拙,真切感人。
整窟造像结构严整,统一和谐,富丽堂皇,以圆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众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5世纪前后我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除了这些石窟外,祁连山北麓石窟还有文殊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水峡口下洞子石窟等,各窟不同程度保存了不同时期佛教洞窟形制、塑像造型、壁画手法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旁注】
祁连山 位于我国青海东北部与甘肃西部边境,是我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东西长800千米,南北宽200千米至400千米,海拔4000米至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中原 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时,常也将这一地区称为“中国”、“中土”、“中州”等。
纹样 包括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和建筑装饰图案。主要题材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我国传统的丝绸纹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东方艺术特点。
五代 “五代”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和“十国”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也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5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覆斗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形制,指的是用黄土在地宫的上方堆积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似倒扣于地面的斗。这种封土形制沿用的时间最长,在诸多使用这种形制的陵墓中,以秦始皇的陵墓封土形体最大。
二十八宿 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28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说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团花图案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外形圆润成团状,内以四季草植物、飞鸟虫鱼、吉祥文字、龙凤、才子、佳人等纹样构成图案,象征吉祥如意,一团和气。团花图案在隋唐时期已流行,至明清时极为盛行,有“四团龙”纹、“四团凤”纹等。
北朝 在我国,北朝是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时间是从386年到581年。北朝结束了我国将近150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代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
龛楣 佛龛的龛口包括楣、梁、柱3部分。龛楣指佛龛的外檐部分,它以泥雕浮塑出来,高于墙壁平面,是龛口的主要装饰部位,其精美的装饰图案象征佛光,用以显示佛法的伟大。
彩绘 古称“丹青”,常用于我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其中以梁枋部位为主。彩绘自隋唐时期开始大范围运用,到了清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阅读链接】
马蹄寺石窟以其宏大的石窟群,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踪迹和诗章。比如明人有一首七律《咏马蹄寺》写道:“古刹层层出上方,云梯石蹬步回长。金神宝相莲开座,玉梵清音月近床。茶沸烟腾禅出空,花飞泉落水流香。逢僧共说无生活,回首音尘意自忙。”
从马蹄寺溯马蹄河西去,一路山谷杂树丛生,野花满地,到山谷尽头,悬崖峭壁中冒出一股细流,沿崖直下。《咏马蹄寺》诗中所写花飞泉落水流香即此。悬崖飞泉,为祁连山雪水沿山石缝隙渗聚而成,天晴时远远望去,能清楚地看见这一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