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明珠——敦煌历史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最西端镶嵌着一块状如翡翠的绿洲,这即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
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敦煌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繁衍壮大,至隋唐时达到极盛。历经沧桑的敦煌,曾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5000年漫长曲折的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得敦煌永远辉煌。
河西走廊的丝路重镇
敦煌是河西走廊的要镇,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三苗人在与中原部落的战争中失败,然后迁徙到敦煌一带,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生,并逐渐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古瓜州即现在的甘肃酒泉一带,当时的羌戎族人在此地生活,他们就是三苗的后裔。
到了战国初期,敦煌一带还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族人。后来,大月氏逐渐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族,到战国末期,大月氏人又赶走了乌孙人、塞族人,独占了敦煌,直至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走廊一带,两次挫败大月氏,迫使大月氏人向西迁徙到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包括敦煌在内被匈奴占领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一边派遣使者张骞联络大月氏、乌孙夹击匈奴,一边派霍去病率军北征,攻伐匈奴。
公元前139年,张骞带领100多人的大汉使团出使西域。在经过为匈奴所占据的河西走廊时,使团遭到匈奴攻击,张骞被俘。
在被匈奴拘留的10多年中,张骞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一直寻找机会逃脱,终于趁一个机会逃脱,带着使团继续西进。
张骞到达伊犁河流域后,方知大月氏早已在乌孙的打击下又迁往妫水流域,那里的自然条件优越,故大月氏已无意再迁回河西故地。
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无望,只好带着遗憾,踏上了返回汉都长安的归程。就在他历经艰辛回到长安时,西汉王朝也已经开始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张骞的这次西行,对西域的历史、地理、物产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较详细的了解。为下一步打通西域掌握了有利的情况。
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击败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将河西地区归入大汉版图。这是汉王朝对匈奴的一次重大胜利。
同年,西汉政府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一是招回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故地,以断匈奴右臂,并联络乌孙共同抗击匈奴;二是宣扬国威,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
由于这时的河西已经为汉朝的属地,张骞一行顺利到达乌孙。但此时的乌孙内部发生分裂,张骞此次出使未能实现同乌孙联盟共同攻打匈奴的目的,但乌孙表示愿意与西汉王朝建立密切的关系。
张骞在乌孙时,还派遣使者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地进行活动,以扩大西汉王朝的政治影响,增强相互间的了解。
张骞返回汉地时,乌孙王昆弥派遣数十名亲信大臣为专使,带着几十匹著名的乌孙马为礼物,到长安向汉王朝致谢。
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行程万余里,历时近20年,备尝艰辛,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这条路对敦煌来说,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的枢纽作用。
据《汉书》和《史记》的记载,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陇西、穿过河西走廊,到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又从敦煌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由敦煌西南行,出阳关,沿南山北麓,经鄯善、且末、精绝、于阗、沙车到疏勒,然后越过葱岭,向南可达大月氏、身毒等地;北路由敦煌西行,出玉门关到车师前王庭,又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龟兹、姑墨抵达疏勒,越过葱岭可达大宛、康居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南路还是北路,敦煌均为“丝绸之路”所必经的枢纽之地。
公元前111年,西汉政府将酒泉、武威两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即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即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丝绸之路”从敦煌分出的南北两道,是汉代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经过这两条道路,西汉政府把内地的丝织品、铁器、竹器、漆器、陶器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西方。同时,西方的葡萄、苜蓿、胡麻等物产,以及音乐、绘画、宗教也随之传入我国。
随着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张掖郡的设立与“丝绸之路”的日益繁荣,河西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与其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成为了西汉王朝西行的前进基地,而地处河西走廊之要冲的敦煌,也随之发展成为中西交通的重镇。
当时的敦煌郡疆域辽阔,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即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即今哈密市,南连西羌即今青海柴达木。统管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个县。
敦煌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期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通几绝,但敦煌郡日渐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并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成为“华戎所交大都会”。
【旁注】
乌孙 我国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公元前2世纪初期,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至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乌孙王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在西域建立的“行国”,即游牧的国家,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
河西走廊 又称甘肃走廊,中原地区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和北山间,长约900千米,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南山包括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山包括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刘彻,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在位期间,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而且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缔造了汉武盛世。
丝绸之路 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我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被后世现在命名为“丝绸之路”。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烽燧 我国古代的报警系统,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它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如新疆境内的烽火台。
【阅读链接】
三苗居敦煌之说始于《尚书》,书中追记我国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舜曾经“窜三苗于三危”。这里的“三危”指的是三危山。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三危山在敦煌县南。”根据这些历史资料,现代的敦煌学专家们在谈到敦煌的历史时,多认同《尚书》记载的“三危”就是今天敦煌县的三危山。
三苗原来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窜三苗于三危”说的是舜帝打败叛乱的三苗,然后分而治之,将三苗族的一部分反叛成员强制迁徙到今疏勒河、党河流域,以河西走廊茫茫的沙漠和中原隔离,让他们去受甘青一带固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而“以变西戎”。由此可见敦煌的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