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且创新的隋代壁画

隋代洞窟壁画佛教故事画表现丰富,出现很多生活景象的具体描写,都是简单而有真实感,构图也比较复杂并多有变化。体现了隋代石窟壁画的继承与创新。

这一时期,除了前期已有的佛像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等以外,还增加了大量的经变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画日渐减少,到隋代晚期,本生画已经消失,经变画却日益增多。

第420窟窟顶的“法华经变”是隋代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幅经变画。它分布在该窟覆斗形顶的四披上,每披一品,南披为譬喻品,北披为序品,东披为观世音普门品,西披或为方便品。各品表现内容不同,但皆丰富多彩。

在隋代第303窟的北壁千佛图案中,有一幅释迦牟尼和多宝佛说法图。图中的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均一腿平放,一腿曲抬,手作说法印,坐于双狮座上。这两个佛身后各有捧着精美莲花的供养菩萨,两侧各有一身手持莲花的胁侍菩萨。

这幅壁画的图形有了新的特点,多宝塔画成了佛龛形,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坐于龛内。人物也增多了。人物造型和绘画艺术仍沿用北周风格。

隋代单身菩萨像逐渐增多,如第394窟和第276窟,西壁佛龛两侧中间各画一身胁侍菩萨。第276窟的迦叶身旁还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此观音菩萨的造型已有变化,其身材修长,脸形丰圆,神态也比较慈祥,衣饰华丽,已脱离隋代风格,向唐代菩萨过渡。

隋代已经不采用单幅画的形式,完全用横列的手卷式的连环画出现。故事分段更细,表现更为复杂,背景的山水树木屋宇,尤富于装饰的情趣,所用的颜色,以青、绿、白、棕为主。

隋代本生故事画中,第419窟中的《须达拿太子施象》壁画是代表作,该画画面构图灵活多变,主要情节画面较大,放于横卷中心位置,而次要情节画面较小,放于主要情节画面的上下和周围,这样就使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隋代洞窟供养人画像继承了北周传统,保持着装饰效果和程式化手法,大多画于石窟下部。

图案画是隋代洞窟壁画中最丰富多彩的。隋代壁画图案装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远超过前代。其图案装饰有莲荷纹、忍冬纹、云气纹、火焰纹、水波纹、双龙纹、联珠纹、垂角纹等等。这些图案装饰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

这些图案不仅大量用于菩萨塑像及画像的衣饰中,也用于它身后的背光、龛楣及窟顶等处。藻井尤为富丽,其结构大都为中央是莲花,四框是各种“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亦称花边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

隋代洞窟之所以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装饰趣味很浓厚,这是和图案应用的普遍和他的多样化分不开的。

除了佛教题材外,隋代壁画中也有我国传统题材,即有我国传统神话、神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出现,但已与佛教思想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极其突出的一项艺术成就,是敦煌壁画艺术的标志,被唐代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飞天在印度佛教中是佛的护法神,能奏乐、善飞舞,且身上还散发出芬芳,常出现在鼓乐齐鸣的法会上。宋代《太平御览》卷《天仙品》中写道: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敦煌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壁画中共绘有飞天4000余个。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主要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绕,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不仅画在窟顶平棋、窟顶藻井、故事画、佛龛上面,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北魏的飞天形象,有的洞窟大体上还保留着印度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北魏时期的飞天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

这时飞天的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虽然飞天的肉体与飘带已经变色,但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

北周飞天最突出的是面部和躯体采用凹凸晕染法,后来因为变色,出现了五白,即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身躯短壮,动态朴拙,几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凉时期飞天绘画风格特点。但形象却比北凉时期丰富得多,出现了不少伎乐飞天。

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天最多的一个时代,也是莫高窟飞天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一个时代,除了画在北朝时期飞天的位置,主要画在窟顶藻井四周、窟内上层四周和西壁佛龛内外两侧,多以群体出现。

从总体上说,隋代飞天是处在交流、融合、探索、创新的时期。总趋势是向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为唐代飞天完全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第427窟是则隋代大型洞窟之一,也是隋代画飞天最多的洞窟,此窟四壁上沿天宫栏墙之上飞天绕窟一周,共计108个。

第427窟的这108个飞天,皆头戴宝冠,上体半裸,项饰璎珞,手带环镯,腰系长裙,肩绕彩带,多有西域飞天的形象、服饰的遗风,肤色虽已变黑,形象仍十分清晰。

她们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捧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竖琴等乐器,朝着一个方向绕窟飞翔。

第404窟是隋代中后期的一个中型洞窟,窟内四壁上沿画天宫栏墙,栏墙上飞天绕窟一周,如同第427窟的飞天一样,姿态各异,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托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各种乐器,朝着一个方向逆风飞翔,体态轻盈,姿势优美。

第404窟在首饰服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头无圆光,不戴宝冠,有的束桃型仙人髻,有的束双环仙人髻,有的束仙童髻,脸为蛋形,眉清目稻,身材修长,衣裙轻软,巾带宽长。衣饰、面容、身态如同唐代初期的飞天,已经完全中国化。

总之,隋代敦煌壁画进一步摆脱了外来艺术的影响,走向创造自己民族艺术形式的道路。这种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特色的壁画艺术,获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旁注】

莲花 我国传统花卉,古名芙渠或芙蓉,从春秋战国时就曾用作饰纹。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莲花因此在佛教艺术中成了主要装饰题材。

云气纹 汉魏时代流行的装饰花纹之一,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一般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也有单独出现的。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太平御览》 宋代的一部类书,修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全书1000卷,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55部,共4558类,以引证广博见称。本书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3卷,一年读完,故更名为《太平御览》。

龟兹 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龟兹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6个县市。龟兹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而且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之为“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箜篌 我国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后来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3种形制。

横笛 传统的笛子。唐代称横吹,是没有笛膜的。唐代只有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后这膜就移至横笛上,而箫管就不再贴膜了。宋朝以后,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横笛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丰富,故深受人们喜爱。

【阅读链接】

长期以来,一直无法确定绝大部分敦煌壁画的作者。研究认为,敦煌画师的来源主要有4种:来自西域的民间画师;朝廷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高薪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来自五代时期官办敦煌画院的画师。

在敦煌文献中,所有的画师都被称为画匠或画工,可见画师们主要来自民间,社会地位并不高,他们创作壁画时很可能就住在阴暗潮湿的洞窟里。壁画中大量的田间劳动场景,活生生地再现了当时的经济状态和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