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进的鱼钩和鱼竿

鱼钩和鱼竿是从事钓鱼活动的专用工具。它是人类在长期的钓鱼过程中逐渐发明的,并且随着钓鱼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得以改进。因此,鱼钩和鱼竿的制作突出地反映着古代钓鱼技术的发展水平。

鱼钩是获鱼的直接工具,在竿、线、钩、漂、坠、饵中,与饵一样,发明得最早,改进得最多,最快。竿钓的发明,是因为鱼有自卫能力,不肯近前,于是人们在钓鱼实践中发明了竿钓。

鱼钩在我国开始使用很早,从各地的考古挖掘来看,最早使用的是兽骨或禽骨劈磨而成的直钩和微弯钩,称之为鱼卡。其两端呈尖状,磨得锋利,中间稍宽,并磨出系绳的沟槽,或钻有穿钓线的小孔。

鱼卡是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产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仅辽宁大连长海县的广鹿岛和大长山岛的遗址中,一次就发现36枚;黑龙江新开流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出土了7枚。江苏连云港出土了用蚌壳磨制的直钩数十枚。

到了新石器晚期,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弯钩,有倒刺和无倒刺两种骨制。有兽骨截断单独磨成的,有用禽骨磨成的,禽骨坚韧锋利。但磨成弯钩很困难,于是拣细而坚利的磨成带倒刺的钩尖部分,然后绑在另一节作为钩柄的骨头上,成为绑制弯钩。这些弯钩原是用麻丝或晒干的肠衣绑制而成鱼钩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已会用手绑制打结,制造细腻的劳动工具,其智商已远远超出所有灵长目动物。

从直钩到弯钩是钓鱼工具的一大进步,直钩只起到“卡”的作用,钩横卡在鱼嘴里,如果直接提上岸,多数会脱钩。

有的卡的不是地方,或卡的角度不对,鱼嘴一活动,头一扭摆,钩会从鱼嘴里脱出,鱼逃之夭夭。而弯钩就可避免这些缺点,只要钩尖锋利,线、竿牢固,钓者又有一定的擒鱼、遛鱼、抓鱼本领,一般是鱼难以逃脱的。

直钩到弯钩是一大进步,从无倒刺弯钩到有倒刺弯钩又是一大进步,由于当时钓具粗放,在没有发明鱼竿之前,是用手拽棉、麻搓制的捕鱼线,或动物肠子晒干加工制成的鱼绳,鱼钩的角度、钩弯的角度、柄的长短,还是不够科学实用。因此,弯钩无倒刺的骨制钩还是易跑鱼。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离现代年代越近的新石器时期,氏族社会晚期,所制作的鱼钩越精细而科学,有倒刺的鱼钩也越多。

钩的形状也逐步有讲究,不仅有短柄,也有长柄,龙门的宽窄也有区别。钩尖的弯度,钩的形状也不同,以适应钓取不同的鱼类和运用于不同的水域。

倒刺钩大大降低了脱钩率,对于当时只求将鱼钓上来食用说,是生产上的一大进步。这也为后世制作各种型号的鱼钩奠定了基础。

在有些墓葬中,还发现一些石钩和玉钩。虽然历经几千年,仍旧可看出其精心磨制的痕迹。这些钩都较鱼钩大而重,钩尖也钝。原来这些钩是没有使用的痕迹。

有些人的墓葬中以金属殉葬为主,也夹杂些这种石钩和玉钩,也是从未使用过的。有的酷爱钓鱼,逐步使钓鱼从纯生产型上升到娱乐型,钓鱼取乐。

制造这种石钩、玉钩就是为了欣赏,表示自己的爱好和身份。有些铜制钩和铁制钩也做得十分精巧,也从未钓过鱼,其作用也是欣赏娱乐。

骨鱼钩的出现,是钓鱼历史上的伟大创举,而金属鱼钩的问世,表明我国古代钓鱼活动已经由手工磨制进入由金属冶炼的新时代,这不仅是钓鱼事业的一大进步,更说明这个活动已大步跨入文明时代。而最典型的就是,青铜的使用在钓鱼活动中体现出来。

是谁最早制作铜钩已无史可考,但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铜鱼钩据鉴定已有3500年。

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鱼钩品种多,钩柄弯弧流畅,倒刺制作的角度适中,长短合意,其中有不少钩足可以和后来机械制作的鱼钩媲美。

安徽贵池出土的战国青铜钩,有长柄、有短柄、有粗丝、有细丝,其形状和后来的龟形钩、丸形钩相仿。

香港发现的战国青铜钩做工精细,前钩弯为锐角,后钩弯为钝角,和后来的鹤嘴形钩、方头钩相仿佛。

江苏句容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鱼钩造型优美,钩身平滑,和今天的袖形钩不相上下。

无独有偶,湖北江陵南桓水门战国遗址中也出土了一枚铁鱼钩。这枚钩为圆头长柄,也是锻打制作的,钩丝较之抚顺的战国鱼钩细而光滑。

从这些遗址实物出现以后的2000多年,直到后来,鱼钩都是铁制,再也没有改变过,只是铁合金所含成分略有变化、钩形有变化发展而已。

古代的鱼竿产生于何时、何地,已无迹可考。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发明鱼钩后,仅用藤蔓、棕榈、肠衣等作线钓鱼。

竿的材料不外乎树枝、芦苇、竹、荆条之类,总之可以延长手臂使钩抛远施钓的长而轻的植物,似乎都用过了。竹竿又轻又坚韧,古代似乎每地均有所用,而且一直流传几千年。

鱼竿正式在史籍上出现,是2500年前的《诗经》。其《卫风·竹竿》诗中有一句的意思是说:我用又细又长的竹竿啊,在淇水边钓鱼。这是鱼竿的最早记载。

汉代卓文君在《白头吟》一诗中说:“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渭上偶钓》一诗中说: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旁。

另外,从绘画上看,五代时的《雪渔图》、宋代的《寒江独钓图》、明代的《秋江渔隐图》、版画《子陵钓图》、清代的《江山垂钓图》,以及清代的彩色年画《渔归》和版画《蜀江得鲤》等,都描绘有独根细竹竿做的钓竿。

用其他植物枝干做钓竿的也不少。《列子·汤问》篇说,有个人以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条为钩,粮食为饵,到大河边去钓鱼。

这里说的荆条,是无刺的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原野,光滑柔软,坚韧不易断,可以作钓竿,也可做抽打人的鞭子。古有“负荆请罪”之说,也有用荆条来做筐的,用途很广。

用多种随手可得的植物枝干作钓竿,是为了钓到鱼而发明的临时工具。待到钓鱼上升到娱乐阶段,钓鱼为了享乐,不免要在竿子上作些文章,使其既美观又适用。比如在竹钓竿绘上或刻上美丽的花纹图饰,使竿具有观赏价值。

南朝梁学者刘孝绰《钓鱼篇》中有“银钩翡翠竿”之句。钩用银子制作,钓竿上嵌以翡翠宝石,多么漂亮。难怪后来用的钓竿都漆得红绿相间,十分好看,这也是传统留传下来的习惯。

我们的祖先在连续不断的钓鱼实践中,还发明了抛竿。抛竿的特点是长线短竿钓,运用绕盘的机械原理,将钩抛远以钓取大鱼,以绕盘可以收放线的特点卸去大鱼的巨大冲击力,有效地防止线断竿断,而将大鱼稳稳地擒获。这是我国钓鱼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大飞跃。

因抛竿是将木或竹制盘圆轮装在手柄处缠线收放,故古代称之为“轮竿”;又因其原理为将战车的曲轴运用到钓竿上,故又名“奔车”。

抛竿有文字记载的当于唐代,有两种:

一种是轻巧小轮,有四齿的,也有六齿的,轻小,绕线少。有的能转动,有的不能转动,按在竿的中部前方,其槽内放线少,一般15米左右。这种轮竿多用于坐在船头或深水矶头钓鱼,还是手竿钓,不可抛钩掷远,所以还称不上是抛竿。

还有一种是竿上有过线环、竿柄上方有绞盘的轮竿,古称钓车。其原理及运用与今天的抛竿,或称之为海竿、甩竿已一模一样。

唐代陆龟蒙在一首写用轮竿钓鱼的诗中说:“溪上持双轮,溪边指茅屋。”意思是说,在溪边持轮竿欲抛时,指着溪边的茅屋为目标,使钩饵落点准确地落在一个钓点。连续抛在一个钓点,省饵料,又聚鱼,钓鱼效果好。

这和后来在湖泊水库抛竿钓时要找准水面旁边或对面一幢房屋或电线杆为目标一样,可见当时的抛竿钓技已很娴熟。

[旁注]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陶制网坠和骨制垂钓、鱼钩、鱼叉等工具,说明当时氏族先民的捕捞方法既有网捕。许多遗址的彩绘陶器上都有渔网的描画。

灵长目 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指和脚的趾分开,大拇指灵活。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温暖地区。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最小的是倭狨。人类属于灵长目动物。

氏族社会 社会学名称,称氏族公社。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一般有十几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氏族之间可以相互通婚。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

卓文君 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人,就是现在的四川邛崃。西汉才女。她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汉武帝时,司马相如获得赏识,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了《白头吟》,司马相如看后感到惭愧,于是打消纳妾的念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刘孝绰(481年~539年),字孝绰,本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人,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是我国南朝梁的东宫十学士。被誉为“中国楹联第一人”,曾经参与编定《昭明文选》。能文善草隶,号“神童”。明人辑有《刘秘书集》。

[阅读链接]

姜尚是西周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在成名之前,曾在渭水钓鱼。当时他用直钩钓鱼,还离水面3尺高,鱼钩上也没挂香饵。用他自己的说话:钓鱼是待机进取,是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有一天,西伯姬昌来到渭河边踏青打猎。听说大贤姜尚就在这里,便决意请他辅佐。姜尚开始未予理睬,但姬昌求贤心切,3日后亲率百官一同再访姜尚。姜尚终于被感动。

自遇到姬昌,姜尚从此放下钓竿,辅佐姬昌灭商建周,成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