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科学的家猪饲养法
猪在我国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的磁山遗址就有猪被驯养的证据。依据我国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出土的猪的牙齿和骨骼,以及判断它的年龄结构等研究方法,可以了解到古代家猪的发展进程。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家猪饲养过程中,创造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在选种、护理、饲养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也对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根据考古工作者考证,最早的家猪出自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判定其为家猪主要有3个标准,即牙齿的测量、猪的死亡年龄以及猪骨遗骸出土时的考古学背景。
磁山遗址猪的下第三臼齿的平均长度为41.4毫米,平均宽度为18.3毫米。这个尺寸与人们一般认为家猪第三臼齿的平均长度低于40毫米的尺寸相似。
另外,从磁山遗址发现,超过60%的猪在半至1岁时就被宰杀,这种死亡年龄结构不像是狩猎的结果,而是人为控制下的产物。
磁山遗址的几个窖穴里都埋葬有1岁左右的骨骼完整的猪,上面堆积有大量的炭化小米。这些都是当时人的有意所为。
根据上述的发现,说明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家猪的出现,至少要比栽培农作物和制作陶器晚2000年左右。
我国家猪的饲养要比农业出现得晚,这表明在饲养家猪之前人们已经掌握了驯化这种行为。
在农业的起源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剩余的粮食,必须到栽培农作物达到一定水平,粮食生产出现了剩余,才可以用来饲养家畜。
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遗址里发现大量的小米,表明当时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除了供应人们的食用以外,还有一定的剩余用来饲养家猪。
我国家猪的体质外貌、胴体品质、生长速度的遗传力都比较高。在猪的育种工作中,对遗传力比较高的性状,通过选育,可以比较容易地收到预期的效果。
汉代在猪的选育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相当成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这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外形是体质的外部表现,能反映猪的生理机能的特点和生产性能。因此,据以选留种猪,对于汉代猪种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关于汉代猪种的优良品质,可以从考古发现的古代文物中得到证实。
根据华南汉墓出土的汉代青瓦猪的外形来看,汉代华南小耳型猪,头短宽,耳小直立,颈短阔,背腰宽广,臀部和大腿发育极其良好,四肢短小,鬃毛柔细,品质优良。这种优美的体态,说明我国古代猪种很早就具有早熟、易肥、发育快、肉质好的特性。
根据华北汉墓出土的汉代青瓦母猪和仔猪的外形来看,应属于华北猪类型中的大耳型猪,它们的体态是头部长而直,耳大下垂,体型比较大。又由出土的母猪俑所表现出的十分发育的乳房和仔猪丰肥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猪种的优良素质。
在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下,我国各地曾培育出不少优良猪种。早在3世纪,我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少名贵猪种。
我国猪种向以早熟、易肥、耐粗饲和肉质好、繁殖力强著称于世,汉唐以来,广为欧亚各地人民所称赞。
当时,大秦国,即罗马帝国的本地猪种生长慢、晚熟、肉质差,因此他们特别注意早熟、易肥的我国猪,千方百计地引入我国华南猪以改良他们本地的猪种,育成了罗马猪。罗马猪对于近代西方著名猪种的育成起过很大作用。
英国在18世纪初,引入我国的广东猪种。到18世纪后期,英国本地种猪已渐绝迹,代之以具有我国猪血统的猪种了。
例如,大约克夏猪,又名“英国大白猪”,是英国最著名的腌肉用猪。这种猪就是用我国华南猪和英国约克夏地方的本地猪杂交改良而成的。这种猪曾被称为“大我国种猪”,以示不忘根本。
美国的波中猪也具有我国猪的血统。白色折斯特猪是在1817年用我国华南白色猪改良育成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猪种,几乎都含有我国猪的血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猪种素质多么优良,对世界养猪业做出过贡献。正如达尔文说的:
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养猪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合乎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如在仔猪培育方面,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以前,就有了仔猪的补料办法,并采用了补饲栏,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喂饲幼猪。
《齐民要术》中有关于新生的仔猪的特点、死亡原因和采取补救措施的科学总结。其中说:小猪如果给予足够的食物,让小猪出入自由,它就会很快地长肥。这样的培育条件,大大提高了猪的早熟和易肥的优良性能。
对冬天分娩产下的初生仔猪的护理技术,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人也已经掌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初生仔猪的死亡率。
《齐民要术》介绍了冬天严寒季节产下的初生仔猪的防寒护理方法,是将初生仔猪放于笼中,微火烧水生成水蒸气,然后蒸之,相当于给仔猪做桑拿,汗出便罢。
上述论证是相当科学的。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受寒可使新生仔猪体温发生不可逆的降低。冬天产下的仔猪,体温急剧下降,需要几天才能恢复正常。
受寒的仔猪,行动迟缓,被母猪压死的危险性要大些。同时受寒也是使仔猪得病死亡的一个诱因。因此,对初生仔猪作好保温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齐民要术》还提出猪圈不厌小,圈小则有利于快速增肥。这些我国古代养猪技术的科学总结,即使在现代的养猪生产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另外,我国很早就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办法,用粗饲料堆制发酵饲料。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特别提倡用发酵饲料喂猪,他总结的经验是,把割下的马齿苋切碎,加米泔水和糟等发酵。
经发酵后的饲料,不仅能杀死病菌,使植物纤维变软,并且产生酸味和香味,刺激猪的食欲,帮助消化,增进食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这是一种很科学的饲料调制法,至今仍在使用。
总之,家猪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最早出现的家畜之一,在整个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养动物。我国精心选育出的优良猪种,对世界养猪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家猪的饲养技术,对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旁注]
磁山遗址 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000多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
胴体 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但时下多见用此词形容女性的裸体,其实是越俎代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引申,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所著《王祯农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的农业,对南北农业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有比较完备的“农器图谱”,在“百谷谱”中对植物性状的描述,在我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链接]
明武宗朱厚照曾下令禁止民间养猪。史书记载明武宗“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
明武宗禁止养猪的“理由”有二:其一,“猪”与皇帝姓氏“朱”同音,要避讳;其二,朱厚照生于辛亥年,这年恰是猪年。因此养猪、杀猪便被认为把矛头指向皇帝。
这一禁令,几乎使全国的猪断种。次年清明节时,要用猪来祭祀,一时竟无法找到。以后,由于大臣们的婉言劝谏,才不得不废除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