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古老的相畜学说
相畜学说在我国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起源远在没有文字记载以前。古时根据牲畜的外形来判断牲畜的生理机能特点和生产性能,以此作为识别牲畜好坏和选留种畜的依据,是古时相畜学说的主要内容。
相畜属于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经验型人工选择,形成了较多的现存动物地方品种。古时的相畜学说对于后世家畜品质的提高,起过很大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兼并战争频繁,军马需要量与日俱增,同时也迫切要求改善军马的质量。当时也是生产工具改革和生产力迅速提高的一个时期,由于耕牛和铁犁的使用,人们希望使用拉力比较大的耕畜。
这种情况,促进了我国古代相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很多著名的相畜学家,最著名的要算春秋时期卫国的宁戚了。
他著有《相牛经》,为我国最早畜牧专著,这部书虽早已散失,但它的宝贵经验一直在民间流传,对后来牛种的改良起过很大作用。
宁戚对牛是情有独钟的,他喂过牛,仕齐后又大力推行牛耕代替人耕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
齐国丰富的养牛经验,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战国时,齐将田单被困在即墨,竟能在久困的城内收得千余头牛,以火牛阵打破燕军,足见当时平度养牛业的发达。
宁戚以《饭牛歌》说齐桓公,其中就有“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的词句。“饭牛”就是喂养牛的意思。常言道:“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大牲畜要在夜里添刍料,宁戚的歌反映了齐地所积累的养牛经验。
与相牛相比,春秋时期的相马的理论和技术成就更大,有过很多相马学家。而当时的伯乐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相马学家,他总结了过去以及当时相马家的经验,加上他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写成《相马经》,奠定了我国相畜学的基础。
伯乐的真实姓名叫孙阳,是春秋时期郜国人。在当时的传说中,有一个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由于孙阳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6类,即种马、戎马、齐马、道马、田马、驽马,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
孙阳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孙阳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记载:
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地面狭小的郜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历经诸国,最后西出潼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
当时,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因此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伯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
伯乐的《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来虽然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
《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代张鷟写的《朝野佥载》、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慎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到了西汉时期,我国相畜学说已有《相六畜》38卷,大多是集春秋、战国时期相畜专著而成,虽早已失传,但散见于后世古农书中的有关内容。
汉代荥阳褚氏分别是相猪和相牛的名手。相牛和相禽也有专门著作。后来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中发现的《相狗经》竹简残片,也说明了当时相畜技术的发展和对家畜选种的重视。
魏晋时期,相马术、相牛术有显著发展。通过马体外形与内部器官的关系,来鉴别马匹。相马之人普遍认为,马匹的优劣和内部器官有密切关系,而内部器官的状况又可以从马体的外形中得到反映,因而提出了一个由表及里的“相马五藏法”。
“相马五藏法”注意到体表外貌与内部器官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由此来推断马的特性及其能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家畜外形鉴定技术已趋向成熟。
关于牛的品种鉴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有所论述。相牛有详细的标准:头不用多肉,臀欲方,尾不用至地……尾上毛少骨多者,有力,膝上缚肉欲得硬。
良好的牛,头部肉不应过多,臀部要宽广,尾不要长到拖地。尾巴上毛少骨多的,有力。膝上的缚肉要硬实。角要细,横生、竖生都不要太大。身躯应紧凑。形状要像“卷”的一样。
相猪的标准是:好母猪应是嘴巴短面部无软毛的。可见相牛、相猪的经验也积累得比较丰富。
《齐民要术》还阐述了对马的外形鉴定,先是淘汰严重失格和外形不良者,再相其余。实际进行相马时,不仅要有整体观念,而且马体各个部位要有明确的要求。
即“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光;脊为将军,欲得强;腹胁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这五句很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良马的标准形象。
隋唐时期的相畜理论和相畜技术都有了重要发展。唐代的相马术,在历代相马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更有显著进步。李石著的《司牧安骥集》认为,相马的要领是掌握相眼的技术,若系“龙头突目”,则属好相,一定是良骥。
《司牧安骥集·相良马论》认为,马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外联系,具有统一的整体观。《司牧安骥集》还指出:看本马的同时,还要了解该马上代的情况如何,把外形鉴定和遗传结合起来。
唐代相马学的进步,还表现在对一些迷信的说法开始采取批评的态度。如《司牧安骥集·旅毛论》认为,马的旋毛,本不足奇,根据旋毛的位置、方向判断凶吉,显然是迷信的说法。
《旋毛论》在1000多年前就能对这种谬论给予严正的批判,并指出相马“当以形骨为先”,其科学精神是了不起的。
唐代以后,五代十国,直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我国的相马理论和实践,基本上不超出宁戚《相牛经》、伯乐《相马经》、《齐民要术》、《司牧安骥集》有关篇章的范畴。
[旁注]
宁戚 春秋时齐国大夫。出身微贱,早年怀才不遇,曾为人挽车喂牛。直到有一天得遇慧眼识英才、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齐桓公和管仲,才被重用。他与管仲、鲍叔牙等一起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九和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名小白。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伯乐 姓孙,名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字子良,又称王良。相传为秦穆公时人,善相马。是春秋时期郜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相马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
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谥号“穆”。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称霸西戎,为400年后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石。
张鷟(约660年~740年),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人,就是现在的河北深县。唐代小说家。是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他因此赢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这个雅号后代成为典故,成了才学高超、屡试屡中者的代称。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明代文学家,著名的大才子之首。其著述之富,终明一世可推为第一。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司牧安骥集》 唐代相马、医马专著。唐代尚书右仆射、宰相李石所撰。本书是他在838年前后任行军司马时,收集当时医治马病的重要论文汇编而成。本书卷一收有相良马图、相良马论、相良马宝金篇,以及伯乐的针经和画烙图歌诀等文献。
[阅读链接]
战国时期赵国的九方皋对相马有独到的见解。他曾经受伯乐推荐,为秦穆公相马3个月,回来报告说已经得到一匹黄色母马。但结果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
伯乐惊叹九方皋竟到了这种地步了,他对秦穆公说:“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
那匹马经过饲养和训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