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特点

Gll 元壳弹枪在结构设计上具有如下特点:

  1. 采用了由枪管导出的气体作用和膛底压力作用相结合的自动方式

利用从枪管上导出的气体推动弹膛逆时针旋转 90°,弹被自动地从位于枪管上方的弹匣内送入弹膛上垂直于发射方向的弹室内,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使弹与枪管在同一轴线上,就可以由击针击发。弹膛作 90° 往复转动、供弹、闭锁、击针待发等动作都是在武器结构的控制下进行的,并不是依靠弹簧的作用。膛底压力使枪管、枪机、弹膛、弹匣、击发机等为一体的浮动体向后运动。

  1. 采用弹膛回转式结构取代传统的往复枪机

采用弹膛回转式结构这一新的结构设计是步枪设计中的创新,弹膛绕垂直于枪管的水平轴线回转(90°),完成重新装填与闭锁,其独到之处是在枪管较长的条件下,武器全长较短,并且短而快的供弹路线,不仅摩擦力很小,还为实现高射速(点射速度在 2000 发/min 以上)和:发点射按规定散布模式分布提供了条件。据分析,Gll 无壳弹枪的点射精度比常规小口径步枪提高了一倍。

  1. 采用浮动原理

Gll 无壳弹枪为了提高点射和连发时的射击精度,除采用一些新原理、新结构外,还采用了浮动原理。由枪管、枪机、弹匣、击发机等组成的后坐浮动体,射击时可在机匣导轨上向后滑动。然后,在复进簧作用下返回前方。浮动体的前后定位是靠装在机匣两侧的液压缓冲器实现的。射击时,火药气体作用下武器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完成旋转弹膛、供弹、闭锁、击发等自动动作,另一部分能量则通过膛底的压力使整个浮动体向后运动,浮动体在后坐过程中消耗大部分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复进簧及液压缓冲器传给机匣,再传到射手肩部。同时,由于后坐浮动体是浮动定位,避免了后坐到位和复进到位的撞击。因此,武器在射击过程中非常稳定,肩部感觉不到明显的后坐力。

  1. 设有自动循环发射 3 发弹的击发机构

提高武器的理论射速可以提高武器的连发精度,但由于每个自动循环只射击一发弹,自动机每后坐或复进到位一次,总要给射手一个作用力,前后的撞击必然使武器产生振动,这就必然要加大射弹散布。为解决这一矛盾, 在 Gll 元壳弹枪上,设计了一个自动循环发射 3 发弹的结构。由于采用了转膛结构,完成供弹,冈锁的时间极短,如果能在闭锁后马上击发,击发后又马上完成供弹、闭锁再击发这样的连续过程,就可以实现后坐体运动一个较长的距离连续发射数发弹的目标。G11 元壳弹枪实现了这一目标。主要技术原理是:第一发弹击发后,在枪管导出的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完成弹膛往复旋转 90”、供弹、闭锁、击发、待发等动作。在完成上述动作的同时,后坐体在膛底压力的作用下压缩复进簧向后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第二发弹击发,然

后重复上述动作,击发第三发弹。由于 3 发弹是在一个后坐过程中发射出去, 当武器的浮动体后坐到位时,3 发弹早已飞出枪口,对弹丸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点射时的高精度。

  1. 实现了连发时的低射速

在一般的有壳弹步枪上,连发和点射时的理论射速是相同的,点射时, 只是控制每扣一次扳机发射一定数量的枪弹,如 3 发点射时,每扣动一次扳机只发射 3 发弹。Gll 无壳弹为了提高点射精度,使点射时的理论射速高达2000 发/min 以上。同时,为了减少连发时的弹药消耗量,又实现了连发时的低射速 600 发/mln 以下。在同一支枪上实现两个射速,这在迄今步枪设计中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巧妙的机构设计,对保证 G11 元壳弹枪的射击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基本的原理是:击发后,在从枪管上导出来的火药气体作用下使弹膛旋转,完成供弹、闭锁、击针待发等一系列机构动作。同时在膛底压力的作用下,枪管、枪机、弹膛、弹匣、击发机构融为一体的浮动体到达前方位置才击发枪弹,这样就保证了一次射击循环发射一发枪弹,所以射速较低。这时的射速不是由弹膛的旋转周期决定,而是由浮动体的运动周期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