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手榴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概述

手榴弹是一种简单而又古老的弹药。据西方文献记载,手榴弹的首次出现是在 16 世纪(也有文献记载为 15 世纪)。但根据我国历史的记载,早在

10 世纪,我国就出现了手榴弹的雏形。我国是火药的发祥地,手榴弹的出现

比世界其它国家早五六个世纪。手榴弹的发展演变虽然经历了近 10 个世纪,

但直到本世纪 40 年代以来,手榴弹的发展速度才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 60 年代末,手榴弹已发展成为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步兵近战武器。这一时期的手榴弹的发展主要有:改进发火方式,出现了“万向碰炸”机构,并开始应用在手榴弹的引信上;将空心装药结构用于手榴弹战斗部,出现了反坦克手榴弹;出现了各种特种弹,如发烟、燃烧、毒气手榴弹等;新材料开始在手榴弹上得以应用。二战结束后,各国相继研制的不少反坦克手榴弹, 破甲深度从 75mm 猛增到 165mm,如前苏联的 PПГ—3M 反坦克手榴弹能够穿透 165mm 钢甲板。

杀伤手榴弹在这一期间发展也很快,各种形状、不同质量的手榴弹都有。如荷兰的 V—40 手榴弹,全弹质量 120g,弹径 37mm,平均投掷距离 75m。美国在总结 MKⅡ“菠萝手榴弹”战场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著名的 M26 手榴弹,M26 手榴弹首次在手榴弹上采用钢丝缠绕预制刻槽破片套,将破片的质量控制在 0.1~0.2g/片之间,总破片数超过 1000 片。手榴弹虽然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古老的弹药,但实践证明,它是战争中步兵不可缺少的武器装备之一,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