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的结构特点与现状

对于便携式火箭发射器,由于各国的使用观点不同,导致设计思想也各不相同,其结构性能各具特色。便携式火箭发射器主要由发射筒、击发装置和瞄具组成。火箭弹主要由战斗部、引信,发动机和尾翼组成。

目前,各国使用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最突出的问题是威力不足。为此, 各国在改进现役火箭发射器时,都把提高威力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研制的新一代反坦克火箭发射器口径或弹径一般都增至 80~120mm。如法国的“萨布拉岗”弹径达 130mm,破甲厚度提高到 900mm。

炸药是破甲弹战斗部的能源,采用高爆速炸药是提高破甲性能的重要手段。过去大多数破甲战斗部采用以黑索金为主体的混合炸药,爆速在8400m/S。近年来,一些国家采用以奥克托金为主体的混合炸药,爆速可达

8800m/S,以上破甲威力也相应地提高。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靠射流侵彻装甲的,其侵彻深度与炸高有密切关系,一定的装药结构对应一个最佳炸高。80 年代,在战斗部设计中,往往因全弹长的限制,炸高偏小,影响破甲深度。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在改进战斗部的设计过程中,在战斗部前端设置一个可伸缩炸高探头,如德国的“铁拳3”的破甲弹和法国的 AC300“丘比特”火箭弹都在战斗部前端设置可伸缩炸高探头。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提高破甲深度,致力于改进破甲弹的重要部件—

—药型罩的结构。经研究发现,药型罩的结构和材质与破甲弹的破甲性能关系很大。传统的聚能装药采用单锥药型罩和冲压成型工艺,由于工艺落后, 加工精度与破甲效果难以控制,经改为双锥或多锥药型罩,同时采用冷挤压或旋压成型工艺,不但能使射流速度梯度匹配更加合理,改善射流的连续性, 而且药型罩的母线加长,增加了有效装药量,使得射流能量分配与利用更加合理。通过改进药型罩的结构及其成型工艺,破甲弹的破甲深度提高大约 20

%。此外,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和实际使用证明,火箭发射器的战斗部形成的射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除与药罩结构的成型工艺有关外,还取决于其材质的强度、密度和延展性等特征。传统的药型罩材料为紫铜材料,目前一些国家使用钨合金做药型罩材料,以增加射流密度,延长射流断裂时间。还有一些国家用金、钽、镍和铀做药型罩材料,如美国在对瑞典 AT—4 火箭发射器作了改进的基础上,设计成 AT—8 火箭发射器,在其空心装药破甲弹上使用了半球形贫铀药型罩,将破甲弹的穿深由 450mm 增至 700mm。

为了提高破甲弹的破甲威力,一些国家还发展了串联式聚能装药技术, 串联即在战斗部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或多个聚能装药,按照一定能量和时间匹配依次起爆,实施连续侵彻,从而大大提高破甲威力。前苏联的 PПГ

—16 火箭的战斗部采用这种装药结构后,弹径从 85mm 减小到 73mm,破甲穿深从 320mm 提高到 375mm 以上。

目前,火箭发射器的发射方式也有了较大改进,例如有些国家的火箭发射器采用高低压原理发射装置,这种动力系统的特点是,发射药在高压室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由高压室释放出来,进入低压室,在低压室膨胀作功,拉断高压室与弹丸之间的连杆(即解脱销),弹丸在向前运动的同时,燃气通过铝质喷管向后排出,使发射筒保持平衡。正因为采用了这种二次膨胀作功技术,大大减小了发射简质量,同时噪音也小,约 170dB(分贝),后喷火焰少,对射手的伤害减小。

近几年,对火箭发射器发射方式的改进,还表现在一些国家在逐步淘汰70 年代根据戴维斯原理研制的无气体流动全封闭式平衡抛射系统,采用半封闭式平衡抛射装置来发射超口径火箭增程弹,解决了威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使整个武器重量大大减轻,体积减小。目前美国等一些国家正在研制的火箭发射器均采用了半封闭式平衡抛射装置。

目前,比较先进的火箭发射器是德国的“铁拳 3”,该发射器除能肩射外,还有轻、重两用发射架,可发射弹径 84~125mm 的多种弹药,故是一种能在有限空间发射的多功能近战武器。其主要战术用途是:反坦克、反装甲、摧毁野战工具,杀伤有生力量,施放烟幕和实施照明等。“铁拳 3”火箭发射系统由射筒、发射装置和超口径火箭增程弹等三大部分组成,其发射方式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半封闭式平衡抛射装置,该发射器发射超口径火箭增程弹的种类之多,在迄今为止的火箭发射器中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