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火器

火器最早出现在唐代,北宋时,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元 969 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献火箭法。这种火箭在箭头扎有火药包,安上引线,作战时,点燃引线,将火箭射出,这是中国最原始的火药箭。宋仁宗时火器有 10 多种,其中有“毒药烟球”,临敌时将其点燃,抛向敌方,使敌人中毒,口鼻流血。公元 1132 年,德安知府陈规发明竹制管形火器,内装火药,能喷火焰,这是

管形火器的开端。公元 1259 年,有人在一种名叫“突火枪”中装上“子窠”, 借火药力量发射出,杀伤敌人,到了元朝,金属制成的火器逐渐增多,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元至顺三年(1332)的铜火铳(炮),过去以为是世界上已经发现最早的金属火器,它比欧洲现存的最早火器约早半个世纪。

1989 年武威出土一尊西夏铜炮,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把金属管形火器的

铸造历史又提前了一个多世纪,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火炮。 这尊铜炮长 100 厘米。重 108.5 公斤。据认为,武威西夏铜炮的出土,

纠正了明史“古所谓炮,皆以机发石,攻金蔡州城,始用火器”的记载。炮内遗存的 0.1 公斤火药和一枚直径约 8 厘米的铁弹丸,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用于火器上的火药和铁弹丸,从而纠正了《辞海》子弹条中的结论。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空心的爆炸弹,这比以前实心弹更具有杀伤力。后来,改进炮身和炮弹,制成更加轻便的铁棒雷飞炮。明朝制造的水雷,其中有水底龙王炮用熟铁打造,内装炸药,安放引燃,并根据距敌船远近,调整引火长短、点然引火后,放在皮囊内,加以密封,载在木板上顺流接近敌船, 引火燃尽,炮从水中爆炸。明朝的火箭也很先进,如火龙出水,飞空砂筒等, 都是多级火箭,可以射出三五百米。明朝还发现了能喷火的喷筒类火器、能使敌人中毒的毒气弹,类似现代定时炸弹的“慢炮’等等,在火器制造技术上有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