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乐凯歌

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是古代军礼之一。而凯歌也就是军乐,亦作“恺乐”。“恺”与“凯”通。《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 又云:“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可见这是一种蔚然可观的礼乐制度。为什么有这一套排场?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编辑的兵书《司马法》说:“得意则恺乐、凯歌示喜也。”原来是表示向皇天后土、祖宗神灵报喜,可以起到鼓舞军心、提高斗志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宣传手段。

从春秋战国起,奏凯歌的军礼代代承袭下来。最早的“左执律”,说明有一排于执十二律吕乐器的军乐队在吹奏,列队在左边,与执黄钺的队列形

成仪仗,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有待考证。不过《晋书·乐志上》记载明白:“其有短萧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今军中凯歌也。” 由此可知,时至晋代短萧是凯歌的主奏乐器。

大约是从宋代开始,不一定局限于在王师凯旗献俘时才奏凯歌,中间要是一个战役或者一场战斗取得胜利,士卒们是可以高唱凯歌的。既然是唱, 就有了歌记词。古代只有诗人、词人、文学家,而没有专业军歌作家,所以凯歌词一般是士卒自编的,不外乎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只要能表达胜利喜悦的心情就行了。北宋时,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在元丰五年(1082)前知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夏常来侵扰,他加强防御,时得胜仗。他发现“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吭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但是“凯歌词其多,皆市井鄙俚之语”。(《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五)于是这位支持王安石变法、颇有改革精神的州官,一气呵成,“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不用说,边防军是普遍引吭歌唱了。他晚年回忆还粗略记得五篇,现全文抄录如下:

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 弯弓莫射云中雁, 别分子将打衙头。 归雁如今不寄书。回看秦塞低如马,其四:旗队浑如锦绣堆, 渐见黄河直北流。 银装背古代军乐凯歌 - 图1打回回。

其二:天威卷地过黄河, 先教净扫安西路, 万里羌人尽汉歌。 待向河源饮马来。莫堰横山倒流水,其五:灵威西凉不用围, 从教西去作恩波。 蕃家总持纳王师。

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 城中半是关西种, 曲声犹自怨单于。 犹有当时轧吃儿。

每篇都是四句,七言句式,音节二二三,分明采用了方言俚语,朴素, 顺口,使歌词增色。具有七言近体诗和民歌浑然一体的格调。体味歌词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收复失地,团结西北方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从现有史料看,这五篇是今存唯一的一组凯歌词。沈括是历史上可知的第一个凯歌词作者。南宋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 明代于谦《纪梦中作》诗:“来年二三月,咛听凯歌还。”凯歌历代皆有, 而老资格的完整凯歌词,只有沈括这五篇了。它是可以作为研究北宋与西夏关系史料来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