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扩大灌溉面积
灌溉是农业增产最可靠的办法之一。在水利灌溉方面,我国不如日本, 现在我国水地[49] 只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而日本占到百分之五十。如果我们把两亿亩旱地改变为水地,每亩平均增产一百五十斤,即可增产三百亿斤。中央和国务院最近提出,在今冬明春要搞一个大规模的兴修水利的运动,水利部和各地区要开会研究,准备明年扩大灌溉面积六千万亩,应该争取完成。
一九五五年冬到一九五六年春的兴修水利的运动,扩大了一亿亩水地, 是很有成绩的。但也有缺点,主要发生在打井地区。有哪些缺点呢?第一, 没有很好地注意因地制宜,不该打井的地方也打了井。不需要打井的地区, 没有水源的地区,以及涝洼地区,都提倡打井,是不对的。第二,走群众路线不够,有些地方干部有强迫命令的现象。第三,有些地区任务定的过大, 开始时提出全国扩大水地一亿七千万亩,指标太高了。第四,提水、修理渠道、平整土地等技术方面的具体指导不够。第五,兴修水利挤掉了副业生产, 以致使农民没有买油盐的钱。这些缺点,都需要加以纠正。今冬明春开展大
规模的兴修水利的运动,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发出了指示[50]。至于水利投资, 应该主要依靠群众,由国家帮助,而不能完全依靠国家。国务院已经确定一九五七年度的水利经费增加一亿多元,加上地方自筹的水利经费,数目已经不小,如果再要求国家多拨款,物资和现金便不能平衡。这种水利投资或贷款,农民拿到之后是要变成购买力的,因此,必须照顾现金和物资的平衡情况。
我今天讲的,一条也没有开荒。那末,开荒要不要呢?我认为,不是不可以开,但应该量力而行。而且,要先开产量高、收效快的荒地,例如湖北滨湖区、广东海南岛。
以上说了化肥、化学纤维、治涝、扩大灌溉面积四个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经过准备之后,应该在报纸上展开讨论,让党内党外各界人士都发表意见。这样做,可以把我们的方案搞得更妥当一点。应该看到:我们历史上有一些事情,决定得太快了。比如说,决定大量种橡胶树,这件事情我有很大责任。那时斯大林来电报说要赶快搞,至少要二十万吨。苏联专家派来了, 要机器也有,好,就种吧。种了以后,有许多种不活。我们的雷州半岛和南洋群岛不同,种的方法也不同,不能把所有好坏的种籽都拿来种,需要选种。下籽以后,十五到二十年才能看出产量多大。而我们一下就要求“多快好省”, 那是太急了。这是一个教训。再比如说,建设三门峡水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像这样的问题,最好是人大通过议案以前,在报纸上公布,征求人民意见,大家讨论。现在社会上有议论,党内也有不同意见,说水库要淹那么多的地,水坝的泥沙淤积起来很快,二十年或者多少年以后就淤满了。有的人主张水坝搞高的,有的人主张搞低的;有的人说淤积不会发展,有的人说要发展,议论纷纷。现在要回过头来重新研究,说明当时不应急于定案。我认为农业上的大问题,许多工作上的大问题,可以在全国展开讨论,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中国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共产党内有意见,社会上很多人也有意见。一切好的意见,我们都应该吸收过来。
为了老百姓的吃饭穿衣,搞化肥,搞化学纤维,治涝,扩大灌溉面积, 都要花很多钱,这是必要的。我们必须使人民有吃有穿,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要从有吃有穿出发。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还只能紧吃紧穿。如果我们不能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便站不稳,必然还要回头补课。在座的很多同志是搞工业的,工业搞多了,农业搞少了,我们有没有责任?有责任。工业搞得多,但肚子都吃不饱,还不是要回过头来搞农业。帝国主义国家的报纸说,中国的经济迟早要破产。我看,破产倒不见得,但是说我们穷,这是应该承认的。如果我们只注意搞工业,不注意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搞了工业以后,老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再回头来搞农业那就晚了。究竟回头搞好,还是先搞好?当然是先搞好。所以,应该对搞工业的同志讲清楚,工业占重要的地位,但老百姓要吃饭穿衣,是生活所必需的,经济不摆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我看建设是不稳固的。搞农业的同志提出,今年的农业投资,只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九,太少了, 可不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十二、百分之二十。对农业投资是为了吃饭穿衣,但解决吃穿的问题并不只限于农业,投资应该包括为了农业的工业。比如,化肥和化学纤维,应该把它们看成是解决吃穿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当然不算农业,不能摆在农业里头,但是应该看作解决农业问题的一部分。不看到这一点,只强调投资比例,是不对的。
我认为,采取上述办法,农业的增产,是大有希望的。但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娃娃要少生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