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而不破的铁打荆州城墙

荆州,是上古大禹治水时“割地布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的九州之一,荆州是以当时境内荆山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是楚国都城“郢”所在地,历经20个楚王,达411年之久。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置南郡于荆州,同时建江陵县,出现了最初的城郭,公元前206年,项羽建临江国,都荆州,汉初复置南郡。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为十三州,设刺史部,荆州刺史部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为中央监察机构,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

公元前1年,汉武帝下令将刺史改为州牧,地方政权遂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刺史改变其监察职权,而为地方大吏。

荆州地处荆江北岸,上镇巴蜀之险,下据江湖之会,扼守长江天堑,是连接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经过蜀将关羽、东吴守将朱然和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及梁元帝等几次修葺扩建,使荆州古城坚实壮阔,但所有这些城墙都是土城建筑。

其实,历史上大规模营建荆州砖城墙的记载,始见于《五代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于912年出动军队驱使十几万人筑砖城墙。

到了宋代,南宋荆州安抚史赵雄,因靖康之役,城墙大毁,于是在1187年,大兴土木,在11个月的时间内,重修起周长10.5千米的砖城墙,还在城墙上建造战楼1000余间。

根据资料可知,宋代砖墙宽0.6米至0.8米,墙面虽破坏严重,但墙体基本成形。所用砌砖仍为形体窄短的小砖,不见形体长宽的城墙砖。

在宋代砖墙内侧的宋代土墙,宽7.5米,高3米,斜压在五代城墙之上。1275年,元军攻占荆州城。次年诏令毁坏襄汉荆湖诸城,荆州城墙虽然没有被夷为平地,但是确实遭到了异常严重的破坏。

1364年,湖广平章杨景依旧基修筑元代被破坏的荆州城墙,城墙周长近10千米,高8米,设6门,城濠宽5米,深3米。

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是荆州砖城墙维修建设的高潮时期。1643年,张献忠陷江陵,未久西进,下令拆城。这次拆城使得城墙的局部遭到了破坏。

到了明代,在宋代旧基之上修筑了砖墙,对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砖墙用“打钉”的方法与宋代砖墙相衔接。明代土城墙叠压在宋代土垣之上,宽9.5米,高4.5米。

康熙年间,于城中设间墙,东部驻满洲八旗兵,称满城。西部为官衙民舍,称汉城。清代时期,荆州城屡遭水患,修葺之工频繁,仅雍正、乾隆两代,就修建过4次,耗银近23万两。

1727年至1788年,均对荆州城墙进行过维修。1788年的6月20日,万城堤决,水从西门入,城墙多处溃圮。

清代自1789年到1792年,乾隆发帑银20万两,命钦差大学士阿桂等依旧基对城墙进行补修。当时,城西南隅水津门、小北门因地势低洼,退入数十米,城东南角退入十余米,从而使荆州城的规模最后定形。

荆州城墙经过这次大修,保存了6座城门。荆州古城墙的6座城门都有与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习俗联系的名称。

东门名寅宾门,南为南纪门,西门称安澜门,北门名拱极门,小北门位于东北,名远安门,小东门位于东南,名公安门,即水门。水门以往没有陆路与外界相通,进出全凭舟楫。

其余城门外均增筑曲城,各曲城并不雷同,皆因地就势,形似半环状将主城门围定,曲城前再开一门,与主城门一起形成二重城门。

曲城的建造与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内外均为城砖垒砌,两侧都筑有城垛。城门洞和城门框均用条石和城砖砌成圆顶。二重城门各设一合木质对开门,木门内还有一道10厘米厚的闸板,既能抵御强敌,又可以防范水患的发生。

这样便形成了双重城门,四重门防。双重城门之间称瓮城。瓮城的巧妙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积极防御的杰出军事思想。纵观千古城池攻防,城门实为最薄弱环节,无论外敌强攻或巧设诈术,还是内奸反叛,都是通过城门而得手的。

而瓮城的建造则将薄弱环节变为易守难攻之地。战时兵马出城,必须经双重验关,可澄清疑窦。如来援军,可不分真伪,先放进瓮城验证。瓮城最奥妙之处是可以实施积极防御,敞开瓮城,诱敌深入,四面围攻,一举歼之。

拱极门古称柳门,明代时期称为拱辰门,俗谓大北门,位于江陵城西北。曲城门洞高5.8米,宽4.6米,深10米。主城门洞高7米,宽4.8米,深15米。内外门相距32米,瓮城略呈半圆形。

此门古为北上中原的通衢,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皆出此门,时车盖冠冕,各以诗赋为赠,折柳话别,故又谓柳门。

苏轼在《荆州十首》曾写道: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

楚镜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城门历经百年依旧保存完好,内券门上方有乾隆荆州府知府张方理所立石匾,横书“拱极门”3字。

安澜门俗称西门,明代称为龙山门,时人常出此门登谒,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

1788年,长江堤决,水由此门及水津门冲入城,致万余人丧生,龙山们也因此而溃圮。后来几经发帑重建,城墙内缩30余米,城门地基抬高,保存完好。

主城门洞高6.6米,宽4.8米,深15.5米。内外门相距42米,瓮城略呈长方形,内券门上有横书“安澜门”3字石匾,是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

南纪门俗称南门,南门南临大江,古时的王公贵族和商贾士民都出此门上巴蜀,下汉口。门外三里许御路口,即为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码头。

门洞高5.5米,宽4.6米,深10.2米。内城门洞高6.7米,宽4.6米,深24.8米。内外门相距28米。瓮城呈长方形,内券门上方有“南纪门”3字石匾,字迹斑驳。

南纪门的城门建筑非常奇特,瓮城左右各设一侧门,其门洞高4.7米,宽3.6米,深4.5米,设立了这个侧门,便于袭击登城之敌。

寅宾门俗谓大东门。寅宾门是迎接朝廷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

小东门位于古城东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称公安门,当初刘备迎娶孙夫人于此。此门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门,相传东吴吕蒙破荆州、杀关羽即从此门水路潜入。

乾隆时期,万城堤决溃城之前,在城西南隅还有一门,名曰水津门,万城堤决之时,大水正是从水津门和西门涌入,导致城崩。

后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荆州城的军事功能逐渐丧失。

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荆州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胜踪,好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

荆州古城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由于其时间的古老,年代的久远,就显得比其他城墙更具特色,也更有价值。

荆州城墙在建筑艺术上,独具风格,其城墙上有1567个城垛,26个炮台和及藏兵洞。藏兵洞洞壁厚实,中有甬道,箭孔可以启闭,是为袭击攻城之敌而设。除此之外,防御古城的砖头文化也是它的又一特点。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最具作战防御的功能。

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4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纳100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两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

藏兵洞构建精巧、别致,是防守反击的重要军事据点。万一城池被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据此反击,各自为战,以求反转战局,这就是所谓的负隅顽抗,这种“顽抗”能够达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

在公安门景点南侧百余米处,即可领略到荆州古城墙上的这一特有的军事设施的风采。

荆州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砖城墙的历史有1000多年。凡来过荆州古城墙的人们,看到那拔地而起的巍峨城墙,盘旋于湖光水色之上,犹如游龙腾飞云中,欣赏古城雄伟壮丽,无不为之赞美。

古城墙上有铭文的砖又叫文字砖。在通往东门宾阳楼和大北门的朝宗楼的马道上,留心者就会发现文字砖。文字砖记载了历代修建荆州城墙的漫长历史经过,反映了荆州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变迁状况,说明了荆州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辉煌历史。

有史记载,荆州最初的砖城墙始于五代十国,即高季兴在荆州称王建立荆南国时,动员十几万军民,在国都附近,四处发掘墓砖来修筑京城,此时便开始有砖城。他是借用汉墓砖筑城,砖上有典型的汉代文饰,但没有铭文,有墓砖遗物的存在。

在南宋时,开始烧制“专用城砖”,砖上只有简单的责任铭文,但没有年号记载。

荆州砖城墙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变幻,城墙上有年号的文字砖最早的是1369年,已经有近700年的历史了,在此之前的砖只有时代特征,尚未发现年号文字砖。

荆州城砖并非仅出自江汉平原的原府和州县,从发现的文字砖来看,除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20多个州县外,分别有来自很远的西北方向的鄂、豫、陕三省区交界的襄阳府管辖的均州、郧县、房县、谷城、枣阳、南漳等州县。

还有的来自西南方向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靖州,来自南方桂阳的有湘北的常德府,湘西的辰州府,湘南的永州府,湘中的衡州府以及湘东的长沙府。

当时从距荆州数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的地方,在水陆交通都极不便利的条件下,将各地的城砖运到荆州筑城墙,非常不容易。

从荆州城文字砖的来源看,共有8府40余县。证明当时荆州管辖区域之大,领土之广,没有高度的责任,统一的规格,严密的纪律,要把各地的城砖运到荆州是难以实现的。

古代筑城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据江陵《县志》记载:

盖先治其城郭,乃诸侯、郡守之常政。

所以历代建筑维修城墙,都留下或简或详的责任状,层层把住建城关。从此可以看到古代就有的“铁打的荆州”之称并非虚言。

从城砖上的文字记载的内容看,铭文是十分严格和讲究的。对制砖的地方、制砖时间都有明确记载,对监造人、制砖人、烧窑人、制砖费用随者的姓名和地方具体负责操作办理事务的官员也有详细铭文。

在铭文的官员中有知府、知州、知县、正堂、加道衔知府等等级行政长官的名字,有同知、通判、吏目、县丞等长官助理的名字,也有典吏和一般司吏。

此外,砖上的铭文对具体实施操作的人员也有记载。例如政权委人、监造人、里长、甲长、窑匠、粮户或人户以及制砖胚人的名字都作了严格铭文。

如有一块砖上这么刻着:

襄阳府均州郧县提调官县丞康泰,监造的当人邓俊,作匠王成、贾原中,人户徐兴。

洪武十六年某月某日造。

此砖完整无缺,有将近700年的历史了。

再如,有一砖上刻着:

荆州府委官百户张恩,督管荆州窑户乔应时造。

万历十年六月初一记。

从这些砖上的铭文记载,可以说明,在当时修筑荆州城墙时是实行了“全民动员、上下动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做法。

在洪武年间筑城工程规模大,要求工艺技术高,管理严格,责任铭文详细,采用的“刻模砖”,保证城墙质量。到万历年间就出“印模砖”的方式,方便维修的特点。

可想当年在荆州管辖的各府、州、县动员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运来城砖修筑“京城”,那种忙碌场面情景,是多么壮观。

荆州城墙上铭文字砖,种类各样,多数为文字竖排在砖的一侧或两侧,也有少数横排着。有的砖上文字达数十个,也有仅一字的砖,如“鱼”、“龙”、“衣”等,一般是代表工号或工匠字号,但没有年号。

在文字刻法上,有阴刻,也有阳刻,还有阴阳兼刻,但多数砖上文字为阳刻。在字体书法上,有行书,也有楷书,有繁体字,也有简化字。

总之,荆州城上的字砖遍布整个城墙,铭文的字砖,反映荆州在历史上不但经济很发达,文化也很进步,记载了荆州城修建的历史经过,其铭文砖就是“活”的城墙档案。

每块有铭文的字砖,都是历代建筑荆州古城最好的实物见证,也是一件件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

荆州城墙最初的出现是因为军事防卫上的需要,即一种保境安民的功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高耸的城墙不但是古代城市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实现其防御功能的主要载体。

荆州古城墙是荆州城市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它的存在不仅具有巨大历史文化价值,也展现了卓越的古代建筑艺术价值,是我国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从历史文化价值方面来说,荆州古城墙的六座城门上原来都建有城门楼,最为出名的是曲江楼和景龙楼。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常登楼怀古,观赏长江风光,在此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料,营造出了独特的文化环境,体现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墙已经失去了当时的防御作用,但是,它传递了一代代人的生活价值观、文化态度和历史意识。通过记忆与认同,使人们形象地认知逝去的历史。

古城墙上大量的野生植物中,有150多种的名称曾出现在《诗经》、《楚辞》、《左传》和《山海经》等历史文献中。这些保存下来的荆楚植物,为楚文化的研究积蓄了丰富的资源,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

从建筑艺术价值方面来说,荆州城墙由土城墙向砖城墙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各个时期城墙建造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建筑材料的运用情况,也反映了荆州古城城市规划形式的演变,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有重要的价值。

[旁注]

刺史 古代职名,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平章 古代官名。“平章”原意为商量处理。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大学士 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五代后梁曾置金銮殿大学士。宋初,沿唐制,宰相分兼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其后又置观文殿、贤政殿大学士,用以优礼前任宰执。

折柳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寓含“怀远”之意。

藩王 介于地方长官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他们可能是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长官,或者由某强国册立统治某地区的半独立君主。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并非一般的地方长官职衔,而是比地方长官职衔较为尊贵的封号。

大禹(公元前2081年~公元前1978年)),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后世尊称为大禹,也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大禹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

高季兴(858年~929年),五代时期南平国开国君主。因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高季兴得以长期割据一方。

年号 我国古代独创的产物,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年号发起于我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年号虽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我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

通判 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行书 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楚辞 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楚辞》是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山海经》 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阅读链接]

传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动得太多,要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

关公忠于其兄不让荆州,于是想了一个计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

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鸡尚未鸣。关公振动鸡笼芦席,公鸡啼鸣,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

这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外九女琢的来历。又传说张飞也挑担土来帮二哥筑城,可是来晚了,便将土倒在东门外,人们就把这两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张飞一担土”。

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然而关公为了防范东吴,在汉代旧城旁筑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历史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