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城墙

襄阳古城墙位于汉江南岸,襄阳的中心。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

城西3.5千米处,万山北临汉水,南与顺安山相接,组成襄阳西部屏障。城南3.5千米处,则有岘山设险,组成南部屏障。城北则俯控汉水,与樊城夹江相望,互相联络声援。

襄阳依山傍水,互相联络,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在襄阳城池的外围,还有牛角堡和古城堡等众多的外围据点,有力的拱卫着襄阳城池,成为襄阳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据史料记载,襄阳城墙始建于汉代,那时的城墙为夯土所砌,宋代开始使用城砖。南宋时期,襄阳地区硝烟四起,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御功能,又修建了瓮城、敌台、弩台等。

襄阳城墙在宋至元代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城池建设史上影响有一定影响。襄阳城墙自南宋时改为砖城,其东、南、西三面的护城河非常宽阔。汉水自东、北、西绕道南流,南部则是险峻的岘山山系。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问鼎中原之后,襄阳就成了楚国重要的军事关口北津戍。三国时期,荆州牧刘表将首府从江陵迁至襄阳。襄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在襄阳发生的战争不下200次,很多战争的进程因为城墙而改变。

378年,前秦王苻坚为灭东晋独霸中原,命长子苻丕率领十几万大军,分四路围攻襄阳。襄阳守将朱序认为,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易守难攻,并且前秦的军队全是北方人,不善水战,不可能从汉水北岸的樊城渡江攻取襄阳,并不在意。

朱序的母亲韩夫人,早年跟随丈夫朱焘南征北战,行军布阵,样样精通。一天,韩夫人登城巡视,检查防御工事。她感到,敌人在东南面久攻不下,肯定会改变战术,避实就虚,从西北面进攻,而西北角一带防御薄弱,很容易被前秦军攻破。由于城中兵马不足,韩夫人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修筑了高2丈、长20丈的内城。

果不其然,苻丕率兵直扑襄阳城西北角,韩夫人新建的内城成为东晋军坚守的屏障,最终保住了襄阳城。韩夫人巾帼不让须眉,筑城守护襄阳一方平安,后人为了纪念韩夫人,就将新修的这段城墙尊称为夫人城,并建亭、立碑和塑像。

襄阳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视襄阳为“恢复中原之根本”。清代著名学者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对襄阳、武昌、荆州三个重镇在湖广形势中的不同地位曾作过一番分析比较,结论为: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三郡相较,襄阳殆非武昌、荆州之比也。

宋孝宗时,襄阳增修城池:

楼橹、雉堞委皆壮观,止其中炮台、慢道稀少,缓急敌人并力攻城,缘道远,援兵难以策应。后又增筑炮台四座,慢道十一条。

便于城内军队迅速登城支援作战。从北宋的弩台发展到南宋的炮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宋代城守战争中的火器发展与应用。

保存下来的城墙基本上是在明代建造的,外砌城砖,内用土夯筑。东、西、南、北城墙分别长2.2千米、1.6千米、1.4千米、2.4千米,城墙均高8.5米,宽5至15米。

共有6座城门,东门为“阳春”,南门为“文昌”,西门为“西成”,大北门为“拱宸”,小北门为“临汉”,东长门为“震华”,城门由明万历年间的知县万振孙题额。

除了6座城门之外,另有4座角楼,名为王粲楼、狮子楼、魁星落,其中三座角楼皆已颓圮,只在后来重建了王粲楼。

在襄阳城中心处有鼓楼,又称昭明台,于南街设有谯楼,城内建筑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完备的古代城池功能整体。

1625年,知县董上治再题额:东门为“保厘东郊”,南门为“化行南国”,西门为“西土好音’,北门为“北门锁钥”。整体上依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双层防御体系。

1628年,都御史赵兆麟和檄副史苏宗贵重修西门城楼,知府冀如锡重建南门城楼,同知徐腾茂、张仲重修大北门、小北门城楼,知县董上治重建东门城楼。

雍正年间,副史赵宏恩重建仲宣楼于城东南角。到了光绪时期,因久经风雨,城垣多处坍塌,知县吴耀斗领修。

总体而言,襄阳古城墙具有三大特点,都和水有关。

一是北面有3座城门连着汉江,直接作为码头使用。正是因为有着便利的水运交通,襄阳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二是有普天之下最宽的护城河。我国从北至南,到了襄阳,地表水骤然丰沛。而只善陆战不善水战的北方民族,在历次南侵过程中,兵临军事重镇的襄阳城下,往往会望水兴叹。

聪明的襄阳人逐步认识到水的城防功能,护城河在战争间隙一次又一次被拓宽和掘深。城高池深,成就了“铁打的襄阳”。

为了调节护城河的水位,开渠引檀溪水注入护城河,并且在渠首设闸门,由于此闸在放水时有呼呼的响声,百姓称此闸为“响水闸”,南堤上响水洞村就是以此而得名的。

同时,过去的人们在城的东北建泄水闸一座,护城河水大或下暴雨时,开闸放水泄入襄江。通过这两个闸的启闭,控制护城河的水位,使它相对稳定,城东北“闸口”的称呼,就是因此而得名。

三是襄阳城墙的东、南、西三面城门外还建有子城。子城四周环水,并且与护城河水连成一体。子城与主城门之间靠吊桥通行,扼住了进城的咽喉要道。

后代史学家对襄阳的军事战略地位有这样的总结:

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和“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

[旁注]

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为询问,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在上古时期鼎代表统治者的生杀大权。中原即为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或领土。问鼎中原被用来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和夺得了天下。

苻坚(338年~385年),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苻坚终年48岁,谥号宣昭,庙号世祖。

知县 古代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护城河 也称为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的,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壕沟,然后引水注入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

[阅读链接]

在襄阳城东南角的城墙之上的仲宣楼是为了纪念东汉末年的著名‘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的诗人王粲而建造的。据说就是在这里,王粲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他因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这反而使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仲宣楼为双层重檐歇山顶,分城墙、城台和主体楼几部分。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还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